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委编办
近年来,甘肃省天水市委编办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编办关于实名制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为平台,多措并举创新管理方法,夯实实名制数据基础,挖掘数据分析应用潜力,不断提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基础作用,为推动全市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编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甘肃省委编办关于完善实名制管理及严肃统计工作的相关文件要求,定期召开室务会研究机构编制统计工作,提出了“高质高标、服务决策”的工作目标,并将其纳入全年工作要点整体推进。二是夯实数据基础。严格规范用编申请、出(入)编登记、人员变更、单位台账等信息审核,注重数据信息时效性,机构调整设置及人员入编(出编)文件收到3个工作日内,及时更新实名制管理系统信息,确保系统中单位台账、在编人员信息全面、准确,使全市的机构、职数、编制、人员等信息,时刻保持最新状态。三是完善协调配合机制。定期开展数据规范清理工作,认真梳理各部门的机构编制情况,切实摸清机构编制底数,通过编办内部科室、单位间的协同配合,建立问题会商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针对部门间数据共享不充分、不及时问题,2021年与财政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与财政预算数据共享比对机制进行任务分解,建立数据比对机制,确保财政供养人员与实名制系统实现实时共享,切实提升部门协调配合工作水平。
一是构建“线上督查”平台。发挥实名制系统“千里眼”“顺风耳”功能,对市直机关单位和县区建立机构设置、编制与职数使用、编内人员调整等机构编制事项办理关键环节监测点,密切跟踪监管各单位用编进人、出编减人和领导核配等异常情况,将机构编制违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牢牢守住编制使用第一道防线。二是搭建监督检查“摄像头”。以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为基础,认真分析研究,将全市超编和空壳机构(单位)梳理出来,编印并每月更新《全市超编、空壳机构汇总》手册,为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提供了重要依据。三是扮演评估论证“记分员”。充分发挥信息化集约化优势,机构编制评估结果效用,辅助完成机构编制审批前的论证审查,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管理。加强对全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态势的分析和潜在风险研判,及时将分析、评估等重要情况向领导报告,为重要决策提供参考。
一是强化“信息助手”作用。在机构编制数据统计工作基础上,加强统计分析,运用科学方法,利用实名制数据,对机构(单位)、编制、实有人员等信息开展综合分析,形成切实有用的统计分析资料。比如,通过对比同期上年度数据,根据机构、编制、实有人数的变化情况,形成《天水市年度机构编制统计分析报告》,供领导和有关部门使用。二是用活“数据字典”特色。对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实名制数据进行了汇总整理,将各类机构编制数据目录化、字典化,编印《天水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台账》等材料,每月进行动态更新,通过手册可以方便查询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最新的机构编制配备情况,为组织、机构编制部门领导日常工作决策,提供了精准的机构、编制、职数、人员等实名制管理数据信息。三是突出“订单查询”功能。依托实名制数据,按照部门需求和阶段性重点工作需要,下数据需求“订单”。比如,在中央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全省中小学教育专项编制核定、事业单位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工作中,为工作顺利高效开展提供了可靠及时精准的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