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博士论文》对宿命论的批判

2022-02-03 22:28胡文特
今古文创 2022年1期
关键词:博士论文马克思主义

胡文特

【摘要】 本文分析了传统宿命论中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以及宿命论的现实危害,之后介绍了马克思《博士论文》所描述的德谟克利原子论中隐藏的宿命论思想以及伊壁鸠鲁原子“偏斜”理论对于旧唯物主义宿命论的抗争,最后探讨了无因“偏斜”作为原子的本质属性以及人和原子一样也有摆脱宿命实现自由和独立的必然趋势,以期为当代社会批判宿命论思想提供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立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博士论文;原子论;宿命论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1-0057-03

一、宿命论及其现实的危害

宿命论认为存在某种不可避免的力量决定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任何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这种力量在唯心主义者那里被称为“神”、绝对精神、自然意志等,在旧唯物者那里被称为“道”、物质规律、自然秩序等。在大部分宿命论中,人都是被命运摆弄的人偶,人不能摆脱命运的束缚来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因为你的出生、成长和死亡的每个细节都已经被注定了。在其他宿命论中,人在命运的洪流中可能会保有一点点选择的权力,在唯心主义者那里是遵循那种力量去生活,比如黑格尔认为意志自由是绝对精神和现实的统一,“世界在总体上完全是自由的,如果我们将自己等同于世界的理性原则,那么我们就是自由的……自由人就是自然而然地依据支配人类生活、支配历史的理性规律而开始行事的”;在旧唯物主义者那里是认识和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去生活,主体通过对自由意志的压制,甚至是对客体的顺从来摆脱外在力量的限制,从而获得自由。而在马克思看来,唯心主义者把主体抽象化为一种创造客体的精神实体,现实世界反成了一种外观或假象,而旧唯物主义者把物质世界的外在规律变成了主体的内在自制力,所以无论是物质世界的规律还是超自然的意志都事实地作为人类追求自由的障碍继续存在着,想象中的自由是事实上的不自由,人们只不过是用一种哲学上的自我欺骗,以此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足感,人类本身却仍在宿命的洪流的随波逐流。

(一)湮灭了个体性的存在

在宿命论中,个体完全地从属于一种虚构的或者脱离了人类现实生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的个体是没有主观能动性的被动存在。因此个体的存在相当于没有存在,个体的独立性就此消失了。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在看待有关人的问题时,会把人机械作为一个整体组成部分,甚至是一个数据的组成部分,忽视了个体的差异和独立性。这与人类历史发展中关于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相悖的,与马克思主義关于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更是完全对立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个体的独立性是现实自由的基本前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个体性的最好彰显。

(二)否认了人的能动性

在宿命论中,人作为个体或者“类”面对命运都只能被动接受,或者在屈从中获得一点点心灵的安宁。那么这个世界注定就是腐朽灰败的,一方面人在对面幸运时就会心安理得的享受,比如封建贵族因为血缘关系而获得的优渥生活;另一方面人在面对困境时就会一蹶不振,没有奋起抗争的勇气。扭转这个注定世界的关键是人在历史的过程中是否拥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人作为个体或者“类”的力量是否能够改变命运既定的路线,如果这个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会有人奋起反抗,直面这个割裂的世界和苦难的生活,而过去人类世界曾有过的丰富多彩就是因为存在这样的一些人和思想,马克思主义就是它那个时代与命运抗争最伟大的力量。

(三)消解了生命的意义

在一个无法自主的宿命论世界里,人的生命没有意义可言。无论人们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梁漱溟先生说:“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在创造!”或者如康德所言,人生的意义在于两件东西:“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还是如马克思的所说,人生的意义在于“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所有这些对于生命意义崇高、美好的想法都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说人的自由意志作为前提,因为纯粹被动的人无法接受偏斜既定线路的动荡,难以相信靠自己的力量可以改变现状和创造新的事物,更不愿意为了整体的利益而牺牲自己。宿命论蒙蔽了他们的眼睛,斩断了他们的四肢,在一个迅速发展、人性彰显的时代,遵从宿命论的人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蜷缩在角落里对新世界的到来感到震撼。

马克思认识到要使人真正的走出宿命论,摆脱命运的束缚,就必须在物质和精神领域同时实现超越,既克服旧唯物主义强加在人身上的物质枷锁,又克服唯心主义强加在人身上的精神桎梏。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①就是这一尝试的绝佳体现,在这篇论文中,马克思通过对古希腊两位哲学先贤原子论之间的比较,论证了原子的偏斜属性是原子的本质属性,并将这种属性代入到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试图证明人和原子一样拥有脱离命运既定路线,奔向自由的必然趋势。

二、古希腊原子论与“打破命运的束缚”

原子论是古希腊哲学关于世界本源的重要学说,是自然哲学体系和近现代科学世界观的源头。古希腊原子论创立初始任务就是将人从神灵的掌控下拯救出来,为一切事物的生成、变化和毁灭构建一个没有灵神力量的解释体系,因此作为原子论的创始人②之一的德谟克利特被人们尊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唯物主义者。但是,脱离了神灵的原子论并没有直接将人从宿命论中解脱,摆脱了精神桎梏的人类还需要面对物质的枷锁。德谟克利特的老师,古希腊另一位著名的哲学家留基伯说:“一切均由必然性而产生,必然性就是命运……没有一种事物是没有原因而产生的,一切都是在因果的联系中由于必然性(而生)。”所以,即使在没有神灵的世界上,人还是身处“因果”的漩涡,遵守一切必然的物质规律,没有自由可言,而马克思正是从伊壁鸠鲁哲学中看到了打破这一枷锁的曙光。

(一)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中的宿命论思想

留基伯作为古希腊时期爱奥尼亚学派的重要代表,第一个提出了朴素的原子论学说,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微粒,他们的数量是既定的,以充实和虚空两种形式相互交织,造成一切事物的生成和毁灭。德谟克利特继承和发展了留基波的原子论思想,对原子和虚空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阐释,认为虚空并不是无,而是原子的稀疏状态,又对原子运动的形式做出了规定,他认为数量恒定、形状各异的原子在虚空中直线下降,在下降中较快的原子撞击着较慢的原子,较大的原子撞击着较小的原子,产生了原子的侧向和旋转运动,形成了物质的大漩涡,在这个漩涡中原子因互相吸引而聚合则事物诞生,原子因互相排斥而相离则事物消亡。

在原子论的宇宙中,没有神灵存在的必要,原子本身只能被动地遵循物质规律,原子没有自身的能动性,所有的事物仍然处在命运的摆弄之中,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他把一切都归结为必然性”③,这种必然性在德谟克利特看来就是现实性的反思。马克思在博士论文还引述普卢塔克在《论哲学家的见解》中的见解:“在德谟克利特看来,必然性是命运,是法,是天意,是世界的创造者。物质的抗击、运动和撞击就是这种必然性的实体。”因此有必要赋予原子一种全新的运动形式。

(二)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理论

这种全新的运动形式在伊壁鸠鲁看来必须是没有任何前置原因,不在“因果”关系之中,只能产生自原子的本身属性。为此,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原子的运动理论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他为原子增加重量的属性,以解释原子为何在虚空中必然的处于下降的运动,但是他同时很清楚只有下降是不可能促成原子的相聚和分离的,因为“如果假定一切原子都以同一速度从上而下作直线运动,那就永远无法解释原子碰撞的可能性,这样一来,世界就不可能产生”,即使存在原子间的吸引和排斥,结果也只能是“我们对什么都无能为力,因为原子的运动是被规定了的、是必然的。”所以伊壁鸠鲁认为在原子直线下降的过程必然存在另外一种运动形式,这种运动使得原子在直线下降中偏离既定的线路,进而和其他原子发生吸引或排斥的反应,他将这种运动称为原子的偏斜。

原子“偏斜”具有非常特殊的形式。首先,这种偏斜没有任何的原因。马克思引述亚里士多德的话语说:“如果每一个元素都是被另一个元素强行推动的,那么必然的,每一个元素除了强迫的运动之外还有一种自然的运动;而这个最初的运动应该不是强迫的运动,而是自然的运动。否则就会发生无止境的递进。”这就决定了原子偏斜不是因为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偏斜运动是一种自发的运动,所以原子在偏斜之时必然要脱离了因果关系,德谟克利特的“必然性”在这里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其次,“偏斜”是原子的本质属性。伊壁鸠鲁总是站在纯粹存在的角度考虑这一问题,所以在他眼里一切规定都是直接的,相反的规定就必然地被当做直接存在的对立面。那么原子下降的过程所构成的直线运动,就成了原子本身作為点的存在的直接否定,“即在它自己所描绘的直线中——丧失了个体性”,所以原子不能仅仅是直线下降的东西,那是非独立性的运动。伊壁鸠鲁正是以原子的直线运动表述了原子的物质性,又以脱离直线的偏斜实现了原子的形式规定,因此“偏斜”才是原子的本质属性。

(三)人的“偏斜”

至此,人们可以发现,德谟克利特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作为解释世界的基础,希望构建一个不需要神灵就能自我转运的现实世界,但是他却把人放在了自然必然性之下,以至于这个世界并没有赋予人所期待的自由。伊壁鸠鲁尝试着冲破这种物质的力量,强调人对现实世界的独立与自由,把意识对自然的能动关系确定为绝对原则,为此赋予了原子偏斜的属性。原子因为偏斜而从与它相对立的定在中抽象出来,成为拥有独立性的个体,这一过程正是原子本质的自我实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原子对于他物的一切关系的否定必须予以实现,必须以肯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只有当原子偏斜得以实现,原子才能成为原子,原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得到确认,吸引或者排斥,物质才得以诞生或消亡。因此原子应该偏斜,而且必须偏斜。

马克思将原子偏斜代入到对人的理解中,认为人和原子一样拥有“偏斜”的本质属性。人为了要成为真正的自己,成为本质的人,“必须在他自身中打破他的相对的定在,欲望的力量和纯粹自然的力量”,即通过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挣脱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枷锁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桎梏,最终从命运的直线中“偏斜”出来,获得自由和解放。马克思证明了人类战胜宿命论的过程,就是人重获自由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属性自我实现的过程,即“共产主义”实现的过程,“它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随着现代量子理论的不断发展,微观世界的真实情况慢慢展现在人们眼前,从前高高在上的神灵和颠扑不破的因果关系,在人的理性和微观世界里都失去了存在的证明,宿命论也就此全线的崩塌了,正合了卢克莱修对伊壁鸠鲁原子偏斜理论的评说:“打破了命运的束缚。”

三、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宿命论的基本立场

如上所述,自由意志让人摆脱了宿命论,正如“偏斜”让原子摆脱了直线下降的命运,当然,马克思很快就超越了黑格尔哲学的绝对精神理论,对自由的理解从意志层面发展到了物质层面,又很快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论,把自由带到社会关系的领域,在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构建的同时完成了对于宿命论的彻底颠覆。所以马克思主义从一诞生就是一种对抗命运的理论,更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宿命论的三大基本立场。

(一)彻底的无神论者

要批判宿命论首先一定是彻底的无神论者。马克思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他在《博士论文》中借由普罗米修斯之口说道:“我痛恨所有的神。”“这是哲学的自白,它自己的格言,借以表示它反对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这些神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所以他所创建的马克思主义正是站在彻底的无神论基础之上。马克思继承了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启蒙思想、人文主义等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成果,成为传统无神论发展的更高形态,并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产生了更为客观的认识,有着彻底的科学的形式。正如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无神论、共产主义才是人的本质的现实的生成,是人的本质对人来说的真正地实现,或者说,是人的本质作为某种现实的东西的实现。”

(二)尊重客观的规律

要批判宿命论更要尊重客观的规律。尊重是这样一种态度,谦虚、重视但不盲从。马克思主义是坚定的唯物主义,人们认为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其独特的规律性,人类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实践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掌把握规律并最终利用规律为实践服务。但是马克思主义者非常清楚认识到规律是客观的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都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把握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客观规律并非束缚人们的牢笼,相反,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前提下反而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强力武器。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说:“要知道他(伊壁鸠鲁)不仅与占星术进行斗争,也与天文学本身、与天体系统中的永恒规律和理性进行斗争。”这就要求人们时刻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脚踏实地、认真求索,在对客观规律保持高度重视的同时绝不让规律决定人的意志,进而在与规律的斗争中实现人的本质。

(三)高举人本主义的旗帜

要批判宿命论必须继续高举人本主义的旗帜。人本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独立性,尊重人的本质、需要以及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这与宿命论以“神”和物质规律为中心,否定人的个体独立性,忽视人的价值的观点是直接对立的,因此坚持人本主义的立场就是对于宿命论最有力的批判。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本主义从个体角度强调尊重生命、爱护他人,从人类的角度强调光荣与责任,提出了自由、平等、友爱的口号,之后人本主义又经历了生物学人本主义、非理性人本主义、反主体主义的人本主义等等阶段。但是,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从始至终都有着非常特殊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他认为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综合体,并于各种理论场景中对于人的本质有着迥异的描述,比如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讲:“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实践的角度讲:“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从物质性来讲:“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认为人的需求才是人的本质。这都体现了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但无论如何,关于人的“偏斜”的理论始终处于马克思人本主义理论逻辑的最底层,因此也是马克思主义者批判宿命论最有力的武器。

注释:

①马克思博士论文全名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写于1840年下半年至1841年3月,是马克思第一部公开的哲学著作。

②德谟克利特并非第一个提出原子论的人,但因为他的老师留基伯留存的文字、史料实在罕见,所以学界一般认为德谟克利特是原子论的创始人。

③如无特殊说明,双引号中的内容均引述自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参考文献:

[1](英)以赛亚·柏林.自由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二卷《談生命与向上创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3](德)伊曼努尔·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4](古罗马)西塞罗.论神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古罗马)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物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7](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博士论文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怎样形成具有开拓性的博士论文选题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博硕士论文计量分析
博士论文贵在有创见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意蕴探析
国家图书馆如何加强博士学位论文的开发与利用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