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山 贺方彬
(1.济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2.天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南开 300350)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类生存和自我实现的根本手段。就业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满足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生存与发展的生活资料。通过就业,达成劳动者参与经济活动、满足社会需要、得到社会认可、获得生活资料、实现个人发展的目标要求。在这里,就业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它是涉及个人生存、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重大问题。因此,就业是民生之基,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就业关乎人民福祉,关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就业问题与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国家进步结合起来,致力于突破就业难题,实现更充分就业、更高质量就业。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解决就业问题始终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至改革开放前夕,国家就业政策带有明显的计划色彩,通过国家指令性计划安排待就业、失业人员积极就业,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实现了稳定就业、普遍就业。改革开放以来,就业政策服务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从“三结合”“劳动合同制”等政策到“双轨制”“新就业工程”等制度措施,再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不断把就业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为就业保驾护航。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科学论断,指出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点明就业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理念为指导,根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就业现状等的思考,提出贯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稳就业、保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凸显了就业在民生中的重要地位。
自2020年以来,我国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经济遭受剧烈冲击,中小企业难以维持,面临破产、倒闭等现状,复产复工就业形势严峻,这对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解决就业难题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疫情形势下的就业工作,对新时期如何做好就业工作做出系列论述,将“稳就业”作为应对疫情、稳定社会的重要保障。“稳就业”就是稳民生、稳经济,是做好后疫情时代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和政府进一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进入后疫情时代,我国在“六保”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六稳”任务,且都把就业放在首位。随着减负、扩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行,就业整体态势逐步向好,但不确定因素依旧繁多,就业形势复杂多变,就业工作举步维艰。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其中,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在就业领域突出表现为就业不充分、就业质量不高,即“就业难”“招工难”这一结构性矛盾。
1.就业总体形势特征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城镇失业率为5.0%,与4月份相比降低0.1%,与上年同期相比降低0.9%。全国31个大城市失业率为5.2%,与4月份持平。在1—5月份,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574万,完成全年就业指标的52.2%,我国整体就业状况呈逐步向好趋势。
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大企业复产、各类工人复工,经济逐步恢复,用工需求也逐步增加。但从世界范围内看,新冠疫情仍未完全好转,未来疫情的发展状况仍存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疫情导致出国留学生回国热潮,国内就业竞争愈发白热化。2021年,我国应届毕业生约909万,同比增加35万人,就业形势尤为严峻。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观念出现从“找工作”到“找稳定工作”,再到“找稳定高薪工作”的转变,加之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很多企业为维持生存,采用“断尾”的方式大规模裁员减员,并伴随大量2020届乃至2019届及往届毕业生存在毕业未就业状况,导致就业竞争激烈,就业难度持续增加。
2.就业结构性矛盾表现
就业结构性矛盾,是指劳动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的不匹配。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呈供不应求即劳动力供给不能满足岗位需求态势。特别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劳动力市场中的岗位空缺进一步扩大,“招工难”愈发严重。但在劳动力资源供给无法满足岗位需求的同时,“就业难”现象相伴而生。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就业难”的主要群体,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不乐观;另一方面,“人才荒”也从个别地区、个别领域的个别行业,逐步向全国范围内众多地区、众多领域的众多行业扩展,就业结构失衡日趋严重。
当前“就业难”与“招工难”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增强,且呈常态化趋势。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变化是就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动因,正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导致劳动力结构必须与之匹配。”[2]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或者将产业链中的低端产业转移迁出,导致就业岗位锐减。其次,就业结构失衡。在技能型人才长期紧缺的情况下,我国产业结构加速调整,这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而短时间内又无法培养出大量紧缺专业人才,无法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实际变化。再次,区域结构失衡。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就业区域结构失衡。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对劳动力需求较大,岗位缺口逐步超过东部地区。但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经济较发达、就业岗位多、就业条件优越等优势,对劳动力吸引程度远超中西部地区,导致大量劳动力向东部地区靠拢,寻求就业机会。最后,隐性失业显性化。为有效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部分企业失业员工增多,下岗待就业员工又无法满足再就业岗位要求,隐性失业现象加剧,就业质量明显下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发表系列讲话。阐明就业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经济发展是促进就业的根本动力,努力通过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坚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贯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稳定就业、扩大就业提供政策保障;鼓励创新创业,统筹推进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更加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以经济发展促就业、保民生、增进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一定增长不足以支撑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把经济发展蛋糕做大,把就业蛋糕做大”[3]。阐明了就业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在发展经济中解决就业难题,在促进就业中实现发展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就业更充分、更高质量之间的双向良性互动。要将促就业与转方式、调结构结合起来,为解决“就业难”提供有力支持;选择有利于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规划经济发展速度时,将增加就业岗位、调整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放于首位,制定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的税收政策、企业扶持政策,实现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的良性发展;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中,着力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完善失业人员援助措施并加大对其生活保障力度,兜牢民生底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锐意进取,创造了良好的就业局面。但我国就业总压力居高不下,就业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这就要求党和政府进一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指导思想,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就业工作的基本要求;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这一就业主要群体的就业创业工作,党和政府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帮扶政策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开展全面而深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高毕业生就业认知水平;在社会范围内开展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劳动者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满足各类劳动者就业需求,全面提高劳动者就业知识技能。提高劳动力市场建设速度,有效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就业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就业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5]。要正确处理好创新和就业的辩证关系,既要保证持续创新,又要不断增加就业,这对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前提下,我国大学生创业人数不断增加,党和政府应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群体创业就业,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活力与创新能力;深化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减轻创业企业负担,最大力度为创新人才提供帮扶,最大程度助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造公平正义的创业就业机会和创业就业环境,增强社会创业动力,实现更充分就业、更高质量就业。
进入新时代,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人口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新时代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老龄化伴随高龄化、老龄化进程高速发展、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老龄化差距扩大、人口老龄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失衡等显著特点,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1.人口老龄化伴随高龄化现象日趋明显
据七普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7%,与去年相比增加约5个百分点。 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4%,比2010年提高了0.98个百分点[6]。数据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人口高龄化愈发明显,我国老年人口结构正在改变,未来一段时期内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2.老龄化进程高速发展
受我国第二次婴儿潮影响,1962年至1973年我国新生婴儿达历史之最,10年间全国新生人口共计2.6亿人,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20%。进入新时代,出生在第二次婴儿潮的人口逐渐年老、退休,迈入老年人口行列。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等条件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寿命加长、死亡人数和死亡率日渐减少,加上我国人口数量庞大,老年人口总数大,致使老年人口愈来愈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人口老龄化步伐。
3.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老龄化差距扩大
由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青年劳动力流出较高、流入较少,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前三。其中,辽宁是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60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占辽宁全省总人口的25.72%、13.5%。除此之外,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同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西藏地区老龄化程度最低,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5.67%,与辽宁相差近8%。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人口老龄化差距进一步扩大,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形势严峻。
4.人口老龄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失衡。
从世界范围内看,我国人口结构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带有明显的“未富先老”特征,即社会结构已提前迈入老龄化社会,而经济水平发展缓慢、无法与之相匹配,出现老年人口数量大、人口比例失衡等现象。从我国范围内看,一般而言,越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现象发生越早。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发达地区对劳动人口的吸引力也就越大,从而对本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如,广东省得益于近10年迁入人口大幅增加,2020年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58%,老龄化率较其他发达地区而言相对偏低。
以上表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中国面临严峻的人口问题,需尽快采取科学措施,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在中国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的情况下,养老问题也急剧上升。养老是指人到老年转而修养的一种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养老行业,探索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不断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满足老年人口“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但在这一进程中,仍存有不少矛盾与问题。
1.我国养老模式中的矛盾与问题
我国现行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家庭养老是指老人在家中由儿女照顾其生活起居的从古延续至今的传统养老方式。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家庭养老方式在我国占比较大且生命力强大,而且这种养老方式在我国农村表现得更加强烈。这种模式虽具有成本低、自由性高等优点,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育政策的改变,传统家庭养老中的矛盾与问题也日渐凸显。部分家庭养老的住房条件相对较差,周围硬件、软件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专门服务老年人网点较少,且专业度低,医疗等条件也无法满足养老需求。由于受国家生育政策影响,家庭规模缩小,我国社会逐步进入“少子高龄化”阶段,加上许多独生子女因求学、生活、工作等问题与父母分居,传统家庭式养老无法满足家庭养老需求,功能正逐步弱化。
社区养老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依托于社区提供的上门服务、生活照料等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养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社会传统家庭养老中子女向父母提供养老资料不完整的缺陷,即对经济赡养、生活照顾、精神安慰等某一方面缺失的补偿。但社区养老利用率较低,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社区养老的服务受众广,服务需求各式各样,服务人员数量少,无法向老年人提供及时且优质服务方式。二是社区提供的养老金在娱乐休闲方面存在内容少、形式匮乏等缺点,无法满足老年人在陪聊、娱乐、社交等方面的需求。
机构养老,顾名思义主要以专业的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但机构养老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机构养老的专业水平相差悬殊、服务质量差距大,老年人无法得到家庭式舒心照顾;二是机构养老费用较高,需子女或父母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方能购买社区养老服务,满足对养老生活的照料;三是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社区养老易产生“养儿不防老”心理,造成老年人心理落差;四是社会参与度不高,机构养老模式单一,机构专业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专业度有待提升。
2.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中的矛盾与问题
当前我国己初步构建了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核心内容,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现代养老保障体系。但这一制度体系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格局仍未改变[7]。虽然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人口,但由于在制度理解和实施过程中存有偏差,导致养老保障制度中仍存在“薄此厚彼”现象,影响了其“保基本、托底线、救急难”作用的完全发挥。一是公平性问题。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仍是城乡二元化的双轨制度,即对城镇居民采取社会养老保障,对农村居民采取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城乡间的待遇存在差距,从而造成不同地区群体间的保障权益失衡。二是持续性问题。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老龄人口持续增加,势必增加养老财政支出,造成养老保险基金不足危机产生。另一方面,养老保险的实际缴纳率较低,加上少交漏交逃交现象频发,增加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三是社会养老服务问题重重。如上文提到的养老机构、专业人员、内容形式等方面均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参差不齐现象,难以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差异需求。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虽注重解决新时代养老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养老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8]。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新时代养老服务需求主要以经济赡养、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三方面为主,在经济赡养和生活照顾方面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也得到妥善解决,养老对美好生活向往、对精神文化的满足需求更加突出。国家应尽快采取相应措施,满足老年人精神需要,建立老年人精神慰藉保障制度;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做到分工明确,使养老财政投入符合实际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等重点环节的养老资金投入,完善养老金保障制度;通过实行延迟退休政策、实行“二孩”“三孩”政策,缓解养老金财政支出危机,增加劳动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家庭为基础,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孝”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达,是养老服务有效发挥的价值支撑。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措施,通过财政补贴、提供社会服务,老年家庭适老改造、社区加装电梯等方式,减轻新时代养老负担。通过完善医疗卫生配置系统、老年人健康数据评估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措施,辅之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打造“养老一张网”,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
以养老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护理人才,扩大养老服务队伍,完善机构养老服务体系。针对养老人才不足的问题,应通过高校专业设置、社会机构等开展养老服务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养老人员的专业度和服务能力;政府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不同地区的养老需求,制定相应养老机构引导措施,尤其要努力整合农村养老资源,利用农村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等自然条件,打造养老度假村、老年疗养院等新型养老方式,拓宽农村养老渠道,并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措施,形成合理完善的养老机构布局与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志愿组织的作用,推动志愿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壮大社会养老服务群体,完善社会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养老监督体制,通过立法和宣传教育,提升子女对家庭养老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利用新闻媒体、数字化网络、政府评估与质量检测等方式,加强对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监督与评测,打造良好养老环境,助力破解养老问题。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统筹做好就业、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改善工作,保障全体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只有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当前社会养老现状,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就业、养老的服务与保障体系,方能破解民生难题,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