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玉红
每个时代赋予给人们的精神都不一样,但是相同的是都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作为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影射出了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践行,而不是理论的凝练。一个时代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客观逻辑,在本质上它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政治家和思想家在理论上的建构、凝练、阐释和倡导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无疑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持久的日常的扎实有效的培育和践行更为重要。因此,当前亟须采用一切可能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时候,反复强调“实践养成”。问题是如何进行“实践的养成”?实践何以能养成?养成是如何在实践中发生的?其发生的内在机理是什么?或者说,在什么样的实践中才会发生养成的现象?在什么样的实践中则难以发生养成的现象,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攻克[1]。
高校在不断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长效机制建设中,必须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研究宣传这五个方面紧紧融入在一起,而“融入”主要指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的过程,既要把教育教学与管理落到实处,又要让所有的学校和受教育者都能切实受益,逐渐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长效机制,潜移默化影响广大师生,让他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于心,知行合一。这一指导思想表达了三个要点:一是培育和践行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即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使之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二是着力于“融入”功夫,即运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形式,将核心价值观贯彻在学校的一切工作和活动之中,使学生能够真正认同和认可,从而“内化于心、外化而行”;三是用制度来加以保障,并使之常规化[2]。新时代高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德树人的标准,推进并体现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行发展的重要责任感,培养一代又一代有担当、有想法的创新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矛盾就在于通过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设,切实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在高校,就是要坚持学生和教职员工为本,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价值观背后所反映的是人们的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离开人们利益来谈论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就会陷于空谈。价值观的教育不同于知识的传授,它不是诉诸于简单的对错,而是建立于理性和情感之上。因而在价值观的教育上,不能采取简单的传授和灌输的方法,只能运用“润物细无声”方式,“融入”到整个教育和教学的活动之中。一个人也好,还是一个社会也好,一种价值观都是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养成的。价值观的形成比较复杂,晓之以理是一个方面,予之以利又是另一个方面,动之以情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为什么对于同一个对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其深层原因往往并不是道理不明白,也不完全是利益所使然,有时是一个情感和情操的问题。而一个人的情感和情操形成不是即时的,而是在生活中逐渐磨炼、积淀而成的。因此,一种价值观的确立关键是将其“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实践之中去。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源于“实践的养成”,而“实践的养成”又有赖于日常的生活实践。因而要把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就目前形势,高校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过程中,一是应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开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二是应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本质及其实践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落实到位,利于有效开展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不同课程的授课点及要求,分门别类地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当中,更好地提升自我素养,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并持续不断地为国家输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班人。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加大教师团队力量。在新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基础,怎样提升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偏爱,人生难忘的优质课程,对教师团队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一方面,将思想政治课程教改过程和环节做出新的调整,新的改革,新的完善。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的实践科研能力。从而,使增强教师团队建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中跨进一大步[3]。
高校是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地,理应创造更好的人文环境,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培养出更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人才。社会环境是政治的、法律的、文化的、社会、生态的等多种环境因素的集合,它们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此问题上,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我们要善于充分运用所有事宜的机会及场所,不断去创造具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生活环境,让每个人都能随时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及意义。”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在人类社会中,一切社会现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就构成其社会环境。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引用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孟德斯鸠和霍尔巴赫所说过的:人类是经历过环境及教育的产物,如果说一个人改变了,那么是由另一种环境及不同的教育所形成的产物。这种观点尽管因最终得出“意见决定论”而陷入历史唯心主义,但马克思仍然肯定其是“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这种学说的“唯物主义”因素不仅表现在其将自己观点建立在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础之上,反对天赋观念论;而且表现在具体地论证了法律制度对于公民善良品格和精神的养成的重要作用。爱尔维修曾经说过:所谓道德人指的是他的所作所为是会让人觉得合乎情理、人道主义以及符合公共利益的。然而,若理解为是法律来制约着我们的行为,则有道德善良的人是法律所造就的。又说:各个民族的性格及精神跟它身处的政治环境背景不同而变化;不同的政治统治下也赋予了各民族不同的性格。诚然,在社会的发展中,经济基础具有决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决定作用在思想上层建筑中,是通过政治法律制度而起作用的。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4]这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是深刻的,倘若连司法这道最为公正的防线都丧失了可信度,社会还有什么公正可谈,哪来的和谐生活可言。所以,最终决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就像指引社会的一面旗帜,只有司法公正才能对社会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如果司法偏离了方向,那对社会也是有着致命的破坏作用。”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社会的法制状况对于其政治和精神道德面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诚然,社会环境是一个综合的系统,除经济和法制的环境外,还包括其他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环境以及生态环境,这些都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乃至影响。
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也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制度不仅具有“硬约束”的性质,而且能将一些好的做法以固化的形式确立下来。为了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运用一定的制度形式加以确立、巩固和实现。例如,完善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学生诚信档案、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等。
高校要统一规划,有侧重点地进行整体推进,不断完善,有效引领和推广,形成广大师生每日践行准则,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融合在一起的教学过程,让大学生能够切实领会其中的含义,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青年;坚持不断创新,利用大学生平时的喜好来进行推广和实践,在推广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方法,进而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定具体的措施,将其落到实处。脱离具体实际,搞“一刀切”、“一阵风”,那就等于形式主义的错误。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方法论的创新。世界上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一方面,要提倡广大师生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方法论的创新,另一方面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提出新的方法和新的举措。用辩证法的眼光看,方法不仅是达到目的的桥梁,而且本身也包含着目的。离开方法,无所谓目的。因此,坚持唯物辩证的基本方法,进行方法论的探索和创新,至关重要。[5]
总之,价值观的教育不同于数学和几何学,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在一定的意义上,它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有相对的合理和不合理之分。因此,价值观的教育只能采取说理的方式,并调动情感的作用,然后形成一定的价值信念。这就决定了一种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能采取单纯的传授和灌输的方法,只能“融入”到整个教育和教学的活动之中,如此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高校在社会发展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更加应该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头羊”。在日常教学中高校要着重利用教育教学,在日常实践中吸取经验,有效进行文化熏陶,根据行为规范践行,把宣传工作做到位,切实融入到教学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德树人教育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每一处,做到各项工作精准化,从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