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2015 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文件,表明将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以智能生产为重点的新制造革命不仅将促进工业技术的变革,而且还将促进产生新的产品、生产、市场管理和服务形式。工业经济结构向智能时代的转变改变了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方向。只有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人文素质和技术素质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智能+”战略。
经济和社会的智能化发展过程导致了工业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从人力资源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市场中大量新兴的技术性工作已逐渐取代传统工作。技术技能人才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对低技术要求岗位的需求有限,但供给不断增加,而对高级技术岗位的需求响应却寥寥无几。这一现象的实质在于,提供职业教育的部门存在问题,坚持传统观念和教学方法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已不能满足智能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需要。我国传统的技术和职业培训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强调学历教育而不是职业后培训,高校管理重复且效率低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理念存在技术偏见,这导致劳动力市场在雇用技术技能人员方面出现结构性矛盾。
第一,创新理念。智能时代必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多样性和个性化的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和锻炼,特别是批判性思维、交流与合作能力、好奇心与创造力、领导力、适应性等方面。
第二,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智能+”战略背景下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出发点是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让“以生为本”的理念从理想走向现实,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优化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成就感和幸福感,以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成功。
第三,多元化和开放理念。随着个性化理念的实施,“智能+”战略中的人才愿景和技术技能人才评估标准将趋于多样化。人才培养的主体、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校园、教师、班级”三大中心模式,将在社会、企业、家庭等方面进行延伸和分化。
鉴于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能力的需求,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必须积极应对现实和未来世界的需求变化,重新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对技术技能人才知识结构有新要求。智能时代需要“专业+常识+智能知识”的新型智能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结构需要做出新的调整。在人工智能取代部分人类工作的发展趋势下,智能时代院校需要更多地关注人类自然能力的培养,如创新与创造、文化美学及艺术设计和合作沟通能力等,提高技术技能人才与机器智能竞争的能力。三是对人才素质有新的要求,鉴于研发和人工智能使用带来的道德和安全问题,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具备更深层次的人文素质,才能保证我们成为智能机器的普遍受益者,而不是智能机器的附庸。作为“智能+”战略的一部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强调“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概念,是尊重工作、理解自然、体现传承和追求创新的职业道德。它是思想与现实、体能与智力、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的结合。其核心是“追求”“坚持”和“信念”。工匠精神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智能+”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同时,技术和技能的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实现“智能+”战略的重要动力。智能制造人才不仅要有拼搏精神,还要有批判意识,以及灵活处理问题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设计、创新服务和创新合作。创新设计是指开发符合定制生产要求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创新服务涉及根据服务和生产一体化的要求改进服务流程和技术,并快速、经济高效地响应用户的需求。创新合作是指学科、领域、时间和空间之间的沟通、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院校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特别应该关注人工智能时代对创新思维、信息能力和合作能力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以满足智能时代的需要。
在智能时代,新的智能技术不断推动现有产业体系的创新和传统劳动力市场的分化,导致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发生极大变化。智能社会中的分工表现出“集成”与“分化”并存的特性。“集成”是指智能生产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生产,工作范围不断扩展,将从一个岗位的任务拓展到整个生产线甚至车间的生产管理。“分化”是指智能生产需要更复杂的模块化部门,包括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宣传销售、售后服务等模块,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模块的效率。精细化的模块化分工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更高。例如,在传统生产中,技术技能人才在装配零件时只需考虑工作步骤。然而,在智能化生产中,技术技能人才不仅须具备良好的装配技术,还须评估零件的质量,选择合适的装配工具。“集成”和“分化”的智能化生产环境要求技术技能人员进一步扩大知识和技能的广度和深度。“智能+”战略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如下:
高校要以提升学生素质、技术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整合,持续改进创新和创业课程体系,以跟上智能时代人才需求的变化。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非遗文化》等课程将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使命感。
第二,通识教育内容应突出现代社会文明的要求。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教育,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技能、精神成长、个性建设和综合素质,旨在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现代文明人。目前,许多高校对通识教育作为技术人才培养一环的内涵认识不够,片面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偏离了通识教育的初衷。
第三,专业课程的内容应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工作过程的要素分为工作本身、工作对象和劳动材料。智能制造的发展导致了工作本身、工作对象和工作材料的重大变化。因此,高校应重视反映实际技术应用水平的现实需求,充分考虑专业教育内容与行业、企业实际技术应用水平的对应关系。例如制造类专业课程应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融入专业教育内容,充分考虑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四,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应纳入课程体系。创新能力是智能时代必备的重要技能之一。院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紧密结合,整合内外部实践资源,为学生提供创业空间、创业基金和创业辅导等。组织师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研究,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智能时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是技术创新驱动的内生经济增长。企业对员工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各级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上明确定位和链接,共同形成从“技术模仿”到“技术创新”的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让持有高学历证书的技术技能人才真正具备智能时代经济发展所需能力。中职学校主要培养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专家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多个智能技术学科交叉领域掌握专业技能。
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将在人工智能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应更新学生管理系统和科学评价系统,注重大数据的技术应用和各类数据的分析,在真实校园的基础上建设数字校园和虚拟校园。学生可以利用虚拟校园分析教学活并实现高度参与,实现高效学习。教师可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为后续教育提供有效依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育计划,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人工智能实现高校教学互动与评估,优化教学管理。注重教育的智能化发展,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智能+”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开发需要实施“多主体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战略模式,以创建“智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生态。“多主体联动”是指内部主体“学校、教师和学生”与外部主体“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多方位沟通和反馈的机制。“全社会参与”指的是从整体出发,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智能+”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作。技能培训的改革与内外主体的有效衔接密不可分。只有内外协调衔接,构建“智能+”人才培育体系,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才培育生态系统。学校管理层和决策层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顶级设计师。他们必须规划智能时代教育的水平和生态结构。学生和教师是技术技能人才培育体系的直接实践者,需具有各自所需的智能素养。在外部机制方面,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过程中,企业、政府和所有社会力量需要协力。政府作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发布指导政策,提供支持资源,确保教育的有序进行;公司作为雇主,指导人才需求;社会包括父母和群众、政党、团体,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育提供文化氛围和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