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燕 王奎萍 吴薇
摘 要:隨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以及园林行业的发展,高职园林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从“双创”的角度培养人才,加快园林技术专业的发展,是一项新挑战。该研究从“双创”教育背景出发,剖析现阶段该专业“双创”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寻发展的新途径,主要包括:强化校企协同发展、更新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构建高效发展的教育模式、强化建设多样化教育实践平台、提升校企共建的教学团队的综合能力、共同提高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
关键词:校企协同;园林技术专业;“双创”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1-0150-03
The Exploration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Coordinated with School and Enterprises into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Garden Technology
LU Yan WANG Kuiping WU Wei
(Yang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9,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and deepe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industry,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landscape technical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also improving. How to cultivate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puts forward new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technology specialty. From the background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is major′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 explor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looks for new ways of development and efficiency.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update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uild an efficient education model,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versified education practice platform,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teaching team jointly built by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jointly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of landscap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Landscape industry;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Teaching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创新能力能够为科技进步、产业革命注入活力。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国内各高校不断深化创业创新教育的改革。“双创”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促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青年人的创造活力,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寻找突破口[1]。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强,低碳节约型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建设的科学性不断提高,乡村风貌有机保留与开发的不断深入,社区人文交流与关怀的迫切需求。社会发展,新命题、新挑战不断涌现,与之密切相关的园林行业也发生了新变革。因此,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新特,强化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创新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1 教育背景下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园林行业发展历程悠久,从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各类公园绿地的建造,到新时代城市群或城市乡村一体化景观的打造;从最初的“宜看”“宜游”“宜居”,到着重创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都对园林设计行业的前瞻性、科学性、人文性、美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培养面向园林行业的景观设计师、园林绘图员、植物配置员、盆景(插花)员、园林监理师、园林预算员、园林施工员、园林绿化工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苗木的繁育生产、园林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园林作为一门学科,交叉性的学科属性非常明显,其专业的跨界性、广泛性、复杂性对创新性思维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抓住园林行业发展的新规律,创新建构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完成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2 “双创”背景下高职园林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
2.1 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双创”,但与专业深度契合不够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教学,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设定考核标准,规定相应学分,并列入学分管理体系[2]。高职园林技术类的专业,大多在公共基础课程部分设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相关课程,主要从社会需求、个人发展的角度,分析相关职业发展方向、培养职业素质,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在课程教学和实践过程中,注重分析创业的特质、创业机会、创业风险、企业成长的动力。通过课程的讲解,项目的模拟操作演练,促进了学生对个人职业能力的认知。但是大多数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的主要由辅导员或学校团委老师负责开设,很多老师所学专业并不是园林相关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能力强,注重分析成熟的经典商业案例,或分析常规的企业经营策略,与专业之间的联系不密切、成效不明显,完成的商业计划书一般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商业开发和竞争力也不够强。
2.2 注重校企联动下的创新创业氛围营造,但长效发展动力不足 高职教育的属性,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目标,提供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要求[3],决定了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与相关企业的联动。为此,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园林技术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都会架构“学校-行业-企业-专业”一体的专家团队,力求本专业的学生能够符合行业的用人要求。比如,园林技术行业一般会和发展潜力及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合作,制定课程的模块、技能的重难点、评价的考核体系。很多企业也会参与到学校各类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比如园林技术专业的树木、花卉识别与繁育课程常直接设置在企业的生产基地,同时参与各类苗木花卉的培育、栽植、管理、销售全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参与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增强了专业认知力、提升了专业信心,感受了企业家的风采,营造了较为浓厚的创客文化氛围。很多学生萌发了创业的激情,但是在面对创业过程中的挑战时,往往内心的动力、毅力不足,往往会出现技术能力不足、创新点不够、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等问题,易出现创新创业后劲欠缺的难题。
2.3 建立了教学专项实训平台和师资队伍,但教学成效不突出 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的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正初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强调的是“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的组合[4]。在建设教学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中,基于教育具有实践性、创造性、创意性、交叉性、综合性等多样属性,大多数院校建立有创新创业中心,营造创意氛围、促发思维碰撞、促成团队合作,搭建各类专项平台,为各类型的项目提供政策、技术、经济的参考。园林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比如生态湿地的修复、河流的综合治理、矿山地块的修复与开发、土壤土质的改良、污染地块的治理等,生态边坡的修复等新型行业特征快速显现,迫切需要解决众多的技术难题。而现阶段的高职院校的园林技术专业相关的创业创新中心,配备的实验实训设施还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的需求上,未能与行业的新发展、新要求契合。在师资配备方面,大多数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能够积极响应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路,不断充实创新创业课程的师资力量。但很多教师的专业背景与所授班级并不相关,容易产生针对性不强、专业性脱节的现象。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没有创业的经历,所授的知识也只是间接经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不明显,往往并不能对专业学习和创业能力有实质性提高。
3 “双创”背景下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对策
3.1 转变“双创”教学理念,强化高职教育转型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强调,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和专业,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强调素质教育的引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教育与社会、科技、经济的紧密联系,不断提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开拓型人才培养成效。园林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强化需要强化“双线并举”,即制定职业技能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2个目标,从教学内容上,并不一味引导学生在入校后就进行创业的尝试,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结合每个阶段的课程培养目标,从单项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逐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专业素养能力。同时,结合每个阶段开设的课程,分析行业对应的岗位特征及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思考解决相关行业中的关键技术性问题,找寻园林相关行业的创新创业的潜在商机,为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做好准备。
3.2 加强校企融合深度,构建教育教学模式的高效发展体系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一直是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高职院校,一直具有为地方经济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属性,承担着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担。园林技术专业的发展,需要将专业知识的能力,通过重塑教学的实施模式。将产教创3个环节整合进新教学模式,形成良好的循环体系。首先,强化“产业+專业”融合,将产业的先进理念、技术、资源整合到学校教学,深度参与课程、实训、师资建设中。其次,注重专业教学创新,从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设置和教学组织上,增强创新创业的内容,注重提升综合素养。再次,深化新产业的融通,将企业与学校培共同孵化的科研和成果带给产业,共享和优化产学资源配置,助力产业的新发展。引导办学思路的改变,加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比如,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中包含园林项目的场地分析、园林项目的设计流程划分、设计主题选定、设计要素运用、设计构图手法、设计效果表达、项目实施解读等环节。在进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项目选取、教学情境设定、教学任务划分、教学效果评价等过程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同发展”的思路,注重每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专业、行业的多方融合,共同推进教学效果。尊重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注重坚韧耐力的品格养成,为行业健康发展注入活力。
3.3 深化校企融合,加强平台资源的开发和师资团队建设,促进教学方式改革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提供能够对接当前行业发展新态势新变化新方向的综合实践实训平台。从实践平台参建方分析,行业、企业与学校之间加强产教研的深度融合,以行业中的优势创新企业为龙头,深入学习借鉴其创新理念。学校与企业可以开展专项的创新项目合作,以企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为突破点,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训、增强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战、帮助企业研发、获得创业实绩,增强个人的创业实力与动力,同时也为行业企业储备优良人才,达到校企合作双赢。从实践平台类型分析,强化实体平台和互联网平台2个方面的建设。“互联网+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影响着教育的环境、模式、成效及资源形式[5]。比如,园林行业除了包含需要独特创意的景观设计能力外,还涉及新型现代园艺苗木生产技术的运用、高效现代景观养护系统的开发、科学生态保护与治理措施的实施等方面,每个领域都有可以深入挖掘的突破点。除了实体的线下实践平台外,强调互联网平台的开发,可以借助于虚拟仿真、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提高实践项目的时效性。
创新创业教学效果的提升,也需要建立“双师型”的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团队的方式,采用“企业导师”+“学校教师”相结合的模式,积极创新教育手段与方法,开展各类专项培训及观摩活动,共同研讨创新创业的共享平台的开发。通过积极参加政府及学校、行业开展的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等大赛[6],完善从创想构思、项目架构、项目实施、项目改进、项目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增强园林技术专业工作的有效发展途径。
4 结语
在高职院校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园林技术专业作为技术涵盖范围广、交叉性特征显著的学科,强化创新创业的教学改革是每个相关院校的工作重点。紧扣美丽中国建设、生态发展的契机,积累经验,不断进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强化校企联合、深入融通的办学思维,从制定培养目标、确定培养路径着手,从校企协同、共赢共建的角度出发,强化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建立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创新培养模式,不断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创新创业的园林技术人才,促进个人成长,助推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燕,孙兴民.面向企业需求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2021,20(8):63-67.
[2]翟宏群,张娟.基于“互联网+”理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2):100-102.
[3]魏本悦.双创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報,2021,37(8):114-115.
[4]罗棋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实践探索[J].科技风,2021(18):133-134.
[5]陆俊杰.无差异的差异化:“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6.
[6]王小攀.校企协同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以山东管理学院为例[J].科技视界,2021(18):151-152.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