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价值——基于对《逝去的武林》的再研究

2022-02-04 16:27唐美彦
四川体育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武者武林中国武术

唐美彦,王 岗

中国武术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价值——基于对《逝去的武林》的再研究

唐美彦,王 岗

1.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226200;2.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信仰、信念、承诺的缺失,正在给这个前行的国家、民族、社会带来难以抵拒的困惑、问题和社会矛盾,中国武术习练人群也正在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困惑和问题。本文对《逝去的武林》进行重新阅读,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运用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书中三位师父生平事迹、武学理念、授徒方式进行分析,试图在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与信仰信念中找寻中国武术核心价值观的表现方式。研究发现:中国武术利用认同身份的伦理践行,实现公正和谐;利用坚守初心的自我规范,传递诚信友善;利用感知生活的人生信仰来彰显敬业爱国;利用拥抱社会的崇高理想,追求自由平等。

中国武术;核心价值观;表现方式

“价值观的力量,比生存的需要更崇高,比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博大,它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规、给国家赋形。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和公民,就有什么样的取向、路径和行动[1]。的确,在如今纷飞的生活世界里,人们的信仰坚守,信念保持,承诺兑现,已经变得不再那么彻底,不再那么执着,不再那么坚决。信仰、信念、承诺的缺失,正在给这个前行的国家、民族、社会带来难以抵拒的困惑、问题和社会矛盾。

社会如此,作为社会行业群体的一个特殊群体,中国武术习练人群,也正在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困惑和问题。在以“武德”为标榜个性文化的中国武术文化中,如何探究其解决武术人所面临的这些尴尬、困惑和问题,建构起具有当代意义的新的“武德”价值体系,从生活在民国,圆寂在当代的李仲轩口述的《逝去的武林》中,我们就会找到答案。这一武林人物的真实讲述,所呈现出的不仅仅是文字的说教,更多地是一种精神的信仰坚守,信念坚持和承诺兑现的真实写照。所以,对于《逝去的武林》进行重新阅读,重新思考,重新发现,试图将镜头里各种风格的武林世界还原于真实,无疑会对弘扬中国武术文化的正能量,具有强大的实证性力量。对中国武术重新思考,使其能够更好的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服务新时代。

1 《逝去的武林》及其时代拷问

上世纪初,武术被称为“国术”,中华武学上升至高峰,出现了许多对武术有着狂热梦想的追逐者,李仲轩先生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生于文化世家,15岁便跟随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学拳,而后在唐师的引荐下有幸师承民国年间另外两位形意拳大师尚云祥、薛颠,青年时武林名号“二先生”,直至逝世之时有着七十余年的武学实践。34岁退隐武林,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感慨“祖师给的”东西不能就这样断了延续,于是晚年公开撰文,连续五年在《武魂》杂志发表的系列文章,而后由导演兼作家徐皓峰先生在2001年至2004年整合成册,并升华定名为《逝去的武林》。2006年11月,由武学前辈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撰文在写成的《逝去的武林》一书出版,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也在学术界掀起重新思考的风暴。

在《逝去的武林》中三位师父生平事迹、武学理念、授徒方式各具特色又紧密相连,以当时四形意拳一门的无限风光为主线,展现了那时期武术训练和实践的最高水平,也讲述了20世纪30-40年代武林人的生活实情。书中用那一代人的思维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命感悟倾囊相授,再现当时武术实践的真实场景,同时也讲述着习武者的思维方法和生活理念。清末时期的武林经历展现着“传统中国人的样儿”,这与当今社会的中国人“样儿”出现碰撞,引得武术人与众多学者们不禁问着:当今还存在武林吗?又是什么样子?武术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今时代怎样构建着中国人应有的风范?

2 中国武术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价值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个字概括了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告诉我们中国人现在的信仰信念应该是什么。这样以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清晰的展现在普通大众面前,帮助更多人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及信仰信念,促进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确立。而“个体层面核心价值观标准的确立和‘武术精神’的生成具备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源性,两者在立己育人方面具其相互覆盖的同根性[2]。作为紧跟中国历史脚步的中华武术,其核心价值观指引着武者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构建信仰信念,契合“武林”之价值准则的培育与践行,最终形成“武林”通用的价值标准。

2.1 中国武术认同身份的伦理践行,实现公正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意义深远,作为一种“身体表演”形式,肩负着对身体的规训重任。武术中的传承需要一种仪式,一种“身份认同”,也是对武术人身体以及道德行为规范的仪式。最为隆重也最为严格的仪式便是拜师礼,礼法较多,而“头点地”式的磕头,磕得带响,是武林里最重的礼节。中国传统礼节文化里,跪拜礼是古代社会中尊卑贵贱等级制的重要表现形式,男儿膝下有黄金,上拜君王下拜父母。磕头不仅仅是屈膝、臣服之意,更多传达出尊敬尊重的程度。拜师礼后的师徒关系和人际关系保持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这种仪式之后的“身份认同”所带来的公正与和谐有利于师徒传承过程的稳定。除拜师礼节之外,练武之人日常生活中礼节也相当多,而且各有讲究。比如“拜剑”过程,握剑很讲究,握剑时小指要虚构,除了武学道理之外,也是对老师的一种礼仪。因为剑代表老师,“剑在如师在”。也正因为师父对徒弟的谆谆教诲,武术礼仪对习武者身体规训,漫长的武学生涯中,处处彰显着武术人对道义礼教的恪守。这样看来,一代代习武者能够做到尊师重道、和谐友善,也不足为奇。于是,便有了徒弟资助师父晚年生活和“摘帽子”不伤人等等“和谐之声”,这些武林发生的真实事件,正是“止戈为武,崇尚礼仪”的中国武术期望公正与和谐共处的具体表现。

李存义曾言:“夫习拳艺者,对己者十之七八;对人者,仅十之二三耳。”人品与拳法是相辅相成的,拳法里出功夫的都是基本功,也形成他个人对做人最基本的认识——诚信、谦和、忍耐。正所谓《武技书·初学条目》中讲到“学拳以德为先,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为正人君子。”正因为这种不争与谦逊,李存义与人比武总是正大光明,未尝用诈胜人,讲求公正和谐。“传统武术是高扬道德哲学的东方人体活动方式[3],道出了习武过程是习武者内在道德提升的传承方式。在形意拳这一脉的传承过程中,爱国敬业、仁义道德、民族精神同拳法拳理伴随“师与徒”形式代代相传。正是这些传承与坚守,“师父”的德行逐渐内化于一代代“徒儿”的深层意识之中。正因为师徒形式对一种身体力行的礼教形式的执着,一句“晚了”和气定输赢,大度容人。武林社交场合的谦虚谨慎,实战对抗中的“点到为止”“仁义之师”之“礼”,无不是武术人个人修养的显露。这些习武者们对传统礼教形式的传承,更是“小我”与“大我”之间做出选择,践行“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之公正大善的坚守,是公正与和谐共处的期望。

“礼之用,和为贵。”(《学而》)道出“礼”的最终目的——和谐安定。另外,主张“人性恶”的荀子也认为通过“师法”“礼仪”而使“恶”得到“正”“治”,可见礼的重要性。对于当今社会环境而言,这样的“礼”需要讲究繁琐为当代人说唾弃。其实,学习“礼”是需要从身边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开始,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从孝道推及到与其他长辈的相处,因此,“礼”看起来复杂,其实大道至简[4]。在伦理文化趋向浅薄,越来越不拘小节的今天,人们更需要这份“身体的表演”,深刻认知自我与他人,意识到除了自己之外,除了自己的生命之外,还存在更重要的,更珍贵的东西。在与人交往当中尽好本分、守好礼节,便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得家庭和睦、社会公正。

2.2 中国武术坚守初心的自我规范,传递诚信友善

武行里总会存在这样一类特殊的人,与师父年岁相差过大,在传承过程中造成给人“当祖宗”的尴尬局面。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严格的等级辈分制度,年龄相差过大,对派系中辈分论属带来诸多不便。这类特殊的人有些在拜师仪式上立下“学成后不收徒弟”的誓言,将学的拳术绝在身上。年老之时,通过书籍讲习武经历、武林轶事、秘传绝技等等,只为辞世前报一报师恩。武者谨遵师命,一生未收徒弟更是诚信的坚守,更是对同门一脉的友善。“在武术的‘具体表现’中,处处都渗透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反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5]。中华民族浓浓的文化氛围中,“季札挂剑,兑现心中承诺”“破镜重圆,诚信创造奇迹”等等人物故事广为流传。《弟子规》中也有“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样信守承诺的教诲,也是待人友善的开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神与伦理纲常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中国武术道德思想的各个层面,“仁爱”与“诚信”成为了武林人士立身处世原则和人生观念。武术人选择通过对“武德”的践行,提高个人修养,从对待自己到对待他人,永远在“仁”“义”“信”的最强音下勾绘心中的那片“武林”,促使“仁”“义”“信”也成为了武德最坚强内核的三大支撑性要素[6]。重承诺、讲仁义的武者时刻铭记师父嘱托,在出现“武林”纠纷之时,以比较友善的方式解决,用行动践行充满“仁”“义”“信”的“武林”行规。

习武之人在追求武学与人生哲学的道路上对家训、门规的践行,表现出对承诺的信守。而且武者认为尊师重道,功夫自然有所成,帮助别人,增长豪情气概,提高心智——这就是与人友善的善报。年岁可能褪去许多往日的武技风采,却不曾打破诚信友善的自我规范,不曾违背那句许下一生的承诺和心中信念。正因如此,重承诺、讲仁义的武者之风扎根于中国传统平民文化系统,源远流长,它的精神内涵在当今社会中一脉相承。当今“武林”似乎应当隐藏着一个直来直去、肝胆相照、义气冲天的武林。《武魂》杂志社编辑常学刚先生曾感慨:今日的武林逝去的不是拳经,不是拳谱,不是一拳一脚的技术,而是皓峰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样儿”。我们不难发现,逝去的武林其实就是逝去的中国人的气度与情怀,失去的那份对“一句承诺,坚守一生”的诚信与友善。

当今社会,社会进步与社会弊端并存,创造精神财富与推动科学进步的知识群体或许能突破科学的禁区,但未必能抵御与生俱来的各种利益的内在诱惑或尊重人类社会学术道德的底线。早在古罗马时期,思想家西罗就发出“没有诚信,何有尊严?”的呐喊。社会之所以出现种种诚信与不友善问题,是因为人们内心不仅缺失了对某人某事的初心,还缺少了对“与人为善”的信守。因此,当今社会注重诚信教育和提升友善意识成为防患于未然的根本,也是坚守初心的自我规范。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中国武术对“仁”“义”“信”的践行,警醒着当代人对初心的坚守。

2.3 中国武术感知生活的人生信仰,彰显敬业爱国

《逝去的武林》一书中多有类似这样的场景描述:“唐师维禄喜欢穿白马褂,那天拿了碗酱面,一边吃一边给我们讲拳。我们几个徒弟都很调皮,一拥而上撞他,想用他手里的酱面弄脏他的白马褂。他不用手也不用脚,走了一圈,把我们都撂倒了。他说这是形意拳的肩打、胯打、臀打。”看似平常的生活场景,展现着师父深厚武功功底,道出了师徒传承的生活化特点,更传达着一种敬业精神。乡土社会旧结构的逐渐消失,使得以血缘为主要传承纽带的传承模式消亡,增加了“类似血缘”的传承。师徒传承的过程另一种现象的产生,师父与徒弟之间专一敬业精神也得到言传身教。传承过程只“以口传口”不行,必须“以心传心”才行。“人听戏会感动,在天地万物中也会受感动,有感动就有功夫”,这是学拳授拳的生活感悟,也是象形拳“象形取意”之微妙。师父需要经验感染,点滴之间出东西。师父教徒弟时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能让徒弟顿悟,转化成文字则难度太大。比如,唐维禄和尚云祥教授“虎豹雷音”时就很为难,用的就是这种生活“感动”,当然更考验徒弟的功夫程度和武学悟性。唐维禄的“走路也是练功夫”,尚云祥一副“来了个朋友”的样子闲聊,看似悠闲自在,其实检验功夫,用心点播有心人。

三位形意拳大师,三种截然不同的授拳风格,教授同一人却没有引起什么冲突,原因何在?原因在于形意的形与意,只能授者身教,学者意会,如果勉强以文字描述,那么形就是“无形”,意就是“无意”。也就是说个人的学拳师父教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习武者的体悟过程,这些“高东西”只能“练明白”,多年习武得功夫并且自成风格。需要习武者“不要死抠外形,死于形下”“练武枯燥乏味时,要往骨头里边练”。在师徒传承的生活过程中,师父孜孜不倦的教诲和徒弟“拳打千遍,其理自现”的专研形成了“敬业”的另类表现形式。形意拳学成可谓作用甚多,但是李仲轩所学形意拳是李存义传下来的,宗旨是保家卫国、不是招摇生事。李存义曾言“形意拳叫国术,就要保家卫国”。外国侵略民族危难之时,武术界的口号则是“强国强种”。人对于武术的价值要求,随着社会变迁和武术传承在不断改变。当初的侠义思想在以平民阶层为主体的自发的民族斗争中及民族意识觉醒过程中升华为民族精神[7]。正因如此唐维禄的行事准则为“勇气和本领是要报效国家,对于私人恩怨,摆出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最好”;尚云祥年近七十之时仍爆发青年人一样的爱国热情,“简化”教拳用于战场。武术人对待习武日常的态度是习武不随便比武,要学会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久而久之,年轻的稚气与恣意放肆在师父的敬业传授与徒弟的苦心练武中磨灭,徒弟学会将习武生活化,并将敬业爱国融入生活。

2.4 中国武术拥抱社会的崇高理想,追求自由平等

传统武术技艺传承带来了一种特殊现象,师徒传承往往融入现实生活中的,需要一起生活共同体悟,生活中平凡的举动以身作则潜移默化,这种言传身教深埋心底。武术传承融入生活但不用于生活,武者提倡练武要不好动武,教导人不要随便抡拳头,与平凡人平等相处,吃亏后的气度和朋友就是善报。学武之后要有教导规矩的约束,但约束不等于没有自由,而是更高层次的自由,是有所成的自由。书中的武林轶事对比武搏斗场景一概从简,篇幅较大的是对形意拳的拳理分析和研讨。因为武者的意识里,武德和功夫相统一,追求自由人格才是真正的武术修为,也是追求中华民族人格自由与自由生活图景的路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文化自觉,这一诠释武学基于武者个体与社会群体的融洽,最终旨在追求人及人的国度和谐美满[8]。

《逝去的武林》记录的大约是1930年-1949年之间发生的事情,当时的武术世界已经从武侠小说中“不食人间烟火”的虚构状态脱离出来,为了生存武术流派的门徒也需要各谋生路。武侠小说中的“武林”与“江湖”在民初现实环境中难以生存。那时候的武术人多有隐逸于市之人,自由而又平等的演绎着身边的小人物。书中武者在严守“武林人士不能有官场身份”的门规时,为生存当过天津财政局长的保镖、海运牙行税的卡长,晚年在北京西单的一间电器商店看门维生。这一生的平凡,既是现实环境造就的,更是看透时局之后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与享受。徐皓峰从传主李仲轩的武术修练和亲身经历的武林轶事,获得另一种类型武侠小说的写作思维[9],传达武术精神和练武要诀以及讲述那一代武术宗师平凡中的不平凡(武德和传承)。

可以说,《逝去的武林》是徐皓峰的创作武侠小说灵感的源泉,他在人物塑造和故事构造上都尽量以写实为主,写的是真实的武人,而并非臆想出来的武侠,宗师也是凡人,与以往武侠电影中快意恩仇的大侠们展现完全不同的形象。徐皓峰的电影世界中,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理想或欲望,每一个都同时身具善与恶[10]。所以说李仲轩年轻时害怕承担武林前辈的名声没有答应唐师做媒之事,现实生活中的人(而非侠),善恶自有衡量。追求自由平凡的这份“现实”把徐皓峰从神幻缥缈的武侠世界拉到了现实生活,重新思考传承上千年的武魂和真正的侠风。徐皓峰作为《一代宗师》的编剧,在电影中也传达着宗师们面对自由平等的平凡生活的思考。电影里,宫二感叹道:“我见了自己,见了天地,却没能得见众生,希望你把这条路走下去。”武学的三重境界里,生活也是一部分,而且是最难翻阅和翻越的高山。生活面前人人平等,真正的武术之魂和侠者之风骨是翻越这座最高的高山。

3 结 语

新时代,“抵御外辱、强国强种”的伟大抱负不再那么强烈,“兼爱、非攻”的友善和谐的价值观却需要一直延续。“人要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肯定价值,这种肯定价值就是勇于自我牺牲和无私的爱,就是对完善和真理的爱,对天地自然和生命中一切神圣事物的爱。”[11]在这份“爱”面前,武术里的“强”并不完全是功夫的深厚,而指的是能有自己的节奏,能对个人价值做出选择,而这些选择能满足爱国、诚信、友善、平等、公正有关品行的基本要求。武术人所追寻的诚信、仁义、礼教、自我修养等逐步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的核心价值,并且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体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个体的价值追求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武者追求的和谐、诚信、友善等精神也被纳入了当今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术的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相一致,对当代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自觉、价值自信、价值实践”[12]三维度的构筑具有不可替代性。即使在太平盛世里,人们也同样需要“礼”的践行、“善”的初心、“爱”的生活、“高”的平凡。因此,我们坚信武术以其“讲武、习武、尚武”的“武化世界”同样可以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得力助手,服务于我们的新时代。

[1] 任仲平. 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N].人民日报,2015-4-20.

[2] 王 宏,郑薇娜.个体层面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5(04):180~184.

[3] 周伟良.行健放歌——传统武术训练文化的理论诠释[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73.

[4] 王笑格.《论语》中孔子的礼学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作用[J].汉字文化,2019(12):133~135.

[5] 温 力.民族文化精神和武术的对外交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07):31~35.

[6] 王 延.从儒家视角解读武德之“仁”、“义”、“信”[J].人民论坛,2012(04):162~164.

[7] 温 搏,王 静,王旭景,等.中华武术核心思想流变及其文化生态成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06):51~56+68.

[8] 王 宏,周 波.中西体育价值概念溯源及其范畴构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03):7~10.

[9] 陈大为.徐皓峰论:“武行”或逝去的民初武术世界[J].东吴学术,2017(03):45~57.

[10] 翁洁婷.从徐浩峰作品看新时期武侠电影的再度崛起从徐浩峰作品看新时期武侠电影的再度崛起[J].电影评价,2016(19):89~91.

[11] 殷 谦.心灵真经[M].安徽:黄山书社,2010.

[12] 朱 哲,薛 焱.价值自觉、价值自信与价值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4(05):23~27.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Chinese Wushu Core Values——Based on the Re-study of the Lost Wulin

TANG Meiyan, WANG Gang

1.Xinglin College,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200, China;2.School of Wushu, Wuhan University of Sport,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The lack of faith, belief and commitment is causing embarrassment, confusion and problems for Chinese wushu practitioners. Based on the re-reading of the Lost Wulin and the research of plentiful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essay aims at a thorough explor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of the Chinese wushu, resorting to such academic approaches as expert interview,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fe stories, martial arts concept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three masters in the book, and tries to find the way to express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in their unique lifestyle and beliefs. Research findings: Chinese wushu use the ethical practice of identity to achieve justice and harmony; Make use of the self-regulation of sticking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and deliver honesty and kindness; Use life belief to show devotion and patriotism; The pursuit of freedom and equality by embracing the noble ideals of society.

Chinese Wushu; Core Values; Manifestation Mode

1007―6891(2022)02―0016―04

10.13932/j.cnki.sctykx.2022.02.04

2020-04-01

2021-05-12

G852

A

猜你喜欢
武者武林中国武术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宋茜做“武者”,我要做到最好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体系下的武者悲哀
新时代武者冯义民
叮铃铃,叮铃铃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飞檐走壁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