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刘少奇对安源精神的培育与构建

2022-02-04 12:31苗体君
关键词:安源刘少奇工人

苗体君

(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湛江市 524088)

安源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同志到安源,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过程中,培育出的一种革命精神。2018年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22年春天,刘少奇同志根据党的指示回国,参与领导闻名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提高了党组织在工人群众中的威信。他组织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和汉冶萍总工会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产业工会组织,成为激励全国工人运动的一面旗帜,刘少奇同志也因此成为我国著名工人运动领袖和主要领导人之一。”[1]

关于安源精神的内涵,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角。早在1923年8月10日,刘少奇就曾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一文中说,“‘秩序、齐心、勇敢’,要算是我们神圣精神的表现”[2],把“秩序、齐心、勇敢”[3]作为这一革命精神的内涵。检索中国知网,关于安源精神内涵的研究,理论界存在着三种说法,一是中共萍乡市委宣传部的刘建民在《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10期撰文,认为安源精神的内涵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为革命无私奉献的精神;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勇于创造的精神;义无反顾、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同心同德、严守纪律、团结奋斗精神。”[4]二是江煤集团公司安源精神研究会的孙正风、刘云华在《党史文苑》2013年第10期撰文,认为安源精神是一种“企业精神”,[5]其内涵包括:“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团结守纪,特别能战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定信念,义无反顾;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6]三是萍乡高等专科学校的黎祖谦、邓启沛在《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撰文,认为安源精神的内涵是:“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7]随后,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的黄万林在《光明日报》理论版2015年12月15日撰文,也认同“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8]这一说法。萍乡学院安源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的陈永国在《萍乡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撰文,也同样认同“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9]的说法。2021年3月21日,萍乡市委书记陈敏履新萍乡第一次调研时,就选择到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进行调研。调研时,陈敏同样强调了“‘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10]由此可见,“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10]的安源精神已得到了当今这个时代最广泛的认同。

1922年9月,刘少奇同志“受中共湘区委员会和毛泽东同志的安排,去江西安源煤矿”,[11]至1925年春,刘少奇同志“离开安源”[12]。在安源的三年中,刘少奇同志先后担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全权代表、窿外主任、代理总主任兼窿内主任、总主任和汉冶萍总工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参与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的第一次大罢工;随后,他接替李立三同志的工作,开始全面负责领导安源工人运动,安源是刘少奇最初开始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在安源的三年中,他把马列主义的工运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运用于安源工人运动实践中。当时全国工人运动正处于低潮时期,正是在刘少奇的正确领导下,安源工人运动才奇迹般地继续高涨起来,成为北洋军阀统治区域内,唯一一个公开存在的工人运动革命堡垒,也为当时的全国工人运动树起了一面旗帜。当时的安源也因而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13]。刘少奇同志不仅注重开展工人运动的革命斗争实践,而且非常重视对工人运动理论的总结,这期间的刘少奇撰写或与别人合作撰写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俱乐部组织概况》《对俱乐部过去的批评和将来的计划》《“二七”失败后的安源工会》等文章和报告。可以说刘少奇同志在领导安源工人运动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历史功绩,同时也培育、构建了伟大的安源精神,为安源精神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培育、构建了安源精神中“义无反顾”的奉献精神

义无反顾作为一个成语,其含义是:“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14]安源路矿工人在刘少奇同志的正确引导下,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道路,他们勇往直前,从未被强大的敌人所吓倒。面对失败与挫折,他们从来没有动摇过,更没有退缩过,而这些都与刘少奇同志的领导密不可分。

2016年11月29日,在纪念朱德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15]这段讲话虽然是在纪念朱德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讲的,却也高度概括了理想信仰对刘少奇革命生涯的重要性。可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贯穿着刘少奇革命生涯的全过程。在1922年的大罢工中,路矿工人面对资方、军队的威逼与利诱,他们义无反顾,不为所动。而作为谈判代表的刘少奇,面对敌人要把他“斫成肉泥”的淫威,更是义无反顾,无所畏惧。因此说,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必须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仅是安源精神的灵魂,更是安源精神中“义无反顾”奉献精神的源泉与动力。

理想信念既是一个人的前进方向,更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则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更是共产党人为革命“义无反顾”的强大精神动力。20世纪20年代初,刘少奇同志奉调到安源工作时,就明确告诉安源工人,他是“抱定社会主义的思想”,[16]干“改造社会的事业”[17]而来的,也是帮助安源路矿工人办事而来的。当时,刘少奇同志口中的社会主义,其实就是今天大家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刘少奇同志自从参加革命以后,自始至终抱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并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因刘少奇同志在安源大罢工中的出色表现,大罢工胜利后,工人们推选刘少奇为俱乐部窿外主任。当时,工人们一致提议,要给这位担任俱乐部窿外主任的刘少奇每月200块大洋,作为他每月的生活费,但最终被刘少奇婉言拒绝了。也正因为刘少奇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大罢工的关键时刻,能够不顾个人生死,只身赴约,为争取工人的权益与敌人展开面对面的斗争,可谓是一身是胆。在“二七”大罢工失败后,全国工人运动陷入低潮,安源路矿工人正是在刘少奇同志的领导下,成功挫败反动当局分化、瓦解工人俱乐部的种种阴谋。由此可见,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革命者为革命“义无反顾”的动力与源泉。

除了通过丰富的革命实践来构建、培育安源精神中“义无反顾”的奉献精神外,安源时期的刘少奇同志还通过撰写或和他人合作撰写包括《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对俱乐部过去的批评和将来的计划》《“二七”失败后的安源工会》等一系列文章,从理论上构建、培育了安源精神中“义无反顾”的奉献精神,并使“义无反顾”的奉献精神成为安源精神的灵魂。

二、培育、构建了安源精神中的“团结奋斗”精神

刘少奇同志在安源工作期间,就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在工人运动实践中着力打造团结奋斗的精神,并引导工人树立整体观念、团体意识和要为全体劳苦大众的解放而奋斗的思想,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培育、构建安源精神中的“团结奋斗”精神时,刘少奇同志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入手。

第一,在罢工胜利后,教育工人不要沉醉在胜利中,要继续为阶级的最终胜利而奋不顾身地斗争。对此,刘少奇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一文的结尾,告诫大家:“说到我们自己,过去的经验,固然证明了我们精神的坚强,魅力的雄伟;但同时世界的大势——国际资本主义最后的侵掠,国内军阀最后的反动,我们开赴前线的伙伴,在这种侵掠反动的炮火中,已经一排一排的阵亡了,睡在后营的预备军,还在迷迷糊糊地做那‘苦是命定’。”[18]“我们今后不仅应为我们的自己的团体,为我们万余工友,努力奋斗,我们更应为我们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苦朋友努力奋斗!我们一面要去唤醒后营的伙伴;一面自己打叠精神收拾器械预备开赴前敌。时机何等紧迫,责任何等重大。伙伴们,庆祝过去的事小,预计将来的事大。”[19]当时在纪念罢工胜利的传单上,俱乐部也反复地向工人宣传:“一部分的胜利不算胜利,全阶级的胜利才是真胜利。因此我们在庆祝我们自己胜利的时候,必须想到我们全阶级上去。我们在今天以后,应当加倍努力的就是:被封闭了的工会我们要恢复起来,没有组织的工人,我们要组织起来,把全国的工人联成一气。做到了这一点,就是我们无产阶级初步的胜利。我们要联合全阶级打倒资本家,建设劳动者的国家,这才是我们最后的胜利。”[20]又说:“无产阶级真正的胜利,只有俄罗斯的工人已经得着了”,“人家已经为我们开了一条大路,我们还不跟着走吗?”[21]刘少奇同志的这些话都极大地鼓舞着安源工人,并在工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刘少奇同志认为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是互相支援的,提出要勇于为整个阶级的利益而奋斗。在汉治萍公司中的永和煤矿、株洲转运局工人罢工以及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工人罢工时,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都直接或遵照湘区党委的指示派出安源工人前往支援。如将紫家冲、湘东的水和煤矿、株洲转运局等三处组成俱乐部分部,连成一体,“并于援助同阶级的伙伴和谋,在全国工人团结上,尽了很多力量。如以经济支援唐山、京汉、水口山、汉阳铁厂等处失业工人近二千元;援助株洲、长沙被水灾的难民千余元;又尽力联络各处工友组织汉治萍总工会、湖南工团联合会、粤汉铁路总工会,又加入全国铁路总工会”[22]等组织,初步实现了对工人阶级的大联合。后来,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大批安源工人离开自己的安源“小家”,去广州农讲所学习,而后参加北伐,投身共产党领导的秋收起义,奔赴井冈山,参与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并以此汇入中国革命的洪流中。这些都与刘少奇同志对工人进行的远大革命目标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因此说,刘少奇同志在安源三年里,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培育、构建了安源精神中的“团结奋斗”精神,并铸就了安源精神的精髓。

三、培育、构建了安源精神中“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安源路矿工人在持续10年的革命斗争中,从来也没有满足于现状;他们与时俱进,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从来也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可以说,“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同样与刘少奇同志的领导密不可分。

“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可以说,贯彻着安源时期刘少奇同志工作的全过程。刚到安源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刘少奇同志先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连续撰写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对俱乐部过去的批评和将来的计划》2篇文章。文章中阐明了如何在工运斗争中使工人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借以培育“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首先,刘少奇同志提出工人运动必须与社会改造的步骤相一致。鉴于中国革命的“长途”[23]性,刘少奇同志提出社会改造必须分几步推进,“(一)使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养成无产阶级支配社会的潜伏势力;(二)实行夺取政权,由政治的力量消除社会一切阶级的压迫——人的压迫;(三)在产业公有制度底下以极大的速力发展实业,减少人类自然的压迫。”[24“]在当时的情况下,工人运动主要从事的应是第一部分工作,并把这部分工作又具体化为三步:第一步增加工资;第二步减少工作时间;第三步教育培养工人,成为无产阶级有方法地支配社会潜伏势力的大组合。”[25]这样,就把工人运动与中国革命联系了起来,既排除了工团主义,又赋予了工人运动以新的内容,这也就是说工人运动的发展应该适应整个社会改造的步骤与阶段。

其次,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实现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刘少奇同志无论在安源大罢工中,还是在创办工人俱乐部及后来的工会工作中,都始终注意为争得工人的经济利益,为消除工人经济上所受的压迫和剥削而斗争。同时,还非常注意引导工人开展政治斗争。他提出,从“社会改造的步骤看来,工人以罢工手段要求普遍的增加工资和减少工头职员无理的压迫与剥削,并不是我们的目的,乃是一种手段,即是利用群众的‘利害’心理划清资本家与工人之界限,使工人阶级自觉的团结起来,增加工资、减少工作时间这种经济的奋斗,在工人将来全部的利益上看来是很小的,但是我们必得要做这种利益很小的运动,才能使工人目见利害的关系团结起来,才能训练工人的奋斗能力及方法。这是工人解放运动最初步的工作”。[26]另一方面,对那种只搞经济斗争,不注重政治斗争的倾向,刘少奇同志亦给予了严肃的批评,他曾说,“工人组织团体的目的,极为远大!将来还是要管理世界一切的,增加工资,不过是为争得目前很小的利益使大家认识阶级的利益而组合团体的一种手段,绝对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俱乐部的第一步,替大家做的事,固说是加工资,但是俱乐部绝对不是只加点工资就完了的,而且工资是不能常时增加的。”[27]那种“认为俱乐部以加工资为职志的错误”,“实大足以防阻团体前途远大的发展。”[28]显然,刘少奇同志既看到了进行经济斗争的必要性,又看到了进行政治斗争的重要性,在努力寻找着“前进的路”,引导工人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冷静而勇敢地探索前进。

可以说,刘少奇同志关于在工人运动斗争中使工人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紧密结合的一系列论述,不仅为当时正处于低潮的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还为当时的工人运动提出了斗争必须要有所节制,养精蓄锐,以等待革命时机的到来,这些更是安源精神中“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的理论体现。

四、培育、构建了安源精神中“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2005年6月21日,还是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曾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29]从此“中国共产党沿着红船的航向,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30]“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重要元素,刘少奇同志虽然没有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但他却是中国共产党最早领导工人运动的主要成员之一,同样具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可以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贯穿在刘少奇同志领导工人运动的全过程,并通过其工人运动的实践,培育、构建了安源精神中的“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形成的安源精神中的“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从一开始就少不了刘少奇同志的智慧。1922年9月11日清晨,刘少奇同志提着个木箱,乘汽车从长沙来到株洲,等待多时的朱少连接过刘少奇同志的木箱,然后二人便乘株萍铁路的火车赶往安源。到达安源后,刘少奇同志就迫不及待地打听安源的近况。朱少连压低声音说:“现在路矿两个多月不发饷,工人生活很艰难,怒骂资本家不顾工人死活,忍无可忍,嚷着要跟资本家干一场,但又束手无策,等你拿主意呢!今天,我们俱乐部致函路矿两局,揭露其企图封闭俱乐部的阴谋,提出三项要求,限期答复。”①刘少奇接着问道:“哪三项要求?”朱答:“一要保护俱乐部;二要按月津贴给与俱乐部经费;三要发清工人欠饷。限当局在9月12日午前答复,否则就罢工。”刘少奇同志听后笑着说:“这叫‘先礼后兵’,很好!只要大家齐心,什么事都能办得到!”②

12日晚,党支部召集全体党员和俱乐部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罢工问题。会上,大多数人主张立即进行罢工。但也有少数人提出:近日新调来大批军警,如果闹罢工,可能会遭到武装镇压,主张“请愿”好些。关键时刻依然不能缺少刘少奇同志,经过客观地分析后,刘少奇同志先耐心地说服了提出“请愿”的人,在统一认识后,大家才一致赞成立即罢工。13日,安源路矿工人成立了罢工指挥部,李立三任总指挥,刘少奇任俱乐部全权代表。15日凌晨2时,13000多工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开始大罢工。16日,两局派人来到工人俱乐部,请代表到戒严司令部商量解决罢工办法。刘少奇同志决定独身前往时,被工人拦住。工人们对刘少奇说:“他们没安好心,你去凶多吉少。”刘少奇回答说:“我为大家办事,就是死了也光荣。”[31]他力排众议,挺胸昂首,深入虎穴。

当时戒严司令部设在矿局办公楼内,大楼门口两旁架着两挺机关枪,警卫森严,杀气腾腾。刘少奇同志毫无畏惧地走进会议室,当时戒严司令、赣军旅长李鸿程坐在会议室的正面,两边是路矿两局代表和地方绅士。刘少奇刚刚坐下,李鸿程就质问他,“你们俱乐部为什么要鼓动工人作乱?”刘少奇大义凛然,反唇追问:“你们究竟是谈判,还是审问?是要解决问题,还是要扩大问题?”李鸿程威胁刘少奇说:“如果坚持作乱,就把代表先行正法!”刘少奇坚定地说:“这是一万多工人的正当要求,你们就是把我砍成肉泥,也解决不了问题。”李鸿程说:“你有一万多工人,我有一万多士兵。我有办法制裁你们!”③正当李鸿程狂叫的时候,朱少连等人带领6000多工人纠察队员,从四面八方包围大楼。群众愤怒的吼声传进会议室,“要谈判到俱乐部去谈!”“谁敢动刘代表一根毫毛,我们就把路矿两局打得片瓦不留!”楼下如雷贯耳的吼声和口号声一阵接一阵地炸响,会议无法继续开下去。最后,矿长和司令见无法控制局面,就“请刘代表出面维持秩序,问题好商量,好商量!”④正是在刘少奇的积极努力下,最终取得了罢工的胜利。可以说,正是刘少奇同志在罢工实践中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才使得罢工取得最后的胜利。

综上所述,刘少奇在安源的三年里,通过一系列的革命实践,用行动培育、构建了安源精神。最重要的是,他还同时撰写或和他人合作撰写了包括《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俱乐部组织概括》《对俱乐部过去的批评和将来的计划》《“二七”失败后的安源工会》《整顿萍矿意见书》《救护汉冶萍公司》等一系列文章。通过这些文章,刘少奇同志又从理论上架构了安源精神。因此说,刘少奇同志不仅从理论上培育、构建了安源精神,也从实践上培育、构建了安源精神,同时更是安源精神的践行者。刘少奇同志为安源精神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注释:

①②中共萍乡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中共萍乡党史大事记[M].江西:中共萍乡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出版社,1995:12,13.

③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江西分会等.一身是胆[M].江西: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江西分会编印,1983:7.

④南昌铁路分局工会.江西兴建铁路早期和建党初期的铁路工人运动[C].南昌铁路分局工人运动史大事记,江西:南昌铁路分局工会编印,1990:25.

猜你喜欢
安源刘少奇工人
研学安源儿童团 致敬鲜艳红领巾——“安源儿童团中队”风采录
红色安源娃追光之旅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李安源作品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