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飞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有了进步,特别是在市场条件下的各行业运行,更需要符合发展规律,在新时期、新业态下,市场形势发生较大转变,传统的方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特点,为了满足时代需求,适应新发展格局,则需要更加有力的控制管理,才能协调各方面工作,保证单位组织的正常运行。当下,我国已经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对各方面的管理也越来越规范,为了保证各级组织的快速发展,颁布了新的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只有依据新制度运行,做好内部调整与改制,才能更好地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质量,提升运行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阶层需要根据新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好内部控制各项管理工作,以此,更加有效的利用有限资金,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只有规范的管理与控制,形成高效的运行体系,才能使各个岗位环节协调工作,发挥岗位环节作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项工作分工越来越细致,只有调动岗位的积极作用功能,才能确保整体组织灵活运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所涉及的环节和内容相对复杂,如果没有良好的体系保障,则会导致在实际进行过程中,内部混乱,无法形成整体,当下的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工作不能形成整体合力。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人员思想保守传统也制约了工作创新,只有不断完善薄弱环节,优化完善各项控制,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当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依靠财政,对财政拨款的科学运用,才能更加有效提升单位的运行质量,保证服务效果,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提高整体效率及服务,需要通过高效内部控制,使单位良好的运行。从当下的情况看,首先要有预算,通过年初上报本单位的资金预算,统筹全年的使用费用,通过内部的协调,做好资金的项目分配使用,预算制限制了单位的创新工作,不利于单位的良好运行。根据以往的实际效果看,各单位情况有所不同,整体看,效果并不好,实际操作中,无法有效地控制费用支出,影响到了工作的开展,问题表现如下,一是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运行不灵活,存在大量逾期支付问题,不利于项目的进程,财务人员受制度限制,费用支出时不能按时按流程办事;二是部分发票不够明确,一些经济活动与往来的资金,在流动过程中,信息不透明,所反映的内容不全面,很多格式不规范,无法满足新时期财务工作的标准要求,许多票据未列或未附明细;三是财务人员工作不规范,采购业务中没有严格执行标准,特别是对于政府采购的项目,流程不规范,问题较多;四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以公谋私的现象较严重,一些办事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单位利益,比如虚开发票等问题;五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实际运行使用的资金,超出了年初的预算,大量费用超限额问题突出。
行政事业单位除了资金流动外,还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主要是指由单位持有并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以上,其价值超过一定数额的非货币性资产,是单位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财富,包括加工生产厂房、办公宿舍建筑物、相关的地产房屋、机械运输设备、工具器材仪器等等。可以说,固定资产也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部分,是保障正常运行的重要资金结构,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损坏与淘汰,没有严格执行规定,导致公共利益受损,轻视固定资产管理不利于单位的良好运行。从当前的情况看,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内部管理时,没有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与控制,整体意识薄弱,造成这种问题的成因,一是人手不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手不足、投入不大,造成了资产的流失与损坏,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没有专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无法形成定期合规对固定资产的盘点,固定资产采购、分配、维修和报废程序不合理,没有专门人员管理;二是固定资产的使用责任人不清晰,很多固定资产发放出去后,找不到责任人,出现了问题没有人负责,使用、维护记录不详细,在资本核算中出现不提成本、不提折旧或漏提折旧等财务的分类问题,固定资产出现账目丢失。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制约了单位的创新发展,不利于资金的合理流动,特别是相关工作人员对新的制度不了解,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为了更好地提升财务工作效率,我国颁布并实施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 号),通过规范制度,统一的标准,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可是,在实际运行中,各单位的理解与执行不同,对制度的把握也不够规范标准,实际落实出现了问题。时代不断变化,多数行政单位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在管理的理念上还是仍然传统,个人的素质与能力也影响到了制度的执行。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因为没有人的监督执行,大打折扣,影响效率。还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节不协调,会计岗位和控制岗位没有分离,财务部门的人员身兼数职,无法形成有效的力量,实际工作过程中人员不能专心工作,整体工作效率不高。
政策的落实需要良好的监督,当前,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形成监督,整体机制不科学,针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对其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足问题,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已经颁布并出台了相应政策,内部监督机制是保证内部控制体系落实的重要环节,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才能更加科学的发挥作用功能,通过监督机制的运行,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层进行反馈,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适当的解决,保证事业单位合理运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上,没有设置专业的人员,没有权威性监督机构,一些单位为了应付工作检查,将全部监督工作交由外部审计进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些财务工作还存在不足,通过健全内部控制,更好地提升财务工作规范性、标准化。行政事业单位想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功能作用,要合理把握内部情况,制定相关的制度与规范,保证单位良好运行。会计信息是一个单位的重要工作,如果信息不标准,出现了失误,不但不利于单位的资金往来,更影响到了领导层的决策,财务人员必须要把握大局,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整体的资金情况,把握资金的使用方向,各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流动数据,财务人员要对各项数据做好正确科学的分析和整理,通过报表的形式,提交领导层,为领导精准的决策提供依据。良好的内部控制才能保证信息的畅通与有效,这样,相关工作人员编制预算时,才能有所参照。
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流动使用中,会出现各种风险,要想避免出现财务风险,做好内部控制,以此保证资金安全使用与流动,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财务案例最为关键,市场千变万化,如果资金流动使用出现了风险问题,则不利于单位的创新发展。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更多的职能是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只有提高内部管理效能,才能保证服务质量,更好地推动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进步及各行各业发展,各单位不但要顾及到经济指标的完成,更要保证社会效益指标,不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均需要重视资金的流动与使用,如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则无法推动工作开展,各单位组织已经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逐渐实行更加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在市场条件下需要与企业对接,与社会对接,如果管理方式过于保守,就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行政事业单位只有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才能有效用好现有的资金,使资金用途更加规范,避免出现财务风险。为了更加有力的提
高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服务质量水平,财政部以财会[2012]21 号文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在2014年1月1日开始实施,要求各单位均以此为标准,推动内部控制管理创新。同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结合实际情况又在2017年3月1日实施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 号),通过制度实施与执行,不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发展,内部控制工作更加完善紧密,贴近时代特征。
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无法对接现代市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形成合力,影响到单位的创新,很多的财务风险由此产生,只有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才能更加有效避免风险,推动单位不断进步,资金使用效率与质量是内部管理的重点,因此,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充分重视内部控制相应工作,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具备执行性。同时,为了保证制度的良好落实,还需要根据情况设置专门监督机制,这样,各项制度才能在执行中不走样、不走板,带动各项工作管理创新,要以制度为核心,强化内部引导,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能够人人参与,也做到人人有责,形成更加良好的执行氛围。
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主要是公益性服务,在每年都会有相应的项目预算,根据当年的情况做好资金分配与使用,那么,事业单位的预算就是重中之重,事业单位需要以去年单位的平均值,做好资金的预算,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工作机制是事业单位的工作核心,要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申报自己的工作,使预算更加科学有效,避免资金不足影响工作的开展,各部门参与预算编制保证了单位的畅通运行,财务部门的人员需要和各部门进行有效沟通,把握他们的需求,使各部门的项目能够列支到预算计划编制中,要以单位预算目标为导向,更加科学、合理配置有效资源,细化分解各类预算,提交的预算才能更加合理。要由专业人员进行预算的审核,定期做好分析,使资金使用更加合理科学,避免出现使用问题,有效监督管理能够使经济活动具备良好的管控;各单位需要进一步细化绩效,保证各个环节、各岗位能够根据绩效目标做好资金的清单化,要把决算分析和预算绩效评价相结合,通过合理分析,把握好资金使用用途,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
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不足,人手不够,没有设置专门的监督人员,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落实,体现不出制度的优越性,监督机制是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方式,一些单位的监督工作交到了外部审计公司进行,看似合理科学,不占用编制,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不合理,给单位的日常工作带来了影响,资金风险较多,非常不利于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内部的审计能够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落地执行。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要有内部审计这一职能,能够在日常做好资金的监管与问效,通过内部的初步审计,保证资金良好的运用,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联合保证了资金的安全,第三方检查必不可少,但也不能依赖第三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落实程度好坏,主要还是内部的问题,外部的监督只是一个层面,内部控制才是关键。只有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职能,才能够保证内部控制措施良好的执行,使各项制度措施合理有效。
固定资产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部分,是整体资金结构的重要组成,对于事业单位的运行有着良好的保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事业单位需要加强整体的控制与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措施,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有效,使用更加合理,一是固定资产配置,要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确定,由相关人员对每年实际资产做一个系统的分析,把握各部门的用量与损耗,这样,才能结合实际对下一年资产采购进行相应预算,有效避免出现过度采购上的资金浪费,也不会出现采购不足影响工作的情况,要把握好固定资产的使用,使资产使用各有所需、物尽其用,提升固定资产在单位中的配重;二是制定相应固定资产管理措施,明确责任人,对资产的维修与损耗负责,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做好记录,特别是资产交接过程中,要做好交接记录,制定固定资产使用流程图,使固定资产的使用线路清晰,便于查找下落。
第三方机构能够有效做好监督,提升内部管理质量,通过引入会计师事务所的方式,保证内部控制实施。内部监督机构能够及时发现运行中的风险,做好方向整改,使各项工作更加合理有效,但是,内部控制也存在弊端,不能发现运行中的问题,需要第三方机构站在另外的角度,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保证事业单位快速发展。外部社会监督力量的优势更加明显,因为第三方机构和事业单位内部利益没有关联,能够站在更加公平的角度,做好运行监督与审计,要选择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监管,采用招投标方式,选择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保证审计规范性及专业性。
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办公软件得到开发与应用,在单位运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因此,行政事业单位更需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强化内部控制管理,通过联网大数据,使信息更加通透,畅通反馈通道,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
事业单位需要做好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根据控制的目标,明确评价具体内容,开展评价工作,单位负责人要重视评价报告,对内部控制的报告提出整改建议。事业单位至少每年开展一次内部控制检查,特别是关键岗位、重点人群的检查,同时结合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对单位的考核,以查促建,以查促改,使单位内部控制更加标准规范。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的组织机构,在社会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强化内部控制工作,使单位运行更加合理,要根据新时期具体要求,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使内部控制建设更加科学有效,提升内控意识、提升内控水平,通过有效的监管机制,促进我国各项事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