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与统战工作的有效结合: 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2022-02-04 18:42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民主中华民族领导

袁 峰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上海 200233)

有效整合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与领导力量的重要政治前提。 通过党的组织、 统一战线和国家制度三大整合体系, 中国共产党将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创立了有效整合机制。 这三大整合体系各有特点与优势, 合理组合就能产生强大的合力[1]。 进入新时代, 全面、 系统、 整体的领导,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要求。 所以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 和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致力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保障党的全面领导。为了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提高统一战线工作的科学化、 规范化、 制度化水平,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2020 年中共中央还颁布了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作为组织方式, 统一战线具有政治吸纳等功能; 作为民主形式, 统一战线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 在新时代不断提高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取决于统战工作或者党建工作自身, 还取决于两者是否能够在实践中有效结合, 这种融于国家治理体系之中的合理组合是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 党的全面、 系统、 整体领导: 新时代的统一战线发展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最鲜明的特征。 十九大对党章做重大修改。 明确规定, 党政军民学, 东西南北中, 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简称《决议》) 中再次强调, “党明确提出, 党的领导是全面的、 系统的、 整体的”。 《决议》 以 “十个坚持” 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 这 “十个坚持” 是系统完整、 相互贯通的统一体, 其中,“坚持统一战线” 是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制胜法宝。只有通过全面、 系统、 整体的党的领导, 才能在新时代 “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 全国人民大团结、 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2]。 统一战线在贯彻党的全面领导, 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统战工作范围从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向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拓展。 统战工作几乎涉及社会各领域、 各层面、 各界别, 其对象具有一定的社会代表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在促进我国政党、 民族、 宗教、 阶层、 海内外同胞五大关系和谐, 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 化解消极因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统一战线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支撑力量

从领导对象、 领导内容、 领导过程、 领导方式方面来看, 新时代的统一战线是实现社会的大团结、 大联合、 大和谐的有效途径, 从而为巩固党的全面领导地位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力量。

1. 统一战线为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凝聚人心

《决议》 指出,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作为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 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 新时代统一战线具有协调关系, 化解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等重要功能, 为党的全面领导起到了凝聚人心、 汇聚力量、 激发活力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 “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 民族关系、 宗教关系、 阶层关系、 海内外同胞关系”, 进而提出完善新型政党制度、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正确处理宗教内部各种关系等重要论断,是对五大关系和谐论的拓展深化, 赋予了新时代五大关系新的内涵。

2. 统一战线为党的全面领导集思广益

统一战线汇集了党外各个领域的行业精英和业界翘楚。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阶段, 各级党委政府亟待统一战线围绕中心大局, 汇聚各方人才, 凝聚智慧力量, 大力开展具有战略性、 前瞻性、 针对性的对策研究。 统战工作能有效整合党外优秀人才资源和优质信息资源, 为党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和咨询,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与投票民主相比, 民主协商同时兼有包容性和深思熟虑性。 除了能不断强调包容性机制而把发表意见的权力交给人民, 还能在允许更多包容性的时候, 加强集体的深思熟虑, 大大提升民主决策的质量和水平。

3. 统一战线为党的全面领导聚揽人才

没有人才就无法在高水平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 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 统一战线在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广开进贤之路, 广纳天下英才” 的号召, 强调要“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 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 目前, 高端人才正在加速向我国汇聚, 留学生回国意愿增强。 智联招聘发布 《2021 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显示, 2021 年回国求职的留学人才数量有所增长, 留学生回国意愿增强。 根据平台内求职数据, 2020 年在国内求职的留学生总人数同比增长33.9%, 2021 年在国内求职的留学生总人数与 2020 年基本持平[3]。 用好统一战线, 有利于拓宽用人视野, 有利于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海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 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还有利于积极营造尊重、关心、 支持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能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 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 只要善于利用统一战线, 就能留得住人才, 使用好人才。

(二) 统一战线在党的全面领导中的结构性制度安排

统一战线在革命时期发挥改变政治力量结构的作用, 在和平时期成为凝聚政治力量的制度结构[4], 通过它可以调动党的组织体系和国家制度体系来整合社会。 在领导方式、 组织体系和制度安排等方面实现党的领导的全面性、 系统性、 整体性。

1. 统一战线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领导方式

统一战线工作是一项特殊的群众工作。 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 巩固和发展平等、 团结、 互助、 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都离不开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统战工作在推进协商民主,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决策的重要方式[5]。

2. 统一战线在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 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 统一战线在处理政党关系、 民族关系、 宗教关系、 阶层关系、 海内外同胞关系方面, 是实现党的政治领导力、 思想引领力、 群众组织力、 社会号召力的重要法宝, 在中国革命、 建设、 改革事业中长期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决议》 指出, 十八大以来, “党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完善民主党派中央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 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等制度, 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形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2]。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更是明确规定, 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党委设置统战部。

3. 统一战线是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安排中的重要内容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安排都必须围绕党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这一根本原则。 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人民政协不仅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还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是我国 “两会制” 民主规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6]。

二、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统一战线建设

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是把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看作是一个整体。 在论述党的建设问题时, 特别注意对统一战线作用的诠释; 在思考统一战线巩固与发展问题时, 始终强调党的建设和党的加强。”[7]新时代的统一战线建设也不可分割这二者的联系, 必须坚持把握统一战线的内在规律,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在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的历史逻辑中前进, 在顺应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的勇气,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加强思想、 组织、 作风、 纪律等方面建设, 全面推进统一战线的发展。

(一) 改进工作作风, 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

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 即政治原则、 政治方向、 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由于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党委领导而不是部门领导、 集体领导而不是个人领导。 因此党的自身政治建设的成效就必然会影响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政治领导本领不是抽象的、 空洞的, 而是具体的、实在的; 不是与生俱来的、 一成不变的, 而要一步一步提升; 不是一时一地的, 而是一以贯之的, 停留在口头上不行, 必须落实到行动中去。 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在实践中, 首先要考量党的作风问题。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 是党性的外在表现, 也是反映党内政治生活的一面镜子, 必须从政治高度紧盯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

在领导统一战线的工作中, 不能用党内工作方式代替党外工作方式: 有的同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盛气凌人, 要党外人士绝对服从自己, 甚至把民主党派组织当下属单位, 对民主党派内部事务直接干预、 包办代替; 也不能不会领导统一战线工作:对无底线的言论开绿灯, 以为这就是发扬民主、 政治开明; 有的人对错误观点不敢批评、 不会批评,怕批评伤和气; 有的人不善于用谈心说理的办法阐明重大问题的原则立场。 不会领导的表现形式多样,但不管是哪种形式, 对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都十分不利[8]。 巩固和加强党的政治领导还需要在工作中合理维护同盟者的利益, 巩固扩大统一战线的联盟。 坚持党的领导要坚定不移,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尊重、 维护、 照顾同盟者的利益, 帮助党外人士排忧解难。 这是我们党的职责, 也是实现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重要条件。 邓小平同志在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中说过: “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 如果只讲牺牲精神, 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9]统一战线是建立在共同目标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政治联盟, 要不断巩固和发展, 就必须尊重、 维护和照顾同盟者的利益, 否则统一战线就难以建立, 即使建立了也不能巩固和持久。

(二) 抓好思想建设, 用大统战的格局来巩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同基础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需要增强对党外群众的吸引力, 通过广泛的统一战线, 把它们吸纳到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在心理层面,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有效发挥, 突出体现为自身代表的政治文化的吸引力, 也就是把握时代发展大势, 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站在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 用大统战的格局,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不断保持党的指导思想的先进性, 并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实现思想政治引领。 除了胸怀 “国之大者”, 牢固树立使命意识, 新时代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 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 更好地凝聚向心力量。

既然是统战, 还必须坚持求同存异, 做到在重大原则和立场上保持定力、 固守底线, 敢于批评教育, 把加强思想引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不断增进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的一致性, 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发展多样性。 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不仅是统战工作对象的学习内容, 而且也应该纳入党员、 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 大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断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源泉, 夯实民族大团结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共同历史叙事、 集体记忆和命运关联的历史命运共同体[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新纪元。建国后, 无论是社会主义探索还是改革开放的成果,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这些共同的经历与近代以来争取国家独立的历史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 但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不仅模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 同时也模糊了文化的界限, 使得某一个特定的民族的认同变得多重”[11]。随着 “一带一路” 的开展和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中华民族建构迎来了全新的时空语境和人群变化, 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有了新的视角创新和理论建构的发展空间。

(三) 加强组织和纪律建设, 用自觉行动来锻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概念是对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一种超越,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是文明的复兴, 是在开创人类现代化新道路进程中创造一种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吸收西方文明先进成果又更高级于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新文明形态。 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 这一重要论断凝练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服务的新时代的爱国统一战线, 其动员范围远远超越了民族国家范畴, 这意味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所带来的荣誉和成果由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享, 而不仅仅局限于国家公民, 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路上的挑战与责任也是共同的。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证明, 构建这一责任与行动的共同体的关键在于塑造核心, 而这一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 重视党的组织建设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点。 党除了加强自身的组织体系建设之外, 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发挥好统战工作的引导功能, 使共同体的成员都认识到维护与发展共同体的责任与使命。 要积极引导同盟者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同中华民族的全局利益紧密联系起来。 既注意巩固已有力量, 又注意团结新出现的群体, 积极争取那些不完全赞同我们主张的人,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 发挥好凝聚人心的团结作用, 加强统一战线的向心力和号召力。 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增加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一战线工作” “海外统一战线工作和侨务工作” 等章节, 提出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明确规定了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任务、 侨务工作的主要任务。 致力于维护和促进中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好合作交流,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对于我们积极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严明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特点和最大优势。 纪律建设的外延紧扣全面从严治党, 在范围上覆盖了全党上下, 在领域上涵盖了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纪律建设的外延不是固定的, 而是通过 “将党的建设各方面纪律化” “纪律建设为党的建设提供保障” “纪律建设与反腐败斗争一起净化党的肌体、 纯洁党的队伍” 等方式随着党的建设的推进而不断拓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 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 一个政党, 一个政权, 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 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同样也取决于人心向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 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党的十八大以来, 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长期历史实践表明, 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才能在统一战线中获得同盟者的支持与信任。

三、 提高统战工作质量: 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贯彻党的全面领导

市场化背景下社会结构的多元分化, 使统一战线的作用不言而喻。 作为党整合中国社会体系之一①, 统一战线工作总处在螺旋式发展中。 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曲折, 只能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质量来解决。 质量提升的根本途径在于使党建工作与统战工作有效结合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 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 作为党的社会整合组织方式, 统战工作是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内容;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方式, 统战工作丰富了党对中国特色的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形式。

(一) 统一战线作为组织方式巩固了党的全面领导地位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 统一战线始终处于中国共产党整合社会的重要战略位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传统计划体制的全面替代和不断发展, 社会开始从国家的权力控制和计划安排中独立出来, 并接受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与此同时, 个体也日益从原来的单位组织中获得独立, 成为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社会独立主体[12]。 至此, 越来越多的人从单位人身份转向社会人身份, 原子化个人大量出现, 从而对社会发展提出利益诉求, 但是这些社会成员失去了在单位体系中的原有身份, 法律和公共制度给予他们的权益难以经由传统的组织途径获得实现。 这时候就需要最大程度地使各个人的意志 “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 一个力的合力”[13],从而 “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起来, 把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发挥出来”[14]。 马克思主义认为 “联合起来的个人是个人独立的前提与基础,其现实体现就是以生产资料为社会占有所形成的人民力量。 这个不可分解的力量掌握国家权力, 才能构成社会主义社会与国家, 而维系这种不可分解的人民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 就是 “全体个人”,其核心组织就是共产党。”[15]

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 “利益代表” 维度上能够真实、 广泛、 持久代表和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 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 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 任何权势团体、 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作为中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借助统一战线这一政治同盟, “通过千百条线索和人民群众联系起来”[16], 进而迈向 “社会组织化”[12], 通过重建、 优化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将社会各方新兴力量等纳入政治体系, 满足社会成员对“机会通道” 的需求[17]。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或机制, 统一战线嵌入到国家的运行与治理之中, 成为中国特有的国家建设机制[18], 从而推动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 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

(二) 统一战线作为民主形式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

我国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 与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不断发展密不可分。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把 “坚持统一战线” 作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 1949 年第一届人民政协全体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 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也将统一战线作为发扬民主的形式融入了共和国的制度基因。 人民政协作为发扬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中国政治生活中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这两种民主形式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和相互否定, 而是相互补充和相得益彰, 由此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19]。 事实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并不仅仅局限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个政治领域, 而是政治民主、 经济民主与生活民主的有机统一, 具有广泛性、 全领域和全过程的特征, 是一种全方位民主[18]。 这种全方位实践正在逐渐从制度形式, 发展为一种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 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和人民在民主政治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决议》 把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纳入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总结。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泛政治联盟, 统一战线在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的独特优势是不可取代的。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重要特性, 是它广泛的人民性和 “民主共和” 特质, 是在中国这个以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中形成的, 统一战线是体现最大政治包容性的重要民主形式。 整个民主的运行过程,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是形成最大公约数、 形成共识的过程, 实现了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 不同于西方民主理论将民主政治的核心程序划定为人民通过竞争性的选举来挑选自己的领袖, 人民为本位就是要人民整体掌握国家权力。 西方选举出来的议员, 不过是选区选举出来的议员的集合体, 其结构不是预设的, 因而它不是选区选民意愿反映的复合, 而是选民整体意愿的综合。 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是人民整体掌握国家权力, 并决定国家权力运行全局的制度安排[15]。 其民主功能应该是产生 “公意”、 形成共识, 而不是分裂、 对抗甚至族群撕裂。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 最大限度地包容社会变化和发展所孕育出的新生社会力量, 这对于人民共和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来说无疑是极其重要的政治保障, 体现了统一战线协调国家与社会基本关系的重要使命[18]。

作为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 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 统一战线是实现党领导的重要途径。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带来了原有社会关系的重构, 代表多元利益的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力量如雨后春笋, 使社会利益结构走向复杂化发展, 并由同质型社会向分化型社会快速转变[20]。 在这个过程中, 统一战线势必要反映各个阶层的利益和要求。 在新时代, 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更加需要探索不断提高统战工作质量的途径。 只有将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工作有效结合起来, 以党建带统战, 以统战促党建, 构建多样、 畅通、 有序的民主渠道, 丰富民主形式, 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才能充分体现新时代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容与形式、 过程与绩效、制度与道路的有机统一,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背景下以人民为本位的人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通过党的组织、 统一战线和国家制度三大整合体系, 中国共产党将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创立了有效社会整合机制。

猜你喜欢
民主中华民族领导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