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峰
近年来,湖北省枝江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抢占产业裂变全新赛道,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优中做强”三篇文章,突破式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智能制造、新生态绿色食品、新电商“五新”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努力挺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脊梁”。2021年,枝江市位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98位、中国工业百强县第79位和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87位。
枝江市聚焦新能源领域,强化前瞻性思考,抓牢企业项目,夯实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是抢滩布局、蓄势启航。从2019年开始,全面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机,着手布局新能源产业。市属国有企业金润源集团采取混合所有制的方式投资江宸、江升、江为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了锂电池新能源产业链。
二是借风扬帆、乘势而进。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和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立足本土磷化工原料优势和锂电产业基础,抢占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两条赛道,通过产业链精准招商,成功招引总投资320亿元的宁德时代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的天赐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05亿元的海科新能源电解液溶剂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德毅天材硫酸亚铁新能源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金力高性能新能源电池隔膜项目等一批“百亿级”“五十亿级”重大项目,已聚集新能源企业15家,其中上市企业6家,初步集齐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四大主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闭环,新能源产业已全面起势。
三是集群发展、强势突破。依托姚家港化工园园区优势,进一步吸引新能源产业头部企业集聚园区、集群发展,打造新能源产业聚集区,并深度融入湖北省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链,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十四五”末,枝江市新能源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枝江市坚持以产业转型为引领,强化产业链思维,持续做好“链”上功夫,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全链条”发展。
一是在“变”字上做文章。抢抓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机遇,变搬迁转移“阵痛”为凤凰涅槃“机遇”,加快“老树发新枝、老树变新种”,推动化工产业加速向化工新材料产业蝶变式升级、跨越式发展。三宁化工投资100亿元的乙二醇项目建成投产,并建成湖北省领先的5G+智能工厂,成为枝江市传统化工产业向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性项目。
二是在“延”字上做文章。投资145亿元的三宁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利用姚家港化工园已有的氨、氢气、硝酸等原材料,形成较为完整的尼龙6和尼龙66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进一步打通化工与纺织产业之间的链接通道,实现从“一块煤”向“一根丝”的华丽变身,加上奥美医疗、海诗特等24家规上纺织企业,初步形成了原材料——化工——纺织——服装的全产业链,进一步推动新材料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三是在“引”字上做文章。成功招引南京炼油厂精细化工、上海汇伦高端原料药、优巨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拓展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2021年,枝江市新材料产业已聚集企业57家,产值和税收分别占全市的51.1%、66.4%。预计到“十四五”末,枝江市新材料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枝江市抢抓5G 时代和珠三角产业转移战略机遇,打好园区、乡贤、政策“组合拳”,大力发展新信息智能制造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中生有”“有中生优”。
一是筑好“黄金巢”。投资4亿元建成电子信息产业园2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打造入园企业共享的人才公寓、青年中心、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投资企业可“拎包入住”。同时,园区毗邻湖北省首个县级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枝江市创新创业中心和宜昌市第二技工学校,可就近为入园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支持和专业技术人才支撑。
二是打好“乡贤牌”。通过乡情感召,引回华鑫光电这个“金种子”企业,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目前,华鑫光电在景深、广角、微距等多功能镜头细分领域,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以上,已成为华为、小米、OPPO等知名企业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华鑫光电的回归,产生了一系列“引窝蛋”效应,先后吸引17家电子信息企业落户枝江,并成功实现产品、工艺、设备、管理“四个升级”,逐步形成镜头、马达、光学盖板、触摸屏等手机产业链。
三是用好“政策包”。为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入园企业量身定制项目配套、协调服务、扶持补贴资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兑现各类优惠政策资金9800余万元;组建项目建设协调服务专班,为入园企业提供全天候、全地域、全方位、全要素、全流程“五全”服务保障,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枝江市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抓住农产品加工业这个“牛鼻子”,推动新生态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助推全产业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
一是突出集群发展。坚持以安福寺食品工业园为主阵地,推动要素向园区集约、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集聚规上工业企业2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13家、税收过千万企业3家、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家,成为全国最大的桔子罐头生产基地、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和湖北省“四个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
二是强化龙头培育。坚持招引与培育“两条腿”走路,推动枝江酒业与江苏综艺集团实现“战略重组”,引进投资50亿元的3万吨基酒扩能项目,加速振兴崛起;推动海通食品集团罐头产业总部迁入枝江,助力农产品加工向生产、精深加工等产业链条延伸。同时,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培育壮大本土龙头企业,目前拥有宜昌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0家,建成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三是深化品牌赋能。持续打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建设“组合拳”,推出湖北省首个县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枝滋有味”,并将“枝江玛瑙米”“枝江脐橙”“百里洲砂梨”等优质特色农产品纳入“枝滋有味”一体培育、共同发展,“枝滋有味”获评湖北省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重点品牌,“枝江玛瑙米”品牌价值达到32.88亿元,逐步实现了从“卖资源”到“卖品牌”转变。
枝江市抢抓“互联网+”机遇,大力发展全域电商,打造农村电商“升级版”,先后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打造电商发展“好”环境。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电商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扶持资金,搭建7000万元融资性担保基金,为电商创业提供扶持和贷款担保,全方位支持电商产业发展。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夯实电商发展“硬”基础。市级建立市电商产业园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镇级建立电商创客中心,村级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站,为电商创业提供全程服务。整合快递物流资源,搭建智慧云仓系统,构建“三级物流网络”快递配送体系,实现市、镇、村电商快递物流服务“全覆盖”。开展电商创业培训实训,推动一批电商“学习者”向“创业者”转化,累计培训电商创业人员1.5万余人次,为电商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丰富电商业态,拓宽电商发展“新”路子。引导传统企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推动优势特色产品“上线”销售,枝江市95%的“四上”企业已“触网”。引导电商企业与重点农产品合作社产销对接,探索出“电商+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枝江玛瑙米”“枝江脐橙”“百里洲砂梨”“问安马蹄”等成为网红产品,2021年枝江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3.9亿元。构建“网红经济圈”,开展“千人网红”培训,实施百场电商“直播+短视频”营销活动,进一步开创电商创业就业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