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晓峰,肖志华
“曼陀罗(mandala)①”一词,最初源于梵文,由代表“精华”的“manda”和代表“拥有”的“la”构成,字面意义是“获得本质”,又名“曼荼罗”“坛”“坛城”“轮圆具足”等[1]。曼陀罗曾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长期存在,并被多种宗教加以利用,以此协助信徒集中心智,入定冥想,完善修行,从而促成疗愈。起初,梵文中所描述的曼陀罗是一个由圆和圆心组成的集合体,圆周由无数个点所构成,象征念念相续,流转永动,圆心象征着一个人的精神内核,具有永恒不变的属性。观想于动静之间,修行者以曼陀罗为媒介,对话神佛,了悟无常,求得圆满,由此体现了其最初的宗教属性。
20 世纪中期,怀着对东方文化的执着,Jung 将曼陀罗引入到分析心理学的范畴,使之成为完善心理治疗和探索无意识领域的重要工具。受到曼陀罗宗教作用的启发,Jung 结合自己的理论学说对曼陀罗的几何结构进行了全新的释义。Jung 认为它的圆心对应着人们的“自性(Self)②”,类似于人的精神内核或存在本源,是身处潜意识领域的个体终极意识集合体,它不生不灭,永恒不变,也是分析心理学中人格的核心[2]5。圆周上的点对应着个体当下的心理体验,其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Jung 将其定义为“自我(ego)”,而圆周内部的真空区域构成了人们的“心灵(psyche)”[2]3。从概念的内涵上来看,Jung 从分析心理学视角对曼陀罗与人格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全新解读,同时在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中植入了一颗东方的种子,为此,曼陀罗是东西方整合心理学的集中体现。
曼陀罗自诞生的那一刻,便与“关系”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了一起。为了深化其对于关系的诠释,Jung 从原始曼陀罗的几何结构出发,在圆的内部任意做了一条直径,直径的两个端点象征着某对极化关系,如“激进与保守”“本能与灵性”“物质与精神”“内向与外向”等等,它们在位于圆心的“自性”的调试下获得平衡,彼此对立而统一。Jung 坚信,人们在有限的“心灵”空间内会同时生成无数对极化关系,它们是个体心灵向外的映射,也是个体人格在不同维度的表征,其强度的平衡性决定了个体心理的健康[3]。当“自性”不能或减弱对于极化关系的调节,平衡性便会遭到破坏,此过程称之为关系解离。为了恢复以往的平衡,解离的关系需要在意识层面被唤醒,进而引发个体的关注。这时,需要个体将“自性”与失衡的极化关系投射到外界的功能载体——曼陀罗之上,使之前存在于潜意识中的二者在意识层面得以显现。与此同时,在意识化了的自性的监督下,失衡的极化关系通过曼陀罗中替代物的象征性表达再次建立联结,并在意识化了的自性的配重下重新获得平衡,以此达成关系的修复。
Jung 提出,通过对曼陀罗作品进行分析,来访者会经常描绘一些能够反映个性化积极进程的幻想与梦的素材[2]71。Arguelles 指出,曼陀罗作为艺术创作对象存在时,其对创作者而言起到一面镜子的作用。通过该过程,个体能够将现有的心理状态呈现在这样一个魔幻的圆圈内从而实现对自身的观照,以此达成与真实自我的面接[4]53。Ireland &Brekke 主张,曼陀罗魔幻的治疗效果可以在很多方面对个体产生影响,例如,个体在内在需要紊乱的情况下进行创作,可以很好地将内在情感困惑、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作用以及自我有序层级的恢复状况加以披露,由此对个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在团辅活动中,曼陀罗对亲密关系的营造有极显著的影响[5]。沈青群等认为,曼陀罗绘画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状态具有改善作用[6]。黎哲认为,基于书面反思的非结构式曼陀罗绘画对中高焦虑水平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显著,同时可以降低压力源应激反应[7]。吴志琴等认为,曼陀罗的结构对被试情绪有影响,被试对完整、对称曼陀罗图形的兴趣度更高。在完整和对称图形的基础上,中心不熟悉的图形更易提高被试的愉悦水平[8]。
Jung 从实证的角度主张个体的潜意识内容可以通过曼陀罗创作得以激发,并可以透过特定的线条、色彩与几何结构在意识层面得以显现,由此证实了其具有联结意识与潜意识的功能,同时验证了自性对于“心灵”的调试作用。Arguelles 进一步验证了Jung 的假设,并认为在潜意识外化过程中,个体可以通过投射的内容间接反思自己的内在。在以曼陀罗为媒介可以实现潜意识意识化的观点上,二者达成了共识。Ireland &Brekke 从极化关系平衡的角度证实了曼陀罗确实具备关系修复的神奇力量,由此将Jung 和Arguelles 的相关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沈青群进一步验证了曼陀罗具有关系修复功能的观点。黎哲从临床研究的角度出发,证实了曼陀罗具有减压的功能。吴志琴等人发现了曼陀罗结构的对称性与创作者愉悦度之间存在正相关,而对称性是极化关系的重要属性。综上,创作者可以在曼陀罗平台上借助自身的力量实现关系解离的修复并重新获得极化关系的平衡。
四川警察学院新生的极化关系解离,主要体现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个体与人际、过去与现在、真实与虚幻四对关系之间③。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解离的主要表现是各类强迫症状。个体与人际的解离的主要表现是人际关系问题。过去与现在的解离的主要表现是抑郁、焦虑症状。真实与虚幻的解离的主要表现是环境适应不良等其他症状。
从关系解离形成的原因来看,强迫症状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新生们过度的自我认同与执着的完美主义倾向。新生们初入四川警察学院,其先前接受的各种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会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下被重新改组。他们一味沉迷于理想自我,认为自己是完美的,无可挑剔的。现状却是,他们不得不在碰壁后无可奈何地接受现实自我,认为自己是有缺陷的、不成熟的,表现在情感挫折、考试失利、拓展能力不足、学业表现不佳等方面。脆弱的理想自我受到强大现实自我的碾压,客观上造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解离。此外,新生们初入新环境,陌生的同学、老师、校舍、独特的管理制度、全新的课程体系,都会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加之寝室成员有着不同的口音、方言、生活习惯、成长背景、性格和爱好,这些差异客观上也加剧了彼此交往的障碍,致使新生们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回避,导致个体与人际的解离。再有,受环境适应不良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新生还萌生出了“停留在过去④”的想法,即拒绝与当前的环境相融合。由此带来的危害是,个体一旦从过去来到现在,便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抑郁与焦虑,从而以逃避的方式再次回到过去,周而复始下形成恶性循环,最后不得不面对过去和现在的解离。新生们虽然已经步入集体生活,却并没有在真实的环境中体察自身与外界的关系,相反,他们陷入虚幻的假想之中,例如将集体宿舍视为个人所有,聚焦个人情感的表达,却忽略室友的感受,进而引发宿舍冲突,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适应不良,体现出真实与虚幻的解离。
鉴于四川警察学院近年连续四届新生主要心理问题体现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个体与人际、过去与现在、真实与虚幻等多对极化关系不同程度的解离,利用曼陀罗对其进行干预体现出较强的匹配性。
针对四川警察学院新生关系解离的常规干预方法,有以咨询室为载体的个体咨询,或以班级、专业、中队、大队等团体为单位开展的团队辅助或素质拓展活动,然而无论以哪一种方式进行干预,都摆脱不了下面的四种困境。首先,语言为主要载体,导致问题的形象化呈现不足。此外,来访者在干预过程中以被动接受为主,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再有,咨询师身兼数职,既是组织者、教练,又充当了人生导师的角色,客观上加大了角色的负荷。最后,潜意识探讨受限,无法深入挖掘个体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另一方面,个体咨询聚焦单一症状,具有针对性,但效率低下,因为关系解离现象在新生中普遍存在,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大规模覆盖。团体干预固然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更多的新生参与其中,但考虑到干预过程对团队意识要求较高,一定程度上架空了个体需求,导致活动结束后仍然有些新生的问题没有得到切实解决。
曼陀罗则不然,其创造的过程不受参与人数、规模、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创造性。此外,曼陀罗可以充分将新生尚未意识到的“自性”、极化关系、解离现状在创作中自由呈现出来,客观上降低了无意识意识化的难度。再有,创作本身实现了个体与“心灵”的对话,这个阶段本身就具有关系修复的治愈功能。最后,曼陀罗依赖创作主体的积极参与,主动呈现,自发探索,技术上降低了对于咨询师的依赖,充分发挥了个体疗愈的自主性。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以曼陀罗为工具对警校新生关系解离进行干预的先例,然而从警校新生极化关系与关系解离的现状来看,引入科学性强、体系完整、操作简便的曼陀罗会对警校新生当前关系解离的修复起到积极作用。
传统曼陀罗,是通过几何图形构建、色块填充或线条勾勒绘制成的。根据绘制空间自由度的不同,通常分为结构式曼陀罗与非结构式曼陀罗两种。结构式曼陀罗中,新生们只需要在固定的几何模块中选取不同颜色进行填充即可,之后根据颜色的位置和排列,咨询师可以判断出自性与自我的关系、个体内在的冲突、心理能量的平衡与极化关系的解离情况。非结构式曼陀罗则要求新生们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通常为圆形)内尽情发挥,通过线条的流畅度、曲度、密度、分布等空间元素得出相应的判断。
传统曼陀罗的制作往往以团体为单位进行,通常设定五至八人为一组,以一周时间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八次,每次两小时。第二、四、七次为曼陀罗创作时间,为了便于区分,分别将其定义为E1、E2、E3。每次创作的时间为30 分钟至45 分钟不等,当次剩余时间进行创作反思、讨论、探索和解释说明[5]218-219。在创作的过程中,咨询师应积极主动鼓励新生在边界范围内尽可能地利用任何形状与颜色。每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分别用来进行自我介绍和团队总结,剩余的三次治疗将针对曼陀罗中所体现出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深入剖析和延伸,激发新生思考自已与图形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的联结、自己在图形中的化身、极化关系呈现的形式以及自己当下所面临的关系解离现状,以此自发进行问题解决。
E1 创作的主题为“自我呈现”,指导新生们将曼陀罗边界视为“自我”的疆域,并将其在界限内尽可能丰富而完整地呈现。作为团队关系促进的重要要素,该步骤可以让团队成员之间在粗浅的自我介绍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将将每一位团队成员从现实中剥离,在曼陀罗中具现化,也开启了“共同领导关系范式”。该假说认为,个体必须在亲密关系被检验或理解,即亲密关系发生作用之前将自我系统假定出来,这样有助于与后续关系的完善进行对比,进一步感受成长。
E2 创作的主题为“极化关系呈现”,要求新生们将他们之前或现在正介入的“极化关系”尽可能多地在曼陀罗中加以体现,既要呈现积极的方面,又要呈现消极的方面,通常还要体现出彼此的强度。在此要求下,新生们将被要求利用一些图片或符号进行创作和表达,并且实现E1 中呈现的个体能量向人际能量的转化。与此同时,咨询师应要求新生们将E1 和E2 中创作的内容进行参照对比,查看彼此之间哪些元素一直在起作用,而哪些E1 中的元素在E2 中被舍弃。
E3 创作的主题为“理想呈现”,要求新生们通过曼陀罗完全展示出理想的亲密关系。在体现动态的创作基础上,应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自性”的意识化;二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极化关系。总的来说,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前面两个练习的超个人整合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每周第八次活动是整个团队成员无保留分享自己作品的时间。每个人都应集中精力寻找别人作品中自己所存在的地方或将要成为的地方,例如线条、图形、图案等。最后,团队中每位成员都应逐一说明自己在多大程度上会和团队其他成员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自己之前解离的极化关系在多大的程度上得以调试,无论结果如何,都要适时进行正向和负向的阐述。
传统曼陀罗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兼顾结构与非结构曼陀罗的优势,此外,其既可以作为新生积极探索不同极化关系的工具,又可以作为改善团队关系发展的助推器。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新生同时充当三种角色,即游戏者、教练和反馈源[5]220。
绿色曼陀罗是指先期存在的或者是在自然材料和环境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自然环形结构[9]。绿色曼陀罗所建立的前提,是承认星球健康会影响个体健康,并且个体的幸福感、归属感、周边环境三者之间会产生出不可割裂的相互作用。其创作的本身,就在帮助新生们不断地通过自然元素所构成的作品寻找“应援场”和“联结”来实现身心的疗愈,由此将先前失衡的极化关系平衡化。除此之外,绿色曼陀罗的创作也可以作为一个冥想与放松的过程。新生们在构成曼陀罗作品的元素中寻找自身与环境的替代物,通过主动参与展开冥想,以此实现身心的放松。在此过程中,来访者有意无意地进行着自我与自性之间的整合,同时进一步完善“个体与人际”等极化关系的修复与整合。
绿色曼陀罗创作的初衷,是通过“热爱生命(biophilia)”为媒介最大化地促进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以此完善二者的关系。Kopytin 认为,创作绿色曼陀罗的过程实现了热爱生命的艺术表达,并将其定义为在自然环境中的创造性行为[10]。绿色曼陀罗的构成元素被称之为“植物蜉蝣(botanical ephemera)”⑤,通常包括自然界中可以直接获得的相应物质,如藤蔓、树叶、果实、发花的树枝、花、种子、豆荚,及泥土、沙、石等等[9]7。绿色曼陀罗中所包含的自然元素越多,越有益于新生们促进自性意识化,呈现心灵、自我以及解离的极化关系。自然元素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情绪和情感恢复的元素,这些元素总是以一种积极或消极的方式影响着个体[11][12]。该方法可以重塑新生们的安全感,并且帮助其形成一种新的自我调节内化机制[13]。
无论新生们选择哪些“植物蜉蝣”,咨询师都应首先明确其在创作的过程中如何将自性与自我外化成曼陀罗的元素,即个体在曼陀罗中的替代物。为了更加便于新生们寻找前者,咨询师应着重强调新生的材料选择、顺序、颜色、构图、意境等要素,并根据具体的问题启发新生进行思考,如何将现实中存在解离的极化关系在曼陀罗中呈现,从而修复其破裂的关系纽带。具体问题如下:你觉得曼陀罗中的哪个部分最像你,为什么?它们所在的空间位置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它们代表现在还是过去?你觉得你所摆放的其他物品更像你生活中的哪些人或哪些事?他们是现实的还是理想的?你觉得你和他们的关系如何?你是怎样判断和他们的关系的?你做了哪些努力来修复与他们的关系,结果如何?现在的曼陀罗是否是你所认为的比较理想的关系?如果不理想,如何修复?如果理想,如何保持?
Scull 提出,绿色曼陀罗创作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步骤,即准备、体验、阐述[14]。
准备阶段中,应引导新生们就绿色曼陀罗创作确定一个主题,并在咨询师指引下选择合适的自然元素充当素材。在此之前,一些室内或室外的热身运动可以激活其对来自自然空间与物体的触觉、味觉、嗅觉等,并且提升其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度。接下来,鼓励新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即将完成的曼陀罗主题并且选择一个与每天关联最为紧密的情境进行创作,同时体现出至少一对极化关系,无论失衡与否。在准备阶段中,对于“植物蜉蝣”的收集也会显得至关重要,四川警察学院地处红卫山,自然资源丰富⑥,客观上为进行绿色曼陀罗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库。
体验阶段中,新生们开始着力进行实际的操作。可让他们直接在地面上摆放曼陀罗,也可告知其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选择适当的容器创作。尺寸不宜过大,也不可太小。小到4-5 厘米的茶杯,大到12 厘米的容器即可。太小不易体现植物安置与布局,太大则会导致新生们为了适应空间而选取不必要的“植物蜉蝣”,进而影响疗愈的效果。在绿色曼陀罗创作的过程中,应使新生始终与曼陀罗,或通过曼陀罗与自身或与环境互动来建立起积极有效的联结,以此体现彼此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咨询师应鼓励来访者积极运用投射寻找与自身相对应的自然元素。如“为什么选择紫荆花的叶子而不是棕榈的叶子?”“为什么选择破裂的松塔而不是完整的?”“为什么选择细枝而不是粗枝?”“为什么选择腊梅花而不是水仙花?”……由此帮助新生发现极化关系的解离,并启发其进行自我修复。
阐述阶段中,应鼓励新生们回答自己对作品中哪个元素最为满意,哪个最有趣,最能吸引自己。它平衡了哪个部分,以什么方式?同时根据曼陀罗的布局,为其取一个与自然相关联的名字。可以是“20 岁的我”“糟糕的一天”“田园风光”等等。接下来,咨询师鼓励新生们思考“是否自然环境中的哪些物体与自身相联系、相亲近,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自己人格的某些部分?”绿色曼陀罗的创作从始至终就是一场“迷你朝圣”,是在与环境进行互动的基础上,完善自我调节、压力应对和正念技术的有效途径[9]11。
与传统曼陀罗相比,绿色曼陀罗更适宜用于关系解离的修复和探究,源自其材料的选取与前者相比更具主动性,另外,新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更易发现“植物蜉蝣”与自身现状的相似之处,并通过“植物蜉蝣”的布局、数量、种类、形态彰显心灵的结构,个体与人际的关系及其关系解离的现状,充分体现了个体作为“整体的局部”的生态心理学思想。
综上所述,无论传统曼陀罗还是绿色曼陀罗,对警校新生的关系解离都具有修复的功能。传统曼陀罗对于团体关系的塑造和探究具有一定的推动性,与此相对,绿色曼陀罗在个体探究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易于激发个体与自然的联结,修复解离的关系,从而更加深入地实现个体内在的整合。值得思考的是,曼陀罗在其他公安院校新生关系解离的可行性上,还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加以佐证。
注释:
①古往今来,罕有几种图示,能够超越时间、空间、种族、宗教、地域、传统的羁绊,成为广义的文化符号、文化原型、文化意象,曼荼罗(曼陀罗)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极高超越性的原型图示。参见意娜的《曼荼罗(坛城)的现代宗教哲学与心理学阐释》,载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5第2期第36页。
②Jung人格理论中的自性(Self),包含了原型(archetype)、阴影(shadow)、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等三个部分。
③四川警察学院心理健康中心(MHC-SPC)近四年数据统计百分比显示,学院2018级、2019级与2020级新生中,人数排名前五位的心理问题均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问题、环境适应不良、焦虑、精神病症状”。2021级新生中,则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问题、焦虑、抑郁、环境适应不良”。“强迫症状”与“人际关系问题”在近四年新生心理问题中高居榜首。
④“停留在过去”是Jung分析心理学理论中“永恒少年”的另类表述,他们是心性滞留在少年阶段的人,已经过了少年的年纪,却还是一副少年的样子。他们有时候是理想主义者,浪漫而纯粹,有时候叛逆不羁,有时脆弱伤感,兼具男女两性特征。现实中的永恒少年有两种典型的成长困境,一种是与母亲不能很好的分化而带来个体成长迟滞,另一种是无法深入一段真正的亲密关系。
⑤““植物蜉蝣””一词是由原文“botanical ephemera”中直译。蜉蝣原本是一种水生带翅昆虫,朝生暮死,寿命极短,成虫后只能存活几小时至几天。该生物对水质要求极高,所以也被称之为“生态晴雨表”。从原文的陈述来看,该词有“取自自然”“生命短暂”“洁净”的含义,用来映射植物中转瞬即逝的存在物,如“种”“芽”“花”“果”“叶”“枝”等等。
⑥红卫山植被茂密,品种多样,四季分明,随处可见玉兰、白兰、紫荆、木芙蓉、蜀葵、芍药、楠竹、棕榈、楠木、水杉、香樟、枫树、樱树、梧桐、腊梅、胡桃树等植物,可取材的“植物蜉蝣”品种也极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