李 根,李 莉,穆 楠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吉林 长春 130021)
林业管理覆盖范围广泛,需要对森林、草地、湿地、荒漠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进行管理,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提高乡村和城市宜居度,实现全面生态文明建设,对乡村振兴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
由于各地区的林草资源情况不同,以及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环境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单纯地依靠行政区划分管理很容易出现管理力度不够、界限不清、责任不实等问题[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2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而林长制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便是应对此需求而进行的一次实践和创新,过程中参照了多地林长制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3,4],总结沉淀出一套较为通用的业务流程和管理体系。
林长制的组织体系从上至下分别是省、市、县、乡、村,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通常以市级或县级统建林长制信息化系统,系统内不同级别的林长作为一个主体,不但需要对自身责任网格进行管理,同时要与其他林长互动协作,并接受群众监督与上级林长的考核,从而实现了责任机制、协同机制和监督机制三套机制并行[5]。
根据所在地区的资源特点和自然生态系统,科学地确定林长责任区域。林长组织领导责任区域内的林草资源保护发展工作;组织制定林草资源保护发展规划计划,强化统筹治理,推动制度建设;组织协调解决责任区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依法全面保护林草资源,推动生态保护修复;组织落实责任网格防灭火、重大有害生物防治责任和措施。
林草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关联性,例如责任网格的上游下游关系、山上山下关系,一个突发事件很可能会涉及多个林长的责任网格,同时也需要多个林长共同协作才能够妥善处理,因此需要系统辅助来对此类事件进行协同调度。在纵向上,实现下级突发事件的快速逐级上报与流转,上级的指示与任务精确派发到责任人员,并追踪落实情况;在横向上,同级林长之间、林长与职能部门之间通过系统相互沟通、督促和协作。从而解决林业生态治理中的条块化、碎片化问题,最大限度提升林业生态环境整体治理效能。
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方面。内部监督是指通过上级林长对下级林长的层级监督,对相关部门和下级林长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确立指标和考核制度。外部监督是指建立信息即时公开发布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林长制改革进展情况,公示各级林长基本信息和责任区域、管护面积、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及监督电话,制定了监督举报受理处理办法,将社会监督嵌入权力监督体系。
为实现以上目标,规划实现功能模块包括:林草管理、网格管理、林长管理、巡林管理、考核管理、应急管理、咨询管理和统计分析等。
林草地是按照植被、地形等自然条件分割形成的资源区域。系统维护林草地的林班信息、健康信息、征占用信息、资源变化记录、地理范围、野生动植物等信息。针对其中的公益林和古树名木也做更细致的维护管理,包括品种分类、健康状态、经济价值和数量分布等详细记录。
将林草地按照村级行政辖区划分成单元网格,由村级林长对单元网格内的资源和事件进行管理。将村级单元网格汇聚成更大的网格区域,由上一级林长乡镇级林长对网格内的资源和事件进行管理。由此不断向上汇聚,形成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分层分级的网格区域。
林长的组织机构按照行政区划市、县、乡、村分级,呈树形结构,其中每个节点都可设置林长,并维护林长信息。林长分为总林长、副总林长和林长等角色,负责不同级别的网格区域,实现网格与林长相对应。针对监督员、护林员、技术员和森林民警等人员的管理,通常根据各地的人力情况在村级或乡镇级网格配置相应的人员,并由相应级别的林长管理。
巡林管理对林长、监督员、护林员进行签到打卡。通过巡林设备或装有巡林应用的智能终端,可以实现卫星地图导航辅助巡护工作,异常事件、风险事件记录上报,巡护轨迹和工作日志记录,分享位置和即时通信等功能。
考核管理采用逐级考核方式,由市级考核县级、县级考核乡级、乡级考核村级构成。每级考核由整体考核和日常考核构成。整体考核包括林草资源总量、林草资源增量、灾害防治防控、林草生产能力、生态环境治理、古树名木保护、街道绿化水平等指标。日常考核包括宣传教育情况、网格巡视情况、公众参与情况、信息公开情况、社会监督情况等。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对各个指标的打分权重进行设置,最终生成考核结果,是问责和激励机制的重要依据[1]。
应急管理是指在巡护过程中,发现异常事件需要对事件内容进行上报,并根据上层林长指示进行事件处理的流程。应急管理主要实现事件上报、事件跟踪、任务派发、结果反馈的闭环业务处理流程。
资讯管理包括林草资讯、消息管理、工作制度、工作方案和政策法规等信息的维护管理功能。管理部门通过此功能下达最新指示、要求、制度等信息,以便林长、护林员等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了解各类最新信息。
统计分析功能可对系统内的各种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数据报表导出、数据结果图形化、自定义条件查询等功能。为各级林长的方案制定、任务布置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无人机可用于林区的日常巡查、应急指挥、突发事件处理等应用场景,且特别适合于在无人区、危险地质环境中开展巡林防护工作。采用5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无人机可实现巡林画面录制和巡林画面实时直播回传,巡林人员可通过视频画面直接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决策。
依托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形成责任区域的生态资源遥感地图,通过周期性获得遥感地图数据并进行对比,可以有效地监测植被覆盖率变化、林草病虫害和地表环境变化等指标。
林长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将自然资源信息、林长信息、工作流程和管理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规范化的流程和业务规则,使用“平台端+移动端+大屏端”多端联动,形成应用一张图,以直观的数据和图表为整体指挥调度提供有效支撑。通过无人机巡检和遥感监测等创新技术,引入新的监测管理手段,可以实现在传统方法无法涉足的区域进行巡检。系统具备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处理规范,以便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处理,探索分析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