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 田均 孙玉 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江油综合服务站
关健词 新形势 离退休工作 探索与实践
2020年,气矿完成移交的退休人员分布在成都、绵阳、重庆等18个市区,工作范围覆盖64个街道(乡镇)、135个社区。川西北气矿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后,离退休管理中心积极与各乡镇、街道、社区沟通对接,及时了解退休人员报到情况,做好退休人员服务管理补位工作。截止2021年12月底,接收新退休人员154名,党员51名,涉及7个市19个县区。已常态化移交126名,党员42名,涉及1市2个区(县)5个街道7个社区。因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也是一项新任务、新课题,各地方政府执行细则和力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各地工作开展进度不一,目前各移交地街道、社区党员已基本完成党组织关系转接和报到,并开始积极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离退休管理中心也积极协助配合社区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后续工作,按照“党建共建、活动联办、场地共用”要求联合社区共同开展了多项活动,确保退休人员的常态化管理平稳推进、水到渠成。
截止2020年12月,现有离退休人员2899人(含退休五七职工236人),其中:党员973人(含家属、挂靠、退休五七职工23人),占离退休人员总人数的2%,分别编入14个党支部,39个党小组。各支部设支部委员54人,党小组长39人。主要分布在中油涪滨花园、江油城区、绵阳、广元、梓潼、邛崃等地。据统计,14个支部支委的平均年龄在69岁,其中:70岁以上的有23人,占42%,年龄最大的一位78岁。
一是零星分散移交到各地方社区党组织的。只要社区肯接收的,绝大部分党员都及时融入了社区管理中,相对比较平稳;二是相对较集中的党员,主要以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员51人为主。离退休管理中心班子全体成员多次专门前往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涪社区与社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进行沟通交流,介绍这批党员的大部分是原川西北气矿机关或生产单位退下来的中层领导干部,组织纪律性强,人员素质高。滨涪社区领导了解情况后,非常愿意打造出一个当地的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后的优质样板。通过交流,我们结合社区的要求建议成立新支部,社区党委采纳了我们建议,并同意这些同志进入社区新支部任骨干。从移交情况看,绵阳作为一个发达地级城市,其社区的权限与经济能力比江油的社区要高,能当场自主决定很多事项,包括支部委员构成、支部阵地建设投入、党费交纳标准等。这一块地企配合得比较好。三是成建制大规模移交到地方社区党组织。在党组织关系移交过程中,最突出的情况是,整体移交江油市太平镇涪滨社区退休人员党组织关系776人,占川西北片区移交党员的绝大多数。这部分整体移交的七百多名党员,在社区接收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难题。为确保这部分群体正常组织生活,中心日常通过离退休党建工作交流群,把中央、企业的方针、政策给老同志宣传到位,退休党支部通过线上的方式自主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退休人员社会化改革后,他们担心现有的福利待遇受损,和企业的情感纽带断裂。部分退休人员思想存在波动,对社会化管理工作配合度不高,稳定这一群体的压力依然较大。
一是少数地方政府在按要求如期完成人员档案、组织关系等接收后,由于党组织换届改选、党员系统升级维护等原因,后续实质性工作未完全跟上企业进度,比如成建制移交的支部未及时安排落实新的支部建设工作、反复核实退休人员居住信息、迟迟未通知退休人员到社区报到等情况,导致移交当地的退休人员产生“移交等于遗忘”的想法,对“三个定心丸”的执行产生疑虑。
二是移交到不同地方的老同志在相互交流时了解到各地在老同志待遇上的差别,如党费缴纳标准、地方高龄补贴等,部分人的心理产生微妙变化,认为是社会化管理造成了这样所谓的“不平等”,由此对这个工作不够认同,因而出现了无奈、不舍、失落、焦虑等情绪。
三是部分退休军转干部根据自己掌握到的地方政府文件,认为离退休部门在进行社会化管理宣讲过程中曾经提到“社会化管理后退休人员将享受到企业和政府的双重关心照顾”,那么自己未能按照地方标准享受“八一建军节”和春节慰问金,由此对前期的社会化管理工作产生抵触情绪。给稳定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同时,中油涪滨花园所在涪滨社区因接收人员数量庞大,社区工作人员较少,又缺少经费,一旦接收管理压力太大,在活动组织上显得力不从心。加之由于各地经济水平不同、政策执行尺度不一,导致各地对退休人员活动支持力度不同,表现较为突出的方面是党费缴纳标准不一、地方经费支持力度不等、老年活动频次不均等情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涪滨社区党委加快推进了对片区成建制移交党员的接收与管理工作。目前与气矿的活动联办仍以气矿离退休管理中心为主,企业作为社会化后在人员管理上应充当“配角”反而更多地承担了主角的职能,本应发挥的“补位”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建立企业与退休人员长效沟通机制。先后与江油市委组织部、江油市太平镇、江油市太平镇涪滨社区召开沟通协调和座谈交流会9次,参加人数155人次;常态化移交91名,对29名新增退休人员党组织关系进行了系统转接,及时协调处理了移交支部改选、党费缴纳基数确定、离退休支部书记移交地方后的工作补贴等近十个难点问题。尝试每年初定期与主要退休人员聚居地社区党组织联系,共同商定全年拟开展的联办活动计划,通过共建活动畅通与退休人员沟通渠道,如在退休人员中开展“形势、目标、任务、责任”教育,把企业面临的形势、目标传递到每一位退休人员;策划好每年的春秋两季活动、建党节、国庆节纪念活动、重阳节庆祝活动等,用特殊节日的活动凝聚社区退休人员;每年底配合有关社区党组织开好情况通报会,对企业年度改革发展情况进行通报,让退休人员能够继续了解公司和企业情况、提出意见、发光发热,为企业建设、社会进步、石油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为主导、企业配合的党建新格局,逐渐让老同志适应管理主体的转变,过渡期间原有退休人员活动场所开放后继续用于退休人员活动,利用企业原统筹外费用中的党组织活动经费、活动经费保障共建工作开展。通过多种方式配合社区党组织开展好各年度不同主题正能量活动,开展具有石油文化特色的老年活动,保持老年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做好党组织关系移交后,探索实践企业与街道(社区)党内先进联合表彰方式。先后庆祝建党100周年广场健身舞展演、老干部门球友谊赛、诗书画作品展、“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和支部书记红色教育等活动;邀请社区退休党支部书记到给在职党员讲述“龙门山前党旗红”专题党课,在“七一”前夕,通过主题党日、知识答题、走访慰问、调研座谈等活动,消除退休党员在待遇和情感上的顾虑疑虑。对川西北成建制移交到江油市太平镇涪滨社区4个先进基层党组织、32名退休党员进行了联办表彰。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学习把握社会化后企业退休人员可以享受的政府普惠性政策,落实符合条件人员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协助部分退休职工申请了医疗救助金和居民生活补贴,为200多位老同志申请了高龄补贴。实现企业与社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局面。
中心坚持把“基础管理提升”活动与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相融合,以“转观念、勇担当、高质量、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履行“三服务”工作职能。一是分别前往邛崃、梓潼、广元等地,通报企业情况,答疑释惑,发放社保宣传手册90余份,为现场老同志安装了集团公司重病保障项目“中E家园”、掌上中意、四川e社保App,收集整理了医药费用票据等资料。二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在离退休管理服务班门口配备自动红外测温仪,为中心机关办公区和离退休服务班配备了应急药箱,为员工配备了口罩、酒精、酒精棉片等防护用品。三是中心根据服务班实际情况制作了遮阳棚,着力解决好离退休管理服务班在夏季高温天气日照强的问题。四是加强对长期居住在异地较分散地区老同志的关爱。通过离退休职工秋季活动、走访慰问90岁以上高龄活动,加强与他们的沟通问候,对其家庭住址进行实时摸排、更新,把活动奖品和慰问品通过快递的方式送达到他们家中。
社会化管理关系移交后,仍要高度重视和热情关心离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与社区加强沟通联系合作,依托他们的文化阵地、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为老同志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明活动。通过“活动联办”的形式,开展各项文体活动,让老同志们体会到街道社区和企业双重管理的福利。一是坚持文化引领。定期组织开展重大节日庆典和体育赛事活动。成功承办了四川油气田离退休人员庆祝建党100周年广场健身舞交流活动。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医疗义诊等融入各项文体活动之中,先后组织开展了退休职工春季及秋季活动、“三八”妇女节知识答题、庆“八一”建军节等活动。二是丰富活动载体。引导7个老年文体分会因地制宜相继组织了地掷球、门球、文艺汇演等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带动性的特色文化活动。参与了四川油气田第七届“夕阳红杯”诗书画展,收集作品34件。并联合涪滨社区开办老年大学,开设了声器乐、瑜伽、时装、舞蹈等11个专业课程,有420余人参与各类学习,组织召开“夕阳红”志愿者服务工作总结暨表彰会。
一是确保政治待遇落实。为老干部订阅了《中国石油报》《四川石油报》《中国老年》等报刊,为离退休职工订阅了《中国石油报金秋周刊》,发放党史学习教育书籍89本;建立了离退休党建工作群,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二是确保生活待遇落实。一方面坚持异地走访慰问制度,确保离退休人员各种补贴、节日慰问费按规定按标准足额发放到位,离休干部医药费按规定据实报销。另一方面做好节日走访慰问、生病探访、困难帮扶、临终关怀等工作。落实了自管组、党支部负责人补贴费用;发放健康保健腰带2900多条。三是确保精准帮扶落实。把年老体弱、高龄失能、困难家庭等作为帮扶重点,在春节、端午节、建党节、重阳节等节日,对离休干部及离休干部遗属、困难退休党员、困难退休职工及九十岁以上高龄老人的进行了走访慰问,对228名患重大疾病的退休职工申报了重大疾病关爱续航行动项目。
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管理社会化移交是项任重道远的改革举措,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逐渐走上了适应社会化管理的正轨。因为涉及到退休群体的具体利益,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一些退休职工在情感上存在抵触情绪,不理解;加之地方政府没有接收的积极性,工作难度相当大。作为离退休管理部门,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持续做好有企业特色的服务和管理,充分利用石油企业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石油文化的深刻内涵,持续做好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和街道、社区联办活动、老干部情况通报会等形式,将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向老同志进行宣传,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光荣历史、永葆革命本色,重大活动请老同志参加,重要决策征求老同志意见。做到“活动联办有力度,党建共建有深度,关怀慰问有温度”,通过离退休工作,架好退休人员与地方街道(乡镇)、社区之间的桥梁,搭好地企协作的平台,明确社会化管理后企业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职责定位,建立界面清晰、分工明确、补位精准、协同有序的服务管理新模式。在“服务细致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亲情化”上功夫,不断增强离退休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确保退休管理社会化工作平稳推进,着力营造片区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