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探究

2022-02-06 14:49□刘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传统

□刘 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进步,当前社会行业中的工作竞争逐渐激烈,对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并且全面,这就要求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要求和就业标准进行了相应的提高,再加之高校扩招、升学压力以及社会交往的复杂性导致高校大学生面对的社会压力逐渐增加,出现了大学生群体普遍的心理健康状态不良等问题,建立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为各大高校和社会层面的重点关注内容。高校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引导高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自身在心理健康维护方面的能力提升。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我国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保持着长期的排斥与偏见,导致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抵触心理,从而制约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观学习和能力提升。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大学生建立优秀思想理念,缓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抵触心理,从而积极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虽然高校大学生已经接受了多年的思想文化教育,但是由于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再加之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导致大学生的人格建立仍未完善,因此通过外界教育以及学生的主观学习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建立自身的完善人格,为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工作、生活等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内在基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与思想理念相关的优秀精神内容,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日三省吾身”、“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这些思想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大学生自行反思自己存在的内在问题,从而树立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重视道德的良好思想观点,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会生活,以完善的人格面对自身的社会处境,同时能够以客观的思想态度对自身所面对的困境以及挫折进行深入的全面性评价,在有准确把握的前提下积极调节自身的心理状况,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二)传统文化理念能够引导大学生自主调节自身的心理压力。由于我国社会对心理、精神教育保持着长期的偏见以及排斥心理,导致在社会层面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导致高校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足,造成目前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在高校心理专业咨询机构中的使用也与理想状态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高校必须在对大学生进行单纯的心理健康重要性宣传的过程中借助其他方式途径引发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状态的思考,并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自发地调节心理状态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有部分优秀文化精神能够明显适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范畴内,比如太极拳能够使大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沉静自身的心理,保持内心的清净,避免外界事物造成的内心慌乱;“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观点也能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从而自主参与到学校、社会的人际交流与沟通中,提高自身的团队能力,通过与社会人际的交往获得社会的广泛支持。

(三)传统文化理念能够促进大学生建立自身的正确价值观。随着社会多元意识形态的发展、互联网的快速进步以及社会不良问题的增长,导致我国大学生在面临社会混乱现象时会出现信仰迷茫、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严重时会导致大学生受到社会问题的强烈影响从而造成心理平衡的打破,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大量与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等优秀理念相关的内容,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该部分正面观点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在多变的复杂社会中坚守内心的信仰与理念,确定自身的奋斗方向,从而强化自身的意志力,依靠自身的积极指引避免消极观点对自身的影响,并建立自身的正确价值观。

(四)传统文化能够以多样性的趣味知识易于被大学生接受。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引用了讲座宣传、心理图片活动展以及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促进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动学习,但是相较传统文化而言,传统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式教学中体现出更明显的优势,能够以丰富的趣味性传统知识使心理健康理念易于被大学生接受,从而减轻大学生对心理障碍、精神治疗等概念的抗拒心理,主动投入到心理健康教学中。因此,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能够便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从而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介绍。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对心理障碍的识别能力,能够运用课堂教育知识处理实际学习、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升学以及社会适应等问题,并能够积极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状况干预,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内容。但是在目前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更多的偏向于形式主义,即以抽象性的知识对心理健康进行简单介绍,难以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相关问题,降低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学习主动性。因此,高校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借助小组辩论、情景扮演以及演讲等多种形式将传统文化中有关心理健康的内容进行重点的介绍,使大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精神与心理健康进行价值上的挂钩,并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为支撑深化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强化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良好状态的把握,从而自觉完善自身的人格,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增设传统文化的专业选修课。由于高校大学生在学习课时中的限制,高校难以在所有专业中开设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因此,高校可以对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共同点进行研究,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专业选修课,允许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对应性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储备。通过大学生在传统文化选修课中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学习到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养性、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从而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到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现实价值,自发性地进行心理健康的树立。此外,在传统文化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大学生自行查阅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经典文献,并对其进行内容的深度理解和赏析,从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思想、精神、行为方式以及价值体系的反思,从而确定自身的人身奋斗目标,端正生活态度,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社会大环境,实现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

(三)开展多样性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校园环境使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教育环境能够促进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持续学习与自身的良好发展。因此,高校可以开展多种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如传统文化讲座、演讲比赛以及经典作品阅读等活动,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宣传过程中;同时,高校也可以在校园内设置传统文化的宣传长廊,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高校也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及时的关注与引导,通过建立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结合的学生组织,通过组织内学生的互相帮助与合作提高大学生对两者结合重要性的认识,并强化自身在知识应用中的能力。

(四)建立适用于高校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目前我国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主要应用国外的咨询与治疗理论,由于国内外的文化差异与学生教学知识的不同,在我国盲目地全面应用国外理论体系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因此我国高校要在针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适用于我国教学现状与学生生长发育环境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在其中引入学生的人际关系、升学压力、职业规划以及社会发展等生活问题,并借助我国的特色手段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如应用中医心理治疗理念在学生与心理治疗机构中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学生在治疗过程中放松紧张的心理,提高最终的治疗效果。

三、结语

在高校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我国目前的重点关注内容,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育情况与我国的高校教育特点,可以在其中引用传统文化提高高校心理健康的教学效率。高校可以通过强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设传统文化的专业选修课、丰富校园传统文化活动以及建立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治疗机构等手段,强化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传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心理小测试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