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8日,李某意向购买一台二手小型轿车,申请试驾。二手车行经营者张某安排车行工作人员陪同试驾,但未与李某签订《试驾同意书》。
当日下午,试驾者李某在试驾车辆的过程中,超速行驶且拐弯过急,造成宋某军驾驶的轿车受损。
经交警部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李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经计算,宋某军轿车的损失价格为45000元。
宋某军向二手车行经营者张某、试驾者李某索要赔偿,因协商不成,将两人起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系车辆驾驶人,其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并经《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其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故试驾者李某对本案交通事故的发生存在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李某与张某属于试驾者与汽车销售商关系。试驾是商家为了提高车辆销售额向潜在购买者推出的一种驾驶体验活动,虽然一般不收取费用,但属于销售行为的一部分,因此具有营利性质。李某在试驾中体验相关车辆的操控性能并获得直观感受,亦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利益。张某、李某作为商业活动的利益享有者,均应承担合理的风险。
综上,法院认定由李某承担本次交通事故全部财产损失70%的民事责任,由张某承担30%的民事责任。
那么,签了《试驾同意书》就能免责吗?
關于《试驾同意书》的效力,司法实践中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试驾同意书》作为试驾者的真实意思表示,应为有效,但系试驾人与试驾服务者双方的约定,并不能对抗外部的第三人。因此,即使签了《试驾同意书》,试驾服务提供者也应该对交通事故的受害方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试驾同意书》系试驾服务提供者拟定的格式合同,属于免除自身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情形,应认定为无效。因此,试驾服务提供者应该对交通事故的受害方承担赔偿责任。
由此可见,在司法实践中,即使签订了《试驾同意书》,试驾服务提供者仍应对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