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玲
新时代,国家改革工作的全面深化现已迈进关键期与深水区,社会关系逐渐呈现出复杂化发展态势,社会矛盾与冲突也愈发激烈,转变传统社会治理思维和模式,以哲学思维为依托加强与创新社会治理势在必行。我国改革工作全面深化的核心目标在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相关制度,落实社会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社会治理隶属国家治理体系的分支,是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奠基石,以哲学思维开展社会治理工作,促进社会治理朝着现代化方向前进,对实现国家治理能力与体系现代化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一)社会管理。一般来说,社会管理是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中生成的必然产物,合理与科学的社会管理能够帮助社会体现出有序且稳定的发展状态。在古代时期,便有人提出善于管理社会的人,需要及时发现且管理有悖法纪的事情。然而,针对社会管理的概念界定是由前苏联首次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传至中国。针对社会管理概念界定,国内学术领域基于多重维度进行了论述,其中,郑杭生所提出的观点有着鲜明的代表性,其表示社会管理存在狭义和广义的分别,广义的社会管理指的是社会整体的管理,包含社会生活、政治、思想文化与经济等诸多子系统的管理;而狭义的社会管理则指的是社会子系统的着重管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管理始终由政府部门所包揽,党中央、政府与部分具备管理职权的社会机构是社会管理主体。在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社会管理百废待兴,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其他新的制度均亟待完善,但是在社会当中还存在部分敌对势力,此时采取由国家政府部门单一主体的固定管理模式,能够有限遏制各类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整体稳定运行和发展。而伴随改革开放深化,我国社会亦在持续进步发展,固定的社会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政府对于社会的管理呈现出了过度干预和过度管控的问题。在社会管理中,因为政府所掌握的权力过大,存在诸多仅追求维护稳定的工作态度,诸多地区也产生了以金钱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情况,对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反向影响。
(二)社会治理。伴随人类社会持续演进和发展,原有的社会管理模式面临瓶颈,社会治理这一新概念诞生,在较大限度上转变了传统政府部门在社会管理当中的绝对权威性。在社会治理思想导向下,政府部门可以与社会组织借助协商合作的方式,解决现阶段存在的民生问题,切实将善治落到实处。在社会治理思想当中,政府部门依旧是治理工作中的主要掌权者,且在治理中占有主导地位,然而政府部门却不可以再全方位管控民众应如何做,而是应身为服务者与聆听者来执行自身权利和义务,努力为民众提供高质量服务,切实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在广义上,社会治理即治理社会,是固定的治理主体针对社会所进行的管理功能工作;在狭义上,社会治理即民众、党委、政府以及社会组织通过多元化资源与方法,有效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切实优化生活质量。西方国家推崇的是社会中心主义思想,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在于理性经济主体的自我治理,该理论与我国提倡的社会治理理论存在差异,我国社会治理尽管亦是多元主体协同参加公共事务的全面管理,但是在治理全过程当中要始终坚定党中央领导,遵循政府主导。换言之,即以落实与维护民众权力为基站,切实发挥社会多元治理主体所具备的作用,对于国家治理当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改善和解决,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一)以辩证思维促进统筹发展。
1.以“一分为二”的思维看待问题。马克思理论的灵魂在于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效应用辩证思维开展社会治理工作,对抓好基层治理工作,有着现实意义。部分单位的工作长期在低层次水平徘徊,工作水平与质量难以提高,本质原因在于日常忽视学习的重要性,在工作中缺乏以辩证思维促进统筹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难以有效处理各项工作间存在的复杂关系,机械化参考上级文件提出的规定,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薄弱,最终导致虽然在各项工作中投入较多精力,但工作面貌仍未产生较大变化。由此可见,不善于以辩证思维分析、解决现实问题,难以真正打开社会治理工作局面并有所作为。唯有提升以辩证思维进行统筹发展的能力,在明确社会治理现状,掌握基层实际的条件下,找准社会治理工作的结合点,始终坚定一个时期彰显一个重点的原则,从而使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实现互相促进与全面发展。
2.牢抓关键点,带动社会治理全面发展。在任何工作当中,均要讲两点论,亦要讲重点论,若对所有工作都不进行区别和主次之分,则难以将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在社会治理实践中,所面对的事务具有多元化与复杂化特点,而精力与时间较为有限,所以要集中精力牢抓重点工作。针对某个单位和组织而言,工作重点即是关键问题,如何牵住工作主线,是其要明确的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社会治理方面会出现诸多新矛盾与新问题,对此相关部门和主体不可回避,要及时掌握诸多矛盾和问题的纠纷变化,掌握一手资料,从而实现未动预知,落实底线清晰,为及时解决纠纷和矛盾,全面维护民众合法权益夯实动态化基础。
(二)以创新思维实现快速发展。创新思维提倡打破迷信、超越陈规,使社会治理工作的活力和生机在创新思维导向下获得激发。一方面,应促进理念创新。从传统社会管理过渡到现如今的社会治理,这并非简单的名称改变,意识理念的革新,属于质的变化,具体呈现在治理主体、模式、重点与范畴等维度的明显改变。社会治理标志着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参加、良性互动,保证社会生活在充满生机活力的基础上,又和谐有序。例如,某城市城区司法局与街道办事处联合建设调解室,切实发挥了专业与专职力量,科学调节诸多纠纷和矛盾,产生了相对显著的实践效果。自从调解室建成以来,成功调解了百余起矛盾纠纷,且品牌特色影响范围不断延伸,深受辖区民众肯定与好评。该城市定期组织普法宣传活动,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重点工作者法治培训工作等,市民群体对于该城市的社会治理工作满意度也在持续提高。除此之外,社会治理层面的创新也标志着在发展模式上要基于时代变化和发展进行及时跟进。例如,把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和社会治理有机整合。然而,现如今基层综治平台构建欠缺足够的技术专员,网格员福利待遇有待提高,特别是乡镇地区的技术专员数量严重匮乏,这对社会治理有效进行具有阻碍作用。对此,应设立专项资金确保综治中心有序运行,充分解决现阶段村级网格员薪资待遇较低的问题,与此同时构建完善的社会矛盾研判网络机制,生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与三调联动的全方位研判网络。
(三)以法治思维保障社会发展。法治思维把法律视作评判是非对错且处理社会各类事务准绳的一种哲学思维模态,在社会治理工作当中,充分解决多元化社会冲突和矛盾,对切实减少社会治理工作投入成本,推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及和谐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民众利益需求普遍呈现在因为部分部门或领导层缺乏重视度,应该解决的现实问题并未及时解决,从而造成矛盾问题上升。诚然,部分民众为达到个体利益需求,针对可以正常走法律途径或民间组织能够调节的形式而不顾,经常性上访,更甚至部分人利用敏感时期来实现个体目的。事实上,多数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爆发,均具备深层次的问题源,例如个体人诉求并未被充分满足、社会干群关系较为紧张、关键性法律条例宣传力度低等问题,所以法治思维明确要求干部必须懂法,唯有懂法才能科学用法。某城市政法委切实发挥信息员、社区综治委员具有的作用,针对医患矛盾问题深入至基层各医院内部了解、掌握与收集信息,及时发现医患问题,并上报至区维稳办。积极组织律师、行业专家、法律服务领域工作者与离退休行业工作者等基于行业特征成立调解委员会。将土地纠纷、大学生就业、环境污染问题与市民就医问题等事务充分和民生密切相连的工作引进援助范畴,借助拓宽民生范畴法律援助辐射面,切实保证困难群众的社会生存权。与此同时,还要积极落实下岗失业者与农民工等社会特殊群众的法律援助,为其提供专业性与针对性兼具的援助服务。
(四)以底线思维推动健康发展。底线思维明确要求每个人都要具有未雨绸缪与居安思危的意识,在任何事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均要以最坏结果为着眼点,并朝着最佳方向不断努力,社会基层工作亦不例外。现阶段,我国社会基层基础相对薄弱,专业工作者数量严重匮乏。当前,在社区综治中心从事相关工作的职员,仍存在兼职社区治理其他工作的现象,工作内容繁杂且缺乏专一性,甚至有时会产生疲于应对的状况。例如,社区中的某个岗位工作,一个工作人员需要负责整个社区民众的医保、低保与社保等诸多工作,时常忙于各项工作当中,难以确保高质量地完成社区治理任务。部分社区民众表示,社区部分岗位有时候存在无人在岗的问题,部分社区综治中心干部在工作多年之后,由于换届出现调离岗位或者离职的现象,这对于社区综治工作稳定性与连续性开展具有负面影响,导致该项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对此,社区应坚守民生保障底线、坚守安全稳定底线,为民众而服务。
综上所述,社会治理隶属长期性与系统性工作,以哲学思维加强与创新社会治理,要积极发动民众,调动民众创造性与积极性,使民众在国家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产生幸福感与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