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军 李永法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我国公路工程路面基层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公路交通量承载量远大于一般城市道路,特别是在国省道干线,交通极为繁忙,对道路交通通行的需求巨大。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近年来突飞猛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的技术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从原先的土路面、石材路面、泥灰结碎石路面,到后来的沥青碎石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再发展到现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玛蹄脂路面、“海绵”路面等等,路面等级越来越高,路面宽度不断拓展,道路线形越来越美观,行车舒适性越来越好,行车噪音也得到了不断的控制。
作为目前主流公路道路的结构形式,一般采用2 至3 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加上2 至3 层不同水泥含量的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再配以石灰稳定土路面底基层,路基则一般采用碾压密实的石灰土路基。在提供足够的道路承载能力的同时,通过逐层提高技术等级,确保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
由于使用环境不同,公路道路的质量控制方向,和养护项目也不尽相同。公路养护主要面对的是,因长时间承受车轮的磨损和冲击,受到暴雨、洪水、风沙、冰雪、日晒、冰融等自然力的侵蚀和风化,以及人为的破坏和修建时遗留的某些缺陷造成的公路使用质量问题。
在公路道路养护作业中,经常会发现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纵向、横向裂缝问题。对于横向裂缝,经过判定,大部分是由于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开裂造成的。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具有强度高、造价低、整体性及水泥稳定碎石定性好等优点,在我国公路建设中都有广泛的运用,但半刚性基层在运营期间易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裂缝随着时间发展和道路交通的不断增长,在车辆启动、刹车、转向、正常行驶等综合作用下,裂缝不断发展,长度、宽度、深度不断增长,通过路面结构层的层间摩擦阻力,传导到沥青混凝土路面上,最终造成路面横向开裂,这种开裂现象,由于是路面基层发生开裂,传导到路面面层,所以与面层本身的施工质量无关,称为“反射裂缝”。
反射裂缝一旦产生,不仅影响路面的美观和行车舒适性,更重要的是大大的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关于沥青路面断裂分析的理论及抗裂,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对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开裂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反射裂缝因其成因的不同,还可以进行细分。反射裂缝是水泥稳定碎石上裂缝处应力集中作用的直接结果,集中的应力使得裂缝直接扩展进入路面结构层。水泥稳定碎石上裂缝主要来源于温度变化、湿度变化、行驶车辆及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反射裂缝常常称之为温度型反射裂缝,由湿度变化引起的反射裂缝常常称之为干缩型反射裂缝,相应地由行车荷载引起的反射裂缝称之为荷载型反射裂缝
断裂力学认为,裂缝的扩展有三种位移模式:张开模式、剪切模式和撕开模式。其中温度应力和湿度应力对反射裂缝影响的模式为张开模式,行车荷载对反射裂缝影响的主要模式是张开模式和剪切模式。当车轮驶经裂缝的正上方时,以张开模式来引起反射裂缝,当车轮驶在裂缝之前和之后的位置时,以剪切模式影响反射裂缝。撕开模式在罩面层中不常出现。与张开模式相对应的温度型反射裂缝通常产生于罩面层的底部,而后向上逐渐扩展到罩面层顶面。对于正荷载作用下的张拉位移模式所对应的反射裂缝,一般产生于罩面层的底面,在周期性荷载的作用下垂直向上扩展。
通过对反射裂缝力学机理的研究,可以发现,为了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最根本的途径,是通过在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避免出现因温度和湿度变化产生的收缩裂缝,从源头上减少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开裂现象。这个过程,是从理论研究过渡到工程实际应用的过程,要考虑到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通过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案和应对措施,达到预想的效果。
为了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需要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施工流程进行系统和细致的梳理,找出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措施,优先解决主要矛盾。我们通过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案例来进行探讨和研究。
界首市S255(界首市牛行街至X010 段)改扩建工程是安徽省国省干线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沙颍河,终点位于段寨村,010 乡道交口处。道路全长约7.5km,红线宽度50 米。路面结构形式为采用80cm 厚6%石灰稳定土路面底基层,56cm 厚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分两层施工)回填,路面结构形式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上(AC-13)+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8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该道路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分三层施工施工,分别为18+18+20,先施工20cm 低剂量水稳,再进行两层18cm5%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现场全封闭,路面基层采用半幅全断面施工。施工试验段约200m,确定了各项施工参数,首先实施了4.5km。
开始进行第二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前,对第一层基层表面进行了检查,现场采集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裂缝情况,经检查,共采集到横向裂缝20 道,经研判,裂缝深度约0.8mm,最大宽度约11.2mm,均为一般裂缝。
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召开了专题会议,对第一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的过程进行了溯源,对裂缝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核查,对裂缝的解决和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对裂缝形成的原因溯源过程:
1.水泥用量。
当混合料颗粒组成相同的情况下,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主要受水泥种类和用量的影响。经试验证明,在集料组成相同的情况下,水泥剂量越高,7d 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强度相应也越高。但过高的强度,会造成路面基层内部收缩应力过大,当因为温度、湿度等原因收缩时,过高的收缩应力会破坏整体结构,造成裂缝。实践证明,当水泥剂量超过6%,出现干缩裂缝明显增多。多次试验后发现水泥剂量在4~5%时,收缩系数最小。通过配合比设计和验证,本工程第一层水泥稳定碎石所采用的水泥,是32.5 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为3.8%,在试验室制取的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实测抗压强度代表值为5.3MPa,符合设计要求(3.5MPa),从水泥用量的方面,不存在印发裂缝的原因。
2.水泥质量。
水泥质量的不稳定,安定性不符合要求,也会导致水泥稳定碎石出现裂缝。
本工程所用水泥品牌为蚌埠海螺水泥,水泥品牌过硬,水泥生产厂家工艺成熟,所产水泥质量稳定。在工程施工前,为防止采用不合格水泥,项目监理单位对水泥进行了见证取样,取样15kg,送至有见证取样检测资格的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经检测,该批次水泥指标如下:
(1)初凝时间为 1 小时 15 分,终凝时间为 6 小时 30 分,符合现行水泥国标(GB 175)要求;
(2)雷氏夹法试件经沸煮试验安定性合格;
(3)标准稠度用水量为28.0%;
(4)水泥胶砂强度检测结果:28 天抗压强度为37.4MPa,28 天抗折强度为6.3MPa,强度结果符合现行水泥国标(GB 175)要求;
(5)水泥细度检测,采用45 微米负压筛法,检测结果5.2%,符合现行水泥国标(GB 175)要求。
经检验,该批次水泥质量合格,安定性符合要求,不是造成裂缝的原因。
3.骨料的质量。
水泥稳定碎石所用的骨料,对其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强度、针片状颗粒不符合要求的碎石,会影响路面基层的整体强度,造成强度的不均匀,引发裂缝。骨料中含泥量过高,影响水泥凝结,造成路面基层强度偏低,也会引发裂缝。工程施工前,经对施工单位所用碎石的质量检测,压碎值、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等指标均符合要求。
所以,工程所用骨料也不是造成裂缝的原因。
4.施工配合比。
各种骨料的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是导致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施工中,试验部门往往根据以往经验来设计配合比,而材料自身特性,现场实际情况,环境、天气等因素未纳入考量范围。级配不佳的集料,不仅会使弯沉值的变异系数增大,还会导致集料均匀性较差。粗集料集中的地方强度较高,细集料集中的地方强度较低,内应力不平衡,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水泥稳定碎石中如果采用大量的细集料(颗粒粒径小于2.36mm 的骨料),细集料的含水率变化,会对水泥稳定碎石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细集料的吸水性较粗集料强,对环境湿度变化也较为敏感。如果施工时,采用了较多的细集料,细集料对湿度敏感的特性会影响整个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施工后如果环境干燥,细集料中的水分大量蒸发,会使整个结构层产生干缩,反映到水泥稳定碎石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本工程施工配合比所用骨料共分为4 档,分别是10~20mm 碎石、10~15mm 碎石、5~10mm 碎石、0~5mm 石屑,在混合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0:25:28:27,施工前进行了级配检验,总体符合级配范围要求,但曲线位置偏下,细集料筛孔通过率较高,混合料整体偏细。
施工时段为7 月初,正值夏季,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初步分析,可能是由于混合料中细集料整体含量偏高,含水率受夏季气候影响大,碾压完成后,水泥稳定碎石中的水分大量快速蒸发,引发较明显的干缩,从而导致了裂缝。
5.施工过程中的影响。
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成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拌合站水泥掺量较小,水泥稳定碎石层达不到设计强度,结构松散,取芯检测不能合格。第二种情况是拌合不均匀,导致局部某种集料过于集中或稀少,形成反射裂缝。第三种是含水量控制不佳,含水量过大,碾压时容易出现波浪,弹簧现象。含水量过低,摊铺后形成干缩裂缝。第四种情况是运输距离过长,运达现场后集料产生离析现场,或者运输过程中未加盖防护,导致水分蒸发过多,这种情况也或导致或水量过低,从而导致裂缝产生。
施工后的养护也至关重要,养护期不足或者养护不到位,导致水分流失过快,不仅会影响水泥水化反应,影响后期强度增长,还会导致干缩裂缝的产生。
首先,对施工中的水泥用量控制情况进行了追溯。通过对拌合站控制台各项生产参数的记录进行了查看,水泥用量设置在3.8%,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水泥剂量滴定试验结果进行了查阅,确定水泥用量范围在3.7%至4.0%范围内,施工中实际水泥用量符合要求,不是裂缝产生的原因。
接着,对拌合情况和运输情况进行了追溯。调查发现,通过对拌合站控制台中拌合时间的查看,确定拌合时间符合要求。通过对施工现场机械手、施工人员的走访,确认混合料拌合较为均匀,未发现明显的离析现象。但由于拌合站距离施工现场有一定距离,并非所有运输车辆都严格采取了覆盖措施,据施工人员反映,个别运输车辆覆盖帆布没有固定好,车辆到场时,局部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有发干、发白现象。
随后,对施工摊铺、碾压、养护等工序进行了追溯。调查结果发现,施工摊铺正常,无缺料、等料停工现象,未发生意外停顿;碾压较为及时,采用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联合碾压,碾压遍数6 至8 遍,碾压过程中,对碾压面进行了检查,局部的软弹现象进行了换料回填处理,碾压完成后,压实度检测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养护工作因路段较短,不存在困难,采用透水土工布覆盖后,每日洒水3 遍,能够保证表面始终潮湿。
综上所述,对该段水泥稳定碎石表面产生反射裂缝的原因初步判断:
1.混合料配合比未优化,虽然符合规范的级配要求,但整体偏细,细集料整体含量偏高,含水率受夏季气候影响大,碾压完成后,水泥稳定碎石中的水分大量快速蒸发,引发较明显的干缩,从而导致了裂缝。
2.从拌合站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的覆盖工作未做好,个别运输车辆覆盖帆布没有固定好,车辆到场时,局部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有发干、发白现象,在摊铺和碾压过程中,含水率迅速损失,造成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局部含水率不均匀的现象,表面干缩,产生裂缝。
1.严格把控原材质量。
要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质量达标,首先就要保证原材质量达标。用于施工的原材,必须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检测的重点应放在水泥质量上,进场使用前首先检查生产日期、出厂合格证、数量等。应选用初凝三小时以上,终凝六小时以上的硅酸盐水泥,严禁将不同厂家、不同批次、不同型号的水泥混用。集料需通过试验确定的粒径、塑性指数和含泥量等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如不符合需重新更换,以保证施工质量。
2.科学设计配比。
配合比设计,不仅要考虑道路等级、承重能力、路基填挖等因素,还要将原材质量、拌合站距离、环境、天气等因素也纳入考量范围。严格按照初步配合比设计、基准配合比设计、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和施工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来确定配合比。水泥剂量保持在4~5%之间为宜,一般不低于3.5%,不高于6%。调节碎石和细集料的配比,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水泥掺量不宜过大,避免干缩裂缝的产生。
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工程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配合比进行了优化,通过颗粒分析试验,各类骨料的用量调整为10~20mm碎石:10~15mm 碎石:5~10mm 碎石:0~5mm 石屑 =26:27:25:22,增加了粗集料的用量,减少了0~5mm 石屑的用量。
3.合理组织施工。
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在运输中含水率损失,整体含水率不均匀问题,施工单位对运输车辆的覆盖措施进行了加固,每辆运输车顶部均采用了帆布覆盖,覆盖帆布采用绳索固定,运输至前场时,对其覆盖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覆盖的,施工班组采取处罚措施;摊铺时加强对混合料的检查,发现有发白、发干的材料,及时换填。
4.养护及时到位。
施工完毕后,及时采用土工布覆盖,并用洒水车洒水,保持土工布湿润。一般情况下,养护时间不低于7d,7d 内保持湿润状态,28d 正常养护。夏季施工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洒水频率。养护期结束后,及时检测,并进行面层施工,防治基层暴露时间过长。
完成上述措施后,开始进行第二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经见证取样检测,压实度符合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取芯成形情况良好,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代表值为7.5MPa,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养护期结束后,对水泥稳定碎石表面进行了系统的排查,本次未发现反射裂缝。
通过对原材、配合比、施工和后期养护每着4 个环节的严格把控。显著减少了裂缝数量,提升了成型效果。最终检测强度、弯沉值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技术指标优秀。对后续的施工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