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秀丽 王月琴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继“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形势又作出进一步判断,即“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这一时期,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安全各领域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同时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国际权力结构深刻演进,权力中心转移过程中的阵痛导致转型中的世界动荡不断,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抬头,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沉渣泛起,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甚嚣尘上。为了深刻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个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从文明的层面解读世界发展困境,在思考文明的本质属性、文明交往中坚持的原则、文明发展的动力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破解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冲突论,推动构建世界文明交往新格局,引领着人类文明新形态。
其一是文明的基本内涵。早期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明即文化形式,“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1]121,将科学、哲学、艺术、文学等文明的表现形式归为文明,表现出唯心主义的倾向。1844年恩格斯用“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的表述对文明的概念作出了全新的概括[2]97。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135的论断,文明的实践属性被确证。文明不是普遍理性自我表现的产物,而是社会实践的产物。1846年到1847年间,马克思在批驳蒲鲁东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过程中指出,文明的果实就是已经获得的生产力[3]233,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明的认识臻于成熟。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文明”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方面是代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包括政治、科学、法律、艺术、宗教等在内的文化形式。
其二是从人类历史演进的角度阐明文明发展动力。首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文明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了人类文明会随着二者的矛盾运动不断向前迈进。其次,阶级斗争是文明演进的直接动力。恩格斯指出:“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所以它的全部发展都是在经常的矛盾中进行的。”[4]194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语境,文明时代的本质是阶级文明,是罪恶的文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社会分工逐步扩大,生产资料私有的文明时代建立起来,社会出现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分裂,在阶级对抗的推动下随之发生社会变革,阶级文明由此走向更高阶段。文明在阶级对抗的矛盾中发展演进,因此阶级斗争是文明演进的重要动力。最后,科学技术是文明发展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科学技术之于人类文明的积极作用,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对生产力的革新起到革命性的影响,推动文明的进程;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为人的解放做准备,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真正的人类文明的发展积蓄力量。
其三是思考文明发展前景,指明文明发展方向。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文明时代的研究前沿,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思考文明发展前景,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对文明的发展指明方向。横向来看,在民族史、地域史不可逆转地向世界历史转变,世界历史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交往融合是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纵向来看,超越文明时代开启真正的人类文明史是文明演进的发展方向。资产阶级文明时代是旧文明的最后阶段,具有自我消灭的因素,更高形式的文明形态必将到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文明发展的价值旨归。
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明内涵、发展动力、发展前景等问题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理论延续。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继承中华传统“和”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理念,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中体现出鲜明的“和”的印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彰显的“文明观”为其生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论语》中讲:“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君子之道的理性思考。审视文明的发展,“和而不同”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追求和谐的文化心理,是对多样性统一辩证关系的思考。“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就对差异性这个矛盾的普遍性有了科学的认识。世界上没有哪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的人如此,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中造就的文明亦是如此。“和而不同”是对差异性基础上多样性统一的辩证关系的思考,是文明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第一,同则不继。“和而不同”强调要欣赏各自文明的独特性,尊重不同文明的差异,各美其美,文明的百花园才能更加多彩。第二,“和而不同”要求求同存异。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多元文化在对话交流中要努力寻找共同点,扩大共性,包容差异。第三,“和而不同”探索的是多元文明的和谐相处之道,意在求“和”。差异性与多样性不是文明冲突的根源,多元文明通过交流、对话建立共识,避免冲突,达到“和”的目的,最终进入“天下大同”的境界。“和而不同”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5]522。汲取存异尚和理念的精髓,习近平在国际社会中多次提到,世界文明交往应秉持“和而不同”“各美其美”传统理念,尊重包容文明差异,在存小异中求得和谐共生。
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明发展的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伊始,延续《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考,毛泽东形成了继承本来、吸收外来、包容多样的鲜明的文化发展理论。一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资源。毛泽东指出,新文化脱胎于古代旧文化,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有必要借鉴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中创造出的灿烂古代文化;二是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6]707。同时,毛泽东也提出了汲取传统文化精华与文明交流互鉴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中兼收并蓄。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对于外国的文化要经过消化后和中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形成民族的形式;三是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科学文化发展中包容多样的科学认识。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明发展的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探索中总结文明发展的经验。一是吸收借鉴资本主义进步的有益的文明成果。改革开放后,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发展中国,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装备、管理经验和资金,在争取外援中自力更生,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二是坚持和而不同,秉持平等民主精神推动交流互鉴。江泽民指出,世界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多样性的存在才产生互补性,和而不同是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平等民主是文明交往应遵循的正确态度。三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进同世界各国的文明交流。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始终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世界文明开展积极深入的文明交流,在文明交往中坚持平等互尊的正确态度,为充分的文明交往奠定了理解的基础。
1.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呼唤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社会逐步建立起以大国为主导的国际制度,形成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形成“中心—外围”的国际格局。“中心—外围”国际格局下现存的国际关系是带有强权政治色彩的国际关系。在这种国际体系下,处于“中心”地位的西方大国主宰国际事务,在国际组织议程设置、规则制定等方面掌握着主动权,而身处“外围”的众多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则长期处于边缘位置,国际话语权弱小,在国际事务中只能亦步亦趋。当下国际权力结构处于历史变局中,国际力量“东升西降”的态势进一步发展,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不匹配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现存的霸权性质的国际关系理论已经无法协调权力结构变化形势下的国际关系,需要重新调整。
追根溯源,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一定的文化心理的反映,现存国际关系始终笼罩在“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的阴影中,文明优越、历史终结、先进文明改造落后文明的心理阴魂不散,具体表现为国际关系中干涉别国内政,剥夺别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力等等。新时代中国主张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旨在构建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家间互动的范式,而长期以来西方主导的传统国际关系则以霸权统治作为根本目的。核心理念的不同是新旧国际关系面临的根本冲突,由此可知,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呼唤新的文明观能带来新的价值理念,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文化基础。
2.推进全球治理变革的需求
21世纪,全球治理日益成为主导的国际政治方式。当前,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治理似乎在全球层面失去效力,全球治理困境愈发明显。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自2013年起,习近平就对全球治理保持密切关注,提出全球治理赤字这个隐忧,思考全球治理赤字根源。透过制度困境这层表面原因,全球治理中文化治理迟滞,文化秩序赤字导致的治理理念僵化与滞后才是全球治理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学者何亚非也指出,全球治理是依托于全球共同价值观的意向性秩序,是一种选择性行动,这种行动必然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引导[7]68。而今,全球治理实践的推进始终受到蕴含西方文明观的治理理念的制约与阻碍,面临着国家主义意识、零和博弈思维、单边霸权观念的挑战。在全球治理中,奉行“国家中心主义”的主权国家趋利避害造成参与赤字和责任赤字[8],全球治理的共同利益被部分选择性地抛弃,全球共同利益共识破灭,结果是全球共同利益的消亡。零和博弈是传统大国长期竞争冲突下形成的惯性思维,给全球治理大国合作造成思维困境。全球治理中的霸权统治观念延续,国际体系秩序恃强凌弱。全球治理亟待新的治理观念指引,推进全球治理变革亟待新的文明观掌舵领航。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唤
从世界历史拉开序幕至今,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发生了深刻改变。世界市场的开拓打破各地域相互隔绝的状态,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国家间从有限互动发展为高频联动,各国的经济、政治活跃在世界舞台,民族的地方的文明在世界多元文明中交流碰撞融汇,各国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同时,民族的地方的问题也越来越超出一国的界限,成为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命运休戚与共,构建命运共同体成为全人类共识。面对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国际形势,认识到命运相连的各个主权国家需要进一步构建责任共同体,增进国际合作,同心协力应对风险挑战。不可忽略的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悖的观点甚嚣尘上,西方主导的文明观很大程度上造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鸿沟。第一,西方文明是资本逻辑主导的,资本的私人性决定资本主义文明的自私性。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要求超越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以人类优先,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作为发展目标;第二,西方的文明观体现出零和博弈思维,单边主义是西方固守的外交战略,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合作共赢、团结协作,共同担当治理责任,共建共享人类文明成果;第三,西方的文明观在文明交往中往往用文明隔阂、文明冲突、文明优越阻碍文明的对话交流,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强调民心相通基础上的通力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没有办法从西方文明观中得到文化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亟待新的文明观破土而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全新的价值理念,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行稳致远。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它科学把握并揭示了文明的本质特征,为世界文明的交往与融合奠定了基础。同时,又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对文明交往具有深远指导意义且切实可行的原则,并对文明发展的动力问题作出指导,为世界各国开展文明交流互鉴,为开启文明交往新境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充分展示出其不同于西方传统文明观的鲜明特质。
“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9]。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对此进行深刻阐述,用“多彩、平等、包容”六个字揭示了文明的本质属性。
1.世界文明发展形态多样
文明是实践的产物,不同的地理环境、实践活动、生产方式产生了多种多样、不同特点的人类文明。正如千里沃野造就农耕文明,而广袤海洋则造就海洋文明,多样文明争奇斗艳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创造了姹紫嫣红的多样文明。习近平曾向世界分享多姿的亚洲文明成果,有不朽名篇如《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梨俱吠陀》《源氏物语》等;有改变世界的发明创造如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等;还有长城、麦加大清真寺、泰姬陵、吴哥窟等恢宏建筑[10]3。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习近平谈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明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多元文明都具有其独特价值,他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10]6。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都是中华文明精神追求与智慧的结晶。理性精神、法制传统、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则是彰显了西方文明的价值追求。
文明的多样性是文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同则不继,和则共生。文明的多样性是不同国家、民族扩大交流合作的基础。假使世界文明千篇一律,文明的交往就失去根基;假使世界文明千人一面,文明的交往就没有价值。只有世界文明百花齐放,多元文明交相辉映,世界文明才有机会互学互鉴,文明交往的动力才能源源不断。纵观文明发展史,多元文明在交流碰撞中实现和则共生。在世界文明中,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使得东西方文明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以古丝绸之路为例,张骞出使西域,搭建起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风俗的交融,促进了东西方文明在不同程度上各自的发展与进步,这是毋庸置疑的。总而言之,文明的多元差异正是文明交流碰撞学习互鉴的必要条件。
2.不同文明形态地位平等
不同形态的文明地位平等是文明本质属性的应有之义。各个文明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必然不同,由此也构成了多样独特的文明样态,但是世界上的文明一律平等。其一,譬如中华文明推崇中庸之道,西方文明赞扬追求极致,任何一种文明都有其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都是人类文明中的瑰宝。每一种文明既有闪光点也有失色之处,没有谁高谁低、谁优谁劣,没有哪个文明超越另一个文明。其二,在同一片时间空间,人为地将文明分出优劣好坏、先进落后不符合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每个国家所处的文明发展阶段不同,用高阶文明来贬损低阶文明跨越了文明发展阶段,不符合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同一时间,各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文明发展道路,没有哪一种发展模式是最优解。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11]10
3.不同文明形态和谐包容
不同形态的文明共存于世界,构成世界文明的组成部分,碰撞是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常态。文明交往中对异于自身的文明持和谐包容的态度是欣欣向荣发展的文明具有的基本特征。一是兼容并包是人类文明的鲜明底色。从某种意义上讲,文明的历程根本就是一部异质文明之间的交流史。任何一种文明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其他文明的影响和滋润。因此,兼收并蓄是文明发展作出的必然选择。回顾人类历史,无论是“东学西送”还是“西学东输”,文明的发展均离不开对异质文明的兼收并蓄。二是和谐包容是文明融合的润滑剂。自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后,全球化逐步加快,文明的碰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和谐包容,文明在碰撞中和谐共生;如果排斥对立,文明在碰撞中冲突横生。坚持包容的文明观,能够最大限度地丰富文明的魅力、减少文明的冲突、促进文明的和谐、实现文明的进步。三是和谐包容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交流互鉴,文明才能充满活力,而文明交流互鉴需要海纳百川的心态包容异质文明,取其精华发展自身文明。
1.主张对话交流,反对文明隔阂
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中秉持着鲜明的促进人类交往的思想取向[13]。人类应该交往,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也能够交往,文明差异不能成为阻碍交流的理由。交往是文明的发展之道,闭门造车只会落后于世界文明发展潮流。习近平在国际社会多次提出搭建文明交流的桥梁。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习近平期望“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在英国,习近平指出中英两国可以在共同纪念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位文学巨匠中加深相互理解。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不仅是历史的选择,且是现实的要求,是应对全球问题和全球危机的根本途径。打开大门拥抱多元的世界文明,在文明交往中应对人类共同的危机才是正解。
2.主张互鉴包容,反对文明冲突
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彰显着深刻的聚同化异的逻辑。一是求同存异。搁置“他者”的差异,寻找他者与自我价值共识。二是聚同化异。在认同的汇聚中化解非原则性的不和,求得更高层次的互鉴包容。习近平曾强调,“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14]。交往中着眼于“他者”与我不同的部分,强求在不同的地方做到一致,只会造成更严重的冲突对抗;尊重包容,平等协商,增进互信,文明互鉴才能硕果累累。
3.主张平等共存,反对文明优越
文明交流理所当然,但不同文明交往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呢?不同的文明体之间是平等相待,还是一方压迫另一方,高高在上的状态?习近平明确指出,“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15]188。文明体应当抛弃唯我独尊的心态,以一种相互尊重的状态来对待不同文明。当前,“普世价值”“文明优越”“文化霸权”等更为隐蔽的“西方中心论”论调沉渣泛起。一些西方学者、政客对其他文明指手画脚,甚至将其他文明贬损得一无是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10]6!文明优越理论已然成为文明发展的一大阻碍,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必要强调“文明平等”理念,纠“文明优越”之偏。
文明动力论是对“如何推动文明进步”这一核心问题的回答。习近平在构建新的文明交往观的基础上对此提出深邃见解,指出,“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14]。
1.开放交流:打破封闭隔阂,构建交往平台
交流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存在形式。开放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面对开放交流的历史潮流,习近平指出:“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16]94习近平用大海这一巧言妙喻指出,开放交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中,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16]93。开放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封闭只会窒息自己的生机。文明的发展同理。只有主动打破封闭隔阂,积极“走出去和引进来”,文明的发展才有了源头活水。
2.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汲取优秀文化滋养
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互补互构的过程,简单来讲就是在对话交流中取长补短,达己达人的过程。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种文明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异质文明的互补充实,文明交往中汲取优秀文明成果的精华,吸取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文明的大厦所需要的一砖一瓦由此而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加强双边和多边框架内文化、教育、旅游、青年、媒体、卫生、减贫等领域合作,推动文明互鉴,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纽带。”[17]8文明互学互鉴是习近平对文明发展动力的重要思考。
3.创新创造:坚持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创新是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18]4同时习近平认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9]。与时俱进是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勇于创新是文明时代的主旋律。“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10]8,同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文明,在尊重历史,不忘本来中创造性地转化传统文化,把握现在、开辟未来。
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不仅深化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促进了世界文明理论的创新发展,而且回答了国际社会强烈关注的“世界文明向何处去”的“世纪之问”,为世界文明交往提供正确指引,为推动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重要指导。
第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时代内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的思考主要是在对文明时代的考察中形成的,而资产阶级文明时代是马克思恩格斯考察的重点。资产阶级文明时代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剥削的时代,具有阶级性。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实现更高形式的人类文明的理想目标。共产主义文明形态的实现只能依靠阶级斗争。因此贯穿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时代内涵是阶级对立与冲突。尽管在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晚年,看到了资本的文明悖论引发的文明冲突也有通过非暴力方式解决的可能,但这对于他们来说,也仅仅是一种可能。20世纪上半期,战争与革命的阴影笼罩整个世界,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作出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判断,文明的交往与融合经历了从对立冲突到和平发展的历史转折。时至今日,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进程中,立足于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习近平对文明的时代内涵作出了科学阐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影响,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各国人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19],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是文明交往的主旋律。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发展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时代内涵。
第二,赋予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时代性任务。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立场,时代任务就是推动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马克思主义在与时俱进中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人类“类”主体的觉醒赋予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新的时代任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逆全球化思潮涌动,部分国家以邻为壑竖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藩篱,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全球治理实践的推进构成了严峻挑战,阻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积极推动全球治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内容。全球治理成为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必须面对的一个全新的实践问题。当今,全球治理直面国家个体利益与全球公共利益的矛盾、国家实力与国际话语权不匹配的矛盾、国际制度代表性不足的矛盾,背后反映出国家主义、霸权主义等思想意识的桎梏,文化治理迟滞是全球治理赤字的深层原因。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任务主线,发展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时代性任务。
第三,提升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新的发展境界。畅想更高形式的文明形态——“真正共同体”[20],追求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理想追求。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1]119,但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文明时代,共同体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1]199。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才是“真正的共同体”[1]199,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理想社会的前景展望。从理想照进现实,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以高度的历史自觉,站在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战略高度,在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时代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第四,创新发展了世界文明理论。在世界文明的发展长河中,各种文明理论层出不穷,有的文明理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充分汲取了世界文明发展中的教训,反对文明优劣论,反对文明优越心理,超越文明冲突论,创新发展了世界文明理论。
对文明的评价不应该建立在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一生物学理论的基础上,优胜劣汰不能作为评价文明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对文明的评价应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考察。文明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连续性,以现有的先进的文明否定过去时代的先进文明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倒退。同样,同一时间维度或发展阶段的文明之间毫无可比性。由于历史原因综合实力较强的西方国家总是带有一种傲慢的优越感,进而形成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心理。事实上,西方国家总带着一种文明优越感是不适用于现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的,文明优越心理造成文明交往中主体地位的不平等,会扩大文明间的分歧,会使文明对话交流的效果打折,不利于文明的交往与融合。以上两种心理是以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为代表的西方主流文明理论的普遍心理。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在理论上行之有效地破解了“文明冲突”论的霸权逻辑,在实践层面更是在国际社会逐步达成共识,超越了旧的文明理论,实现了世界文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1.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正确思想指引
面对国际秩序失序的现状,“文明冲突”论等旧的文明观显示出自身的局限性,导致文明之间的冲突、隔阂和固化,国家间关系存疑,国际社会动荡不安。“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中国坚持这一理念,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新型文明观,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秩序的发展。
2.为全球治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11]4-6”。新型文明观是中国为全球治理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21]。文明对话交流是全球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全球治理的困境需要世界各国集思广益共谋应对之道,这就要求各国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为全球治理贡献智慧与才能。超越固有的观念纰缪,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交往原则,为全球治理对话交流提供了可能性。
文明对话交流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实践路径。全球治理的推进需要通过充分的对话交流沟通协商,化解国家间的分歧矛盾,广泛凝聚共识,画出全球治理实践最大的同心圆。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主张和谐包容,在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推动全球治理朝公平公正、合理有序发展的方向迈进。
3.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人文基础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10]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蕴含的交往智慧、价值理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深厚的人文基础。
站在世界转型的十字路口,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的前景与路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也为超越资产阶级文明时代,开启真正的人类文明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