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莉
近年来,成都市蒲江县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就业质量持续提升,获评首批“成都市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示范区(市)县”。
健全稳就业保就业体制机制。蒲江县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政府引导、部门参与、市场主导、社会关注的“大就业”格局。推进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提能增效,18项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事项下沉,城乡均等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探索线上线下就业创业宣传新路径,就业服务信息的覆盖率和推送的精准性进一步提升。
优化返乡下乡创业环境。整合资源,推进创业服务孵化载体建设,为创业者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目前,建成县级创新创业载体7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1个、创业服务窗口59个。蒲江县创新创业孵化园和天府农创园累计入驻项目140余个,园区年产值达17.5亿元。开展返乡创业培训、电子商务专题培训、专业类新农人培训等2000余人(次),举办短视频运营小班培训活动4期,培训290余人。同时还为64名大学生及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补贴64万元,核发创业担保贷款1400余万元。
拓宽人力资源供需渠道。宣传推广蒲江“微就业求职招聘”平台,推进校地企、区域人力资源和市场化劳务合作,合力促进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和保障企业用工。近年来,与9家高等职业院校、10余个区(市)县、6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举办系列招聘活动近百场,帮助企业新招用工2200余人。
推进就业技能提升。依托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分院、中德(成都)AHK职教培训中心、库卡机器人研究院,培育储备新技术、新装备等技能型人才;依托成都市职业培训网络学院开展网络技能培训。目前,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并培训6000余人,核发技能提升行动资金740余万元,为350余名企业在职职工和城乡劳动者核发技能提升补贴60余万元。
一是用工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蒲江县部分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新职业经济主体、新技能人才“招工难”逐渐显现,部分企业对临时性、季节性用工需求较大。加之农民工农忙时节“辞工潮”、青年劳动者“不愿入厂”和少数企业用工不规范等造成了“求职难”“招工难”,结构性就业矛盾仍较突出。二是企业用工理念有待转变。部分企业主要依靠政府公共服务保障人力资源需求,自主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意识不够,人才招引、培育和留用存在较大困难。同时户籍或参保地因素制约了部分政策补贴的落实,如本市户籍以外的人员不能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
优化布局,探索公共就业服务新路径。紧跟产业发展趋势,统筹布局服务点位,将公共就业服务点位建在“产业链”上。进一步完善“1+8+N”公共服务体系(1个县级中心、8个镇街服务中心和N个企业服务点),深化“一对一”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多维度、全方位宣传惠企利民政策措施。
创新思路,打造人力资源服务新维度。强化就业导向,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推进产业技术工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技能人才培养储备,促进培训培养与产业发展、企业岗位需求的有效衔接。探索建立与川藏铁路沿线地区的劳务用工派遣和共享用工机制,组织实施“线上招、线下招、校园招、巡回招、赴外招”,引导企业根据用工需求量、需求周期长短及紧急紧缺性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服务方式保障用工。同时,探索建立基层“劳务经纪人”制度,构筑起覆盖全县城乡的企业用工服务网络。
部门协同,完善用工后续配套服务。整合部门和社会资源,协调相关部门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住房和医疗等相关政策。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培训,切实解决职工在工作期间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区域统筹,取消政策补贴户籍或参保地限制。建议加大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力度,就业创业补助政策实行全国统筹,提升劳动者享受政策的便利度、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