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此后,全国上下思政课改革如火如荼,“上好课,育好人”成为了思政课的主题,高校思政课教师你追我赶,设计思政课程,参加思政比赛,还涌现出不少思政课网红教师,他们丰富了大学思政课堂,成为了大学生职业导师。于此同时,高校中教授其他课程的教师也在不断地探索课程的思政改革,尤其是与职业选择相关的各专业课程的思政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而纵观知网收录的众多海事英语教学研究的论文,几乎没有对于海事各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更没有针对“一带一路”“海洋强国”“中国船员紧缺”等背景下,海事英语课程个性化思政教学方面的研究。因此,有必要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分析了海事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根据航海文化及对海员的强制性要求,提出海事英语课程进行个性化思政教学的切入点及实现途径。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国外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无论是外交环境还是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形势变换莫测,外部势力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中国的破坏,阻碍我国发展的想法和行动。国民素质虽然也在逐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新的社会问题,食物的浪费,犯罪行为的增加,高校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下降等这些社会问题都急切需要解决。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重视思政课改革的决议;同时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实现过程中,海运承担着决定性的作用,海员尤其是高级海员承担着重大的经济责任,对于保证国家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国际海员这个职业对于实现我们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贡献。
但是,由于国际船员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要离开家人很长时间;以及海上恶劣的海况和封闭的工作环境使得很多人对这个职业望而生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陆上就业机会的不断增加,报考海上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下降。有些人即使读了海上专业的大学,毕业时能够选择船员作为永久职业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减。
很多海上专业学生不选择船员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对航海文化了解不深入,对海员的真实生活不了解,不知道国际海员职业的优势有什么,不知道航海业对于我国战略部署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价值观。二是船岸收入差距缩小,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所以船员职业吸引力下降。三是学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认为船上生活乏味而枯燥,不愿离开家。四是专业学习难度大,学习内容多而广,不能应对繁重的考证压力。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的思政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此外,海上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体现在海上专业的就业要远离亲人,密闭的工作环境,海上专业人才除具备一些必需的航海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良好的生活习惯、熟悉世界各国的人文地理、与各国船员能正常沟通交流、提升个人素养以及熟悉海事法规等,所有这些都使得海事专业课程的教学必须融入思政教育。
海事英语作为航海类各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它既包括了基础海事英语,又包括了海事专业英语的阅读及听说,涉及内容广泛,从航海文化到人文素养,从船舶概论到海事公约和安全管理,这些内容都适合于融入思政元素。同时,海事英语的特点一直是学习难度大、枯燥乏味的,融入了思政元素的课堂也会显得有趣些,能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目前,世界各国新冠疫情还在不断地爆发,由于中国疫情控制得比较成功,所以中国海员最受国内外船东的欢迎,使中国海员供不应求,国际海员的培养不仅需要其具有熟练的操作和管理船舶机器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是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同时,国际船员在船上也代表着中国精神,所以海事英语不再是仅仅传授语言的使用技巧,更是应该把中国几千年的航海历史融入海事英语的教学中。
(一)海事基础英语教学内容中融入世界和中国航海史、人文素养、价值观及心理学教育。海事基础英语课堂融入世界和中国航海史,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海上运输从古到近的重要性,增强同学们的职业认同感及社会使命感。同时,由于很多西方国家的海员队伍不向我国一样紧缺,也不向我们很多家长一样对海员职业具有偏见,所以我们要像学生介绍各国的海员队伍,学习世界各国的航海文化,向学生展示各国的海员状况,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海员职业在国际上的发展。
海事基础英语课程教学阶段,可以选取适当的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航海文化及人文素养的熏陶。例如:可以借助对世界各国“航海节”的介绍来强化同学们对于各国航海文化的认识,也让他们意识到航海事业对于各国的重要性,从而深化学生们的职业理想和增强职业责任感,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海事基础英语教学引入“一带一路”倡议、“航海强国”战略思想,让学生在学习国家政策和国家规划的同时懂得海运对于我国和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了解海员对国家和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海事基础英语教学融入国外各地的著名景点及人文历史的介绍。可以通过一些图片、视频等让学生了解到国际海员在船上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了解到作为国际船员,不仅待遇丰厚,还能免费到世界各国旅行,即能开阔眼界,又能增长见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同时,让学生对专业有更深刻的了解和向往。
海事基础英语融入航海心理学教育,船舶在海上航行数月,尤其是遭受大风浪的洗礼,对于船员的身体和心理都会提出很大的挑战。所以对于海员的心理教育十分重要,尤其是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麻痹心理、盲目心理、恐惧心理等,心理教育能使同学们具有船上工作的心理准备,从而能更快的适应未来船上的生活。
海事基础英语课堂还可以融入人际交流技巧的思政内容。由于长期在从事国际航线的船舶上工作,与外国船员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可以在海事英语中引入各国交际的礼仪和习俗,增强学生对外国船员的了解和认识,使他们在未来的船上生活中不出现交流障碍,与各国船员能友好、和平相处,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船上的生活。
(二)海事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中融入安全教育,环保意识的培养,结合工匠精神,进行职业理想和道德教育。船舶安全事故,轻则耽误船期损坏船舶,造成经济损失;重则船毁人亡,不仅给许多家庭带来失去亲人的痛苦,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2]所以对于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要贯穿专业英语学习的各个阶段,让学生提高警惕,时刻牢记安全的重要性。职业安全思政教育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在对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讲解中,结合船舶操作和火灾的发生案例,小组讨论安全事故发生的人为原因,让学生更深刻地记住安全的重要性,可以联合船务公司,向学生展示船上与安全相关的事故,加深学生对安全的认识,强化学生们船上工作的安全意识。
海事专业英语课堂融入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专业英语中对于海上防污染公约的讲解,可以通过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知道海洋污染的严重后果,及以后在船上工作怎么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怎么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增加学生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环境不仅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以后的船上工作都很重要。海事专业英语课堂公约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海员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船员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加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培养能够遵守国际公约和国家法规的,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级航海人才。
(一)专业的教师培训。海事英语课程思政要求:教师既要懂专业又要懂英语还要懂各种心理学知识。这需要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掌握航海文化的内涵及国外人际沟通技巧、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提高专业素养。
(二)校企联合,编写专门的思政融入教材。海事英语课程思政需要合适的教材,现行的海事英语教材显然不能满足课程思政的要求,教材的编写要结合思政主题选取适当的文章,把教材和船舶及航运行业融合起来,同时教材还要兼顾船员证书的考试内容。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海事英语的教学内容繁多,融入思政教育后,课时肯定会严重不足,所以在实际的实现过程中,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例如: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还可以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的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必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平台以及其他在线学习资源实时操练。与此同时,教师借助后台系统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的教学资源不仅来源于教师,还来自于各类在线平台、学习软件等;学习设备也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混合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3]
新冠疫情还没有过去,中国的船员仍然受各国船东的青睐,这给中国船员市场带来了机会,也给海事培训机构提出了挑战,尤其是海事英语教学。虽然海事英语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和完善,但是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海事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初衷会逐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