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祖斌,罗惠君
(1.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4;2.桂林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目标的重要阶段,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新的机遇与挑战中,促进我国高等教育集群式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功能的集聚溢出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任务[1]。《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以“总体规划,分区推进”为教育现代化实施路径,在国家教育现代化总规划框架下,各地区制定适合本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特色的教育方案,主动适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2]。在此背景下,适应中国高等教育集聚式发展趋势,要实现高等教育功能的集聚溢出,高等教育集聚区内高校间的人才培养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广州等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高等教育集聚最为显著的地区,在区域高等教育集聚发展上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同样集聚数量相当的高等院校的区域中心城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容轻视的部分。桂林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中心城市之一,高等院校数量为位居全区第二。为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加快发展南宁、桂林两个高等教育集聚区”的重要举措,桂林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桂林大学聚集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3],对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定位、规划布局等进行具体规划。因此,文章以桂林市为典型就其高等教育集聚区人才培养合作发展进行现状分析,问题提出,发展对策探讨,对区域中心城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合作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等教育集聚区的内涵及发展特点表现为高等院校布局集中、学科专业集群发展、教学资源集约利用、教育功能集合构建。其辐射功能,有利于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有利于高校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共享;有利于高校人才输出与区域经济产业相匹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人才引进战略和地方文化发展战略,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高等教育集聚区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地理空间),以某一或某几个知名高校为核心,大量相互关联的学校及其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上集聚,以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4]。区域中心城市根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按照城市在国家和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划分为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镇),依托中心城市合理布局产业和人口,带动区域发展。国家中心城市指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这五个城市,主要发挥带动京津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重点城镇群发展的核心组织作用。区域中心城市,比如青岛、南宁、银川、桂林等,这类城市旨在提高组织跨省和省域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的作用[5],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国家中心城市也属于区域中心城市的范畴。
高等教育集聚区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集聚具有集中性。高等院校教学设施、生活配套设施等相对集中投入;高等教育集聚区高校教师资源互聘,教师资源共享是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溢出,教师学生教学互动和科学研究,促使知识广泛传播和技术创新。二是高等教育集聚具备规模性。其规模性表现在高等教育集聚的主体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科技产业的企业单位等,在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以某所或多所高校为核心,众多高校和机构在地理空间上高度集中。三是高等教育集聚具有其互补性。其互补性表现在高等教育集聚的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如专业、师资课程等方面,以及硬件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方面,高等教育集聚了众多不同办学层次和不同学科专业结构的高等院校,各高校就其办学特色差异在教学资源上各有所长,形成教育教学优势互补。
我国高等教育集聚发展是“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强调将高等教育集聚发展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当中,充分体现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特色优势,推动不同类型层次高等院校纵向合作,相似类型同一层次高等院校横向合作,促进区域高等教育集聚人才培养合作,科研成果转化迅速,创新要素增加,推动了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集聚区人才培养合作,以合作对象划分,有外部合作和内部合作。外部合作指教育资源服务社会,主要表现是产学研合作;内部合作是校际之间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的合作,主要表现为跨校辅修、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等;就合作范围来说,分为碎片化合作和一体化合作。碎片化合作即基于合作各方的利益需求,自发地开展合作交流活动,缺少政策性指导,缺乏全局性和长远性,较多表现为某一项目的合作交流,项目结束随之终止[6];一体化合作即高等教育领域的互联互通与规则衔接,无论是以学分互认为基础的学生自由流动,还是基于资历框架对接、互认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抑或是涉及跨境高等教育治理的一整套制度体系设计等,其必要前提和基础是建立区域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及建立合作与联动的质量保障机制[7]。
截至2020年,广西一共有38所本科院校,而桂林市有9所本科院校(6所公办、3所民办),在广西仅次于首府南宁市。其中6所公办院校和3所独立学院,分别为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桂林旅游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现转设为“桂林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现转设为“南宁理工学院”)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现转设为“桂林信息科技学院”);3所高等专科学校(2所公办、1所民办)分别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桂林山水职业学院;1所成人高等学校即桂林市职工大学。广西重点实验室驻桂林市的有32所,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驻桂林市的有36所[8]。从桂林市各高校2019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统计得出:2019年桂林普通本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5万人,占总在校生人数的72%;硕士生人数为1.27万人,占总在校生人数6.8%;博士生为500人,占总在校生人数的0.2%;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超2.4万人,占总在校生人数11%,在校生人数超过20万人。
在空间分布上,桂林市区的高等教育集群区域分布在城市的东部、南部、西部和中部,13所高校按办学地理位置分布(含多校区办学)共有20个办学点,其中,市区高校办学点18个,灵川县2个,桂林6个市辖区有5个区均有高校,且数量较为均衡,呈现出“一体两翼、三级四区”的空间格局。在办学类别方面,桂林市高校有普通本科层次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两大类别,本科层次院校学校特色突出,因校置宜开设有相应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点;办学形式上,桂林市高等院校主要以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形式,同时也有全日制高校依托下设置的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自学考试、成人函授等非全日制高等教育形式;在高校类型方面,桂林市高校涵盖师范类、理工类、医学类、职业技术类等多种类型。桂林市市区面积仅为2854平方千米,高等院校集中在桂林市区且分布量密集,为形成有特色的高等教育集聚区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根据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招生计划表统计,桂林市本科院校专业设置范围覆盖了工学、理学、农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医学、经济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共198个专业,占广西本科高校专业目录的61.88%。桂林市6所普通本科院校,其中3所高校有博士学位授予点;4所高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点。桂林市高等院校办学特色明显,为人才培养合作提供了先决条件。广西教育厅联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财政厅于2018年下发《关于公布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通知》,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遴选出9所高校的34个学科上榜,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名单有19所高校的25个专业上榜。其中,桂林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有13个,占全区总数38%,一流学科培育6个,占全区总数24%。学科优势还体现在个别突出的学科,如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学科、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工程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集合教学、科研、医疗一体的桂林医学院,其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专业布局丰富和学科优势突出,是人才培养合作发挥各自特色的先决条件。
桂林市各高等学校每个学期根据其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了大量课程,涵盖专业类别丰富。2015年高校课程联盟“广西漓江学堂”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倡导下正式成立,其联盟成员包括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广西漓江学堂是以联盟形式运行,服务联盟高校在校生跨校课程学习,虽不具备收费资质,但在学分互认上,广西漓江学堂还将参加联盟高校教务处开发专用的接口软件,实现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与漓江学堂教学平台无缝对接,漓江学堂各高校制定各专业学分互认细则,学生在平台上完成学习并取得成绩能与所在高校实现学分的自动互认。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是高精尖人才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优质人才资源。根据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统计,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9所普通本科学校专任教师人数达9242人。
区域中心城市高等教育集聚区人才培养合作可以高效盘活现有的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缓解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不平衡,提升高等教育集聚区整体的核心竞争力,且大力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文化等发展需要。自2018年,桂林市政府为力争2025年使桂林成为广西高等教育核心区,对桂林大学聚集区发展进行了部署。高等教育集聚区的规划为桂林市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提供了发展方向。因此,加快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人才培养合作建设的意义重大。结合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人才培养合作发展的基础,运用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理论,探讨其合作发展策略是必然要求。
基于整体性原则,一个城市的高等教育集聚区建设发展应树立“一盘棋”思想。高等教育集聚区人才培养合作的整体性体现在高校人才培养合作,面向的是区域内全部高等院校,关系到高校的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每一位学生受教育的整体过程。各个独立主体的参与是实现高等教育集聚区人才培养合作的关键。综合各方力量,通力协作、相互支持,积极打破各高校之间的行政壁垒,努力破除制约高校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激发高校合作动能,才能有效推动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并取得实质性进展,提升集聚区高校整体竞争力水平。以政府政策为导向,有效整合集聚区的各项资源,引导各高校主动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合作中。
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区域中心城市高等教育集聚区人才培养合作尤为重要。缺乏政府政策支持,高等院校合作往往只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度合作实现集聚效益。第一,建议桂林市政府应出台相应的合作政策,通过法规、条例、标准等方式引导和支持高校合作。明确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高校联盟章程,建立高校之间的共建制度,完善合作单位的互惠合作机制,落实学分互认、课程互选、收费标准等。科学有效合理的管理机制是保障高校合作长期进行的关键,是集聚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合作的合法保障。第二,高等教育集聚区人才培养合作,其组织保证是非常重要的。以自治区教育厅牵头,桂林市相关领导和各高校领导组建成统筹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详实的高校合作方案,完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个合作高校的权力、责任以及利益关系。设立有专门负责的委员会,委员会主要由各个高校之间的教务部门之间授权实行联合。第三,设置专门的办公室和专任人员,进行常规运转,办公室人员有固定的编制,为各高校协调提供专门的服务。第四,在如今信息化时代,设置专门的办事网站与移动互联设备平台是非常重要的。第五,各高校制定学分认可与转换规则、证书规则。
区域中心城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合作需要政府财政支持。自治区政府和桂林市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其一,优先完成高等院校教学楼、实验楼、教职工宿舍和学生宿舍,增强其教育承载力。其二,进一步规划完善高校及其周边的水、电、排污等市政设施,保障高校的生产生活。其三,建设顺利通畅的道路交通,合理安排公共交通线路,提升桂林各高校集中区之间往来便捷。其四,完善高校附近的配套设施,如医院、商场、中小学,邮电局等;建设高科技产业基地和吸引科研院所进驻集聚区;建设生态公园、学生交流中心、科技馆、博物馆等文化综合发展区,拓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并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集聚,以高等学校为核心,发挥其溢出效益,改善周边区域的营商环境、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构建集产业功能、教育功能、生活功能一体化,即宜居宜业智慧城市的新样本。充分展现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优势,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和科研机构落地,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区域中心城市高等教育集聚区人才培养合作牵涉地方政府、高校和个人等利益关系,需要多方达成合作共识,运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论中的整体性原则把握全局。
基于共生性原则,高等教育集聚区人才培养合作的共生性体现在各高校相对独立,人才培养合作是发挥集聚区功能的其中一部分,各高校是通过课程资源、教师资源等形成共生关系的人工生态系统。该人工生态系统中各成员高校通过人才培养合作的共生关系获得共同发展的机会,互惠互利,既可以通过政府的支持完善高等教育集聚区的共生环境,包括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高校自身也主动发挥其能动性,相互作用结成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共生关系。任何一所高校都无法完全满足日益增长且个性多样的学生需求,以及适应多维度发展的用工需求。那么高校间的合作共生就有其必要性。高等教育依靠个体的自我拼搏之外,加强院校合作,在区域中找到深层合作的契机,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集聚区是利用各个学校优质且丰富的资源,使各高校形成“共同体”,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区域人才培养需求的目的。
区域中心城市高等教育集聚区的高校应树立共生理念,正确对待高校之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开展校际合作的前提。高等教育集聚区人才培养合作的关键在于“人”,高校之间人才培养合作程度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管理者合作意识不够强烈。正确且充分认识高校人才培养合作的意义,打开合作思维丰富合作内容。双方或多方高校签订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合作方面内容,不单单局限于硬件设施的共享共用,如高校的图书馆、教室、实训室等,还应拓展教育合作项目,丰富合作内涵,以人才培养和产学研作为重点,建立高校教育联盟,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等相关的资源互补和协同合作。桂林市政府和桂林高校管理者支持和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到协同育人合作之中,还需引导每一位参与者树立起开放合作的意识。
从生态多样化的角度来看,复杂和多样的生物主体共存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更具有竞争力。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也一样,高等院校学科错位发展,能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学科的优势是科研合作的可行性及达到合作效果的前提。高等院校学科合作要紧扣区域性和适应性,才能使合作更具有战略意义。第一,高校学科设置做到“人无我有”,但这还不等于特色,特色是具有较高的美誉度的,“人有我优”的学科水平更能彰显高校的特色。支持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高校建设一批高水平重点学科,如广西师范大学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力争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第二,优化学科层次,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的学校教学部门应深入调查,审视学校学科水平与其他高校同类型学科专业的所处位置,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特征和新取向的作出研判,及时调整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或发展方向,完善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第三,高校的学科应打破学科之间壁垒,与时俱进。教育部等部门于2019年正式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四科”建设。建议桂林高等院校通过传统优势学科带动相近学科尤其是交叉学科、新兴应用型学科发展,打破学科壁垒,形成学科集群,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的集群发展。第四,支持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项目为纽带,桂林理工科高校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调动各高校教师共同参与联合攻关应用研究,实现学科优势的互补,共同推动新项目新领域的开拓,培养培育一批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广西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
提升科研合作深度,共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第一,建议支持以广西师范大学为牵头单位,推进文科与农医理工等学科的合作,促进学科交叉、多学科协同,如运用人工智能等工学方法,推动法学、教育学等学科智能化建设;建立人文社会科学新型智库,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第二,建议桂林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实现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平台共享,开展科研协同攻关。根据桂林和广西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协同科研平台,如桂林理工大学有色金属材料,以广西有色金属开发为中心,整合多学科研究力量,力求解决学科与技术重大难题。第三,建议由广西教育厅与桂林政府共建联结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及时把握区内高校创新成果情况以及桂林经济产业科技需求,精准服务高校和桂林行业企业成果转化、管理咨询等,促进一批高校科研成果在桂林落地,增强桂林产业核心竞争力。
基于适应性原则,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各个层次、不同规格、类型各异的高级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集聚区高校培养人才的内容和规格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改变区域政策环境、基础环境,使高等集聚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集聚区各高校通过自身的学科布局、专业布局、课程设置等方面,结合区域行业实际发展需要,通过组建跨校跨学科团队联合攻关,专业结构调整等方式,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高等教育集聚区一方面要及时调整高校自身学科专业设置,错位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建设,设置跨学科专业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积极开展跨学科设置试点并探索交叉学科专业人才多样化的培养方式。高等院校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级专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区域中心城市高等教育集聚区人才培养合作牵涉地方政府、高校和个人等利益关系,需要多方达成合作共识,运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论中的整体性原则把握全局。区域高等教育需要全面发展,整体共同进步,就应该努力构建人才培养合作的良好局面。以资源优势的高校如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牵头,带动其他高校协同发展,尽资源共享的责任,提高合作共建的意识,积极主动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制定相应的合作方案。
高校专业横向合作即专业合作。第一,在相同专业方面,同一专业不同高校的课程质量上也有优势课程和劣势课程,实现专业融合培养,既可大幅度降低人才培养成本的支出,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极大地提升教育效益。第二,在相似专业方面,围绕区域产业或岗位群共同知识和核心技能掌握需求,建议桂林高等院校针对相近专业的教学,共建基础课程平台,专项课程平台,使学生学习关联专业的知识;深挖相近专业共同开展的实验教学,共享实训项目,使相近专业学生通过综合性实训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以某高校优势特色专业为核心与其他高校人才培养相同或相近专业形成专业群,高等院校新设置新专业时,应考虑新增专业与原有专业资源相互联系,形成学科专业群。第三,在不同专业方面,实现高校联合授予学士学位。2019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学士学位授权于授予管理办法》通知,其中第16条明确指出:“联合学士学位应根据校际合作办学协议,由合作高等学校共同制定联合培养项目和实施方案,报合作高等学校所在地省级学位委员会审批。联合培养项目所依托的专业应是联合培养单位具有学士学位授权的专业,通过高考招收学生并予以说明。”[9]西南财经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率先突破,2020年6月联合申报的“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合学士学位项目获批,并于2020年首次正式面向全国通过高考招生。建议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内两所或多所高校,制定联合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互设课程、互聘教师,共同组织实训等培养学生,各个学校发挥其专业优势,弥补了两所高校各自的专业短板,共同完成一个复合专业的人才培养任务,如广西师范大学发挥文科专业的优势,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工科专业的特长,协作申请联合培养项目,实现文理相融,积极创新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制度,才能推进高校人才培养合作。高等教育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学科和教学资源互补,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资源要素流通的计算单位是课程和学分。为保障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交换的正常运转,课程和学分在各个高校流通的过程中,制定按照学分合理收费的制度,确保可持续发展。2020年8月17日,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鼓励各地适应弹性学制下的教学组织模式,探索实行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这个文件是今后学分互认和学分收费重要的政策依据。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而学分流通就是满足人才培养个性化教育的纽带。
高等教育集聚区积极完善跨校课程互选。高等教育集聚最大的优势就是降低教育成本,减少部分重复设置带来的不必要支出,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学分换算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确保课程互选的顺利进行。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内课程互选已经开展了初步的尝试,各高校开设了不少可供选择的课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第一,在课程数量方面,进一步扩大互选课程的数量和覆盖范围,针对热门的课程在保证其教学质量的情况下,满足学生的学科需求。第二,在课程类别方面,包括含金量高的优势课程、专业性强的精品课程、提升综合素养的特色课程、实用性强的考证培训课程和实验课程等,提高学生选课兴趣,满足学生课程多样化需求。第三,在学分认定方面,增加跨校选课的学分占比,让渡通识素质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的部分学分,重新规划跨校互选学分归集,允许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可通过跨校互选课程完成,提升学生选课动力。第四,成立学分互认课程互选管理平台,严格把控互选课程质量,杜绝互选课程敷衍了事。高等教育集聚区定期组织课程互选合作高校商议开课计划,明确专门人员落实并联络跨校开课事宜,开展本校学生选课的教学组织和服务工作,辅助开课教师顺利开展教学过程,切实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第五,加大课程互选宣传力度,课程互选平台及时推送相关信息,为教师和学生增加交流学习的平台,以便得到学生对课程资源共享满意度和建议的及时反馈。
高等院校之间应鼓励高校教师资源流动,支持教师联合开发。2021年1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鼓励高校聘请校外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教师,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规范遴选聘用程序。[10]”一个城市的高等教育集聚区,同时也是人才集聚中心。目前,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高校教师数量规模大,但由于高考扩招大学生体量增大,生师比也表现出较为明显上升。因此,各高校教师共引共享、招聘互用、跨校授课和跨校指导学生方面仍需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要实现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人才培养合作,教师资源的合作应当是首要的。其一,打破传统人才管理观念,以高等教育集聚区为依托,建立科学的人才流动模式,使教师可以被不同高校相互聘用或联合聘用提供制度和待遇等方面的便利条件。高等教育集聚区内高校教师相互聘用,各高校优势学科教师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通过聘用合作高校相关专业的师资,能从中快速提升薄弱专业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其二,建立并完善合理合法的教师评价制度,是教师互聘能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为互聘教师的工作业绩提供标准依据,确保教师在其他高校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提倡教有余力的优秀教师跨校授课、开设名师讲座。其三,为高校教师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搭建展示、交流、合作平台。建立合作高校的教师互聘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包括高校的知名教师的个人信息及专业特长等。各高等院校教务部门以及人事部门可以及时准确了解其他高校教师的具体情况,将紧缺和充足的教师资料登录到数据库中,显示各教师已预约的授课时间,由其他高校院系有针对性地选择合作教师并进行预约。通过数据库合理的分配和预约师资力量,充分发挥区域内合作高校优质师资的共享作用。
高等教育集聚区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图书资源互借互通。图书馆是高等院校收藏图文信息和直接参与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等院校图书馆承担信息资源共享的责任和义务。2016年,我国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章》中第36条明确提到“图书馆应加强各馆之间以及与其他类型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联合参考咨询等共享服务。”[11]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高校数量众多,高校图书馆因各自优势学科不同,都拥有各自学校特殊的藏书,且馆藏数量大,但全市各高校丰富的图书馆。改变桂林高校图书馆各自为政,发挥其集聚效应,第一,建议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建立高校图书馆馆际合作委员会,启动桂林高校文献资料共享平台,文献传递平台,发放“桂林高校图书馆馆际借书证”实现高校图书互借互通,服务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内全体师生。第二,桂林高等教育集聚区制定高校图书馆互借互通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如明确办理馆际图书证手续、馆际借阅的图书数量及时效等,并运用智能化网络管理,建立健全桂林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第三,深入整合各高校馆藏资源,支持桂林高校图书馆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桂林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中,更好服务读者学习、教学和科研,如读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及时检索书目和馆藏位置预约获取或就近阅读、研习讨论等。第四,通过多种自媒体渠道推送桂林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信息,以及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受众,组建桂林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资源平台提供咨询服务,帮助解答桂林高校读者在馆际互借或共享平台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区域中心城市成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高地,构建高校之间人才培养合作生态圈,共同合力推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12]。以人才培养为基点,促进区域教育生态系统的优化。对高校而言,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既可以充分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也可以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互补,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在相互促进中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带动其办学特色质量的提升,实现“桂林高等教育发展命运共同体”的目标[4]。对城市发展而言,通过高校集聚体现出区域的高等教育优势,以高等教育资源支撑本地其他教育整体的迅速发展,打造区域性高等教育品牌,扩大本地教育优势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也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