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验区到示范区: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和实现路径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工作重要指示批示意义的思考

2022-02-05 14:41彭雪莲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毕节试验区示范区

彭雪莲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到毕节。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毕节试验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对毕节示范区的跨越式发展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特别是在2018年毕节试验区创办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要求:“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的改革发展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的亲切关怀和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为毕节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1年2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第一站就来到毕节的化屋村。在贵州考察工作结束时讲话指出:“我一直牵挂着毕节发展。” “这次我专门去了毕节,看到毕节试验区建设30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我感到十分高兴。”再次强调:“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从毕节试验区到毕节示范区,毕节未来发展如何有所作为,如何发扬优势,克服短板,主动求变,在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道路上开拓创新,是毕节人民必须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时代价值:从试验区到示范区是马克思主义在毕节的生动实践

从试验区到示范区,是毕节改革发展的深刻变革,是毕节发展史上的重大跨越,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巨大能动作用的社会规律的深刻体现。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毕节示范区建设实践相结合,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毕节的新的历史使命。如果说毕节试验区的建设,标志着毕节引起党中央的关注,开始纳入全国的视野;那么,毕节示范区的建设,标志着毕节得到党中央的认可,成为 “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示范区意味着日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舞台的中央,深刻说明毕节发展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渐进性规律,实践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展示了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体现,是毕节示范区建设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

第一,从政治上考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的高度信任。毕节试验区的创办,始于30多年前毕节极度贫困状况所引发的中央领导关注,这种关注,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毕节人民贫困和吃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类似毕节这样的地区找到一条发展的出路。所以,毕节试验区从创办伊始,就被赋予“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历史使命。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毕节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同时也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毕节人民牢记殷切嘱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使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成效显著,“两新”使命结出硕果。在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之际,在毕节试验区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即将完成时,在毕节未来向何处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提出了 “努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要求,为毕节的继续前进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30年来的实践探索和宝贵经验的高度肯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更体现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远大理想的过程中对于现实问题作出判断决策的科学性。在前进中创造光辉业绩的毕节,一定会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走在时代前列,在开拓中前进,作好建设示范。

第二,从发展上考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的充分认可。1988年,毕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5元;2018年毕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1.4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8794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4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88元,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4.94%提升到2018年的56.13%。2018年实现教育两基全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水平普遍提高。[1]在2020高考中,仅梁才学校就考取清华北大12人,创造了毕节的历史。毕节30多年辉煌业绩,是毕节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这一成就是毕节人民戮力同心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方长期支持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的成绩是满意的,是高度认可的。可以说,30多年来毕节人民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民主党派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经过30多年的同心共建,三大主题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效果。“毕节模式”用生动的实践诠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 “7·18”重要批示中盛赞毕节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汪洋主席在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上用三个“重大跨越”总结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实践取得的成就。因此,当前把“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这一历史重任交给毕节,是在理论创新基础上的实践创新,相信毕节在示范区建设上也能闯出一条新路,高质量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第三,从人民性上考量,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人民的亲切关心关怀。毕节试验区创办后,毕节开始的艰辛探索试验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曾经是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的省,毕节曾是贵州农村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对一个贫困地区倾注如此多的关怀,彰显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维护好、实现好毕节人民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最鲜明的表达和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42。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4]由此可见,从试验区到示范区,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关心关注的延续,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为民情怀和人民至上理念,深刻地展示了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属性。

从试验区到示范区的发展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指南,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正确道路。

二、现实困境:从试验区到示范区面临的三重难题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有内在逻辑的完整体系,其中“创新是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协调是发展的基本方法,绿色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开放是发展的时代特征,共享是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解放思想,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示范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毕节的新历史定位和新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毕节进行谋篇布局,系统规划,但毕节究竟如何向全国示范,在哪些方面进行示范,仍然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困境。

第一,就范围上看,从一域拓展到全国。毕节试验区,虽然承担着“小试验、大方向”“两新”使命等政治责任,但从实践过程来看,还是属于毕节人民解决自身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以期赶上全省全国发展的步伐。毕节试验区的“三大主题”,在全国很多地区并不普遍存在,所以,毕节试验区的试验主要限于毕节一域,与全国其他地区并无太多联系,是一个“点”的问题。毕节示范区就不一样了,示范区不仅仅可以看成是毕节试验区的升级版,更重要的是其建设理念全国一样,都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国都在贯彻践行,是一个“面”的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由上可知,建设毕节试验区是毕节的单独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多方的关注和支持,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也有所推广,但总体而言,输出不多;而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全国的共同行动,在这一共同行动中,毕节要为全国作示范。特别是毕节在发展基础和底蕴与全省全国仍有较大差距的基础上,要做全国示范,要进行战略引领,其难度可想而知。

第二,就主题上看,从微观上升到宏观。毕节试验区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需要解决的主要是生活贫困、生态恶化和人口膨胀等非常急迫的现实问题,这是从物质微观的层面解决毕节发展滞后的具体问题,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是一个生产力发展阶段、发展水平问题。经过30多年的努力建设,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成效明显,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全面小康的重大跨越,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提升的重大跨越,实现了人口从控制数量为主到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跨越。而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是为全国作示范,必须增强系统思维,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系统思考。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毕节: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毕节市第三次党代会擘画了“一区三高地、五个新毕节”的宏伟蓝图,其中,“三高地”指的就是要把毕节打造成为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的高地。与试验区的三大主题比较,示范区的三个高地更加宏观更注重制度建设,是内涵式的三大主题,注重解决的是根本的、长远可持续战略发展的问题。毕节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一定会边建设边总结,实现能力创新、发展平衡、生态美好、开放提高、共享促进的高质量发展,到时候,毕节不仅是毕节人的毕节,也是贵州之毕节,中国之毕节,世界之毕节。

第三,就目标上看,从生存问题上升到高质量发展问题。地处乌蒙山区的毕节,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作“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创办毕节试验区就是为了跳出“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荒”的恶性怪圈,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生存问题。无论是“两不愁”“三保障”,还是毕节特有的“饮水安全”问题,首先解决的都是与人民群众生存有关的重大问题,是补欠发展的短板。毕节统筹“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经济发展上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政治建设上推动多党合作统一战线服务改革发展探索新经验,实现发展规律探索;文化建设上形成毕节的“同心思想”“文朝荣精神”“天渠精神”,成为毕节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建设上构建以民生促和谐,社会大局稳定,社会治理能力得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上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绿色毕节”全面提升。经过长期努力奋斗,2020年11月,伴随着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三个贫困县的摘帽,毕节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毕节为生存而战的岁月,就一去不复返了。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要求很高、任务很艰巨,这就要求毕节发展的目标更为宏大,更为长远,更为全面,不仅仅是解决毕节人民实现更美好、更高品质和更高品位的生活的需要,而且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国人民探路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超越单一地区或国家的理论体系,体现的是对人类的关怀,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5]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新发展格局,毕节示范区一定能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典型。

三、实现路径:从试验区到示范区发展的战略考量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指导原则,“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6]126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7]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为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何满怀信心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建设示范区毕节首要的问题在于定位准确,认清自己,措施得力。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既不能盲目乐观,觉得只要有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帮助就一定能建成;也不能过分悲观,觉得毕节差距大,自己没有信心,没有底气。以辩证思维一分为二看待毕节的发展问题,就要求我们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胜人一筹,增强底气,既要敢于“示范”,又要能够“示范”。

第一,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是事关我国新时代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满足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3月7日两会期间参加青海代表团时指出“高质量发展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这就表明,高质量发展不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专属任务,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一样可以通过挖掘自身资源禀赋,大显身手、大有作为,走出一条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结束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贵州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2021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指出:“你们要结合贵州实际,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上下功夫,不断取得积极成效。”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毕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虽然面对的挑战更大,困难更多,但只要毕节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内涵,确立科学的发展方式,以全域发展的视野把毕节发展置于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大格局中去进行战略性思考,找准自身定位,加强顶层体制机制设计,系统谋划,创新发挥自身在“十四五”谋篇布局中的优势,推动毕节实现高质量发展,毕节一定能为其他地区的发展作引领和示范。

第二,要增强战略定力。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深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是党指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指针。“建设社会主义是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长期努力”“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等思想无一不体现了我们党是一个有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的政党。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缺乏耐心容易违背历史规律,最终反受其害。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是一项长远而宏大的事业,不能急于求成,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战略定力,制定适合毕节发展的战略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8]10,毕节人民要有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胸襟情怀,才能有 “不畏浮云遮望眼” “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历史自觉和清醒眼光。要清醒认识到毕节示范区的建设是一个持续过程,有着光明的前景,要站在时代前沿,用“大历史观”将毕节人民的事业放到历史长河中来思考,放到国家战略乃至全球视野来谋篇布局,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和创造。

第三,要增强主动精神。毕节试验区30多年的试验探索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关心,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增强主动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的批示中已经给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指明了方向,这就是要求毕节“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这三个高地,是毕节建设示范区的战略支撑,相互联系,统一于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全过程。需要对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透彻地研究,既要看到优势,又要清楚短板。如何将毕节的绿色资源,绿水青山、生态环境转化为发展的资源、金山银山?如何通过合理开发把毕节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如何通过创新破除毕节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毕节人民的创造活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扬主动精神,大胆研究,大胆探索,创出一条新路。同时,要积极争取各方的支持,用足用好用活各种优势。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人民的关爱之深、对贵州工作的期望之高、对贵州发展的看待之重。其中,涉及毕节的事项不少,尤其是即将出台的《深入推进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规划,是毕节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畏难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主动精神,放开胆子想、开动脑筋谋,勇于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把一个个愿景变成现实,以等不得、慢不得的紧迫感,保持无惧风浪、敢于拼搏的气概,不甘平庸、开拓进取的状态,系统地谋、勇敢地闯、大胆地试、务实地干、积极地争,把机遇变成规划、把规划变成项目、把项目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四、小结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适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战略路线、方针、政策谋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毕节是贵州也是全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2035年毕节实现不了现代化,那就意味着全国实现现代化目标完成不了,而当前从毕节试验区到示范区的转变,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毕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多党合作参与共建中奋力赶超,在实现乡村振兴中建设现代化,向着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大踏步迈进。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将继续弘扬践行毕节试验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用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猜你喜欢
毕节试验区示范区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广州通过电商带货毕节农产品 累计销售136万元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18个自贸试验区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寻味贵州——毕节
游洞——毕节织金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