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

2022-02-05 09:26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

刘 蕾

(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推行,是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果的重要举措,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财务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工作。。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提升事业单位的会计效率,促进事业单位改革转型起重要作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具有明确的适用范围,针对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对事业单位的编制和标准进行整改,使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达成一致。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能针对事业单位中资产虚增和财务混乱情况进行管控,增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实效性。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根据事业单位客观实际及发展需要提出精细化管理要求,在财务核算的前提下更科学、标准化地进行财务管理。

比较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二者之间最重要的变化在于会计制度适应范围的变化,旧会计制度的适应范围较窄,仅适用于单一行业。新会计制度整合了各事业单位业务,计量口径趋于一致,财务会计核算标准、规范报表体系要求也逐渐提高。这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财务会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准确核算单位经济活动,还要向管理会计过渡,对财务信息进行科学处理,为单位发展决策提供支持。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规划、确定本单位的财务目标,采用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等相关手段合理规划资源使用,实现单位的发展目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单位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原则,包括成本效益原则、动态调整原则、时间价值原则。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采用科学控制方法降低成本实现预期效益;重视预算管理,预算管理贯穿于财务管理全过程,预算管理起步于事先预算,在财务管理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控制;货币时间价值是财务管理的基本思想,货币时间价值理论认为货币随时间的延续而增值,不同时间的单位货币价值不相等,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要优化资金统筹,促进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和积极进步。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推进新会计制度运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适应时代发展、强化单位经济管理能力,保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行后,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升财务核算管理效能,提升财务管理质量

新会计制度通过严格监管单位财务工作,促进核算更具现实价值,新会计制度完善会计科目体系及说明,将单位的经济事项列入会计财务核算范围,全面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情况。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由传统会计的简单账务处理转变为注重效益,优化事业单位管理方式,在借鉴旧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将事业单位特有的运营特征融入财务管理范围内,将科目明细化并确定各科目入账方式和核算内容,更加全面、具体地体现各项经济活动,会计信息状态更加清晰明确地反映资金运用,促进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二)调整并改进会计核算内容,明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

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和流程进行了细致要求。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预算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规定了事业单位经营性资金结转和事业性资金结转。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加细化,结合事业单位实际管理需要对重要会计科目实行科学的明细分设,从而满足核算和管理的要求,这一优化调整体现了财政改革的重点,提高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三)强化资产管理,保证事业单位资产安全

资产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占据关键地位,维护国有资产完整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新会计制度强化固定资产管理,规范了资产入账要求,对资产入账管理进行强效有力的监管。例如,对接收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金额、入账途径、来源要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科学计提折旧、计提摊销;强化财政资金管理,新会计制度增设了财政资金核算口径,采取相关措施调整和完善了财政支出的补助科目,从而更透明化、专业化管理财务收入和支出的具体账务,加强事业单位的资金分配,避免日常资金使用的盲目性,保证资金专款专用,促进事业单位规范化管理资产,推动事业单位整体发展。

(四)改进、优化单位财务报表的体系

新经济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和内容发生了重大转变,其工作方向也随之转变,财务报表体系与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到进一步优化。新制度财务报表中修改了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对会计科目的分类进行了调整,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更加明晰、直观,促进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在做好本单位财务处理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发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

三、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财政体系发生了一系列变革,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全面,财务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部分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对内控制度的认知存在偏差,相关管理人员不了解财务管理与事业单位发展的内在关系,岗位设置及配备不科学、不清晰。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人力资源、硬件软件等支持不足,影响财务管理作用的有效发挥,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发展。此外,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宣传不足,事业单位各部门对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形成一致认识,难以形成管理合力,造成极大的浪费。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手段陈旧,资产管理效果不佳

传统会计制度过于重视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对单位国有资产缺乏专项管理,在资产入账价值、入账方式等方面缺乏统一规范,缺乏精细化管理,内部控制规范性不足,实际操作规范性和力度的缺乏,导致事业单位部分资产账面信息与资产实际价值严重不符。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财务会计不同,预算管理是为确保单位预算资金规范运行的组织、调节、控制、监督活动的总称。预算管理贯穿于预算工作的全过程。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单位各级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了解精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仅局限于收支平衡层面,忽略了事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及事后预算评价反馈,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难于发挥实际效用。

(四)风险意识淡薄,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

现实工作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往往侧重于事业单位效益的提升,对于事业单位内部风险控制缺乏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方式仍集中在财务核算层次,未将风险管控纳入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内控制度落实不理想,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得不到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支持,难以对内控管理的风险进行有效预警和有效控制,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

(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财务管理人员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力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决定财务管理的水平。当前,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其学历和工作能力都有待提高,不能与时进俱进地学习新会计制度,缺乏完善的专业知识架构,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素质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内部控制工作不达标,导致财务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部分财务管理人员职责体制和职责意识因素,制约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管理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发挥工作能动性和创造性,无法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的纰漏和失误。

四、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效方法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要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手段、重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加强风险控制、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保障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的有效推进。

(一)完善单位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使财务管理趋于规范化、制度化;事业单位要采用文件传达、专项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新会计制度,提升新会计制度的认知度;结合现行制度进行相应转变,体现新会计制度的优势,着重强调完善和加强有关制度,注重岗位设置的明确化和清晰化,做好会计科目的补充,不断强调、深化新会计制度改变和转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依据新会计制度做好相应账务处理的记录、计量和保管等工作,提升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完整性、真实性;加强事业单位有关体系的建设和强化,增强单位各级管理人员的法治意识,明确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加强内部的财务控制,用法律法规约束财务管理行为,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促进财务管理手段合规化,调整工作岗位设置保证岗位职责合法,促进岗位职责规范化;以科学有效的措施优化配置事业单位各项资源,保障有关制度的落实,加强财务部门与各个部门的协作和沟通,尤其要加强与税务、财政的联系,方便掌握外部信息,创设良好氛围,促进新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的顺利实施。

(二)规范财务管理手段,强化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管理的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的组成部分,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必然要求。事业单位要全面把握事业单位发展情况,顺应新会计制度的规范性管理与建设要求,积极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功能,严格遵守会计处理要求,遵循信息质量和核算要求,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优化内部控制。良好的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保障,事业单位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关键节点,多种管理手段并用科学优化账目管理提升核算质量,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加强和改善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应方法,严格切实落实,以系统化的内控手段约束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谨慎性和严谨性。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要改进工作方法,建立科学、标准的国有资产核算、管理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提升整体工作的质量性和可靠性;加强国有资产采购、处置的审批力度,针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取得、摊销,遵循新制度细化落实,加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科学、有效的数据库信息,及时更新核算系统软件,更加透明、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果及财务情况,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重视国有资产日常盘点,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进行归档和销毁,保证会计资料完整性。

(三)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与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根本差别,在于事业单位实行两条线财务处理。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预算管理能保障事业单位支出的合理性。事业单位管理者要积极学习新会计制度,明确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坚持按国家预算标准进行计划管理,结合单位实际管理情况,提高单位财务管理计划性。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要高度结合,加强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数据交流、共享,优化流程,解决二者实际工作的分离问题,实现二者在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上的融合。

正确划分预算级次管理范围与权限统一领导、分组管理;合理规划预算资金运行,开展科学的专项财务调查,完善和细化管理预算管理项目,针对单位资金需求量、职工工资总额等关键要素设立专项预算资金项目管理,减少资金使用的盲目性,运用信息技术完成新制度下的工作任务,提升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水平,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实效性,促进财务管理更符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现实要求。

(四)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面临着财务风险,事业单位要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指导和规范会计人员的管理行为,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风险识别、风险预防、风险评估等风险管理措施;强化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风险内控与风险预防意识,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挥模范作用;加大重点岗位、重要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重视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风险控制,加强审计监督工作,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客观独立性,促进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协同发挥作用,形成内部控制人员良性激励,避免贪污腐化等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降低事业单位财政负担,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效率,保证事业单位常态、稳定的发展环境,力求全面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五)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建设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队伍

财务管理人员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主体,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取得重大进步的必要条件之一。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基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强人才培养,事业单位要结合新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引导会计人员熟读新会计制度详情,强化职工的职业技能及相关观念意识,逐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技能;细致讲解新、旧会计制度在账务处理上的区别,深化财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理解,促进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个体价值;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要重视财务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工作责任心的培养,强化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引导财务人员与时俱进地学习新会计制度,以新会计制度为准绳规范自身工作行为,积极学习完善自身知识框架并勇于实践,将自身专业知识与事业单位实际状况相结合,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方法,为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此外,事业单位还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向社会招聘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增强与学校、科研院所的沟通与合作,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

五、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新会计制度下,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促进事业单位改革,推动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然要求。事业单位要健全和完善管理体系,规范和优化财务管理手段,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建设高素质财务管理队伍,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