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研究
——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

2022-02-06 17:30麦热丹江克依斯尔热西旦吾买尔阿依努尔麦麦提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心理

□麦热丹江·克依斯尔 热西旦·吾买尔 阿依努尔·麦麦提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族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内地学校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内地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数目不断上升。由于语言、饮食、生活习惯、思维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他们面临着许多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和烦恼。一方面,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苦恼于周围的学生对于自己背后所依靠的文化背景不了解,渴望被更全面地了解和接纳;另一方面,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以及所处陌生的环境,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不太习惯于在大众面前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很难真正透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内地高校(广东工业大学)里的少数民族学生在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与行为表现。

一、项目研究背景及内容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心理特征是自卑与自信相交错、开放与封闭相矛盾、热情直爽与意气用事并存、敏感与逆反心理相交织。

(二)少数民族学生特殊心理特征形成的原因。

1.民族习惯的差异引起人际交往的被动性。由于周围的学生对少数民族学生民族风俗习惯缺乏了解,导致彼此关系的疏散、淡化。高校里学生民族成分多,各民族学生由于经济、文化、语言、生活习惯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容易引起摩擦,影响高校的整体形象。

2.学习基础的差异带来了大学学习的不适应。来到异地求学会因为地域特色、民族习惯不同,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知识普及程度等差异,造成一些心理落差,呈现出一些思想认知失衡,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产生自负的矛盾心理等特有的心理和行为。

3.“自卑”心理是学生发展的绊脚石。少数民族学生因为在文体活动上有较强敏锐性,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比赛或社会实践活动。来到高校之后,由于占少数,加上本地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了解彼此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会令积极性降低,表现出不善于表达或不愿表现自己等行为;按地域分布来看,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所以少数民族学生求知欲很强,但学习能力与当地学生相比较弱。有些也会因为心理脆弱,表现出“自卑”心理强烈等。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出的不适应性主要包括:生活、学习、环境、部分语言沟通障碍、时间和空间转换、社会敏感性等方面。

(一)生活、学习方面的困扰。有64%的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生活、学习方面困扰,主要是饮食的不适造成的,因在校少数民族学生饮食的场所较少,为数不多的食物类型选择,导致无法满足在饮食习惯上的需求。由于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跟广东的教育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方面会表现出力不从心,跟不上教学进度。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才能跟上课程要求。

(二)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及障碍。部分民族地区的普通话不是非常普遍。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有着在人际交往方面或在学习方面都会面临较大的困难及障碍,造成无法更快更好融入到群体中,逐渐变得孤独内向。在时间及空间的变化下,由于存在与原生活地区有着2~3个小时时差,而且广东的整体气候、空气湿度、温度、作息时间都和少数民族地区有较大的差别,有些学生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影响正常的生活修养,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三)社会带来的压力。我们一直是提倡中华民族大团结,有了团结才有发展和进步。在社会大环境中的点点社会问题对于所有人都是极大的损失,少数民族学生也是不论是从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会有一定的不适应,调查中有8.3%本地学生表示交流过程中怕“踩到雷区”,说到敏感的话题产生误解;82.86%的学生表示平静心情,慢慢详细地解释;14.29%的学生表示比较急躁,迫切地想解释明白;只有2.86%的学生表示懒得解释。

1.内地学生对少数民族习俗习惯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来看48.57%的学生表示,很少了解,仅限于饮食和语言方面;28.57%的学生表示除了饮食语言外还有更多的了解;17.14%的学生表示对于生活起发展方面都有较多了解;11.43的学生表示几乎不了解。

2.内地学生了解有关少数民族的习俗习惯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0%的学生表示是通过与少数民族交流从而了解到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31.43%以及22.86%的学生分别从网络以及书籍中得知;而11.43%以及2.86%的学生是从课堂学习或者其他途径中得知。

3.内地学生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印象。在交往过程中48.57%的学生表示对少数民族生印象较好,34.29%的学生印象非常好,17.14%的学生印象一般;2.86%的内地学生表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印象非常差。部分学生认为语言障碍是相处产生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这跟民族地区的经济条件有关系。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教育资源和教育投入也有限,导致满足地区首府跟首府以外的大部分少数民族生有较大的差距,基础教育更为薄弱,沟通能力的薄弱导致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问题。

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适应能力的对策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共同创造了我们几千年的悠久文化。教育又是长远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分布在内地的少数民族学子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杰出代表来到内地学习,他们的心理状况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未来发展以及我国的民族大团结。如何切实有效地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内地的学习生活环境,既是促进民族共同发展的需要,也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实现自身追求的迫切需要。

(一)推进宿舍建设、缓解人际关系压力。各族学生相互了解度不够深,利用宿舍是少数民族学生以及本地学生学习生活所属集体,而且学生在宿舍所处的时间最长。因此,分配宿舍保证本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混住模式,在语言方面,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多多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团体活动,如优秀宿舍创建交流活动、优秀宿舍评比等,促进各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缓解人际关系压力。

(二)教师主动沟通,加强师生互动。调查显示,来大学以后,学生遇到困难时,0.2%学生选择主动与教师交流。我们希望教师们能够主动地了解学生,可以选择先跟家长联系,大概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背景后跟学生沟通。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与周围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友谊,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融合到大学生涯。

(三)培养学生包容性,创建共进步的平台。受调查的少数民族学生希望本地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习俗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因此认为有少数民族学生的班级可以通过开主题班会的形式展现各民族的饮食习惯,习俗和我国各地地方史等,让大家客观地认识、了解我国国情。可见,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愿意去解释交流自己的民族习惯的,也不存在想象中的“雷区”。如果因为害怕触及“雷区”而拒绝交流,可能减缓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班集体的速度。因此可以组织一些讨论活动,提供一个大家更容易理解彼此的平台。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心理
我们的民族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