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讲好中国故事略论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故事的艺术

2022-02-03 07:48卢慧谭亮亮
南方论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总书记思政大学生

卢慧 谭亮亮

(延安大学 陕西延安 716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1]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和平崛起展现良好形象的时代需求,也是我党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也是一位善于讲好中国故事的大师。《习近平讲故事》堪称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和示范效用。

一、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的使命担当

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梦、圆梦的伟大时代。历史和现实证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万众一心,奋勇前进,用实干、苦干完成时代答卷。“四个自信”需要“中国故事”来言说。高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是高校思政课堂的使命与担当。

(一)讲故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人类对世界充满好奇,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和讲述自己的故事。呱呱坠地的婴儿一睁眼就开始打量周围的事物,父母、长辈通过故事给孩子解释这个充满新奇的世界,可以说早期家庭教育就是以讲故事为主。《辞海》所言,生动的故事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一则好的中国故事,往往蕴含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智慧与道理,给人以启迪。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一个“精忠报国”的故事。在他五六岁的时候,母亲给他买了《岳母刺字》的小人书,讲述“精忠报国”的故事。这段记忆非常深刻,从那时起,“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成为习近平一生追求的目标。“讲故事之所以有如此大的作用,正是因为它能在讲述者和受众之间,迅速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联系,产生思想上的共鸣。”[2]容易让人入脑、入心。

(二)高校大学生应该熟知中国故事。中国故事中蕴藏着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3]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须知国情、党情、社情、民情,从中国故事当中汲取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积累智慧、传承精神。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各种文化思潮不断输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普世价值论”最具有蛊惑性和危害性。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阅历尚浅,思想和行为不够稳健,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而迷失方向。在“西方中心论”的强势话语影响下,少数大学生追捧西方文明的发展模式,对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缺乏自信。当代大学生是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必须熟知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坚定“四个自信”。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要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同时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高校思政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理应有所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一个“天子守国门”的故事,意在忠告领导干部要做到“守土有责”。同样,高校思政课堂必须种好责任田,在“两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创办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就利用讲故事的办法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例如中国女子大学邀请陈云、张鼎丞、赵毅敏等革命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给学生讲述“广州起义”“监狱斗争”“白区斗争”等革命故事,通过真实故事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革命斗志。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要继承传统,发扬传统,针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特点,挖掘中国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二、高校思政课堂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主题

中国好故事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挖掘,精选出对大学生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要励志,要求真,要力行。当前高校思政课堂应紧密围绕这四点要求,讲好这四个方面的中国故事。

(一)讲好爱国的中国故事。中国的青年是爱国的。鸦片战争让天朝大国的迷梦开始破碎,中国沦为列强凌辱、践踏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之道,青年一辈始终走在前列,前赴后继。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青年在革命中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他说,“五四”以来,中国的青年“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什么是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4]1921年7月23日,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其中青年居多。正是他们这些共产党人擎起了救国救民的大旗,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推翻三座大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就是爱国的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每当回顾近代中国的苦难史和革命史都不忘讲述这段故事。何为爱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就是忠于祖国和人民。每个时代的青年有每个时代的使命,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坚持奋斗,就是爱国。新时代,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是党和人民的两大关切。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讲话,希望两岸人民“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化育后人,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5]这是高校思政课堂新的重要使命——讲好爱国故事,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努力奋斗。

(二)讲好励志的中国故事。青年朝气蓬勃,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理当励志奋斗,有所作为。“五四”期间,陈独秀在《新青年》一文中论及青年的幸福问题时认为,新青年的幸福“应以自立造之,不可依赖他人”[6]。鼓励青年奋发图强,刚健有为,用青春奋斗创造毕生之幸福。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青年的成长、成才,他多次指出,青春的意义在于奋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7]。寄希望广大青年培养奋斗精神,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统一起来,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一个“革命青春”的故事。以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等人的青年经历为题材,讲述了他们在青年时期确立革命理想,立志为民奋斗的故事。他们忠于国家与民族的高尚品格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应当一代接着一代传承下去。高校思政课堂要讲好这些励志的中国好故事,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产生的不良影响。

(三)讲好求真的中国故事。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人才要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大学是求真知的殿堂,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8]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大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大学生要想求真知,必须先求马克思主义的真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学习掌握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列主义,学习科学知识,“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9]这种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经验和方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躬身实践中的深刻体认。总书记曾讲过“30里借书”“时间都去哪了”“中国科技为什么落伍”和“跟上时代”等几则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有过7年农村插队的人生经历,在偏僻落后的陕北农村梁家河,习近平白天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坚持看书学习,读马列经典原著,读世界文学名著。为了能读《浮士德》,习近平走30里路去借书。他时间都去哪了?除了工作,基本上就是读书,读书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学到的科学知识必须用于实践,促进社会发展,否则学到的是死知识没有实际用处。会学习是一种技巧,肯学习是一种品格。高校思政课堂要讲好求真知的中国故事,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引导他们会学习、肯学习。

(四)讲好力行的中国故事。马克思认为,人类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实践出真知,实践锻炼出真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10]毛泽东同志也曾说过,青年同志有个自然的缺点,那就是缺乏经验,只有亲身实践,从最下层工作干起,不带一点虚伪地干,才能获取宝贵的经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是青年学生增长才干的一般规律。党在延安时期的高等教育就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针,鼓励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培养出一大批精通理论的实干家。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梦不是能坐享其成的,要靠苦干和实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靠一代代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干出来的。他希望广大青年成为实干家,鼓励大学生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蒸发掉知识中的水分,为将来的职业发展积攒有益的“干货”。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滴水穿石”故事和“寻乌调查”的故事,对大学生学会脚踏实地学习成长具有启发意义。他认为,“滴水穿石”给人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寻乌调查”让人懂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和求真务实的道理。习近平在梁家河的故事就是“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中国故事。在梁家河期间,16岁的习近平学习务农,担水、砍柴、耕地、送粪,凭着苦干、实干成了村民心目中的“好后生”,20岁的时候被选为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带领村民打坝淤地,修建沼气,改变梁家河的面貌。高校思政课堂要讲好青年身体力行的中国故事,引导当代大学生用实干书写自己的出彩故事。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路径

高校思政课堂要讲好中国故事的重点在于提升中国故事的讲述能力、领悟能力与传播能力。着力在主体间搭建起互动、转化机制,由教师带动学生提升言说和领悟中国故事的能力,进而提升高校思政课堂传播中国故事的能力。

(一)提升言说中国故事的能力。教师在思政课堂具有主导地位,是教育主体,是中国故事的主讲人,需具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首先,要有讲好中国故事的高度自觉。高校思政课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主力,是国家宣传思想工作的骨干,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故事化育新人是其使命与担当,应有高度自觉。其次,要有挖掘和鉴别中国故事的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是要传承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新人,围绕这一宗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中筛选出的故事才是中国故事,而不是别的什么故事。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加强学习,自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增强对中国故事的鉴赏能力。再次,要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神奇力量在于激活故事中的思想,并将思想输入听众的大脑。故事能不能打动人,一则要看故事本身的情节是否动人;二则要看讲述故事的语言是否通俗易懂,活灵活现。枯燥无味的语言无法讲出动人心弦的故事,而会营造出沉寂的课堂气氛,令人厌倦;相反,富有语言表达艺术的教师却能摄人心魄。例如近期被称为“网红”的两位教师,复旦大学的思政课教师陈果和华中师范大学主讲中国古代文学的戴建业,凭借生动的语言和深邃的见解赢得了众多学生的“点赞”。最后,要学会倾听和善于引导。大学生并不是消极被动接受信息的客体,他们主体性意识较强,能够独立思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和言说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具有自己独特的认知。那种我讲你听,单向注入的讲述方式并不高明。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讲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二)提升领悟中国故事的能力。故事育人的优点在于引起共鸣,讲故事与听故事的人都能领悟其中的道理。首先,教师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领悟故事的能力来自生活,不懂生活,远离现实的人无法领悟故事中蕴含的真谛。教师若是不了解学生的生活及现实存在的问题就不能讲出学生的心声,无法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更无法引起共鸣。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述的故事之所以能够给人以深刻印象,给人以思想启迪,就在于他接地气,懂生活,善于捕捉其中的意义。他所讲的“来自捷克的小鼹鼠”,能勾起大多数80后的童年记忆,他们当中很多人都看过动画片《鼹鼠的故事》,从中体会两国文化交流中的深厚友谊;“30里路借书”的故事,让人深刻理解那个知青年代,激发出不畏曲折奋勇前进的斗志。所以,教师只有扎根生活,围绕学生,选择具有共同话题的中国故事,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才能避免自说自话的尴尬。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听众能否领会故事中的寓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俗话讲,会听的听门道,不会听的听热闹。通过故事来阐发道理,教育学生,要平衡好故事性与教育性,缺乏故事性不易引起听众关注,故事性太强又容易遮蔽其中的教育性,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所以,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故事展开激烈讨论和深入思考,提升学生领悟中国故事的能力。

(三)提升思政课堂传播中国故事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一个“地瓜理论”的故事。地瓜的块茎埋在根基部,为了汲取充分的营养,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这则故事对提升高校思政课堂传播中国故事的能力很有启发。首先,讲好中国故事要从课堂之外广泛收集素材。中国故事不能局限于教材,好的文艺作品都是讲述中国故事的范例,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推荐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柳青的《创业史》,都可以成为高校思政课堂的延伸读物。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特别是荣获华表奖的电影、电视都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的经典,也可以用来思政教学。其次,高校思政课堂的空间应向外延展。高校思政课堂不应窄化为具体的一间室内教学,将思政课堂延展至学生社团,例如读书会、观影会、故事会、演讲会等,在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中分享中国故事,实现自我教育。另外,红色之旅俨然是流动的思政课堂,是给学生讲好红色故事的有效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曾给参加红色之旅的大学生回信,希望他们追寻革命前辈的历史足迹,领悟革命精神,锻炼品格意志,有所收获。再次,讲好中国故事不是单口相声,而是众人协奏的交响乐。高校思政课堂要将每一位大学生都培养成为中国故事的聆听者和主讲人,在社会交往和国际交流中间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时赞扬几名新加坡大学生用镜头记录了中国故事,讲述了中国故事。如果国内大学生、来华留学生和中国海外留学生都能讲好中国故事,那么,世界将会更全面地了解中华文明,了解和平崛起的中国。

猜你喜欢
总书记思政大学生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大学生之歌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