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五个性”

2022-02-04 20:45施保国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思想

施保国

(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究,发掘其思想精华,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丰富治国理政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标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同时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瑰宝[1]。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2]“中国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为周边国家和民族所学习和模范”[3]。中国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密切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精华主要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性、自强不息的开拓性、和而不同的包容性、民为邦本的价值性、德法兼备的规范性即“五个性”。

一、“天人合一”的整体性

“天人合一”的整体性表现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重视生态建设。“天人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现在人的文化行为上,就是天人合德,强调人类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生生之德的一致。此为中华文化根本特色之一,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辩证运动关系。儒家认为天德存于内心之中。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荀子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强调自然界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王充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自然》)视人与自然为不可分割的生命系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的品德和智慧取法于天地自然,强调人们要以尊重自然为最高准则,“以人合天”指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和万物的本性,将道德关怀从人类自身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包含“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整体观;“敬畏生命,仁爱万物”的伦理观;“遵循规律,以时禁发”治理观等。习近平继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重视生态建设的传统整体性,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天人合一”的整体性表现为天下为公不为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引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句话表达“大道”为公的愿景。《礼记·礼运》载:“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大同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公平正义”价值观,而“天下”则指全世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人民中心观,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和动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汉文帝践行天下为公不为私理念,从而开创了文景之治的辉煌篇章。司马迁在《史记》里写道一个细节,“代王驰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车拜。太尉勃进曰:‘愿请閒言’。——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太尉乃跪上天子玺符。代王谢曰:‘至代邸而议之’”[4],汉文帝提出“至代邸而议之”表现了公私分明、向天下显示公开公平的理念。

“天人合一”的整体性表现为全方位的外交格局。以整体意识、全球思维、人类情怀打量这个世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中国人民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对外工作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孟子说:“以理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习近平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处理当代国际关系,引用“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千金只为买乡邻”“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等表达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

二、自强不息的开拓性

自强不息的开拓性表现为永不磨灭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活动中,敢于变革、勇于创新、生生不息,创造了秉烛人类史册的东方文明,丰富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思想内涵,包括等贵贱、损有余补不足倡导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彰显的正义追求等。这些思想具有自强不息的开拓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基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拓性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积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其自强不息的开拓性成为世界文明史的一道独特景观。《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展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始终不败的文化精神。《周易》为传统变革开拓思想的基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论述生生日新的发展思想、物极必反的转化思想及在变革中人能“赞天地之化育”的主观能动性思想等。传统变革创新思想主要表现为“苟日新,日日新”的变革动力机制;“与时消息”的变革时机选择,结合天时与人事,“与四时合其序”,“应乎天而时行”;“穷则变”的倒逼变革机制,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通过变革获得发展。中华文化倡导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既包含积极入世、主动进取的执着追求和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社会责任,也包含正直独立人格和主动创造精神[1]244-245。

自强不息的开拓性表现为历经困境、取得成效。中华民族历尽磨难,却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开拓创新,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舜历经困境却德仁天下、取得成效的故事。“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于道,兄弟慈孝。欲杀,不可得;即求,即在测。”[4]30“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又使舜穿井——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起琴。——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4]31舜的父母亲和弟弟多次要置舜于死地,然而舜以孝悌之心感化世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4]35-36,最后因其良好的品质引起“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4]31的现象,受到人民拥戴的局面,其自强不息的开拓性成为民族基因的重要部分。

自强不息的开拓性表现为苦干实干的务实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引用“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四首》)诗句表达务实开拓的情怀,稳扎稳打的战略定力,苦干实干的务实精神。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事业贡献率超70%,“中国奇迹”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6]95沿着改革开放40 年、新中国成立7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年的时间、第二个百年目标坐标奋勇前进,这样的“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使命意识,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苦干实干的务实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5]3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苦干实干的开拓性,具有独特的凝聚力、独特的延续力、独特的文化精神、独特的时代价值。

三、和而不同的包容性

和而不同的包容性体现在主张和谐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追求上形成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智慧,即“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政治方面,追求民族统一的“大一统”观念,主张“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对外方面,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主张吸纳百家之长、兼集八方精义,主张世界人民的团结统一。作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充分体现出了“和而不同”、“兼容并蓄”、“兼相爱”、“和为贵”等重要思想,促进了历代和谐统一文化的发展。“和而不同”中的“和”是强调事物多样发展但并不是完全相同,追求平衡但又并不冲突,事物的不同即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人们应遵循的处事原则。“兼容并蓄”的思想是指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接受其它优秀的思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判断中得出的结论”[7]260,我国自古代就坚持“和合”的外交思想,中华民族从来没有欺负、奴役、压迫别人的基因,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和而不同的包容性体现在尊重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文中引用“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战国]荀子《荀子·天论》)的句子说明尊重规律的重要,看不到自然的“和”“养”之事,却能看到其功效与成果,不是超自然的神秘主宰,而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中华传统“和以生”、“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理念,要求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此理念对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价值选择、一种治理智慧。

和而不同的包容性体现在包容差异。习近平总书记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引用“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的句子说明,因为有了差别,世界才多姿多彩,有了分歧,才需要聚同化异。应该相互尊重、凝聚共识,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应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真诚互助”。

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包容性,中华民族形成了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制度优势。将“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革命文化等进行创造性地改造和提升,作为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思想因子,熔铸于和谐统一的新型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当中。中国始终秉承和而不同、天下一家理念,以“一带一路”深化国际合作,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四、民为邦本的价值性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民本思想,民为邦本的价值性源远流长。“敬德保民”、“重民轻神”、“恤民为德”、“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民本思想,主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维系社会稳定起到重要影响[1]245。传统民本思想代表着重民、养民、爱民、惠民和安民的基本倾向,构成了新时代人民观的底蕴和实践基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的认识基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价值追求,“推己及人”、“欲立而立人”的爱民方法,“遵时守常”、“开物成务”的为民实践等多角度阐述和丰富了民为邦本的价值性。以义制利、奉公尚忠、礼让、虔敬、友善、诚信、公正等传统民本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契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等论述正是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等传统文化浸润下形成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思想的现代表达。

民为邦本的价值性体现为具有爱民情怀。治理国家需要具有爱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主旨演讲:“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中引用“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西汉]刘向《说苑·政理》),强调要把人民的疾苦冷暖牵挂心中,具有爱民情怀。攻坚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指标,也是检验为民情感和执政价值的工作。只有拿出真情怀、真热忱,视困难群众的贫穷为自己的痛楚,我们才能义无反顾地向贫困宣战,使帮扶成为“有尊严的帮扶”,使发展成为“有温度的发展”[6],最终形成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民本思想的价值性体现为以德惠民。孔子施仁德于民众、使民众富庶,视广施于民且能济众作为治国理政的“贤治”境界,各司其职,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思想;孟子“民为贵”思想;北宋张横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倡导等。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而且成为深刻影响了世界文化。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民德惠三百年的故事说明民本思想的价值性。“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辛勤为民、德惠三百年。宰我问孔子“黄帝者人耶?何以至三百年?”作为一生不过百年的黄帝怎能德惠三百年呢?孔子回答说:“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也。”[7]9帝尧使得“百姓昭明”,“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能明巡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4]14正是黄帝、尧帝等贤君明主以德惠民,奠定了华夏道德文明发达的深厚根基。

五、德法兼备的规范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德法兼备的规范性。在理想追求方面,规范性体现在主张厚德载物的崇高追求,注重“修齐治平”及其探究“至善”境界,使得德行天下的德育规范原则在世界文明长河中闪烁着独特的永恒光芒。为万世开太平、为生民立命、大同思想、见义忘利等立体式道德信念论,构成新时代道德理想信念教育的底色,具有广泛认同的实践基础。“厚德载物”一词,出自《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地德性丰厚,能够承载万物,能够效法大地的人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种品格的人,能够正确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成为有修养的“君子”。先秦关于“道德”的含义,不仅指伦理道德,更包含认识论意义上的道德,如张载所言“循天下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张载集·正蒙·至当篇》),即建立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人性综合修养的简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于至善之德修养的方法是“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8]

道德建设的规范性体现在注重修养身心、提高道德素养。《道德经》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善建的不可拔除,善抱的不会脱落,子孙遵照此理来从事祭祀活动就不会断绝。用这个道理修身,他的德就会纯真;用这个道理治家,他的德就会波及。用这种类推的方法可知,做事从本人做起,修身、修家,达至天下。这种“修之于身”从本人做起体现无私奉献道德品质。习近平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曾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5]144以“无我”的状态奉献自己,这是领导人的胸襟,也是领导人的情怀。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多次以自己为例以自己为例说明国家领导人应该坚持的作风品质。他说:“反对腐败,几年来我一直在讲,你们也多次听到我讲过,我还经常查我家里有没有违法乱纪的事”[9]。江泽民同志告诫领导干部要以高于群众的标准对待自己,他说:“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10]。胡锦涛同志强调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的重要性:“要注重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11]

德治与法治都是规范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仅富含德治德育的大量内容,也包含法治和法的教育的内容。司马迁称赞秦朝“皆有法式”的治理:“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本原事业,只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修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4]208传统伦理政治之下的以德注法、引经断狱等是中国传统律法的基本特征,使得法律与广义德治具有兼容的特征。韩非子强调以法为本,法、势、术相结合,遵守循天道、因民情、随时变、遵事理、量可能、务明易原则。传统法治观的规范性表现为:法律“务明易”的普法要求,主张法律的“三易”:“易见”、“易知”、“易为”;“因时立法”的适用思想;“循天道”的立法原则;“以德统法”的德法关系。宋包拯以严明法治和“铁面无私”赢得“包青天”美誉,并名扬天下。海瑞、陈滨、于成龙等不仅是中华文化中秉公执法的典范,而且极大地丰富仁政的内涵。传统以内涵丰富的仁政德治和法治思想形成德治与法治的相辅相成与良性互动,彰显了传统治理文化的规范性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工作,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转化为奋进的力量,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