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 安 / 文
“年年难过年年过,每年过得还不错”,这是许多经济界人士的笑言,但今年情况变得不太一样。
受逆全球化继续升温、新冠疫情反复以及俄乌局势恶化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全球消费预期大幅下滑、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供应链断裂重组,经济大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极大增高,全球众多经济体和国际机构下调了增长预期。
上月,上海市质协组织访谈了沪上部分企业代表,大家表示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经营风险急遽升高,对后续的生产与投资带来显著负面影响。但同时,许多在行业里具有引领性的企业表示,越是艰难时刻,越能体现企业长久以来练就的硬本事。应对当下时局的秘诀,无他,唯有坚守主业,做好本职,拼真功打硬仗,实打实地追求质量效益。在质量方面的主要做法和举措有以下几种。
一是收缩产品品类,聚焦高性价比,让利于民,尽量保留客户。当前消费者价值主张更加务实,平替产品销量上涨,主打“性价比”牌的厂家增多,不少企业正在转向。
二是积极推动精益生产与成本控制。一些企业削减了培训和技改投入,但加大了在精益管理方面的项目开支,同时实施更加严格的全面预算和成本管理,目的是做到三降——降成本、降库存、降浪费。
三是开展风险与业务可持续性的评估与预防。ISO 31000《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以及ISO 22301《公共安全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要求》经等同采用,在我国已超过10年,但除了一些对风险防范要求较高的领域如金融、核电外,使用率并不高。去年以来,越来越多企业按照两项标准开展经营风险识别排摸,并制定了预案,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一些导入实施卓越绩效与合规性管理体系的企业也一定程度上开展了相关工作。
在稳定的环境中,企业要做的是突出长板,做精自己最擅长的,其他的交给相关方,最大化发挥分工协作效率;而在高度不确定环境下,企业要补足短板,增加抵御风险能力,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就像孙子兵法所言: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质量管理应该就是当今企业的不可胜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