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对财富与贫困关系的初步探索及其当代价值
——基于《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文本考究

2022-02-03 17:10朱晓彤
理论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私有制国民经济恩格斯

朱晓彤

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弊病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主题,也是其实践性和超越性的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事实上是从恩格斯开始的,其标志就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发表(以下简称《大纲》)。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了初步批判,阐发了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范畴和基本原理。他意识到国民经济学仅仅是从技术层面上讨论了如何实现“财富”增加的问题,并未讨论工人群体日益贫困化的现象,更未认识到所谓的“国民财富”是以对工人的剥削为基础的。基于对国民经济学前提即私有制合理性的考察,恩格斯认识到了国民经济学的“私经济学”性质并且对财富与贫困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国民经济学对财富与贫困关系的论证及缺陷

《大纲》写作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欧洲工人运动正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经济学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无产阶级急需一种新型的经济学理论揭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这种学说的建立必须以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为基础,恩格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大纲》。

1.从伦理到经济:国民经济学贫困理论的历史性生成

传统经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这就意味着,即使对有限的社会财富进行最优分配,也无法保证每个人都摆脱贫困。同时,由于特权阶层的存在,对财富的均等分配也是不可能的。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贫困仅仅是因为财富的增长无法满足个人的贪欲,即“增长的贪婪超过减少的财富”,〔1〕把贫困当成一种“恶”并强调节制的美德。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义则倡导“人人皆兄弟”,教会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对占总人口多数的贫困人口进行扶助。此外,此时人们认为体验贫困的生活是死后进入天国的重要依据,因而贫困本身也被视为一种“善”。但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中世纪,社会上层对贫困问题的探索主要是从伦理层面展开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政治统治。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候,贫困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自然现象,财富与贫困并未被当作一组对立的概念进行探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的总量已经发展到了能够满足社会上所有人生活需要的程度,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处于贫困线以下,此时人们才逐渐意识到财富的积累与贫困的产生事实上是同时发生的,开始从经济学层面分析贫富问题。但是国民经济学家却在此时指出贫困事实上是一种与社会发展并存的合理现象,只与个人能力相关。对经济的解释权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垄断,意味着他们会尽可能地把私有制的前提合理化,掩盖经济学的阶级属性。恩格斯在《大纲》的开始部分明确提出:“国民经济学的产生是商业扩展的自然结果,随着它的出现,一个成熟的允许欺诈的体系、一门完整的发财致富的科学代替了简单的不科学的生意经”。〔2〕恩格斯已经清楚认识到,所谓使人民获得最大福利的国民经济学是一种伪善的为少数人服务的学说,因而无法解释和解决社会上出现的贫富分化的问题。

2.从野蛮到伪善:国民经济学财富观的演变

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学的表现形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商业贸易发轫之始,私人利益以一种毫无遮掩的方式呈现,表现为对钱财的贪婪。各个国家把金银当成财富,禁止各种贵金属的出口,试图赚取与自己交易的其他民族的现钱,造成国与国之间相互对立。发展到重商主义阶段,国家之间开始意识到互利的可能性,一方面尽可能地互相表示友爱和亲善,另一方面却进行商业角逐直到引起战争。这表明贸易和掠夺一样,人们只要认为哪些条件最有利,他们甚至会“昧着良心使用诡计或暴力强行订立这些条约”。〔3〕商业经济越发展,商业的贪婪性就越被遮掩起来。伪善和自私同时存在。恩格斯认为,国民经济学把自私自利的人作为一个前提假设,因而本身就是一门不道德的科学。

18 世纪虽然发展到了自由贸易阶段,但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依旧没有克服对立性,甚至走向了庸俗化的阶段,从研究基本的经济范畴演变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辩护。恩格斯此时虽然没有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进行区分,但是他已经意识到了这种趋势的存在。如果说重商主义阶段还存在暴力和恐怖的手段的话,自由主义阶段则完全用诡辩和伪善的方式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把商业本身看成维系各个民族、各个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但商业事实上表现为私人利益在一定规则下的激烈对抗,因而“伪善、前后不一贯和不道德目前在一切领域中与自由的人性处于对立的地位”。〔4〕国民经济学家眼中的财富是一种“异化的财富”,这种财富的定义狭隘且妨碍人的自由的实现。国民经济学家认为个人金钱的增加就是财富的增长,否认社会意义上的“国民财富”,所以他们强调市场,反对政府、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恩格斯通过对社会经济的观察,把研究的对象重新拉回现实的人身上,开始注意到不同群体从事的具体生产活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私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的理论缺陷

资本主义所有制即私有制将是一般所有制发展得最完备的阶段,充分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性。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国民财富”本质上是私人财富,“国民经济学”本质上是“私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当成永恒的前提,把私人财富的增长当成不变的目标,名义上是为“国民财富”的增长,事实上却是为少数人牟利。国民经济学家的学说处处可见这种论述逻辑,导向的结论是令人震惊的。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就被恩格斯称为“最粗陋最野蛮的体系”,这种学说指出由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大于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所以贫穷是人类不可改变的命运,需要通过控制人口的数量甚至是消灭社会“下层”来解决贫困问题。马尔萨斯没有意识到即使人口减少,代表私人利益的资本主义制度也不能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转化为有效供给,他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在提高生产力方面的助推作用和生育率的自然下降。这种学说忽视了与贫困问题同时产生的过剩问题,仅仅把贫困看成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

国民经济学家还混淆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只是阐发了社会财富总数量增长的积极一面。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下,“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要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进行理解,即理解为“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从总体上看,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确实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增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5〕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大量工人的贫困化。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是指由于失业或者工作环境恶劣而无法保证基本生存。但是这并非资本主义社会的常态,“因为资本主义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贫困化的阻碍因素,如资本主义再生产呈现出危机与繁荣交替的周期现象,无产阶级有组织的反抗、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因素的综合作用”。〔6〕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指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相比较而言的经济贫困,从主体性角度分析,可理解为“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无法满足人的诉求”。〔7〕贫富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突出问题,却在国民经济学家对财富的孜孜追求中被遮蔽了。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为少数资产阶级服务的,《大纲》实际上说明了国民经济学忽视了部分国家和群体日益贫困化的现象。

二、《大纲》中对财富与贫困关系的具体阐发

在《大纲》中,恩格斯关于财富和贫困关系的探索是基于私有制批判这条主线的。无论是重商主义阶段的资本积累还是工业革命阶段的自由贸易,事实上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因而包含各种各样的对立性。恩格斯不仅分析了财富与贫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

1.财富与贫困的矛盾及其生成逻辑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财富通过异化的方式呈现,金钱至上和以资为本的价值观盛行。重商主义时期的人们把金银当成财富,一个国家拥有的金银越多就越“富裕”,推及个人亦是如此。人们习惯于将“富裕”和“贫困”作为一组对立的概念进行讨论,却未发现这种表面的对立在本质上是“财富”与“贫困”的对立。也就是说,财富本质上是资本,体现为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和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财富的积累和贫困的产生事实上是统一于资本增殖的过程中的,这是造成贫困现象的根本原因。早年恩格斯通过社会现实的深入观察,指出“英国人的‘国民财富’很多,他们却是世界上最穷的民族”。〔8〕虽然恩格斯此时并没有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但是他已经开始注意到抽象价值与交换价值的不同。恩格斯认识到抽象劳动并非仅仅指通过人的思维抽象形成的概念,而本就应该被理解为在市场上形成的。在这一层面上,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萨伊的效用价值论都是片面的,因为无论是单纯考虑生产费用,还是考虑效用,都忽视了在生产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现实的人的劳动。人的劳动本应当是实现自我的手段,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却被抽象为一种可以用金钱数量表现的“物”,规定着劳动者的生活。

价格与价值的混淆,或者用价格说明价值,是当代庸俗经济学价值论的要害所在,也是错误的财富观形成的重要原因。交换价值由于在竞争的作用下体现为价格,会让人忽视实际价值(恩格斯称抽象价值为实际价值)的基础性地位,仅仅通过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说明价值问题。由于价格具有数的形式,所以人们也会把拥有资本的数量看作衡量贫富的标准。恩格斯借用了费尔巴哈关于“颠倒”和“抽象”的阐述,点出财富与价值并不是一回事,财富的生产和价值的生产并不是一回事,价值与价格并不是一回事。国民经济学家试图以创造财富这样较为宽泛的概念来掩饰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对立性,在价格决定价值的论调中,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反而被忽视了。恩格斯此时已经认识到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出现了工资(劳动的产物)与劳动相对立的局面,并且试图超越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深刻影响了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概念的形成。总之,恩格斯此时已经认识到国民经济学家所谓惠及全民的财富是根本不存在的,财富事实上是私人财富或者说私有财产。

2.财富与贫困关系的具体展开

如果说恩格斯对价值规律的研究偏向学理探索的话,那么对供需规律的分析则侧重于从具体问题出发,揭露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与人的对立性。通过对自由竞争过程的考察,可以完整地展现私有制促成社会贫富分化的现实路径。

(1)竞争本身事实上包含了私有制的不道德性

恩格斯从国民经济学家已有的观点出发,指出国民经济学家认为生产费用或者说财富的条件,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而在私有制条件下这三个要素被完全处于偶然状态的竞争因素通约。这种竞争对仅拥有劳动能力而无生产资料的人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就土地要素而言,对土地的使用权本来应当由自然条件和个人能力这两方面共同决定。或者说,土地作为自然界存在的物质资料,应当供有劳动能力的人无偿占有。而在私有制条件下,土地却变成了可以通过自由竞争获得的“私人物品”,因而无论是早期依靠强权对土地进行垄断还是在市场中买卖土地,事实上都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国民经济学家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片面地解释了地租取决于土地肥力差距或者土地所有制,却没有说明大土地占有者之所以能够不断积累财富,并非由于土地是生产要素,而是由于地主对土地的垄断。利用既得的利益攫取更多的财富,本身就体现了私有制的不正当性。

恩格斯进而指出劳动和资本也应当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但是在私有制的前提下却变成了完全相对立的力量。国民经济学家却忽略了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把它们作为两个完全不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把依靠资本赚钱的行为当作一种正当现象,劳动从属于资本的现状也成为理所当然的了。此外,在自由市场中工人必定会把彼此看作对手,并想尽办法压低自身的价格来获得比较优势。也就是说,竞争是与私有制造成的人与人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联系在一起的。每个卷入竞争中的人,事实上已经完全处于被客体支配的地位,因为他们必须放弃自身以实现生存的目的。所以,除了劳动与资本的对立,每个竞争者都变成了野兽,同一个要素内部即地主与地主、资本家与资本家、工人与工人也是存在对立关系的。所以,这种极端的对立性是由自由竞争直接导致的。

(2)贫富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

首先,恩格斯发现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自由竞争机制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垄断主义阶段。虽然自由竞争模式优于重商主义阶段特权垄断,但是由于所有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根本的垄断”,因而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竞争即使被赋予平等和自由的形式,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之下必然会引起垄断的结果。社会财富会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大资本家手中,在竞争中失利的人则会越来越贫穷。

其次,恩格斯指出私有制的供需规律虽然从理论上来看会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但是实际上却是一种无意识的、全凭自然摆布的方式,具体表现为生产与价格的不断波动。因为单个人永远都不知道真正合适的供给和需求是多少,即个体与社会的分离意味着需求和供给从来都没有完全适应过,所以他从人本主义角度指出要“有意识地作为人”,而不是作为“没有类意识的分散原子进行生产”。〔9〕

最后,恩格斯指出在私有制条件下的竞争所导致的最大的对立是由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所导致的两极分化:财富在一极积累,贫困在另一极积累;一方面“生产力大大过剩”,另一方面是“人们纯粹由于过剩而饿死”。〔10〕繁荣和危机,生产过剩和停滞反复交替。虽然恩格斯此时没有科学地总结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对基本矛盾,但是他已经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对立性,找到了贫困问题产生的制度性原因。

3.财富与贫困的矛盾关系的扬弃

国民经济学家为私有制进行辩护,指出是人口的自然增长导致了贫困,和资本主义制度并无任何关系。恩格斯预见性地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指出科学的进步让人拥有了更多支配自然力量的能力,人类完全有能力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科技如果是为所有人服务,那么人们就不再会为劳动所累;而仅仅让自由竞争发挥作用,则必然会造成社会在对立中运行。在私有制的条件下,生产力的提高并不能带来全社会的富裕,工人创造出来的生产力会越来越多地积累到资本家手中,人则成为资本自我增殖的工具。所谓的过剩人口,事实上就是由于制度性原因而产生的贫困人口。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活动并不具有成就共同体的道德规定性,现实经济生活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恩格斯给出了解决社会上一系列问题的根本方法,“我们干脆用扬弃矛盾的办法消灭矛盾”。只要消灭私有制和为利润而生产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那么“一方面的人口过剩和另一方面的财富过剩之间的对立就会消失,关于一国人民纯粹由于富裕和过剩而必定饿死这种不可思议的事实……那种认为土地无力养活人们的荒谬见解也就会消失”。〔11〕

但是,消灭私有制也需要现实的斗争,恩格斯认为供需规律是“一个产生革命的规律”,经济学家相信由于供需永远相等,所以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而实践却用商业危机来回答,这种危机就像彗星一样定期再现”。〔12〕危机的反复作用会让一部分小资产阶级越来越穷最终失去生产资料,成为靠出卖劳动谋生的阶级。在危机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则会进行下一轮的竞争,或者取得垄断地位,或者再次被淘汰,酝酿一场新的危机。对工人而言,由于资本家垄断了资本,地主垄断了地租,工人只能得到工资,其他部分则由生产资料即土地和资本的垄断者占有。垄断和自由竞争并存,必然导致财富的集中和社会的进一步分化,“直到世界分裂为百万富翁和穷光蛋、大土地占有者和贫穷的短工为止”。〔13〕恩格斯此时已充分认识到了社会革命的重要性。

三、恩格斯初步探索的当代价值

《大纲》被马克思称为“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14〕恩格斯在其中对财富和贫困问题的探索事实上超越了已有的资本经济学的立场。

1.恩格斯的人本经济学立场

青年恩格斯仍然受到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从日常经验出发进行理论批判,并且从道德应然性角度谴责社会弊病。但是,他将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从抽象概念拉回到现实的人,体现了人本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表现为对“以资为本”和“金钱至上”逻辑的超越。国民经济学把私有制看成一种永恒的范畴,因而其关注的重点是资本增殖,在部分群体的利益服从经济增长的论调之下,贫困被当作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是恩格斯认为抽象的理论考察并未反映现实社会,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人与人之间事实上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恩格斯认为,竞争让私有制的矛盾性充分地展现了,不仅会产生人与自然、劳动与资本的对立,竞争本身也会转化为垄断,从而造成财富的集中以及社会的分化。这种分析方法深刻地揭露了私有制的内在弊病性及其最终的走向,有助于深入理解贫困与财富同时积累的社会现象,也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前提。

由于恩格斯的经济学是以现实的人的活动为基础的,所以他才会试图对财富与贫困的关系及其和解途径进行探索,并指出必须通过消灭私有制来解决种种对立。虽然恩格斯此时并未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但是他已经认识到工人在工厂制度下的遭遇以及社会革命的重要性。同时,他也认识到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恰恰可以为人类解放提供新的基础,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15〕由此可见,恩格斯认为经济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物质资料的增长,而是要让人真正从物质的支配力中解放出来,意识到自己的现实的生活。单个人仅仅想要依靠个人的力量获得解放其实是很难的,因而必须对社会的整个所有制形式进行改造,才能真正地从异化的社会规定性中解放出来。而实现人的解放,才是消灭私有制的真正原因,也是马克思主义建构性的突出体现。虽然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思想与成熟时期的思想相比有很多的不足,但是一以贯之的人学立场仍然拥有鲜活的生命力并且启示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

2.经济学转型与《大纲》的当代启示

西方经济学家将“自私”视为人的天性,并且错误地认为人的天性是“私有制”的直接原因。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正在逐步实现财富观的扭转和经济学的转型,这与恩格斯以私有制批判为线索的对财富和贫困关系的探索、以实现人类的解放为最终目标的经济学立场高度契合。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大纲》的当代启示。

第一,要扭转“金钱至上”的财富观,把人民群众的需要放在突出位置。《大纲》指出国民经济学谈论的只是如何实现财富的增加,因而无法解释社会中存在的贫困问题。恩格斯不再从抽象的理论出发,而是把社会中不断进行生命活动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才能认识到社会中财富观的扭曲以及地主、资本家、工人这些主体之间和主体内部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逻辑中,拥有的资本越多就越富裕,这种观念让金钱成为人的唯一追求,导致“拜金主义”盛行。而社会主义国家则要超越“唯金钱论”的财富观,把精神财富的需要放在突出位置,因而必须从多维度、多层次理解财富的内涵。新时代的经济学不能仅仅着眼于国民收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要研究通过何种方式才能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这就意味着经济学必须引入新的研究对象和评价体系,真正与群众的需要挂钩,从而为制定各项政策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获得更深刻、更广泛的内容。

第二,反思经济学的私有制前提,注重公有制经济优势的发挥。《大纲》立场鲜明地指出,国民经济学是为私有制辩护的经济学。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保证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把生产资料掌握在国家手中,并着重研究如何最大化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优势。在西方国家中,人与人之间处于对立和竞争的关系,追求利益被视为永恒的目标。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从重商主义阶段发展到了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阶段,但是西方经济学并未反思私有制前提。中国虽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还要用资本主义手段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但重要领域仍需要由国家把控。教育、医疗和交通等基础性行业一旦归私人所有,会不可避免地陷入逐利的困境。总之,中国是通过“国富”来为人民实现脱贫致富创造条件,而西方所谓的“民富”却仅仅代表一小部分人的富裕。

第三,新时代经济学要有国际视野,着眼于全球减贫事业。恩格斯在《大纲》中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家与国家的对立性,意识到了国际范围内财富分配的不平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但直至今日,国际范围内的贫富差距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生存,让处于生存线以下的贫困人口“脱贫”仍是21世纪的重要议题。从整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剥削的从属地位,仍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渴盼着基本温饱的实现。在资本逻辑主导的当代国际秩序中,单个国家是以相互对立的个体形式出现的。本国利益优先意味着单个国家必然会尽可能地把财富汇集到本国以实现综合国力的提高,世界范围内的贫困问题不在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视域内。西方经济学只会研究如何剥削发展中国家以实现资本增殖,而不会研究如何改善全球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社会主义国家则把全人类的发展视为自己的使命,积极向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现代化经验。因而,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责任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仅投身于世界减贫工作,也为全人类的解放创造现实条件。■

猜你喜欢
私有制国民经济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