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鲁绪文 刘东桂 章 莅(池州市科学技术局)
科技兴,则产业兴。池州市积极推进科技强农行动,瞄准做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池州市以茶叶、九华黄精、池州鳜鱼、皖南土鸡“四业”为重点,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优化种养结构、育强特色产业、打响池州品牌,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池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举措》,支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近年来,池州市进一步完善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动态发展253 名科技特派员,发展科技特派团16 个,新增省级备案科技特派员工作站9 个、总数达24 个,入驻科技特派员210 余人。科技特派员服务598 个行政村(含89 个脱贫村、15 个“池州名村”培育村),实现科技特派员服务行政村全覆盖。
近年来,池州市农技推广机构及服务组织得到加强,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力量,成立了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池州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池州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45 个乡镇均设置农技服务中心,成立池州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5 个。大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池州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0 家,池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0 个,其中省级以上35 个。
围绕大农业发展战略,池州市建有“科技+旅游”“科技+文化”“科技+产业”体系的池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 个,东至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正在建设,建设石台县硒乐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国家级“星创天地”1 个,贵池区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特色种养业实验站”,石台县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硒茶特色产业实验站”,建设安徽智慧产业研究院、九华黄精康养产业研究院等2 个新型研发机构,安徽省智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九华康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池州市富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组建运营,安徽华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等9 个县域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挂牌服务。这些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为科技特派员和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等开展农村科技创业营造专业化、便捷化的环境。
目前,池州市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科技支撑作用面临着许多不足和短板,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不足,未能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二是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近几年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总额虽不断扩大,但投入强度却一直徘徊在低水平阶段。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制约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技术推广与同一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主体沟通与协调不畅,导致池州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一直偏低,且农业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换率低,目前,池州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20%左右,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并没有得到推广利用。五是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缺乏,其数量和质量与科技强农的要求有差距。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打造池州优质高效现代农业新局面。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区域特点,在粮油、家禽、水产、中药材、茶叶等产业上,培育发展一批具有一定实力、带动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针对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包括特色农作物品种改良及快繁技术、耕地可持续利用技术、特色农产品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及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特色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技术等,从而带动整个中小企业群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开展重点领域的研发创新,以解决卡脖子难题工程为突破口,加强特色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化过程面临的重大瓶颈问题,以此带动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强化政策支持,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推动种业原始创新,围绕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人工智能等前沿交叉学科在农业中的应用,以及畜禽核心种质育种等技术,加强联合攻关,打通农业科技创新链、产业链的堵点。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围绕池州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大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引进。首先,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结合,加快成果转化。其次,培养新型农业创新人才,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到农业农村创新创业。
通过整合科技资源,持续抓好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深化机构间合作内涵,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构建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打通农业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要推动政策落地,鼓励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创办实体,增加收入,或开展技术承包和技术入股,探索区域科技创新的方法和有效科技服务方式。支持科技特派员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团,到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四技”服务。
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打破地域、部门、学科之间的界限,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设立联合实验室、建立公共创新平台等,加强产学研合作、商学研人才培养,汇聚科技强农的强大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创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