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荣 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陈健芳 中山广船国际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当前,国有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目标转变发展方向,创新各项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良好的机遇。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有关国企党建的工作会议上指明国企改革和优化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并鲜明地指出了一些国企党建存在的现实问题和不足,并以创新性、突破性的思路为国企党建提供了改革指向。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自身所肩负的时代使命,解决好工作实践中的各项重难点问题,并在党建工作和国企改革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党建促国企做大做强,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独特经济体,构建良好的经济发展秩序,为党的领导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凸显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在积极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企体制的背景下,坚持并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探索了一条符合企业内部发展转型的独特建设路径。另一方面,从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机制建设等多方面着手,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进行全方面的改革优化,在转变工作方向的基础上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建设,培植了国企的独特发展竞争力,推动了国企的可持续发展[1]。
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着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和战斗堡垒作用。做好党建工作能够为国企的改革发展提供原生动力,是国企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当前国企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有效发扬了党员干部在基层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构建了独特的国企精神和国企文化,从而为国企的产业转型和管理改革提供了组织上、政治上的支持,探索出了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在国企经营管理过程中,党组织占据着重要的政治核心地位,为国企的经营决策和改革发挥着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和战斗堡垒的作用,是国企转型发展的重要组织动力。但在实践工作中,国企党组织职能弱化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还普遍存在。一是缺少相应的思想认识,没有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观念,造成党建工作实施效果不强。二是没有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组织建设与公司治理落实不到位,出现党建工作与经营生产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三是党组织参与“三重一大”的决策和监督职能弱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2]。
受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的影响,有的基层国企党组织在落实“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企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和“严格落实同职级、同待遇政策,推动党务工作人员与其他经营管理人员双向交流”上,或多或少存在体制不灵活、机制不畅通的情形,导致一些政治素质好、熟悉经营管理、作风正派、在职工群众中有威信的党建专职人员的职业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存在党建专职人员流动性大、基层党组织基础工作难于上新台阶和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水平受限制。
党组织是保证党的路线和方针在国企内部得到贯彻和落实的重要保障,党员领导干部是企业的重要人才储备库,但在实践中,企业往往工作经济效益作为员工绩效考核中最为重要的标准,与党员的民主评议不挂钩、不相通,容易给党员群众造成业绩唯一、党员民主评议“靠边”的假象,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在政治学习和政治体检中存在不深、不实的现象,在工作实践中也难以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最终导致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难于融合[3]。
为保证党建工作常态化开展,国企必须坚持建立健全国企工作制度,并将企业制度与党内法规进行深度融合。在新时期,为提高国企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要找准抓好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从而发挥党建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引领作用,发挥党内法规对企业制度的引领作用。在科学规划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党组织将党内的法规与企业制度融合,从而为党员干部和领导层的工作实践提供制度引领,同时针对思想领导和政策宣传工作的需求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在建设落实党建制度的基础上帮助国企完善和优化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基层管理法规的相关内容明确指出,要坚持将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其要求国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强化自身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在党内法规的引领下,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用党的政策和制度约束自身的工作行为,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4]。
为了落实党建工作,突出党在国有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的思想引领地位,还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建设优良的国企党建文化,让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从而提高党建工作的思想影响力。首先,企业党建人员要坚持将工作重点放在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针对基层群众的宣传上面来,通过交流沟通了解企业各层级的意见,并以此提炼出企业思想文化,同时,要通过国企内部的文化主体来构建企业文化,以广播刊物、党建活动、特色宣传等来在企业内部宣传党的思想政策、宣传党建工作的实效,从而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在以人为本的环境中落实好企业文化构建工作,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中开展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国企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如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开展“红色大讲堂”系列活动,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宣传讲解党史和新中国史,播放红色电影、开展微信公众号宣传等途径,企业为员工构建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员工得以通过各类途径了解有关党和党组织的文化信息,其对国企基层党组织的归属感进一步加强[5]。
当前国企内部开展党建工作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缺乏专职化的党建人才,党建工作员工的职权、职级不高,因而导致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脱节,党建人员无法调取更多资源开展党建工作,因此必须坚持在企业内部培育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理念。一方面,要打通人才晋升的通道,让更多思想立场坚定的优秀人才加入管理层中,从而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管理层要定时吸收新血液,引入新观念,为企业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要坚持以德为先,对员工的思想道德素养、政治学习成果等进行考察,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教育机会[6]。
要坚持打造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党建人才队伍,在创新工作思路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国企的发展需求和党建工作开展现状,选择和培育更多技术能力强、政治立场坚定、思想水平高的人才组成党建工作领导班子,从而为党建工作注入人才活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改革的推进,国企对党建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思政人才,其对专业技能过硬、思想政治素养高的管理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对此,应在创新党组织选拔制度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推选、本人自荐和群众推荐等多种有效形式,让高素质人才加入党建工作的领导队伍之中,并创新相应的党建工作制度,提高党建工作员工的工作能力。在充分考察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需求的基础上,为了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还要针对选拔的领导班子开展队伍建设工作,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教育来帮助其学习新型管理方法,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创新和改革企业党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企业党建工作注入活力,提高坚实的人员保障。为解决人才短板问题,通过科学的决策和选拔制度,更多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的科研型、管理型人才进入国企生产经营的几层一线,不仅企业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关键的攻坚克难时期,党员干部主动亮明身份,坚持走在工作前列,也为解决基层人才短板和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提供了充足的保障[7]。
国企党组织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工作职能和职责,努力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在完善自身工作职能的基础上明确国企党建的权利和责任,发挥好其统筹规划各方的作用。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内部各部分要坚持合作,相互监督,长期开展党建工作,避免党建工作的环节缺失。在构架合理考评体系的基础上,党组织和企业领导充分联动,发挥组织优势,将党建工作的效果和员工的绩效考评直接挂钩,并加大对党建工作人员的激励力度,完善责任落实制度,汇聚发展动力,协调各方力量开展好党建工作。另一方面,党组织要在企业发展方向和思想引领方面发挥作用。在具体的企业决策和落实中,在不断完善企业组织的结构的基础上,明确党组织的角色定位,发挥其监督引领作用,从而统筹企业改革方向。同时还要加强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责任落实,在企业内部开展好思想教育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群众力量[8]。
在从严治党、创新国企党建工作的大背景下,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至关重要,为了实现企业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必须结合企业现实需求,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从而凝聚党业融合的合力。首先要坚持落实基层党建的责任制度,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明确基层党组织干部的工作职责,确保有效开展党建工作。其次,要针对党员干部的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坚持开展有关党的思想理论学习、建设三会一课制度、开展民主评议等,从而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形成良好的党建文化氛围,建设服务型的基层党组织,将党建工作深入落实到日常的生产和经营中,让基层党员在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再次,要坚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治理模式,确保工作保障制度化、工作流程标准化、工作管理精细化,以基层治理为着手点,解决国企党建标准不统一,在基层党员中缺乏影响力的问题,只要坚持出台相关工作计划和管理规定,才能为基层党员和群众出谋划策、共同交流加购桥梁。
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国企党建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只有做好国企组织建设和产业改革,才能为党的领导夯实经济基础,提供产业保障,只有创新国企基层党建工作,才能为国企履职尽责、开展好产业和管理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政治动力和思想动力。新时期,国企党建职能弱化、抓手单一、“两张皮”等问题都十分明显,给国企的党建工作创新带去了不小的阻力,在此基础上,国企通过健全工作制度、加强文化建设、建设人才队伍、优化治理模式等多项举措,有力地改革了国企党建工作,其基于国企党建工作的规律判断阐述了党建工作创新的新思路,在企业层面获得普遍共识。未来,关于国企党建工作的创新落实还在持续进行,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国企党建工作将会获得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