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伟,郭振华,万 琳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建构及实证分析——以湖北省47个运动项目为例
王志伟1,2,郭振华1,万 琳1
1.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416000; 2.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434023。
依据“文化三结构”理论,采用德尔菲、层次分析等方法,建构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评价指标,8个二级评价指标,25个三级指标。以湖北省47个运动项目为例,利用评价体系对运动项目自身的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存在着明显的分层特征。其中,11个优势发展项目趋向于以竞赛类为主导,竞赛规则与技术动作较为完善,竞技性、观赏性较强,同时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13个潜优势发展项目趋向于以表演类为主导,开展条件要求不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项目组织规则、内部技术结构等仍需进一步规范;23个待开发项目趋向于以舞蹈类为主导,活动规则与组织要求相对简单,但受众人群相对较少,技术动作的规范性较差,原始性与落后性较为明显。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文化结构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体现在运动项目众多,还具有集健身性、娱乐性、教育性、人文性和审美性等于一体的复合价值[1]。它不仅与本民族的生产劳动生活紧密相连,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崇高理想的追求,而且为现代竞技体育注入新鲜血液,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2]。由此可知,民族国家的民族性,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民族国家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应自觉地纳入国家民族的建设中,使其不仅具有国家民族的民族特色,而且使其与国家民族的民族认同保持高度的一致性[3]。
如今,在中西体育文化的交融背景下,中西体育文化的认知差异与西方国家体育文化的霸权输出,让我们意识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危机,表现为阻挡不住存在空间的萎缩、遮蔽不住生存状态的凄凉、掩饰不住文化根底的流失[4]。新形势下,我们亟需深度挖掘本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记忆,理性审视中西体育文化差异,增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主导性,以提升民众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因此,本文为迎合当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颓势的情形,更好的识别运动项目当前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分层评价,挖掘运动项目可能的发展潜力,有针对性的指导其发展。
本文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湖北省47个运动项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介于北纬29°01′53"—33°06′47",东经108°21′42"—116°07′50"之间,现有56个民族,常住人口5851.5万人,拥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50项之多,且形式多样,按区域特点和项目特点可以将其分为神秘的湖北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富饶的江汉平原民族传统体育、繁华的武汉城市圈民族传统体育三部分[5]。
湖北西部区域内山脉延绵,风情浓郁,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人们善歌善舞,素有“歌舞之乡”之称,如长阳巴山舞、恩施媷草锣鼓舞、来凤摆手舞、利川穿花舞、郧阳凤凰花灯舞等。江汉平原区域内沃野平旷、湖泊密集、降水丰沛,运动项目特点与水密不可分,如洪湖凤舟、五虾闹鲇、搭虾子、仙桃采莲船等。武汉城市圈区域内地势低平、水道纵横、四季分明,在这种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的交互作用下,人们崇拜龙狮、习水便舟,如唐家渡舞龙、安陆麒狮舞、黄陂僵狮子等。
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整体上遵循“文献研究与提出问题→理论分析→体系建构→实证研究→数理统计分析→研究结论”的思路进行研究。理论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在理论分析部分,通过中国知网与湖北省图书馆,收集和整理了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湖北省民族民间体育、荆楚民俗体育以及文化结构、社会分层等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评价体系建构部分,通过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对湖北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线教师教练员、管理者进行了两轮征询,通过归纳、修改各级问题指标使专家的意见趋于集中,建构出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并计算出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其构建的流程如图1所示。
实证研究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法,通过个案研究进行深度访谈,为掌握较为客观真实的数据,一方面,通过实地观察、参与式体验、视频交流等方式,对运动项目的要素属性有一定了解后,根据运动项目的评价量表,再对当地运动项目的负责人或从事者进行问卷调查。另一方面,对于统计结果相差较大的指标,再次进行专家访谈,使意见趋于集中。
图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6]
资源合理配置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生态经济目标,根据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利用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对自然资源系统进行改造、设计、组合、布局的活动[7]。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问题也是在资源配置有限的情况下,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得到最佳的发展效益。然而,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佳的发展效益,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区域内运动项目发展能力的优先序列。由于所有运动项目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潜力具有明显差异,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就需要规避所有运动项目都一视同仁的保护心态,有所侧重的去发展[8]。因此,只有确定了具有群众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优势项目以及群众基础较弱而短期内不能取得较大效益弱势项目,有针对性的给与两类项目最亟需的资源,才能够确保有限的资源在空间或不同部门间的得到最优配置,以及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最优分布,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控制与决策。
虽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且形式多样,但每个运动项目的开展情况差异明显,呈现个别项目突出,部分项目有颓势的“两极分化”现象[9]。导致此现象的根源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文化的变迁和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需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例如,赛龙舟、武术、太极拳、舞龙、舞狮等作为当今发展突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与多种文化形态相互渗透,形成了与时代变化相吻合的内部结构,促进了其发展。但是,对于来凤摆手舞、来凤地龙灯、竹溪打莲湘等项目,本来流传面较为狭窄,主要是在民俗节日、消灾辟邪、求雨谢神时表演,加上繁杂的准备工作及演出成本使得地龙灯面临消亡的境地。由此可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呈现出分层发展的态势。因此,在传承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为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能力与发展潜力,完整的概括运动项目的整体属性,亟需建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指导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发展。
文化是人创造的,也是为人所独自占有的。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人们所参与的各种活动,到各种建筑物的建造、服装、工具、器材等都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体现。当然,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而且每一个运动项目都拥有其自身的文化结构特点。文化结构是指文化体系内部不同文化元素和各组成元素的文化丛相互联系、作用的方式和秩序。包括三个层面,即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最能体现一种文化的特质,是最难改变的层面,一般文化变迁由表层开始,随后相应变更中层,最后反映在人们的观念上,导致深层文化的变动。然而,观念的变革又会加速表层文化的改变,一般表层文化总会隐藏着人们的一定观念、思想和感情等[10]。
基于文化结构理论审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社会存在形式,可以较为客观的反映出运动项目最一般规定性的要素特征,同时也是对其解剖自身、识别范畴与发展定位的重要手段。由此可知,文化结构三层次理论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结构划分的良好依据。依据评价体系建构的思路,将评价目标划分为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三个维度。因此,在借鉴“目的树分析法”的基础上,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的准则层可以划分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物质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制度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精神层,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形态。
依据德尔菲法相关研究,专家团队组建人数以10-30人为宜[11]。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共遴选了21名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的一线教师、教练员、管理岗位的专家,专家团队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专家团队基本情况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开放性的系统工程,为客观表征出各子系统的内涵特征,本文基于文化结构的三层次理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结构进行剖析,在遵循科学性与完备性原则、可操作性与针对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对能反应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物质层因素、制度层因素、精神层因素为目标的各级指标进行支持程度打分并对问题指标提出修改建议,经历了两轮专家意见的征询,问卷回收率为100%,对两轮专家征询意见结果的处理,采取了数理统计法定量选取代表性的指标,指标的赋值是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量表,评定按“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5种回答来评定,分别代表5、4、3、2、1计分,本文所选取指标的平均值均在3.5分以上。
通过整理第一、二轮专家的征询意见,运用以上计算原理对各指标进行筛选,最终构建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包括一级评价指标3个;二级评价指标8个;三级评价指标25个,如图2所示。
图2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结构分层评价体系
以湖北省域内民族传统体育47个项目为例,为验证其发展的分层特征,依据建构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所包含的指标,通过实地调查向当地运动项目的裁判员、运动员发放调查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对所熟悉的运动项目进行打分,打分的标准依据李克特5级评分刻度,分值由强到弱分别为9、7、5、3、1。在问卷整理过程中对运动项目、统计频次、综合得分以及排序进行了数理统计,其中综合得分是依据被调查者对所熟悉运动项目的25个指标打分,然后根据指标的组合权重算出分值,再依据统计频次算出平均数。运动项目的评价分值如表2所示。
从表2所统计出的47个运动项目的评价分值可以看出,所有运动项目发展的现有条件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依据运动项目的评价分值,将综合得分在6分以上的项目定义为优势发展项目,5-6分的项目定义为潜优势发展项目,5分以下的项目定义为待发展项目。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表
从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优势发展项目有11项,趋向于以竞赛类项目为主导,同时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中较为常见的项目,具有分布广、易于开展的特点,如武术、龙舟、舞龙、舞狮、高脚赛跑等,这些项目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表现为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追求形神统一的人格审美情趣,具有一定的健身、娱乐、教育等价值[12]。根据专家的指标打分情况可知,这些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动作、开发程度、组织管理、商业赞助等方面得分较高,可以看出项目本身具有较为完备的技术动作与竞赛组织管理制度,其观赏性和娱乐性也较强,再加上一定的市场基础,与现代竞技体育相接轨,如龙舟竞渡已成为当今亚运会与全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全国多地都有着专门从事项目管理、教学与科学研究的人员与赛事组织。因此,这些运动项目在开展中较之其它项目,无论在内部结构的科学性还是外部开发条件的优越性中都具备一定优势,使之成为优势发展项目。
潜优势发展项目有13项,趋向于以表演类项目为主导,根据专家的指标打分情况可知,这些项目在对场地设施的要求、参与人群数量、项目信仰习俗、追求愉悦心境等指标得分较高。由此可知,这些项目在开展条件要求不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项目组织的规则、内部技术结构等还需进一步培育和完善,特别是项目的内涵、组织形式、效果评估等仍需进一步改进、规范与推广,如珍珠球、摆手舞、蹴球、肉连响、搭虾子、潜江草把龙灯、踩高跷等项目。基于这类项目具有一定的普及基础,在一定数量的村落、乡镇的社区群众健身或传统民俗节日具有良好的载体,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娱乐价值和教育价值。可以预见,随着这些项目开展的规范性与内部技术结构的科学改善、项目功能的进一步开发以及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将来有可能会成为群众体育喜闻乐见的健身方式。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虽是各族人民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参与,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之中,并具有丰富的内涵[13],但这23项待发展项目趋向于以民族民间舞蹈类项目为主导,项目活动本身含有浓重的地方信仰习俗,娱乐氛围浓厚,受众人群也相对较少,而且很难鉴别每个运动项目就一定属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是民族民间舞蹈等活动形式。根据专家的指标打分情况可知,这类项目开展的时空条件、参与人群特征、项目礼仪规范得分较高,可以反映出对季节、场地、器材、参与人数、性别、年龄等条件要求不高。但是就运动项目本身来讲,技术动作的规范性较差,同时没有规范的竞赛组织制度,活动组织较为随意,通常会以民族传统节日或是安葬嫁娶日为载体出现,体育健身的目的性较差,现代成分较少,且有些项目与艺术、杂技相兼不好区分,凸显出这些项目发展存在的局限性。
新时代各国“文化软实力”竞争与博弈已成常态化[14]。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分类发展是体育强国战略实施中的责任与使命,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优秀文化,加强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本文建构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及项目分层发展划分标准,并对湖北省47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优势发展项目有11项趋向于以竞赛类为主导;潜优势发展项目有13项趋向于以表演类项目为主导;待发展项目有23项趋向于以民族民间舞蹈类项目为主导。
[1] 苏 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8):25~30.
[2] 王智慧.社会变迁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沧州武术文化的变迁与启示[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01):81~95.
[3] 王广虎,冉学东.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2):1~12.
[4] 卢高峰,王 岗.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问题机遇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04):52~57.
[5] 卢 洋,欧亚梅.竞技楚天——荆楚民俗体育[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
[6] 王志伟,陈连朋,李 静,等.我国小学校园足球训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研,2019,40(06):34~41.
[7] 张孔军,钱娅艳.改革开放40年高等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学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02):103~114.
[8] 汤立许,蔡仲林,刘 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05):574~578.
[9] 白晋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改革发展40年回顾与展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42(05):9~14.
[10] 苏 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结构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6(05):80~83.
[11] 蒲鸿春,王志伟.我国全民健身政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2):11~16.
[12] 常毅臣,陈 青,张建华,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延伸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01):60~66.
[13] 白晋湘,万 义,龙佩林.探寻传统体育文化之根传承现代体育文明之魂——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01):119~128.
[14] 周明星,肖 平.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J].广西社会科学,2019(03):19~23..
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Hierarchical Evaluation System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Taking 47 Sports Events in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ANG Zhiwei1, 2, GUO Zhenhua1, WAN Lin1
1.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2.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s,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China.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hree structures of culture” and Delphi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hierarchical evaluation system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s constructed, which includes 3 first level evaluation indexes, 8 second level evaluation indexes and 25 third level indexes. Taking 47 sports events in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uses the evaluation system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sports ev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obvious stra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raditional sports of Hubei Province. Among them, 11 advantageous development projects tend to be dominated by competition, with perfect competition rules and technical movements, strong competitiveness and appreciation, and certain market foundation; 13 potential advantage development projects tend to be dominated by performance, with low requirements for development conditions and certain mass base, but the project organization rules and internal technical structure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regulated The 23 projects to be developed tend to be dominated by dance, the activity rules and organization requirements are relatively simple, but the audience is relatively small, the technical action is not standardized, and the originality and backwardness are obviou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Project stratification; Evaluation; Cultural structure
1007―6891(2022)02―0115―05
10.13932/j.cnki.sctykx.2022.02.24
2020-10-14
2021-01-19
20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项目编号:19XTY010);2020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Q040)。
郭振华,男,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G852.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