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机理、理论意蕴与实践向度

2022-02-05 18:34巩瑞贤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巩瑞贤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演化出的文明新形态,内含人、自然、社会三个不可割裂的主体,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良性循环与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高度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即:“全国全党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52页。,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导。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时代主题,科学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基本问题,以“鲜明的规律剖析、民本的价值情怀、科学的方法路径”指明美丽中国建构的理想蓝图,是21世纪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论遵循。本文试图从“生成机理、理论内蕴、实践向度”三个接榫点重新审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在深刻的学理剖析、路径探索中全方位、多角度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规律。

一、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机理

任何思想体系是多重要素协同互动的应时出场。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将文化底蕴与历史反思、理论承袭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在“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辩证统一”的生成理路中实现了对西方现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批判性超越。只有系统探赜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机理,才能正确体认其深刻思想内涵,进而以方法论自觉推动理论在实践中有效呈现,更好地指导解决现实生态问题。

(一)文化底蕴:汲取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智慧因子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03页。。中华民族始终秉持着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传统,延展于其传承5000多年的文明演进之中,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集中体现为伦理道德、法制规范、生活理念的生态融合。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离不开传统生态文化的滋养,并在批判继承传统生态文化基础中产生理论飞跃。发端于儒家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和谐观,构设天、地、人“三才一体”的德性追求,明晰了人与自然不可割裂的密切关联。这种思想以“同一本体论”范式要求人们务必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秉持“中庸”与“爱物”原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家以“道”为万物之源、万象之本,诉诸“无为而治”,追求“崇尚自然、效法自然、归于自然”的“万物遂生”自然状态。“以时禁发、规范治理”的生态律令观,以明确的法规制度、机构设置规约环境保护实践。比如,西周时期制定了生态保护的法律,设置专门部门“虞”来管理环境,配以“渔人”“迹人”“囿人”等官职,负责掌管渔政、狩猎、百兽等领域。《秦律》中严格规定“焚草”“伐木”“麛彀”等事宜。宋代设“街道司”来掌辖治道,负责疏通路面和清理卫生等事项。明清时期,环境治理的机构与律令愈发规范,环境保护的内容更加丰富。“取用有节、崇俭戒奢”的生态资源观,强调不能过度索取自然资源,要尊重天地万物孕育、繁衍的时序规律,避免“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的生态破坏。古人还强调简约、实用的生活,谴责暴殄天物、浪费资源的奢靡生活,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这些思想因子熔铸于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使其实现了历史底蕴与时代主题、文化传承与思想创新的完美契合。

(二)思想根源:扎根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生态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活水源头,为理解和审视新时代生态文明提供理论指导、致思路径与价值准则。基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引发的水体、大气污染以及城市产业工人身处住宅地狱的悲惨境遇,马克思以“本体释义、质态分析、人文关怀”的方式与原则剖析了生态文明问题,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从 “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哲思层面看,马克思突破“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等差式思维的桎梏,秉持“一致性关联”剖析了人与自然之间“不可分割、平等互动、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0页。,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为人类维系生命提供生活、生产资料。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5页。,本质是烙印实践痕迹的“人化自然”。人与自然直接统一,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从“生态危机”根源的制度属性看,马克思将“社会视角”引入人与自然关系,揭示人、自然、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阐发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生态危机不仅是自然问题,本质属于社会问题。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人与自然割裂、对抗的根本缘由,资本逻辑主导的生产方式无限制、无底线掠夺生态资源,实质是“资本对自然”的强势占有,势必会导致“劳动异化”与“自然异化”双重窘境。而摆脱这种“文明阴沟”“自然荒芜”的根本途径在于通过革命暴力的方式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基础上的共产主义制度,在“人类和解”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解”。从“生态文明”民生旨向的价值论域看,自然资源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公共财富。马克思严厉谴责普鲁士政府利用强权、法律垄断土地、森林资源,将民众“拾捡枯柴”的行为定义为“犯罪”,义正词严地“为穷人要求习惯法”(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页。,从“人民史观”视域中明确生态占有、共享的“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勾勒出“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图景。这些思想因子构成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不可或缺的精神酵素。

(三)精神谱系: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脉络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党百年来形成的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立足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主题和任务,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高度关注生态问题,要求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保护植被、厉行节约。建国后,他明确指出:“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6)《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6页。,以“双管齐下”的思维与路径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他要求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开展“增产节约、植树造林、江河治理”等实践,出台“32字环境保护方针”、《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等法规制度,设置相关环保部门,推动生态保护的规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他还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依托科学技术更好利用“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7)《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4页。,滋补于新中国现代化开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95页。,要求处理好“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党中央以宪法形式规定“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陆续制定《环境保护法(试行)》《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组建城乡建设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局。江泽民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从国家战略层面要求再造中国的秀美山川。他充分肯定法制机制、科学技术、国际合作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阐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生态保护与人民主体相统一”原则,深度揭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胡锦涛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同等地位,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倡导建立“资源友好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些思想成果经过党的思考和实践检验,成为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成型的政治底色和精神旗帜。

(四)参照尺域:反思借鉴西方现代化的生态绿色思潮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不是脱离世界文明大道的孤立、封闭产物,而是在与西方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的对照、批判与汲取中生成与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带来的生产力优势以牺牲自然资源、环境破坏为代价,严重割裂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接连爆发的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等是鲜明例证,这促使西方学者不得不反思人与自然关系,寻求现代性发展中“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蕾切尔·卡逊最早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无休止破坏,较早表达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思想。直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涌现出以“深绿”“浅绿”和“生态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代表的绿色思潮,并逐步系统化、理论化。“深绿”以“生态中心主义”为基础,把生态文明理解为脱离人类实践的荒野,排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以对抗、斗争姿态看待人类社会。“浅绿”思潮秉持“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诉诸于技术进步、自然资源的市场化,追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都只是浮于生活方式、价值转型、技术进步、政策支持等层面的解决方案,未曾触及“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只能囿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体系而不能自拔。“红绿”思潮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更为深刻。有机马克思主义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吞噬着它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抨击生态危机产生的制度根源,力求以“共同体思维”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生态马克思主义直击资本主义制度矛盾阐发生态危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逻辑赋予“自然”以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并以生态理性、消费主义变革的方式实现生态主义变革。这些观念虽然看到了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却最终迷失于“理论批判”的场域,不可能以一种革命意识、实践情怀破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约束。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在敏锐观察资本主义不可突破的生态弊端,借鉴这些生态思潮对环境问题反思的有益成果中应运而生。

(五)现实关照:立足严峻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治理实践

“时代是思想之母”,任何划时代体系的内容建构离不开特定时空方位和客观境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为缓解生态危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智慧策略。21世纪现代性以“透支环境”带来的“生产繁荣”日益颓败和隐患丛生,全球性生态问题层出不穷,“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海洋污染”“土地荒漠”等问题持而不解,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偿还“粗放式”发展模式预支的“环境代价”,各种极端自然灾害事件频发;尤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暴雨、洪涝等气候问题的影响,这促使习近平总书记站位国家布局,以“淳朴的民本情怀、顶层设计的方法、科学的规律认知”去反思、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同时,“实践是理论之源”,整个思想体系根源于习近平总书记长期的生态治理实践。20世纪6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时,就带领梁家河的乡亲植林铺路、打淤建坝、开荒造田,发动“沼气革命”、推广新能源,不仅解决了当地取暖、照明等问题,也避免了秸秆焚烧、水土流失等环境破坏,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秉持“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以全新的“正定旅游”模式实现绿色减贫、脱贫。在福建任职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开展生态建设,打造“绿色福州”。尤其主政浙江时,他制定了“美丽浙江”“绿色浙江”等目标,科学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既要GDP,又要绿色GDP”的生产经济观等。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立足“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审视生态文明建设,带领党和人民在生态治理中积累经验和教训。正是遵从这种“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轨迹,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源源不断地汲取经过实践检验的环境治理经验,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与先进秉性。

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蕴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秉持唯物史观的指导,科学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基本立场、内质规定、价值旨向等问题,形成了包含生态历史观、生态自然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民生观在内的丰富理论阐述。整个思想体系立足全局、有的放矢、精准研判,结合时代境遇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面貌,以饱含“人文与科学、真理与价值”的精神特质铸就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内涵。

(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历史观

马克思理论视阈下的唯物史观是研究自然规律、历史规律统一的科学,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双向互动的逻辑理路与演变趋向。习近平总书记秉持唯物史观范式的指导,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不仅是自然问题,实则是重大社会问题,将其放置于人类社会历史中考量其价值与意义,赋予其唯物史观生态视野下的地位阐述。从人类文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文明的兴衰成败与环境演变息息相关。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98页。。古巴比伦、古希腊文明湮灭在历史长河的原因在于肆无忌惮地砍伐森林、破坏环境,招致大自然的报复。这些残酷历史事实警示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0)《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21页。,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文明兴衰,要警惕“古今中外的这些深刻教训,一定要认真吸取,不能再在我们手上重犯”(1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4页。。从中华文明发展历史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9页。,生态文明关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的未来前景,要始终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之中。由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逐步明晰与加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二)“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是生态文明的关键尺域,直接决定生态文明的存在形式与发展样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坚守的哲思立场,诠释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核心样态。马克思以“实践”范畴基准阐述了“人与自然”互相生成、逻辑互动的辩证关联,明晰两者之间不可割裂的特性。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以“一致性”关联的价值取向看待人与自然关系。他指出人与自然血脉相连、互生互构,以“生命共同体”的形式存在。这一理念强调“自然共同体”与“社会共同体”双重意蕴,标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真实样态。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共生共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现实的人”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依托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交换维系生存与生产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用“命脉”揭示自然界孕育人类的事实,要求“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9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系统,实现自然利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社会场域下的生命同一。习近平总书记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不可割裂性,其所倡导的“生命共同体”不仅仅局限于自然形式,而是容含“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的整体。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视角是习近平总书记思考生态文明遵循的基本范式,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观

在唯物史观论阈之中,人与自然关系本质上体现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割与博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产力”视角剖析了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将其从生产力系统的外围推向内核,解决了生态观与发展观之间的辩证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21、8、8、4页。,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生态环境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条件,更是一个国家、民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让绿水青山产生经济社会价值,切忌破坏生态环境与浪费生态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环境放置于关系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位置,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21、8、8、4页。的科学论断。他把“优美的生态环境”比作“金山银山”,视其为大自然馈赠的财富,要求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21、8、8、4页。。当两者发生冲突需要权衡取舍时,宁选择“绿水青山”这一宝贵自然财富,也不要以透支、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金银财宝。“环境生产力论”与“两山论”引入“生产力”范畴科学诠释生态文明的经济实质,生态文明成为一种资源循环利用与合理再生的可持续性发展链条与模式。这一本质层面的剖析指明“绿水青山”是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法宝和最大优势,指明新时代中国绿色经济的转型与必然趋向。

(四)“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

“人民史观”是唯物史观探究历史规律的价值诉求,厚植起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民本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考量生态文明,揭示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1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21、8、8、4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8)《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21、8、8、4页。,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归宿,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深究生态文明遵循的民生原则。人民性铺垫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属性与价值归宿,这不仅源于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环境和生活的需求,更是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生态呈现。由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要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将其放置于改善和发展民生的重要位置。党中央要坚持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整顿农村人居环境,让老百姓生活在“绿水蓝天、安全美丽”生态之中;同时,还要“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19)《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83、99、109页。,以人民利益和生态需要作为开展环境保护的基点和反馈标准。总之,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一针见血地指明生态文明的民生意蕴,极大丰富了人们对于生态文明价值层面的认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遵循。

三、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向度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从认识论层面阐发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科学意蕴,揭示生态文明的生产力质态与民本价值诉求,也立足于现实层面提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从“道路坚守、系统治理、制度保障、全球合作”四个方面塑造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崭新样态,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照和行动航标。

(一)路标坚守:走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质量与效率,“绿色、创新、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是确保良好生态环境的根本保证。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掩盖不了其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愈发成为牵制生态文明建设的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并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21-05/01/content_5604364.htmjump=false。,全方位、全过程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助推绿色、低碳、循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走好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推动绿色规划、绿色投资、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等,确保“新发展理念”贯通于经济发展的各要素、各环节;在此指导下,结合“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双重轨迹,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衔接与合理互动。比如,强化碳排放技术创新,改良能源的结构与层次,积极推广绿色清洁能源的使用与普及,构建起低碳与绿色的生活模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建构起资源循环利用、能源合理转换的经济发展模式等。只有坚定走好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绿色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凝练与升华,为人们构建美好生活、汇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可持续力量。

(二)制度保障: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是建立美丽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是衡量生态环境优劣与常态发展的基准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治理的机制化、体制化,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83、99、109页。;良性的生态保护机制和法治约束,可最大限度保证人类实践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三条线”;以此为基准,提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2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83、99、109页。,用规范可行的制度与法律体系保障生态文明。一要执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我们要用制度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职责分明、有序,规范生态文明的法治尺域与执行准则,用明确的制度规范保证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符合绿色理念。二要健全自然资源管理与利用制度。各部门要强化对资源利用“源头、过程、后续”的全方位链接,避免无限制地浪费或者不节制浪费资源,进行资源有偿配置、使用和监督。针对自然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及带来的连锁反应,要落实生态环境赔偿制度,持续关注、遏制生态破坏的危害。三要健全生态修复与安全制度。要强化生态“污染防治”与“保护修复”一体两面的关系,以“保存量”与“促增量”为导向健全生态防护体系,确保生态系统可持续生产与自我调节。四要严明生态环境监督与问责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评判政绩,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指标,“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10页。,确保各生态主体的权责归属。只有通过法治去规约生态文明建设,保证实现生态保护、修复与评估过程的常态化、制度化,才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性,避免生态文明建设的随意与短视。

(三)系统治理:强调“整体论”的科学思维去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一要素工程,而是需要系统开展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要求各部门、各机构以整体论思维协同推动生态文明的规划,争取综合性的最佳效果。一方面,在他看来,由于“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2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56、47、43、127、131页。,所以,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56、47、43、127、131页。,自然界各要素不可割裂、相互融合,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原则,按照自然系统的整体性及内在规律合理开发与保护,统筹推动治水、治林、治山、治田等综合展开,而不要顾此失彼、分散治理。另一方面,生态文明作为社会要素的重要构成,必须实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文明构建的衔接与互动。习近平总书记早在浙江任职时就指出生态病是一项综合症,“有的来自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有的来自传统的生产方式,有的来自不良的生活习惯等”(26)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9页。,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去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2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56、47、43、127、131页。,融入国家治理各要素中实现“美丽生态”建构。

(四)全球合作:携手各国共同构建“清洁美丽”的生态世界

“世界历史”趋势下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共融,全球生态问题的凸显与发展,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单个国家、民族的事业,更需要各国人民的协同合作与共同奋力。地球是人们的共同家园,生态危机涉及各国、全球人民的利益与安全。习近平总书记以宽阔的人类视野、全球关怀审视生态文明问题,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28)《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56、47、43、127、131页。,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所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共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的美好图景。从理念上,习近平总书记把“美丽世界”容含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尺域,呼吁:“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29)《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56、47、43、127、131页。,努力把地球家园建设成“清洁、和谐、美丽”的生态世界。“美丽世界”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生态文明发展的理想模态,需要各国跳脱博弈与分歧,在协商与合作中推动人类文明永续、共同发展。在实践中,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带领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3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并将中国的全球生态承诺转化为现实行动。比如,积极参与和倡导国际合作,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等国际文件中规定的义务;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与“绿色丝绸之路”,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支持落后国家应对气候挑战;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科技去改善环境问题等。这些生态理念与实践举措立意宽阔,为推动清洁、美丽世界的建构贡献中国力量。

小结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依循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秉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面向现实、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以其丰厚的科学精神与人文魅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伟大创造与飞跃。它祛魅神圣化、妖魔化的纯粹性思辨,立足“生产力”范畴解蔽复杂的社会现象,深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质、特征、规律与旨归,指明新时代构建“美丽中国”的实存路径,展露出丰富、多样的理论蕴含与价值特性。《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要继续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灵活运用贯穿其中的哲思范式与生态智慧,反思生态危机及其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以开拓的国际视野、科学的建设策略、民本的价值情怀,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型塑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崭新样态。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