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琛
(甘肃第一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安全生产”是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响应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所必须遵守的基本保证制度。近几年从全国各地频发的施工事故问题中发现,一旦安全管理机制出现了漏洞,那么不仅会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与财产损失,且还会给施工企业的社会声誉带来一系列的恶劣影响。所以,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每一个管理人员所应尽的义务。为此,需要全面分析掌握施工现场的不利安全因素,并合理开展一系列的针对性预警管理措施。
首先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通病带来的管理问题,由于建设期间进场的参建单位极多,且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来源较为复杂,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受到重重阻碍。例如许多需要多个技术工种配合完成的作业内容,需要持证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数量极多,所以每天日常开展证件核验工作的工作量极大。同时,施工作业期间,多个场地同时参与建设生产任务的人数也是极多的,现场管理人员为了完成施工质量监管与工程量报验任务,往往需要在多个施工部位之间来回奔波,自然会疲于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因此无法保证将每个施工人员个体都纳入到管理对象中,也就容易出现安全管理的问题。此外,在建设施工期间,很难确保施工人员不出现私自离群现象,尤其是一天的作业任务完成后,人员返回生活区休息,更是安全问题多发的时期。
人员安全意识问题,参考我国关于建筑工程行业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要求,人员必须要在开工令发布后,经过统一的安全教育培训,且安全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场投入施工作业岗位。但相关施工单位在组织建设时,错误地认为岗前培训是“面子工程”,在安全教育时往往比较敷衍了事,导致人员安全素质较低,无法识别生产作业中的各类安全隐患问题。从以往的事故案例中分析,发生过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伤等重大生产事故的项目中,约有72%的相关单位并未开展过安全教育培训,所以安全意识薄弱正是建筑工程项目各类事故的根本成因之一。
现场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导致难以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例如采购使用的安全帽质量过低,不足以抵御现场高空坠物的打击伤害,或者是未检查人员佩戴情况,部分人员将安全帽挪为其他用途。或者是高处作业时未配齐人员的软底鞋,脚手架搁置不平稳,登高梯未做防滑处理且结构松动甚至断裂,底板篱笆存在明显缺口、张拉的安全网超过保护半径或者质量不可靠、安全带高低混用等均容易导致人员坠伤坠亡。再者潮湿环境带电作业时未配备绝缘防护的橡胶手套、绝缘鞋等,使得人员发生触电危害。此外,当施工现场存在未完工的挖方坑洞等,若未在周围设置防护,也并未在附近配备夜间照明装置,也极容易导致施工作业人员在夜晚行走时容易跌落受伤。
安全管理工作不落实。出于安全生产因素考虑,规定要求施工相关单位必须要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存在严重安全威胁的部位必须要在实际开工前彻底治理,最大程度避免安全作业风险。但在实际建设生产期间,相关管理人员往往不愿意投入人力、精力进行隐患排查与风险源分析工作。在填报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相关工作记录文件时弄虚作假,随意臆想编造,使现场安全隐患治理工作流于形式,导致一些违章作业以及高危作业风险现象频出,严重威胁了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在安全生产机制建立上也不尽完善,例如配置电缆铺设作业或者抢修时,为了追求最小化劳动力消耗,往往草草安排一人独立完成安装或维修作业,未按规定配齐安全员,当人员出现触电事故时。由于作业地点周边无人,未能被及时发现,错失了事故先决处置的良机,导致事故影响程度被放大,使人员生产受伤发展为人员危亡。
分析当前阶段建筑工程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必须要根据工程各个分包工段的实际人员规模与现场施工情况,尤其是存在不同技术交叉作业的施工部位,需要进一步明确各个人员的工作内容与安全操作要点。在此基础上,除了要分配足够的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秩序以外,还要建立起多级安全责任分管的机制,明确各级安全负责人的主管责任范围,并做好安全工作记录,确保发生安全事故问题时,可以追溯源头厘清安全责任。例如落实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时,为了减轻现场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负担,可以由作业的班、组长负责特种作业人员资质的核实查证工作,将每天需要报备的作业人员姓名、证书编号以及作业排班情况如实记录在当天值班记录中,每日上报给驻地管理人员检查。施工单位应当清醒意识到,施工安全工作并不是靠几个人、某个群体完成的,而是要发动全体参建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才能“谈安全”“保安全”。
要着手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全方位地强化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另一方面,除了参与施工作业的人员意识有待提高以外,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也是影响安全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今多数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受到功利心与业绩目标的驱使,往往会将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并不看重安全管理工作。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在临时性质的作业内容中尤为突出,例如在登高作业或者带电作业时为了追求施工效率,对人员未配备防具作业的安全问题视而不见,从而酿成了惨痛的生产事故问题。所以应当在项目开展前,由工程项目负责人对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全体施工参建人员进行集中针对性培训,除了工程项目负责的建设内容以及工作安排介绍以外,还必须包括安全生产方面的操作技术培训。并且在工程开展期间,管理人员应当实时向员工传递一种“以安全生产为主”的工作思想,督促员工作业前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为安全预警机制的建设的进一步制定落实筑牢安全意识基础。
物防措施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保证,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将安全防护用具质量以及安全措施的合理性当作是一项硬性管理指标来完成。
要做好高处安全防护措施,脚手架质量必须要得到可靠保证,例如连墙件的设置间距不得超过“两步三跨”,且距离脚手架主节点位置应小于30 cm。架杆与架杆之间的连接工件必须选用带有出厂质量检测合格的玛钢扣件,不得用钢丝绑扎或者加焊处理代替,钢管表面不能出现裂纹或者明显弯曲变形。纵向扫地杆必须要采用直角扣件搭接固定在底座上方20 cm 以内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要按照此要求固定在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无论是脚手架还是升降平台架设安装,只要距离地面高度4 m 以上的,必须在作业首层架设宽度不小于3 m 的水平安全网,网底距离下一层或地面的物体最小距离不得低于3 m,此下每4层架设一道同样规格标准的水平安全网,直至全部高空作业内容完工后方可拆除。
临近坑、洞、井等施工部位的,必须要设置高度不小于1 m 的防护挡板,避免人员跌落,需要出入的电梯井口需要安装半自动开启式保护门。夜间组织施工时,需要在现场尤其是人员通行以及物料运输的道路配备满足安全作业需求的照明,并在坑、洞、井周边的防护挡板或栅栏外围加设醒目的警戒带。
项目施工选择的安全帽必须满足如下要求:外壳半球形且表面光滑,帽舌前言长度为1.0~5.5 mm,其余帽檐长度为1.0~3.5 cm;整体重量不超过400 g;高度冲击试验中,经受1 m 高度自由落下的钢锤冲击后,头模的受击力度大小不应高于500 kg,3 kg 钢锤冲击后不应与头模产生表面接触;安全帽的制造厂商、出厂时期、商标铭牌、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应当真实齐全。
除上述以外,还需根据现场作业内容配齐其他防护用具,例如电气绝缘防护用品、有毒危害环境的防护用具等。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是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安全风险隐患的,从作业性质以及场地条件来看,需要通过定期排查治理的人员伤亡风险源主要可为如下五类:
高空作业跌伤坠亡风险,是指坠落高度超过基准平面2 m 以上,且存在坠落可能的作业内容。例如塔吊操作、脚手架布设、管线安装作业等,均需要人员登高到达一定制定高度完成作业任务。若是拆装操作不当或者平台防护不到位,就会导致人员发生摔伤、摔亡事故。
带电作业风险,按照各种设备的使用功能,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动力设备,吊装作业用途的重型机械、桩机、水泵泥浆泵等机械泵组、风机等;空调与通风装置,用于制冷、防烟排烟以及温度湿度控制的电气装置;以电梯、升降平台、传输带为主的运输装置;弱电设备,现场通信网络设备、音响、报警系统等;照明线路。而除了弱电线路以外,在操作机械设备或者进行安装时,均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导致人员伤亡。
进场材料堆码砸伤与高空砸伤,进场材料主要是以钢材与混凝土这种质量较大的建筑材料为主,这些材料往往是以散材的形式堆放在指定地点的,若是现场材料堆放超过了一定限高,在人员取用拖拽的过程中就会发生倾倒砸伤施工人员。除此以外,组织高处施工内容时,因人员取用不慎或者自然风力作用,容易使一些临边的材料、设备等从高处落下,对地面的施工作业人员造成物体打击伤害。
火灾隐患,主要容易发生在焊接作业工序,当较高位置电焊机开始打火时,火星容易溅射到低层的木质板材、刨花木屑、塑料网、泡沫材料等可燃物材料的堆放位置上。一旦第一时间未能发现,很容易在极短的时间内引起剧烈燃烧,严重时甚至会因此酿成群死群伤的重大生产事故。除此以外,施工现场的生活区内电热毯、电水壶等用电器管理不当,也容易导致施工现场的火灾发生。
施工技术协调类风险,从施工技术的要素来分析施工风险问题,除去极端情况下劣质材料质量引发的安全生产问题以外,在人员技术水平与机械设备工况上均存在一定的作业风险。各项作业程序的交叉作业中,许多岗位均需要经过系统化操作技术培训的特种作业人员来完成,例如登高作业人员、起重设备的指挥人员与操作人员、桩机操作工、泥泵工、爆破工、电工与机械工等,这是因为风险作业岗位的专业人员具备基础的设备操作常识,能够准确判断相关设备或者工序是否存在异常,懂得一定的安全生产防护技巧,可以将作业风险控制在最小程度。但如果上岗操作的施工人员不具备特种作业资质,很容易因设备错误操作出现额外的安全风险。而另一方面,起重设备、运输设备等高功率运行的机械设备若是缺少日常的维护检修,长期带病作业,也容易故障异常出现机械直接伤人或者间接伤人的重大生产事故。
其他类安全生产风险,主要是指施工现场来自外部环境的未知安全风险,例如临近未开发地区的施工现场附近的坑井沟容易出现的坠伤、坠亡、溺水等事故,冬季工地积水路面的跌伤滑倒风险,或者雷雨天气外部空旷地带的雷击风险等。
当上述五类安全隐患风险未彻底治理前,严禁现场任何人员私自组织开工,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根据作业人数配备足够的驻地安全员,要求必须持证上岗,但施工作业人手紧张导致安全员空缺时,在满足规定数量的前提下,可以由驻地群众安全员兼任,负责分管驻地的安全生产建设工作。除此以外带有风险性质的临时性作业任务,应当尽量安排编组作业,避免人员独自作业。例如带电线缆铺设作业时,除了操作人员以外,还应当安排至少一人负责安全监督与张拉警戒线,并保持与驻地办通信畅通的状态,以便提高事故响应处置的实际效率。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建设期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而做好安全预警管理工作,就是要从加强人员流动管理水平、提高人员整体安全意识、做好物防措施以及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与事故响应处置效率四个方面,全面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治理,反思以往事故案例教训,从人、物、技三方面保障,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与影响程度合理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