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驱动 数智引领推动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2022-02-05 16:12江苏省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22年6期
关键词:机构编制精准基层

●江苏省委编办

立足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江苏省委编办紧扣大数据时代发展脉搏,坚持靠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借数据创新,以科技强能力,以数智促管理,探索向信息技术要编制、挖潜力,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一、聚焦重点,推进信息数据集成共享

针对各级反映强烈的上下难互通、条线难共享、业务难融合等问题,打破数据壁垒,集成各方资源,努力提升效率效能。

一是推广市县乡“三级联动”指挥中心。江苏省为统筹基层资源、加强指挥协调,按照“免费开发、无偿使用、有偿维保”建设模式,整合基层21个平台、77个App及工作群,在全省乡镇(街道)建立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整合,乡镇(街道)机构总数精简48.5%。各地按照“市级统筹、县级主战、乡级实战”的思路,整合政务服务一张网、12345热线、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应急指挥等数据资源,组建市县乡三级指挥中心,实现合力增效。比如,无锡市指挥中心汇集全市核酸检测点、隔离酒店、交通道口、人员密集场所共计超1万路视频,叠加各类数字化防疫应用场景,综合运用不间断视频轮巡、AI智能算法等方式,自动识别问题线索,实时推送部门处置,筑牢疫情防线。

二是建设省级“四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省级组织、机构编制、财政、人社四部门信息数据,建成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预算管理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四部门信息实时共享,及时掌握机构设立、人员编制和领导配备等动态情况,为编制资源财政经费精准投放、科学配置提供数据支撑。自2021年平台建成以来,先后5次对106个省级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16万余人的基础数据进行了全口径比对,除部门专用指标项外,数据匹配率达100%。参照省级做法,各地也因地制宜探索建立了跨部门联动平台。比如,连云港市建成集机构编制管理、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资福利管理、机关绩效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数据比对,锁定清理违规机构221个、消化因机构改革等过渡配备的干部89名。

三是打造机构编制“七合一”平台。按照“1+2+64”系统架构(即一个数据中心、互联网和电子政务外网两个网络、64个模块),整合机构编制部门原有日常公文运转、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机关绩效管理、法人登记等7个系统平台,涵盖综合办公、机构编制审批、“三定”规定审核、机构编制统计、机关绩效考核功能。通过将分散的业务应用进行有机融合,统一数据来源、打通数据障碍、夯实数据底座,进一步优化了办事流程、提升了工作效能。比如,在中央编办统计年报现有指标项基础上,细化了领导职数分类,增加了执法人员标签、编外用工身份证号等字段,丰富完善了机构编制基础数据库,进一步提升了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助力改革,激发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围绕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综合执法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工作,以科技强管理,用科技优服务,努力挖潜增效。

一是助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赋能强能。

按照“1+4”治理模式(即“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审批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基层治理一网格、指挥调度一中心”)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要求,不断推动基层数字治理能力提升。比如,镇江市综合区划、人口、事件等要素,科学划分网格边界,共设3490个网格、4933名网格员,实现了对出租房屋、重点场所、空巢老人、帮扶人员的精准巡查、精细管理,降低了基层行政成本。

二是助力综合执法改革,推动利民惠企。构建“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新模式,围绕“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城、一端惠全城”目标,推进“综治、城管、应急”三网融合。比如,南通市通州区以“天网”工程为抓手,在383家重要特种设备单位安装监控探头1277个,有效覆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农贸市场、机动车检测机构等,工作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实现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实时监控,减轻基层执法人员日常工作量30%以上。

三是助力事业单位改革,推动提质增效。坚持借智能强管理、向科技要编制,结合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各单位运用推广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节约人力成本,走出“人海战术”误区。比如,徐州市水务局全面推进基层涵、闸等设备智能化改造,提升水利设施信息化建设水平,改造后该局郑集水利工程管理处泵站运行工作人员由53人减至16人。从改革情况看,试点市、县两级分别精简事业机构603家、360家,精简44.1%、45.6%;分别收回事业编制9564名、3517名,精简20.6%、24.9%。

三、精准对焦,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效能

摆脱“增事增编”“大水漫灌”等思维,科学设置指标,找准痛点堵点,精准配置编制资源,切实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一是精准瘦身健身,园区发展更具活力。印发《关于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四规范、两创新”要求,根据开发区经济发展、区域面积、辖区人口、管理权限等因素,突出主责主业,合理设置开发区职能机构,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主阵地、区域发展主引擎、转型升级主平台作用。比如,南京市精准对标指标体系,全面优化开发区职能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全市开发区管理机构员额较改革前压缩约12%。

二是精准调编用编,民生服务更有保障。聚焦入学难、就医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行业多维度人员编制调整决策机制,科学测算“床位比”“师生比”等重要数值,跟踪了解用编情况和用编需求,辅助工作决策。比如,在教育领域,江苏省统筹1万名事业编制,调剂至苏州市、连云港市等教职工编制短缺地区;盐城市以所辖县(市、区)近5年迁入主城区人口数、购房数为依据,结合各地编制基数、空编数、在校学生数等因素,从县(市、区)调剂800名教师编制,缓解主城区教师编制紧缺矛盾。在卫生领域,通过内部挖潜、调剂等方式配齐疾控机构编制,先后调剂事业编制5000余名,实现全面达标。

三是精准预测预防,综合监管更加科学。综合运用“云上+网中+线下”的立体化指挥调度方式,通过信息归集、流转交办、研判预警、监督检查,提升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比如,南通市针对危险化学品监管、群租房管理、江海堤防治理、长江渔政监管等问题,集中开发专项监管执法模块,实现“全天候、全时段、全过程”巡防监控,在不增加机构编制的前提下,全面提升了综合监管能力。

猜你喜欢
机构编制精准基层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 义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基层在线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