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铭
随着我国经济环境与经济政策的不断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逐渐趋于成熟,目前,许多的企业集团,为了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取得立足之地,抓住发展机遇,使企业的利润得以提升,在公司内部扩展了创建了较多的子公司,使投资链的长度不断增加,在股权的结构上,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致使企业内部的交易形式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工作难度在不断地增加。因此,企业应加强合并财务报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满足发展的需求。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集团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出现了许多业务多元化,并且在运营模式上进行跨行业经营的集团企业,这些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进行着大量的合并、重组、投资以及大集团内部交易等行为,由于业务越来越复杂,组织机构越来越庞大,致使企业发展逐渐呈现出集团化与国际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集团企业对合并报表编制工作的要求明显提高。然而,及时、准确地编制所需要的报表信息并非易事,特别是对所属子公司数目众多、业务复杂的集团企业,编制过程中会出现子公司采用的会计准则与合并基准不一致,境外企业提供的外币报表需经过折算才能参与合并,复杂的内部关联交易的抵销和核算,原始手工合并报表效率较低,数据庞大容易出错等问题。另外,由于合并报表自身业务的复杂性,不少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编制上报情况并不理想。为了综合全面地反映企业集团真实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加强集团经营的宏观调控,越来越多的集团企业开始关注集团信息化的建设工作,通过采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合并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效支持经营管理层的决策需要。
对于集团企业而言,财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合并报表信息化建设工作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首先,要对集团的合并报表系统进行规范,将该项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对工作方式进行优化,致力于财务数据真实性、精确性及有效性,对合并报表的行为进行有效地监管,使合并报表的质量得以提升,促进集团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展;其次,对于规模较大、具有较多子公司的集团企业,要制定相应的文件,对各子公司进行有效管理,满足其财务报告信息的需求,将企业的会计准则与合并准则进行统一,保证财务信息能够顺利地传送到总公司;再次,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财务报告体系,为企业的财务相关工作提供信息支持,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势,确保财务信息与数据的及时性与真实性,从而规避财务风险,保证合并报表工作的质量;最后,注重关键绩效指标的评估工作与监管工作,保证集团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成效。
由于合并报表工作的复杂性,财务工作人员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合并报表形式,对相应的使用对象进行处理,例如,如果一家发行债券的企业,会根据业务的需求,编制季报、半年报、年报;而国有企业则要根据业务的特点,编制国资委快报与财政厅快报,在结束一阶段的运营工作结束后,还要书写国资委决算报告,提交到有关部门;大多数企业为了能够促进业绩考核工作的进展,均需要分门别类地编制报表,尤其是进行对外披露的报表,其数据要符合相关文件的规定,确保其能够在审计工作中达标。上述内容表明,合并报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这就使编制报表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并且,在财务数据的收集与抵销工作中,不能够选择正确的报表,使报表数据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目前,大多数的企业没有建立适合自身的核算组织,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其会计科目体系、辅助核算项目等均不健全,这些因素对合并报表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在核算组织的问题上,由于企业核算组织的范围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致使合并报表的统计维度得不到扩展,这对于财务数据的全面捕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有些企业在进行核算组织的构建时,只是单一地按照法人单位的原则设置相关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只能够将法人单位的财务数据,对于其它子公司的数据,则无法正常获取;在辅助项目核算问题上,多数企业也没有做好信息的赋维工作,使得企业不能够对会计信息进行全面地分析;另外,一些企业的子公司,由于科目核算在内容与形式上不能够实现统一,使财务报表频繁出现错误,严重影响了合并报表信息化工作的质量。
若要保证合并报表的的准确性,除了要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核算水平外,还要简化核算流程,以节省报表的编制时间。然而,目前集团企业在合并报表的过程中,其核算流程较为繁琐,一般情况下,在编制报表时,会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抵销,然而这些数据的量是较大的,致使报表的编制工作随之变得繁琐,在具体工作中,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将集团企业中的各个子公司的报表进行统一,如会计期间、会计科目及币种等项目,均需要进行处理,这个过程涉及到的事宜是比较多的,耗费的时间也是较多的。另外,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没有对各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对于关键控制节点,没有进行有效地控制,致使业务制度、财务制度不能够与业务流程进行融合,这样,在传统的财务记账模式的影响下,就会使得报表数据收集的时间增加。
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编制合并报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涉及到较多方面的工作内容,首先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项目较多,并且多个部门均需要参与合并报表的编制工作;其次是企业股权在交易方法及形式上越来越复杂,在合并报表时,对于相关问题的处理,财务工作人员会感到困惑,无法高效地完成该项工作;最后,现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业务的需求,需要进行一些关联交易,但目前大多数关联交易在数据的抵销与核对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另外,由于受到传统财务管理方式的影响,企业在合并报表时,是以法人组织为基础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子公司对报表的形成影响较大,报表的编制过程会涉及到多次的逐级编报,因此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这对确定合并范围,保证合并报表的实时性是非常不利的。
在推进合并报表信息化建设时,为了减少重复工作,首先要建立一个通用报表模板,这个模板要能够适用于整个集团企业,通过对企业现有的报表进行分析,保留其中有效的部分,然后再根据企业未来合并报表工作的需求,制定通用报表;其次,管理人员要做出规定,要求财务工作人员定期编制通用报表,以满足每个月的合并报表信息化工作需求,并确保通用报表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这样,集团企业才能够通过合适的报表,了解到企业现阶段的财务状况;再次,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财务报表的合并系统,在这个系统上,对集团企业的所有报表进行合并,并利用这个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共享,确保总公司与子公司能够根据同一编制要求,进行报表的编制工作,从而使集团企业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促进合并报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使该工作的难度得以降低;最后,管理人员在开展信息化合并系统的建设工作时,要将集团企业的各部门、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如财务管理、业务管理、资源管理等系统,通过这些系统的整合,来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数據集成技术,使合并报表的可信度得以提升。也可以通过信息合并系统准确性、快捷性等特点,将对账工作的工作模式进行改进,提高其工作效率,这样就可以对非合资子公司的投资活动进行控制,有效地避免财务数据的管理陷入混乱局面。
在推进合并报表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要对核算基础体系进行优化,以满足多维报表的需求,在具体工作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从核算组织的设立入手。在建立核算组织之初,要建立三种类型的组织机构,一是建立独立核算组织,处理一些特殊的合并报表业务;三是建立非独立核算成本中心;三是建立非独立核算利润中心。对于独立核算组织,还要设置单独的帐套,而对于非独立核算成本及非独立核算利润中心,则要设置辅助核算机构;从会计信息赋维工作入手,通过辅助项目的核算工作,实现会计信息的赋维,将会计软件、核算规则及会计科目体系进行统一,从而达到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分析的目的;从披露与管理工作的需求入手。在集团企业进行财务信息的披露工作时,可以结合会计科目体系的建立,完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优化披露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下级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子公司在科目核算内容上实现统一,以避免合并报表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例如,在对集团企业的成本费用进行分类时,应参考附注编报;在进行关联往来交易的核算工作时,应致力于数据获取的方便与快捷。这样,通过对核算基础体系的优化,制定多维财务报表,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合并报表的质量,使集团企业合并报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促进企业财务工作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在优化核算流程,减少报表收集时间的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通过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制定合并报表,并根据集团企业与子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使两者的业务流程实现一致;其次,集团企业要从会计工作入手,分析会计科目,并做好明细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会计科目相关工作的监管,确保相关规定的有效执行。例如,集团企业在实施其制定的核算流程时,子公司要严格执行这个核算流程,并且对于每个核算环节,均要通过审批,这种要求集团企业具备有效的监管措施与核算流程,在这种情况下,集团企业合并报表的真实性就会得到保障,其管理水平也会随之提升;再次,集团企业要在合并报表之前,实现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并且,在具体的工作中,要积极寻找企业财务制度与业务制度的共通之处,使之应用在业务流程中,使得整个业务流程中的数据得到有效的收集、处理与加工,从而克服传统记账工作方式的缺点,形成规范的应付账款凭证,从而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为集团企业合并报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保障;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对集团企业中一些相同或相似的业务流程进行合并,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批量处理,从而提高整个合并报表信息化工作的效率,有效地降低财务管理工作的成本。在这种工作机制下,集团企业可以较为容易的完成关联交易,并生成相应的凭证,使数据的严谨性得到保障。
在构建合并模型,实现自动合并抵销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良好的自动对账系统,利用该项功能,实时监测特殊业务的进展情况,以便于能够及时地根据对账结果,对合并报表工作进行调整,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二是集团企业要在合并工作开始之前,建立有效的管理规范,以满足合并工作的需求。例如,企业的投资处理与行政处理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在进行合并时,要实现不同合并任务这一目标,在这种前提下,管理人员要设置不同类型的报表任务,这样就可以了解集团企业抵销工作中的规律,从而实现自动合并抵销;三是致力于企业合并抵消对账确性与时效性的提升,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对交易账目进行核对,使全部的账目符合一致性的要求,尽量减少二次核对;四是要根据企业现阶段的组织结构,建立权益抵销模型,对企业股权关系的变化情况进行管控,这一措施对于内部关联交易较为频繁的企业较为有效,这些企业在进行获取、核对、抵销等工作时,通过使用权益抵销模型,可以实现自动获取内部关联交易数据,并进行准确地核算,与相应在项目进行抵销;五是要根据企业制定的披露要求建立相应的对账规则,将的对账数据维度进行扩展,在具体工作中,要明确三个事宜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三个事宜分别为附注科目、一级科目及明细科目,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将关联抵销数据分辨别类的表现出来,为合并报表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六是强化最高合并层的作用,将合并报表的工作完全交由最高合并层来完成,而子公司只需要提高核算工作的质量,集团就可以根据合并范围进行合并报表的编制,在这种编制模式下,合并报表的编制效率与质量就会得到极大地提升。
综上所述,企业集团合并报表信息化是一项较为复杂、较为重要的工作,企业要根据当前发展的实际状情况,从自身的财务管理方式及信息系统运行状况出发,剖析影响合并报表信息化工作顺利进展的因素,以建立适合企业运营的合并报表信息系统。本文论述了当前企业在合并报表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方案,在具体工作中,一是要建立通用报表模板,减少重复工作;二是要优化核算基础体系,满足多维报表需求;三是要优化核算流程,减少报表收集时间;四是要构建合并模型,实现自动合并抵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