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于B市G县生物基产业集群的考察

2022-02-05 00:40
延边党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聚乳酸特色产业集群

姜 辉

(中共蚌埠市委党校,安徽 蚌埠 233000)

前 言

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一般指某一行业内的企业以及与这些企业互动关联的企业(如合作企业、服务供应商、专业化供应商)或与此相关的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产业公会、制定标准的机构等)聚集在特定地域的现象。可以说,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等组成的群体[1]。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了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会给特定区域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所以,产业集群发展状况成为考察和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将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二者结合起来看,产业集群是在一定的地区内形成的产业链或产业群呈现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产业集群的效应来源看,产业的高集中度降低了企业的综合成本(包括运营成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进而使得产业和企业获得明显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从经典理论可以得出走产业集群发展道路是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也表明产业集群,尤其是特色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2][3]、品牌塑造[4]、创新能力[5][6]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同时,特色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与地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交通区位等因素紧密相关,需要因地制宜加以具体分析。所以在新发展理念视角下,对特色产业集群进行案例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产业发展思路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文章以B市G县生物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为切入点,分析新发展理念视角下,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思路。

一、B市G县生物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B市G县生物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取得的成绩

G县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集聚了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骨干企业,培育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品。尤其在丰原集团的带动下,生物化工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聚乳酸关键制备技术实现突破。目前已获批生物基新材料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生物基材料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安徽省生物基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强劲。

一是产业发展基础扎实。截至2021年底,生物基材料特色产业基地集聚上下游相关企业50余家,年工业总产值近200亿元,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4家,生物基制造产业基地建成项目23个。丰原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制造基地占地3 000亩,拥有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个省级创新平台。

二是技术创新优势明显。丰原集团是聚乳酸产业的主要创新者。依托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聚乳酸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安徽省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安徽省生物基聚合材料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等平台,丰原集团培养了大批技术创新人才。G县生物基产业龙头企业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比利时格拉特公司、蚌埠学院、雪郎生物等单位开展攻关,实现了乳酸、聚乳酸工业化生产,柠檬酸三丁酯改性材料生产,聚乳酸吹膜、纤维及制品生产等关键技术突破,成功试制了聚乳酸混纺衬衫、聚乳酸长丝体恤、膜袋、一次性餐具、包装材料等产品。生物基产业中的聚乳酸新材料领域,G县全面掌握了从玉米到乳酸,再到聚乳酸的发酵、提取、聚合以及下游聚乳酸纤维和聚乳酸塑料制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生产技术,整条自主创新的全产业链聚乳酸生产线均已经打通。

三是产业集聚规模逐渐形成。G县作为B市“三聚一塑”产业发展格局的主阵地,已经建成了年产30万氨基酸系列产品、60万吨淀粉糖、3万吨VC及衍生品、5 000吨维生素B6、1 000吨叶酸、5 000吨氨基葡萄糖、6 000吨泛酸钙、1万吨明胶等项目。开工建设了15万吨乳酸、10万吨聚乳酸、1万吨D乳酸、1万吨聚乳酸纤维、2万吨聚乳酸聚酯、3万吨生物基L苹果酸等项目。聚乳酸产业链条已经形成,力图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聚乳酸生产基地。

(二)B市G县生物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创新发展实力不强。G县生物基产业集群,还面临科技创新标准体系不健全、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投入不足、技术提升慢等难题。如以丰原生产的聚乳酸为材料制作的塑料产品具有脆性较高、抗冲击性差、力学强度和热变形温度较低等不足,导致其市场竞争力不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相关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突破,与美国NatureWorks、荷兰Corbion-Purac等国际知名企业相比,在产品性能、制造成本和关键技术领域还存在一定差距。聚乳酸产业化发展,尤其是实现聚集效应,仍需更大研发投入,促进成本继续降低。

二是协调发展问题突出。首先,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依托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发展的力度不够。县城人口规模较小,城市化率不高,人们受传统观念影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不畅,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表现不明显。没有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以城带产、以产促城的协调发展格局。造成城乡分割、产城分离,不利于产业集群发展。其次,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协调发展不够,往往出现好产品没有好市场,甚至没有好口碑的尴尬境地。虽然生物基新材料的特色产品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但是相应的品牌认证、生产规模、质检服务、文化宣传等方面没有协调发展,造成市场没有形成迅速扩张,影响力没有迅速传播的困境。产业链内部发展协调程度不够造成特色产业与经济社会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程度降低。最后,从空间地域看,B市市域内有5个区县都在发展生物基特色产业,造成域内企业同质化突出,竞争较大。大范围、多领域、深层次的企业合作和协调发展还没有实现。

三是绿色发展存在困难。首先,绿色发展理念还需要进一步树牢。有的领导干部和企业不能够准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G县落实环保政策出现较大问题,如重点发展生物基产业的经济开发区甚至因为污水处理不达标被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点名通报。其次,绿色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县域环保方面历史欠账较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城区管网建设不科学,有的开发区污水、供热等不能够达标。如G县经开区环境容量有限,目前现有的污水处理排污口等配套环保设施承载能力远远不能满足2个模块废水、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处理。所以,B市G县产业集群整体没有达到高效利用资源的绿色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有待提高。

四是开放发展稍显滞后。B市G县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国内市场,也离不开国际市场。目前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正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过程中,而B市处于中部欠发达地区,域内企业经营理念多数趋于保守,缺乏世界眼光,开放发展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另外,受到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条件方面的限制(如没有综合保税、航运能力、报关速度、质检检验、金融服务水平等),B市G县特色产业开放发展面临瓶颈。G县域内特色产业与市级开放平台对接还存在一定障碍,甚至市县合作还存在障碍,造成竞争大于合作的现象,没有形成共同开放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是共享发展任重道远。全面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氛围不浓,产业集群的劳动者、管理者、创新人才和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道路、人居环境等还需要更多投入,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的任务依然紧迫。这方面,B市G县特色产业理应承认更大的共享发展责任,让特色产业的聚集带来人口集聚、市场发育、制度创新,以此带动经济发展。如B市科研院所资源丰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良好发展可以在大学生实习、应用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创新发展方面提供便利条件,特色产业的发展成果切实惠及人民群众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B市特色产业集群存在上述发展困境的原因多元。客观上,B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重要转型期,尤其是县域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产业基础、要素支撑、政策保障方面都无法助力特色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主观上,B市和G县在产业规划、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政府职能,科学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不足。各级干部在解放思想,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方面还有欠缺。

二、推动B市G县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产业集群提质增效

一是要充分认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引进、兼并和培育等方式树立一批标志性龙头企业,对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和协作带动能力较强、市场竞争优势大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B市和G县可以围绕生物基新材料等产业领域,遴选扶持一批创新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特色鲜明的企业,建立单项冠军培育库,加速将其培育成为行业领头羊。并对其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努力占据产业高端价值链,加快发展成为行业内的知名企业集团。

二是孵化创新型中小微企业。B市和G县可以围绕生物基新材料重点特色产业领域,加大对行业内中小企业倾斜力度,支持具备高成长性条件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掌握行业或领域“专精特新”技术的冠军企业。依托省级开发区,建设一批小微企业示范园区,为创新型小微企业提供高水准的“双创”平台。要加快建立县域内“小升规”企业培育库,根据行业性质和产业特色,加强分类指导与服务,因企制宜地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如,可以采取可行措施,鼓励企业赴新三板、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扩大域内成长型的中小企业的市场影响力,为其成长壮大奠定市场基础。

三是要注重科技成果协同转化,让科技创新开花结果。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区域联动,精准对接高端科技资源,“量身定做”服务方案。积极参与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主动对接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浙江科技大市场、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争取参与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协同打造长三角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和专利信息资源库,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要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机制,建立研发在外产品生产在G县,或研发技术在G县生产基地在外的协作分工模式。探索建立科技成果限时转化机制,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二)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实现产城融合协调发展

一是B市和有关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要配合国家、省重大发展战略,出台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规划,推动特色产业的空间布局,为产业集群奠定基础。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导向,科学合理定位特色产业名录。形成区域内扬长避短、错位竞争、齐头并进的差异化发展态势。明确G县以生物基新材料、制造业为核心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以G县生物基特色产业园为空间载体。通过统一规划使得B市县域特色产业在产业布局上协调发展,避免出现同质化严重,竞争大于合作的不良现象。在统一规划产业布局基础上编制专项规划。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编制产业集群发展的专项规划。

二是要树立产城融合发展理念,避免出现产城隔离。大量的研究成果都说明了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而特色产业集群也会给城镇化推进印入鲜明的特色。特色小镇和中心城镇建设项目要以综合考虑特色产业为支撑,实行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农业大镇、休闲旅游旺镇。形成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打造若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城市服务功能完善、边界相对明晰的城镇综合功能区。

(三)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完善绿色发展配套设施

一是绿色发展首先要求市场主体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要坚持生态优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发展要算好经济账,还要更加重视生态账、未来账。在特色产业园区内,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这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落实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的全覆盖。并以此为抓手,多措并举推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保持绿色发展理念的现实要求就是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积极推介安徽绿色发展的良好基础,积极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推动B市G县生物基特色产业链实现稳链、强链。

二是加快完善绿色发展配套设施。绿色发展配套设施的重点是加快园区绿色化建设。G县要以龙头企业和重大特色项目为建设重点和发展载体,科学分类推进专业园区建设。培育和建设引领国家产业需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产业集聚区。瞄准生物基特色产业集群,实际开展特色小镇、“一镇一品”培育工程,以此来集合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高端生产要素,推动资源整合、项目组合和产业融合。以经济开发区为重点,统筹建设特色产业集群,促进G县生物基产业从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四)提高开放思维和产业链招商水平,推动开放发展

一是对接开放平台,提高开放思维。G县要依托和积极对接市级开放平台,打造对外县域新高地,保持开放发展思维。要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积极构建高层次的跨区域对话交流机制,积极参与B市与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合作链,如高新区与上海张江高科共建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产业协同创新示范基地等。深化与东部沿海城市的县区的合作关系,保持高度的开放心态和开放思维。积极参与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利用集聚区的优势平台深化产业发展合作,孵化科技创新产品,扩大产业品牌影响力。要充分利用本地自贸区的龙头带动作用,跟踪产业演进方向,了解行业前沿信息,保持开放思维。

二是提升产业链招商水平,保持产业开放度。产业招商是优势产业链、产品链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实施沿价值链整合或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过程中的补缺环节的一种有效招商方式。它以产业链分析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构建产业链为着眼点,进而降低产业投资经营成本、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说产业链招商不仅是引进资本、技术和产业,更是保持特色产业始终跟进产业演进方向,保持产业技术前沿的较好方法,是提升产业开放度的重要途径。G县生物基新材料特色产业已经具备明显优势,就可以产业链招商方式保持开放水平,跟上产业发展前沿。

(五)发展成果惠及地方,实现共享发展

一是加强企业党建,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加强调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新时代企业党建提出新的要求,确定了新的方向。G县特色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党建工作的扎实推进,尤其是在落实共享发展的要求上,加强企业党建,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创新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首先,要加强园区和各行业、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非公企业以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为关键,一支是非公企业党组书记队伍,另一支是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队伍。其次,各行业、企业要积极开展各类党建活动。如企业与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特色产品展销活动、重大节日和重要节点的捐助捐赠活动等,承担社会责任,将发展成果通过多种方式普惠人民。最后,要积极参与协会、园区和上级组织举办的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尤其是将企业的投资人、管理人、普通员工紧密团结起来,认识到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意义,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追求利润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产出。

二是加强域内企业共享发展,形成合力。B市G县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域内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市县域内特色产业的各类企业之间应当树立共享发展的理念。如从系统论出发,应当举全市力量聚焦G县经济开发区,联合B市其他两家经济开发区,共同打造聚乳酸等复合材料为支撑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共享共建重点实验室等协作创新平台和主题孵化培育平台,以此带动形成市域生产要素、企业主体、产业链条的共享网络。只有在域内企业间和产业间实现共享发展,才有能力将发展成果惠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另外,要立足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综合载体优势,化解域内要素市场分割状态,共建共享区域内的商品物流、人力资源、信用征信、信息技术等市场,形成利益、责任和发展共同体,最终形成行业内和产业内的共享发展态势。

猜你喜欢
聚乳酸特色产业集群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聚乳酸的阻燃改性研究进展
可生物降解聚乳酸发泡材料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