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愁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同根生长,并蒂生辉,具有相同的历史文化基因。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赋予乡愁文化独特的“时间感应性”,使其具有时间性;中华传统习俗文化赋予乡愁文化独特的“空间意象性”,使其具有空间性。两者都是中国乡愁文化特有的属性与意象。乡愁文化是传统文化复兴的精神内核,又通过唤起民众的文化记忆和文化自觉,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基于传统文化视角对乡愁文化进行研究,是为更了好地承载、触摸、安放“乡愁”。
【关键词】乡愁;文化;传统节日;传统习俗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3-0050-03
基金项目:202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210201376)成果。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这是国家从政策的层面将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和“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建设目标明确的关联起来。乡愁文化也又一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国家的倡议和宣传体现着社会文化的主旋律,也和大众心理接受度密切相关。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对乡愁文化进行探究,是对乡愁文化内涵的梳理,能更加明确乡愁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也能清晰地认识到乡愁文化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因,是一朵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根生长瑰丽的“并蒂莲”。
一、乡愁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同根生长、并蒂生辉
中国的乡愁文化具有一种特定的属地空间的人文情感,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恋乡情结。“乡愁”与西方的怀旧情感和属地情结可以类比,但是却有着明确不同的属于中国特色的文化属性。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文明积淀中,“乡愁”早已成为每个中国人身上烙下的一种印记,以大众无意识的形式根植在民众心中。经过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乡愁文化的深耕,基本形成一种深刻的认知,乡愁文化根植在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对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特有的意义。而建设乡愁文化,则必须遵循其中国特色的鲜明特点和客观规律,而不能是主观的臆断。
在中国,乡愁首先是一种对于家乡故土的情感,其次是一种内心的记忆与感伤。“乡”是地理空间,一般是民众土生土长的地方;“愁”是情感表达,多是思念和渴望的情感诉求。无论是思乡的场景载体还是乡情的唤醒要素,都凝结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中华传统文化与乡愁文化同属性,共根生,传统文化中的老节日会唤起民众的思乡风暴,记忆中标志性的乡土风情则会瞬间激起内心深埋的乡情。“乡”是“愁”的物质载体和情感寄托,如今要在国家的倡导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对乡愁文化进行多方位的解读,将传统文化与乡愁文化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实现“记得住乡愁”的伟大目标,使两者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背景下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二、传统节日文化赋予乡愁文化“时间感应性”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探究乡愁文化的价值体系中,从老节日的视角去体验乡愁,是赋予大家最熟知的节日以情感的温度,同时也明确了乡愁文化具有的“时间感应性”。在特定的节日感应乡愁,可以触碰到国人最柔软、最纯真的内心深处,从而唤起心底最无边无际、最萦绕不绝的乡愁情怀。
(一)乡愁文化的“时间感应性”
乡愁文化的“时间感应性”与传统节日文化息息互动,紧密相连。中国最古老最传统的节日过大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思乡情绪最浓烈的时候,除夕团圆的年夜饭,小孩期盼的压岁钱,亲朋互道的过年好,都是最清晰质朴的乡愁味道;热闹的元宵佳节,则是在燃灯、祈福、喧闹的节日氛围中开启中国人新一轮的时间征程;清明时节纷纷的细雨,绵绵的祭祖情思都在唤醒人们心底对亲人、对故土挥不去眷恋与情深;在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盛大场面里,在家人亲手包的香甜粽子里,在驱邪避疫的种种仪式里,国人又再一次梳理了千百年流传的乡愁记忆;明月千里的中秋佳节则更多的牵绊着海内外华夏儿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家国情怀;九九重阳,敬老孝亲,伴着盛放的菊花,登高望远,追忆儿时的故土乡情,展望未来的华夏盛景,乡愁再一次鲜活的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腊八粥里盛满的是千古流传的乡情乡音、冬至端起的饺子碗里装满的则是华夏儿女思乡的情愫……
中华传统节日是体系完整、节俗众多、蕴藏深厚的文化系统,其根基既依托于农耕文明的文化观念,又反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态度,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点点凝聚、积淀、一直流传到今日。基于这种中国情感时间的老节日的视角去解读乡愁,其独特的时间性为乡愁情感的生成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得乡愁更具丰富性、实践性与认同性。与此同时,传统节日时间变迁与国人的思想变迁共同推进了乡愁文化的情感唤醒与升华。
(二)传统节日文化是承载乡愁文化的时间容器
乡愁的时间性存在于物质的客观时间,乡愁的时间记忆主要聚焦在青春与儿时,同时也存在于主体的全生命周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乡愁情感则会变的越来越强烈。传统节日文化就是承载这种情感的时间容器。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文化瑰宝,又是植根于民间土壤中的活态文化,其文化内涵及习俗意象都是随着社会文化的演进而变迁的。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就是因其具有万古常新的文化精神和与时俱进的传承活力。
这些老节日,既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新时代乡愁文化的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老节日的历史或传说,有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有的蕴含着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民幸福、亲人团圆的人文祈盼。這些人文价值都在无意识间唤起民众丰富的乡愁记忆,这是根源于人性对情感的诉求和心底的呼唤。
乡愁文化作为一种怀旧情感和文化现象,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早已深深融入传统节日文化中。因此,在当前的城镇人文复兴规划建设阶段,要合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思想资源与历史资源,保护好人文生态环境中的原真性。具体的可以在大众日常的文化生活以及节日文化中,灵活的物化其精神内涵,同时注重融入新时代的情感诉求和表达。这样既可以为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条件,也使得新时期的乡愁情绪有了释放安放之处。这种共赢模式的文化活动可以更好地表达、传播乡愁文化,从而赋予其在新时代的内涵与精神力量。
(三)应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从而推动乡愁文化的延展
传统节日文化赋予乡愁文化的“时间感应性”,使乡愁文化具有了精神层面的个体、现实层面的载体、传承层面的主体等客观表征。与此同时,传统节日文化在历史演进中的变迁又和国民的思想意识变化共同推进着乡愁文化在新时期的唤醒与抒发。这些蕴含着情感温度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每个中华民族子孙心目中遥寄情思、盛满乡愁的最佳载体。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中华民族就是在这些古老节日中感悟着生命的真谛,丰富着百姓朴实的生活,也在无形中拓展了时光的宽度。大家也由此感受到华夏民族最悠久的文化信仰,最古老的情感记忆,最本真的内心感悟,还有最宽广的家国情怀,从中也沉淀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愁文化的核心力量。
同时在新时代也应该充分意识到,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对整个世界和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坚定我们民族的文化信仰,推动“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发展目标,是大家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首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网络力量和数字技术,切实保护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将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根植在新时代的民众心中,成为一种烙印在心底的记忆,使人们切实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乡愁意蕴和思乡情绪。
其次,应该利用广泛的传播路径来传承传统节日,将节日的仪式感根植在大众心中,由之前的旁观、欣赏模式转变为互动、参与模式。促进普通大众在情感上的感悟和自省,由“感受乡愁”上升到“感悟乡愁”,从而唤起最深层次的全民族文化自信。
最后,还应该在新时代寻求“社区微组织”与“社会大背景”的一种高效的呼应和互动模式,“情以节传”,“节以人传”,乡愁文化的流转和延展就体现在这种灵活的模式当中,也以一种可以切实感知到的形式根植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中。使乡愁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是成为一种生动的精神图谱,一本温暖的节日画卷,温暖着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世界。
三、传统习俗文化赋予乡愁文化“空间意象性”
“乡愁”具有文化空间尺度效应,距离越远乡愁会越强,城市居民对故土乡音、亲人朋友的回忆与怀念愈甚。乡愁的“空间意象性”并非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它通常与城乡景观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等记忆场所关联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乡愁文化和传统的习俗文化两者有很多关联性和共通性,具有相同的文化基因。传统习俗文化涵盖的生活方式、仪礼习俗、风土人情等是承载着乡愁文化的人文画卷,同时也赋予了其明确的“空间性”。
(一)乡愁文化的“空间意象性”
乡愁文化的“空间意象性”与传统习俗文化共融共生,一脉相连。乡愁文化根植在中华大地民众传承千百年的传统古老民间习俗中。在喧嚣的庙会上,熙来攘往的人群、搭台唱响的大戏、甚嚣尘上的杂耍、琳琅满目的货品无不牵动着人们思乡的情绪,抒发着老百姓寻常日子里的欢畅;在热闹的集市中,小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孩童穿梭嬉戏的身影、一个个让人垂涎欲滴的零食摊、乡亲们互相道出的声声问候都交织出一幅浓厚的乡愁画卷;在一幅幅年节贴起的喜庆春联中,人们用凝练的语言形式,传达一个家庭对美好未来生活的企盼,承载国人对国家、对民族繁荣昌盛的祈祷祝福;在千家万户贴上的崭新的年画里,流传着千百年来的朴实的家教家风,有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民俗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更有着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和弥足珍贵的浓浓年味;乡土大地扭起的欢腾的秧歌,歌颂的是民众记忆里永远的家乡风情,扭耍逗唱间,儿时记忆里最清晰的故土情思跃然于心底;展翅高飞的风筝,则象征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期盼,手中牵着的是不管多远都永远珍藏心中的那一份生活信仰……这些老习俗呈现出的是一派独特的人文风情和鲜活的生活场景,给每个经历过的华夏儿女都留下了美丽的乡愁画境。
(二)传统习俗文化是弘扬乡愁文化的魅力推手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加速,乡村“空心化”加剧,作为固守在很多人心中的最后一块精神原野的农村也在逐步地变异或消失。对记忆里故土乡情的怀念成为我国研究乡愁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在中国大地上绵延千年的传统习俗文化在推动发展乡愁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中华传统老习俗文化主要是乡村自然条件、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所延续和所派生的风俗习惯,如古老的庙会、赶集、扭秧歌、放风筝等等民间老习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也随之焕发出崭新的精神面貌。在这些古老的习俗中,大家能品味到炎黄子孙的一腔赤诚,能体会到乡民崇尚的信仰价值,能感受到中华大地鲜活生动、质朴动人的乡愁风情,这是习俗文化与乡愁文化共同谱写的中华恋曲乡歌,共同描绘的乡情风物长卷。鉴于此,更应该重视传统习俗的延续,并结合时代特征赋予其新的生机,以此来弘扬具有中国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愁文化。
(三)开拓传承传统习俗文化新举措从而促进乡愁文化新发展
传统习俗文化是哺育和滋养华夏儿女的精神源泉。一方面,传统习俗文化是在华夏文明的厚土中生发出来的大众行为,是自由、热爱、自然、和谐的精神表达;另一方面也是培育国人爱国情绪的最佳土壤,更是树立全民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自立的人文宝藏。在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习俗民风中,乡愁文化与传统文化绵延流转,共融共生。
明確了以上概念,就为大家促进乡愁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指出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应该从不同的主体和层面,切实加强对传统习俗的传承和保护。传统习俗生发的根脉就在民间,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是经年累月的智慧与信仰的表达。所以传承和推动传统习俗必然要依靠民间的力量,包括但不限于企业、集体、个人等等,只有这样,传统习俗的传承和发展才不至于落于空处,乡愁情绪才有处可依。其次,大家还应该注重传统习俗在新时代的多种生态模式的传播,例如可以广泛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将传统习俗以一种与时下新生活相融的形式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年轻一代理解、接受、热爱老习俗,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流传在年轻一代人当中,必然也会推动乡愁文化的大力发展。
例如,近年来屡次被官方媒体称赞的自媒体人李子柒,就是以一己之力弘扬乡愁文化的典型代表。李子柒用她的镜头语言,讲述了多种多样的中国传统的民风习俗,再用现在最火的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用“中国故事新讲法”的方式把看不见摸不到的乡愁传递给屏幕前的观众,也温暖了无数海外华人游子思鄉的内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传统老习俗是大家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文化宝藏,也是弘扬宣发乡愁的最佳文化载体,需要大家在新时代提出切实的保护和传承机制,从而实现安放大众乡愁、树立文化自信、祈愿国泰民安的盛世愿景。
四、结语
乡愁文化是国人对传统文化依恋、热爱的一种表达和抒发,是一种基于对本民族文化深刻认同的情感流露。对乡愁文化的研究、推动和发扬,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全新阐释和塑造。在当代文化多元的潮流下,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乡愁文化,探析传统文化的生态意蕴,是这个时代的所需,也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最为有益的一种方式。其根本旨在增强民众的道德素养,提高个体的民族自豪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添砖加瓦。需要整个社会都来关注民众的文化需求和精神归宿,夯实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信感,让每个人的乡情有处安放,乡愁有情可依,让华夏子孙记得住绵绵乡愁,担得起宏伟梦想。
参考文献:
[1]张帅.“乡愁中国”的问题意识与文化自觉——“乡愁中国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论坛”述评[J].民俗研究,2014,
(02):156-159.
[2]成志芬,周尚意,张宝秀.“乡愁”研究的文化地理学视角[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
(04):64-70.
[3]李蕾蕾.“乡愁”的理论化与乡土中国和城市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13(04):51-57.
[4]景俊美.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的精神价值[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作者简介:
胡海晓,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