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良
(青海省总工会干部学校 西宁市 81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愿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传统农业与非传统农业相互协调,相互并重,催生了新型农业农村发展格局,延伸了发展链条,丰富了发展内容,拓展了农业增收的新途径、新渠道,为广大的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带来了契机,技能就业成为新时代农村女性就业创业的关键。青海省海东地区的青绣产业使当地农牧区妇女刺绣、务农“两不误”“两收益”,开辟了农村妇女技能就业创业的新路子,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农村妇女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样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她们既是脱贫攻坚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践行者、贡献者,是推动乡村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重新审视农村妇女的发展潜力,激发其内生动力,切实提升农村妇女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对助推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显示,18~64岁女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年,其中农村女性为5.9年,青年女性受教育年限明显高于中老年女性;女性中接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高等教育的占14.3%,接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占33.7%;农村女性中教育程度在大学专科及以上的占2.1%,接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占11.6%。[1]
中西部农村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4年,比京津沪和东部地区农村妇女分别低3.1年和1.2年,比该地区农村男性低1.4年;中西部农村妇女接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占10.0%,远低于京津沪和东部地区农村妇女,也比该地区农村男性低4.6个百分点。[2]
从以上可以看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整体教育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中西部农村妇女接受教育的状况目前仍处于偏低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城乡性差异、地区性差异和群体性差异,发展极度不平衡。但值得肯定的是,农村女性普遍都有受教育经历,具有小学、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居大多数,成为当前农村女性的主要学历层次。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年龄越轻受教育水平越高。接受过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且呈上升趋势。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原有的生活环境完全被改变,农村女性享有了更多的继续教育机会,绝大多数的农村女性能从电视、网络、新型媒体、报刊、杂志、书籍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学习方式便捷,知识内容丰富,知识更新速度快。
各类教育培训是除正规教育以外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方式。事实上,劳动者所具有的许多实用的劳动技能都不是在学校里获得的,而是得益于各类培训。《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4至2017年,全国累计开展政府补贴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856万人次,全国农民工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0.6%,对于广大农村妇女来讲,更是如此。来自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显示,农村女性参加的培训主要以实用技术为主,占61.5%。培训经费由政府部门提供的,农村女性为36.2%,比男性高6.7个百分点;培训经费由国际项目提供的,农村女性为1.8%,比男性高0.9个百分点。[3]
除农业生产必需的种植技术以外,目前多数农村妇女都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其他实用技术,这些实用技术大多来自于政府提供的培训。这说明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促进农村妇女技能培训是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年轻一代农村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整体水平要高于老一代农村妇女。
现今,农村女性对于技能学习意愿加强,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技能培训需求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态势,职业化、层次化、实用化的要求在加大,通用性的、泛化的、初级的培训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女性的要求。各地纷纷以扶贫产业为平台,整合优势资源,通过对农村女性农业技术和非农业技术的培训,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促进扶贫产业不断发展,增强贫困村、贫困户的自我造血功能,让农村妇女真正强起来、富起来。
就广大的农村妇女而言,已婚妇女是目前农村女性的主要群体。因大多数农村青壮年男性长期外出务工,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早已交付给留守家中的女性,她们几乎人人都是家里真正的顶梁柱,“四重”“三偏”“三少”现象突出。“四重”即家庭负担重,家庭责任重,家庭事务重,精神压力重;“三偏”即文化程度偏低,劳动技能偏低,身体状况偏差;“三少”即外出活动少,夫妻见面少,日常开销少。一方面,她们要照顾家里老人孩子和生产劳作;另一方面,家庭运转也需要必要的开销,务工成为她们的主要选择之一。
农村女性劳动用工特征显著,一是就业领域狭窄。要求低、有收入、离家近是大多数农村妇女的择业标准,兼职性的工作最受欢迎。在我国,除了东南部区域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有大中型企业以外,多数农村小微企业居多。就当地的小微企业而言,能吸纳的农村妇女相当有限,保洁员、服务员、操作工、保姆等临时性工作是农村妇女的首选,主要限定在农副产品粗加工、小手工制造、机械小配件加工、打扫卫生、看护老人孩子等就业范围。二是就业渠道单一。绝大多数农村女性就业途径是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她们也认为这种方式最安全最可靠,很少有人会通过中介去寻找工作。从心理上讲,农村妇女认为中介是外人,和中介打交道等于是和陌生人打交道,况且介绍工作要收费,担心上当受骗,加之农村缺少专门为农村妇女就业服务的工作机构,就业信息相对闭塞等情况,她们感觉还是亲帮亲、邻帮邻的更踏实。三是非正规就业成为主流。当下农村妇女基本都是以非正规就业为主,这是目前中国农村妇女就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其中就近就业是农村女性就业的关键点。她们自身文化水平低、缺少职业技能,工作难度小、可以照顾家,就能满足农村女性全部工作需求。受地区、综合素质等因素的限制,辅助性、服务性、临时性的工作岗位上,农村女性居多数。四是非农业领域就业人数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放弃农业劳动转向非农就业,从事非农劳动的比例在进一步扩大。还有在从事农业劳动的同时从事其他劳动获取收入的农村妇女,人数也在继续扩大。特别是外出务工拓宽了农村妇女的视野,非农就业能力显著增强,有外出务工经历的返乡妇女从事非农劳动的比例达到37.8%,比从未外出务工的农村妇女高16.3个百分点。
海东市是青海省地级市,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海东地处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史称“河湟间”或“河湟地区”。海东下辖2个市辖区、4个自治县,分别为:乐都区、平安区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作为青海省最大的农业区,2019年末至2020年初,全市户籍人口172.61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47.1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7.33%;乡村户籍人口125.44万人,占72.67%。[4]这里是青海省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分别占全省的40%、30%、34%。可以说,在青海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海东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海东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进城务工的群众越来越多,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问题日显突出。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青海省农村留守妇女就达到了3576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女性人数在逐年上升,返乡的农村女性人数也在连年增加。因为家庭、自身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她们的贫困状况不容乐观,成为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
近年来,海东市青绣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村妇女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亮点,走出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天地。
青绣以地域命名,历史悠久,是土族盘绣、藏绣、皮绣、撒拉族刺绣、回族刺绣、河湟刺绣等青海刺绣的总称,是青海各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的民间手工艺,也是全省参与人数最多、应用最广泛、影响最长久、与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最密切的一种民间艺术,更是广大农村妇女耳熟能详、信手拈来的生活技艺。
为更好帮助农村妇女脱困解困,走上富裕之路,重新认识青绣的价值,进一步发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刺绣行业创新发展,海东市积极组织收集大量民间刺绣文字、视频、图片等资料,并通过普查进一步摸清家底,建立青绣数据库,完善档案管理,编制青绣保护名录,建立健全刺绣非遗名录保护体系,并以重大节庆宣传活动为载体,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项目的保护和宣传。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壮大刺绣人才队伍,鼓励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刺绣传习活动,促进了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通过系列活动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兴趣爱好向生活技能转变、民族技艺向就业技能转变、“指尖艺术”向“指尖经济”转变。
农村妇女的缺位不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她们不仅是家庭里重要的一分子,同样也是脱贫致富路上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海东市从思想意识上提高农村妇女对贫困、就业技能改变贫困的关键作用的认识及向贫困宣战的决心,通过把炕头、田间、家门口人人都会的民间技艺转化成脱贫致富的手艺和技能,树立起她们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生活自信。
基于农村女性就业和家庭需求,海东市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青绣民间艺术,改变奶奶教、妈妈传、姑娘学的单一技艺传承模式。针对青绣艺人老龄化较为严重的问题,及年轻优秀的传承型人才匮乏的现状,组织上门宣传、走村入户,反复动员,做到家喻户晓。先让留守在家的女性重新认识和熟悉青绣技艺,再让其开发、经营、推动青绣技艺。在降低就业门槛、增加就业机会的基础上,增强农村女性扶弱助贫的主动性,让她们在家门口获得发展机会,实现自身价值。
通过留守在家女性实实在在的作为,使很多返乡的女性甚至是男性加入到青绣传承队伍中。目前,青海省刺绣经营场所中长期从事刺绣人员约34207人。其中,绣娘33185人,绣郎1022人,季节性从事刺绣的从业人员近30万人次。以村、乡、镇为单位,地域性为代表,由一个人绣变成大家绣、家家绣,“家内经济”转化为“家外经济”,形成青绣就业团队。依托非遗文化产业,引导和培育了以互助县素隆姑刺绣有限公司、互助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为主体的盘绣产业龙头企业,互助、民和、循化等县区相继设立了生产基地、艺术馆、扶贫产业园、扶贫车间等,成立了青绣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机构,形成青绣产业化发展。同时,帮助异地搬迁农户分地区、分人群按不同产品类型发放订单进行集中生产,切实把就业岗位直接带给贫困户,有效解决农村女性的就业创业问题,拓宽了农村女性的增收渠道,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方案。共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460多户,长期从事青绣手工技艺的绣户有2600多户,年加工青绣产品约10万余件,销售收入达2000多万元。
青绣是青海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特殊密码和文化图腾,已成为广大农牧区妇女巧手脱贫的重要途径。如何做强做大、做精做细,并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达到规模化发展、整体化推进,使海东地区女村妇女彻底解困脱困,仍然是海东青绣产业面临的发展问题。
海东市作为青绣主战场,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的实际,通过参加大美青海文化宣传活动、非遗博览会、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国内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增长了青绣的市场份额,提升了青绣的知名度,还扩大了青绣的品牌效应,形成“一乡多绣,一村一品”的品牌格局,让青绣品牌真正成为展示民族团结、生态保护、精准扶贫和特色文化产业的窗口。
2020年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打造“青绣品牌”的决策,省文化和旅游厅成立青绣协调推进工作小组,并把青绣发展规划纳入《青海文化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全省上下全力以赴为青绣拓宽发展之路。海东市也制定了《海东市推动“青绣”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通过青绣产业三年高质量发展,新增产业法人单位12家,吸纳个体经营户200家,带动就业不少于5000人,培育评选青绣产业示范户50家、龙头企业6家,鼓励开设“青绣”产品加工厂或经营门店60家。预计到2022年,海东籍各族群众在全国开设的青绣产品经营门店将超过50家,从业人员超过600人,基本建成青绣品牌特色产业体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妇女技能就业创业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都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从促进科学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培训方式,为乡村振兴及中国经济发展奠定重要的人力基础。
青海系经济欠发达地区,“男主外、女主内”依然是广大农村理想的家庭模式。正是这种传统家庭分工模式的格局目前尚未被打破,农村妇女自身一直处于就业创业的弱势地位。农村妇女发展既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对象和目标,也是推动这一工作的主要力量。[5]扶贫先扶志,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是承认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不断提升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平等,让更多的女性接受系统教育,参与社会劳动,享有更多自由、平等、发展的机会。妇联组织、工会女职工组织等要广泛利用现有宣传教育阵地,线上线下宣传女性的人格尊严和社会价值,以及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社会意义。用正确的理论影响并促进农村妇女思想观念转变,唤起女性主体意识,帮助其树立敢拼、敢创、敢干的新观念,鼓励农村妇女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发展自我。大力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市场发展新形势,帮助农村妇女及时了解、掌握和运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在扶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巾帼英雄,激发农村妇女的发展动力,提高其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带动和影响更多的女性,让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乡村振兴中开创天地。
开展农村妇女技能就业培训,必须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服务监测体系,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农村妇女在技能水平、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具体差异,培训需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要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突出技能需求,强调质量实效,积极构建“个体需求+技能培训”的新型培训体系。认真开展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示范培训,把握好培训前期、培训中期、培训应用三个环节。注重培训前期对农村妇女培训意愿的调查研究,关注她们在利益诉求、职业愿望、培训方式、价值取向、未来发展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同时,也要注重企业的需求调查,掌握职业工种、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市场需求及变化,及时摸清培训需求的基本情况,为组织开展农村妇女培训工作提供信息支持。积极跟进培训中期工作,对接受培训的农村女性进行个案调查,了解她们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长、培训形式等的需求和偏好,建立面向企业和农村女性良性互动培训学习格局。除此之外,跟踪培训应用,及时把握农村女性技能就业的力度和节奏,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较为科学的、客观的预测判断,避免培训工作与实际需要相脱节,改变现行的按指标下达培训任务的状况,切实解决就业培训和市场导向脱节问题,使农村女性逐步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原本深度贫困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扶贫事业整体进入了以综合化、精细化、协同化、持续化为特征的“后扶贫时期”,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也开始转向乡村振兴。[6]乡村振兴战略的终极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全面小康,协调推进、均衡发展是内在要求,农村妇女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现今,传统农业和非农产业相融发展已成为新格局,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渠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适合女性就业的岗位开始增多。必须从源头参与开始,推动政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农村妇女创业就业支持力度。从中央到地方,把农民工培训资金统一到就业创业促进专项资金之中,把用于教育、科技、扶贫、工青妇等不同部门和团体管理的农民工培训资金实现归口管理。积极构建农村妇女培训协调机制,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资源的利用率,合力发挥作用。同时,在职业介绍、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向农村妇女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咨询和指导。培育和扶持壮大农村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使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帮助更多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创业就业。诸如海东地区按照“传承独特技艺,培育经营实体,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深层次挖掘非遗资源,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发展农村民族刺绣产业,取得了良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