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族数字文创产品设计的中国画符号语言应用研究

2022-02-03 22:28司维韩春雨
今古文创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国画

司维 韩春雨

【摘要】 俄罗斯族是我省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也是我省文旅产业发展较为落后的民族。在数字时代的今天,如何有效利用数字技术、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创作出具有俄罗斯族民族特色的数字文创产品,继而拉动俄罗斯族文旅产业发展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将从数字文创产品设计入手,深入探索数字化、俄罗斯族与中国画符号语言三者融合的路径,并提出可行的建议,最终达到研究目的。

【关键词】 俄罗斯族;中国画;数字文创

【中图分类号】J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1-0078-03

基金项目:2020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俄罗斯族文旅项目为题材的中国画创作语言研究》(项目编号2020D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俄罗斯族文旅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俄罗斯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地,黑龙江省内的俄罗斯族集中居住在北部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区,如黑河市逊克县。

在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中,俄罗斯族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它既 “年轻”又有着极深的历史文化渊源;它是中国传统少数民族之一,却起源于西方文化体系;它们有着明显的斯拉夫民族的外貌特征,内心却对中国文化有着强烈的归属感。细数我国的少数民族,类似的情况并不多见。复杂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变迁造成了俄罗斯族这种的特殊性格。

俄罗斯族是沙皇时期躲避迫害而从当时俄国境内迁徙来的俄国人的后裔,所以他们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斯拉夫民族的習俗如宗教,大部分俄罗斯族人信奉东正教,婴儿出生时要去教堂接受洗礼,平时要进行祷告,重视圣诞节和复活节等宗教节日,一些地区俄罗斯族居住的住宅还保留着传统“木克楞”的形式。但由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俄罗斯族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上十分排斥自身西方的文化特征,他们积极地与我国本土文化融合,在内心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中西方文化在同一民族内在与外在的碰撞,使得俄罗斯族成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中一个特别的存在。

正是因为这些特性使得俄罗斯族的发展可能或已经出现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长时间的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加上他们内心对传统文化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可能使得俄罗斯族趋于完全汉化;其次,我省境内俄罗斯族人口较少,大多数生活在边境地区乡村中,他们的村落相对其他少数民族村落发展较滞后,所以俄罗斯族文旅发展,是巩固当地脱贫攻坚成果重要一环;再次,由于我省与俄罗斯接壤,省内有大量俄罗斯人通商和定居,在边境城镇和哈尔滨等俄罗斯人聚集的城市尤其常见,具有俄罗斯特色的聚集区、景区如俄罗斯风情园等不在少数,与俄罗斯族相比较,它们显示出更为纯正的异国风情,俄罗斯族文旅要如何发展才能体现出自身的特色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当今处于数字时代,利用数字技术融合两个民族文化的精髓不失为一个办法。

二、数字文创产品设计对于俄罗斯族文旅发展的

重要作用

(一)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从物质层面来看,数字化有利俄罗斯族文化和旅游事业的传承与发展。随着科技发展,数字技术已经改变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数字技术以惊人的时空传播力成了人类文化未来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形式。数字化有着超物质性,在文化作品的创作和保存上也有着传统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也逐步进入数字化的模式,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形式变成了数字终端。无论衣食住行都少不了网络和数字信息的帮助,尤其是旅游,从目的地选择、行程安排、到订票、住宿、餐饮都离不开网络。所以要想发展地方文旅,必须依托数字化。俄罗斯族文旅发展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搜索全网能查到的都是俄罗斯风情小镇、风情园等,并未查到真正俄罗斯族文旅的相关条目,可以说在数字文旅产品开发和宣传上,俄罗斯族文旅有相当大的空间。

(二)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俄罗斯族文化话语体系

从精神层面来看,数字化能更好地传播少数民族文化。首先,人手一部手机的今天,数字产品的受众群体空前庞大,对于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其次,青少年是数字产品最大的用户群,数字化产品可以迎合青少年兴趣点,使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兴趣,这是弘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最好的手段,也可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铺路;再次,数字化可以使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合,并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传统艺术形式之间的融合往往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而数字艺术借助电脑软件操作可以打破这一限制,且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的艺术有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如VR、AR等。

三、中国画符号的设计语言

体现俄罗斯族文化特色最好的方式就是与传统文化结合,既符合俄罗斯族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归属感,又可以直观的呈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在视觉表现上中国画元素是最具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符号语言,中国画元素与文创产品的创新融合可以使文创设计的应用领域拓宽、也使创意的理念无限拓展。

(一)构图

中国画构图两个特点可用于文创品设计,第一,中国画的构图完全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焦点式构图,属于散点构图,讲究“高远、深远、平远”。并非抛弃透视,而是通过“三远法”在画作中呈现不同透视角度,将画家心中意象世界在一幅作品中表现出来;第二,留白。中国画 “留白”是以“无”表达“有”,这是中国画构图最突出的特点,南宋画家马远、夏圭 “边角之景”就是典型的代表,只使用画面的一边或一角创作,其他位置完全“留白”,以这种方式表现无限的空间感和意境。

(二)色彩

中国画的色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五色”的色彩观。“五色”观起源于“五行”思想,用“白、青、黑、赤、黄”五色分别代表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纵观中国画的色彩,无论如何发展,“五色”始终是主体颜色。这是中国画民族性在色彩方面的具象表现,也可以直接应用在数字产品主体色彩设计上。

(三)笔法与水墨

中国画用笔是中国画创作的基础,也是核心内容,包括勾、勒、点、染、擦、皴等。但无论何种笔法,都需要通过“墨”来实现。中国画的“墨”也不是单纯的黑色,早在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提出“运墨而五色具。”墨的浓淡干湿经历代画家之笔衍生出了万千变化,使“水墨”最终成为中国画最显著的符号语言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数字作品展开的卷轴就使用了水墨元素,使之成为人类奥运史经典的一幕,可见“水墨”的魅力。

(四)意境之美

中国画最大的特征就是“意境”之美。“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家思想在艺术上的一种具象表现,中国画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表现出“意境”,前面提到的 “留白”“三远法”“水墨”都是中国画“意境”表现的一种手段。“意境”的內涵非常丰富,看似虚无实则包含了“胸罗宇宙,思接千古”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是极深邃的超物质性思考和情感体验,可以说“意境”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所在,数字产品的设计要想体现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必须重视“意境”的运用。

四、俄罗斯族数字文创设计与中国画符号语言的

融合

(一)数字动画

中国传统动画曾有“中国学派”美称,使它享誉世界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融合了中国画元素。经典作品《牧笛》《山水情》把水墨的意境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后来由于各种因素中国动画没有继续沿着这条传统文化之路前进。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动画产业大力的扶持,使中国的动画再一次迈出了民族的步伐,尤其是数字动画发展日新月异,又给中国民族动画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动画最大的受众群体是青少年,他们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数字产品消费的主力。所以少数民族数字动画的开发,对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都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但是如何融合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可以借鉴“中国学派”动画形式,比如直接创作中国画风格的动画,可以选择一俄罗斯族文学作品、民间传说等主题的具有较强民族性的故事作为剧本。

其次,间接使用中国画中的某一元素,如笔法、构图、意境等,创作一些关于黑龙江省俄罗斯族发展历史或本地区该民族特色的小故事,这样既可以体现俄罗斯族的民族文化又可以突出其对中国文化的归属感,利用网络平台将这些作品投放到旅游宣传、民族文化等分区中,很快就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既可以拉动俄罗斯文旅的发展,又能让更多青少年加入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队伍中来,更能润物细无声的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二)数字插画

数字插画也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受众面比动画更广。前几年由于某日本动漫,国内流行起以地理标志为题材的“省拟人”“市拟人”等插画作品,在网络上大受年轻人的欢迎。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国内比较受欢迎的插画家,大多数的风格都呈现出很明显中国画形式语言,网络上称之为“古风”画家。这给俄罗斯族文旅创作提供了思路,可以通过举办赛事等形式征集以创作我省人口较少民族“拟人”主题的古风数字插画,将优秀的作品展示在俄罗斯文旅门户网站上作为形象宣传,吸引年轻人关注少数民族文化,还可以设计一系列相应的实体周边产品在实体经济上实现效益。

(三)虚拟现实

虚拟技术是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数字技术,包括VR、AR等形式,它能让受众直接参与和体验虚拟世界。俄罗斯族虚拟产品主要针对民族村内的旅游辅助项目,如开发中国画符号风格的俄罗斯族民俗内容小游戏等,加深游客景区的赏玩体验,强化民族风情的直接参与感,不失为景区创新的建设方向。

还可以利用AR技术制作虚拟现实结合的小游戏,如制作俄罗斯族民间故事的小游戏或者俄罗斯族美食制作小游戏等,用扫描的方式,让游客使用数字终端在全景区内搜索虚拟物品,这些物品的形象可以使用中国画语言符号进行创作,通过游戏引导游客游览整个景区经典,最终将找寻的物品合成为最终产品,游客持合成成功或者解谜成功的凭证,到景区商铺兑换纪念品或者优惠券等,不仅增加了游客对俄罗斯族民俗文化的体验感,更能拉动实体产品的售卖。

(四)网页和App

建立俄罗斯族文旅门户网站和相关App是现阶段最迫切的问题。搜索全网几乎找不到俄罗斯族文旅的宣传主页和相关App,这也是俄罗斯族文旅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这方面可以借鉴故宫数字文创和旅游宣传的经验,故宫博物院主页上不仅设有景区导览、景点简介等信息,更有文创产品推广和可在线游览虚拟故宫的小程序的入口。不仅如此故宫在景区内直接开设了数字展馆,展出《清明上河图》等数字产品,游客可以在其中随意放大缩小作品细节,并伴有说明,让游客在观赏中了解北宋的社会文化;一系列故宫展品相关的App如《韩熙载夜宴图》《胤禛美人图》,把故宫文物的前世今生、相关民俗文化以最有趣的方式呈献给观众,让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故宫藏品的文化历史。研究故宫的网页和App不难发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中国画符号语言的运用,这符合故宫展品的文化要求,同时也让App等有了更强的民族性。

俄罗斯族文旅网页和App的制作可以参考故宫数字产品中国画符号语言的应用方式,比如《胤禛美人图》运用的是中国画的“设色”和构图,《韩熙载夜宴图》则运用了中国画散点式构图的呈现方式,这样做并未直接套用中国元素,但更符合作品内容的视觉要求,同样能让App界面表现出中国画的“意境”的美感。少数民族数字产品跟故宫艺术文创产品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生搬中国画形式语言是行不通的,不妨利用中国画色彩设计页面背景色,通过页面排版设计展现中国画构图的“意境”美,或者使用中国画笔法等符号语言设计页面按钮、边框等细节来进行装饰,或运用散点式构图进行长卷的播放等加深民族性的表现。再结合宣传动画、数字插画等,展现我省俄罗斯族的民族特色,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体验旅游,最终达到发展俄罗斯族文旅的目的。

五、结语

现阶段最为紧迫的问题还是要尽快建立俄罗斯族文旅主页、开发俄罗斯族主题App,这是事关民族、地方发展的大事,后续再逐渐加大扶持力度开发其他数字产品,陆续结合冰雪文化、北大荒文化等地域文化将俄罗斯族文旅产业真正带上数字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靳佳佳.数字化技术应用下的数字艺术与中国画的结合[J].科技传播,2015,(1).

[2]张艺丹.浅析国画元素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以上海宝龙美术馆文创设计为例”[J].设计,2021,(6).

[3]张睿.中国画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1) .

[4]周茹冰.国画元素在古风商业插画中的“民族化”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4.

[5]吴静.基于古代仕女画作的文创产品设计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0.

[6]朱惠天意.中国画元素在app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

作者简介:

司维,女,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人口较少民族数字化保护与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画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