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梦娇 刘静
(宿州学院商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砀山酥梨作为砀山县的古老优良品种以果大核小、皮薄多汁、酥脆甘甜而备受好评。但笔者在与果农的交流中得知,目前砀山酥梨市场存在梨多难销的局面,经过多方面调查研究表明,砀山酥梨的市场供需结构不平衡,酥梨销售形式传统、产品单一,没有新颖的销售渠道,导致砀山酥梨产品过剩,价格呈现疲态、持续下跌。对于如何改善情况,有效遏制砀山酥梨陷入供大于求的恶性循环,本文将进一步研究探讨。
1.1.1 品种独特,营养价值高
梨在我国属于大宗水果之一,种植面积和生产量仅次于苹果,被誉为“百果之宗”。安徽省砀山县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区,一年四季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加之黄河故道携带大量泥沙淤积在此,形成了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细腻蓬松,十分有利于酥梨的生长繁殖,因而造就了砀山酥梨果大核小、皮薄多汁、细腻无渣等特点,而且酥梨兼具润肺止咳的辅助功效,营养价值丰富,酥梨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等,含糖量平均在13%左右。日常人们所说的砀山酥梨不过是对砀山地区生产的酥梨的统称,主要品种分别有金盖酥、白皮酥、青皮酥和伏酥等,其中以金盖酥的质量品相最为上乘。
1.1.2 位置优越,种植面积广
砀山县区位优越,是安徽、江苏、山东和河南四省七县(市)的交界处,东面邻近江苏徐州,西面与河南商丘接壤,且有陇海铁路、310国道贯通全境,交通可谓是四通八达,非常有利于将砀山酥梨的产品销售范围扩大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砀山县水果种植面积当前已有75万亩,其中酥梨面积有50多万亩,占全县水果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砀山酥梨的产量也位居砀山水果产量第一。
1.1.3 产业初具规模,销售市场呈现多元化
砀山县是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酥梨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100个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生产示范基地达标县及国家级出口果蔬质量安全示范区。县内聚集了汇源集团、海升集团等水果加工的知名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水果加工为纽带的“企业簇群”和“块状经济”。在砀山酥梨深加工产业链发展中,砀山县创新性地将砀山酥梨作为酿造高度白酒的原料,每年将消耗2.5万吨酥梨,极大地降低了砀山酥梨集中上市的销售压力。研发生产出的高度白酒上市销售后不仅填补了国内果酿高度白酒的一部分空缺,还增强了酥梨种植户的抗风险能力,保障了酥梨的稳定销售,更能促进精深加工的良性循环。
1.2.1 销售产品单一
由于全县一半以上的土地都用于种植砀山酥梨,而且砀山酥梨的品种较为单一,其他水果如黄桃、葡萄等生产较少,形成了砀山酥梨一果独大的局面,市场供需结构不平衡,生产供给大于市场需求,导致砀山酥梨的竞争力不强,价格也无法上涨,形成恶性循环。种植砀山酥梨的果农们只能争前恐后地抛售酥梨鲜果,多数买家投机倒把,相互压低价格,个体种植户无法精准把握市场价格,即使是品质高、质量好的砀山酥梨也只能低价出售。
1.2.2 精深加工不足
在实地考察中,笔者了解到砀山酥梨的种植户拥有的土地并不多,缺少大型承包户,大部分都是家庭经营、自负盈亏。鉴于砀山县贫困的缘故,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在砀山县的种植户多是年龄偏大的农民,学历较低,对科技化的生产模式和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也不甚了解,七八成的果农以出售酥梨的鲜果或制作简单的酥梨罐头等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并不具有对酥梨进行深加工的能力。
1.2.3 运输方式落后
黄泛区地形较为复杂,造成了砀山酥梨的种植地比较分散,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运输上,将砀山酥梨从种植地的树上摘下来再运输到初级销售点需要花费的精力比其他地区的种植地要多得多,且主要采用人工采摘,即人员借助爬梯将树上成熟的梨子一个个摘下来,当地人称之为“下梨”。在与种植户的闲聊中,笔者得知,2021年的洪涝灾害使得砀山酥梨的采摘困难加剧,由于梨园地处低洼,雨水在梨园内形成大量积水,梨子到了成熟期却无法采摘,实在没办法只能划着船进入梨园,错过了酥梨的上市期,而积水也影响了酥梨的口感和品质。
1.3.1 政府支持,行动响应
近年来,砀山县响应政府号召,立足生态产业发展,着力施行“一号梨园”行动方案,将全县范围内集中成片的酥梨核心区打造成为融“智能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销售和农旅结合”为一体的砀山“一号梨园”。同时,将“数字果园”这一创新工程提上日程,将果园建设成为信息化、数字化的新型果园,为每一个砀山酥梨建立电子化生产档案,可以实现全天候的管控和全智能的浇灌和施肥,让种植户们在手机App上就可以看到果园中酥梨的生产状况,进行远程监管和控制,既实现了农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又切实减少了人工成本。
1.3.2 农产品网购需求量大
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网购成为家常事,过去互联网用户顾虑到水果的保鲜时间短、运输暴力等问题,比较抗拒在网上购买水果,但近些年随着快递行业的业务改善及水果保鲜技术的加强,更多的人选择了网购水果,其优点是比商业圈内水果店的售价便宜,而且能够品尝到不同地区、不同时令的水果。
1.3.3 旅游盛行,农旅结合促发展
人们在满足衣食需求之后逐渐将目光转移到文化娱乐方面上来,旅游自然而然地兴起并繁荣。旅游业的繁荣会带来相关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益。以砀山县为例,一年举行两次大型节庆活动,即梨花旅游节和酥梨采摘节,最直观的影响是砀山县的经济消费有所提高,来到砀山当地观赏梨花和采摘酥梨的游客会推动砀山县的经济发展;其次,众多游客的到访会引起社会对砀山县及砀山酥梨的关注,间接带来了社会效益;再次,砀山县为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势必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游客的体验感,促进砀山县的环境建设。因此,应该顺应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农旅结合促进砀山酥梨产业的发展。
实地走访考察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砀山酥梨的主要销售人群为当地的种植户,销售方法是较为传统的直销和分销,当前没有采用更好的销售平台进行广泛的营销宣传。其主要原因是种植户的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对新兴的网络销售模式不甚了解。而砀山酥梨保质期有限,且需要一定的储存成本,果农在没有更好的销售渠道的情况下,只能采用低价售出的方式来防止酥梨腐烂变质,从而保障自身利润,导致销售价格不稳定,整个销售体系不健全。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商成为新的销售方式,通过互联网可以快速地将偏远地区的商品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对新鲜产品“随想即到,唾手可得”。但贫困乡村不仅缺乏互联网设备,更缺少专业的互联网营销人才,无法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欠缺、销售体系不完整的问题。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极少有人愿意留守乡村,年纪稍大的果农无法掌握电商销售的方法。同时,农村环境不理想,外来的互联网营销人才无法接受苦累差的工作环境,从而导致人才紧缺。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流通环节是砀山酥梨销售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砀山酥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销售市场不断扩大,流通成本也不断增高。虽然网络销售平台在不断壮大,但砀山酥梨的流通环节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砀山县地理位置较偏僻,而且没有普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生产种植,大多是采用传统的人力劳作,消耗大、成本高、效率较低。果农大多以个体经营为主,交通不便使果农们只能将鲜果以低价售卖给果贩,回报的收入并不多。近年来,砀山酥梨的种植户增多,市场份额已超预期,市场供过于求,出现滞销现象,而砀山酥梨的贮藏和运输成本普遍较高,出于对成本的考虑,果农选择自己搬运这些酥梨,贮藏和运输都得不到质量保障,由此导致的损失超过半数。
(1)完善砀山酥梨互联网销售体系。通过辅助果农完善砀山酥梨互联网销售平台、App小程序及利用互联网流量人设,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短视频、创建电商平台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农村与城市“同网同速”,提升砀山酥梨的产品知名度,促使供应商和消费群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联系并完成购买,从而提升交易成功率;同时,将酥梨的种植、采摘和包装等一系列过程采用视频直播等方式进行宣传,吸引消费群体的关注,催生其消费欲望。
(2)分析消费群体的消费水平及砀山酥梨的产量。目的在于及时调整价格、产量等,切实减少酥梨供过于求导致的损失。
(3)线上线下模式结合发展。除传统农贸市场外,还可以对砀山酥梨进行精美包装,在商超、实体水果店进行销售。
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大砀山酥梨品牌建设力度,赋予砀山酥梨品牌文化,增强品牌文化价值,提高品牌知名度。鼓励果农学习互联网技术并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系统培训,使果农了解更全面的市场消息,协助果农熟练地利用短视频宣传砀山酥梨,提高砀山酥梨产业的经济发展潜力,提高砀山酥梨的产业知名度、增加销售量。重要的是,要将砀山酥梨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利用不同的包装将其区分,施行上中下三种等级的销售,更好地打造品牌,使砀山酥梨真正地下潜到各个层面的消费者中去,从而赢得市场。
依靠科技智能改善现有技术,发展秋梨膏、酥梨果干、冰糖雪梨、酥梨罐头等加工产业,延长砀山酥梨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探索发展新模式,推进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园建设。例如,可将外观精美、品质优良的砀山酥梨进行包装,贴上防伪商标,打包装箱,争取最短时间内送往各地,也可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制作礼盒,提高酥梨的附加值;质量过关但外观不佳的酥梨可以做成罐头或果汁;可大力发展酥梨酿酒产业。与此同时,打造综合性的产业链、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即农家乐、生态山庄、酥梨周边加工产业,促进生产体系多元化。
在结合砀山酥梨产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之后,本文剖析了砀山酥梨产业发展的问题所在,实际调研砀山酥梨在产业兴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砀山酥梨产业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为砀山酥梨产业兴旺提供建议。从“互联网+农产品”角度切入,结合运用新媒体等媒介打造品牌效应,提高砀山酥梨产业知名度,增加砀山酥梨销售量,延长砀山酥梨产业链,优化砀山酥梨产业结构,希望为促进砀山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具体可行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