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峰 周关平 谭艳 鲁焰荣 罗晓莉
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顺利组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事关考试安全底线,也事关事业单位能否科学选拔优秀人才,更事关考生能否顺利就业。本文以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绵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和面试考务工作的实际作为研究对象,对考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更加规范、科学做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工作提供参考。
统筹疫情防控与考务组织成为常态,不但要确保考试安全,更要保障考生与工作人员生命健康安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涉及的点多、面宽、程序复杂、环节较多,每个环节都有风险发生的可能。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严峻的形势下,考务组织不同于常规组织,流程更繁琐、环节更严密、要求更严格。按照常态化防控要求,考前要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联动卫健部门对全体考务人员进行考前核酸检测,排查考生的行程轨迹,作出风险预判;考试期间,要对考生的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和核酸检测报告等进行严格查验。在考场设置方面,增设入场通道、专用通道、复测观察点、隔离考场等,同时增派人员负责门口入场秩序、应急处突等,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在防疫工作组的指挥下妥善处置,化解风险,确保防疫安全。
考试规模持续扩大,参与考务工作的人员和部门不断增多,协调联动成为常态。目前,“考编上岸”、体制内工作成为“香饽饽”,不断掀起“公考热”,公招考试规模不断扩大。绵阳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参考规模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今年上半年,报名参考人数达到2.2万余人,平均招聘比也屡创新高。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每场考试需联动教育、公安、卫健、经信、市场监管、纪委等部门落实考场、无线电监测、食品安全等保障工作,后来又增了交通运输、网监、宣传等部门。随着考试规模不断扩大,参与考务工作的人员和部门不断增多,而在具体监考过程中,人社系统的工作人员担任“楼层协监员”。一名楼层协监员负责3—5间考室,负责试卷的分配、答题卡回收复核,指导、配合、协助学校监考老师完成监考工作,并处理考试期间考场的询问和异常情况。以10000名考生的参考规模为例,需要协调的监考人员约700人,场外助考安保人员200余人,各考点考务管理人员、考务办工作人员约100人,整个考试需动员1000人才能保障考试任务进行。
在省内率先采用事业单位分类考试,试题更加科学合理。2019年以前,绵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由市人社部门统一组织命题、考试和阅卷。笔试科目为《综合知识》和《业务基础知识》两科。其中,《业务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按招聘岗位分为《医学公共基础(医技药类岗位)》《护理公共基础(护理类岗位)》《公文写作和计算机应用(其他类岗位)》三类。2019年起,绵阳市开始参加人社部考试中心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笔试科目根据招聘需求、专业自行选择分类:综合管理类(A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医疗卫生类(E类)4个类别。中小学教师考试因参加四川省统一笔试,未参加中小学教师类(D类)科目。过去,绵阳市自主命题已初步实践了分类评价,但针对性不强,考查知识点较浅,试题往往以背记为主,题目质量不高。参加人社部分类考试后,题目难易度有区分、题目质量高,更加注重考查考生政治素养、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契合基层事业单位招聘需求,评价更加科学全面。
拓宽招聘渠道,用人单位主动进校园招才引智。目前,绵阳市出台了《绵阳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开考试录(聘)用工作人员操作规程》,明确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异地考核的方式开展。近几年,绵阳市大力支持和鼓励招聘单位在高校毕业季进校园招聘,就地报名、就地考核或面谈、就地签约人员。针对2022年绵阳市招才引智计划,将分派工作组赴成都等地开展现场招聘和校园招聘。针对直接考核招聘,视情况分散自行组织或集中组织。直接考核招聘可采取市、县人社部门集中统一组织的形式,有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高效推进招聘工作,也可由招聘单位和主管部门灵活安排时间自行组织,分散因集中招聘过程中人员聚集带来的风险和压力。
开展视频远程面试,既方便考生更有利于疫情防控。基于当前疫情多点频发实际,绵阳市委党校着眼安全、高效、便捷,在全市首开全程线上招考。从考生报名、资格审核、面谈、试讲等各个环节,均通过网上报名系统、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进行,实现了线上招聘不停歇、疫情防控无风险。考试中,一位考生突发疾病正在就医的路上,因为是线上招聘,没有影响考生就医,考生也完成了考试。还有一位留学生因为时差和疫情的原因也通过线上招聘参加了面谈。其他事业单位也由绵阳市人事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实行网上面谈和面试,收效良好。
疫情风险增大,安全因素不可控。当前,疫情仍在持续,由于防疫措施、封控范围和考生健康状况动态变化,考试组织面临许多不确定性,防疫安全压力倍增。具体到考试组织实施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细节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影响考试组织的安全。
考试规模增大,考务组织协调难度增大。一是考点设置困难。基层考试机构一般没有专门的人事考试基地,往往通过协调教育部门利用学校作为考试场地,而人社部门对考点学校没有监督管理职权和有效约束办法,组织大型考试比较被动。二是考试专业化队伍需求扩大。随着考试规模的逐步扩大,不仅抽调考务工作人员和监考老师难度大,而且新设考点的监考老师常存在经验不足、操作不规范等情况。
考试周期拉长,选才时机可能延误。受疫情影响,公招考试计划难以如期推进,部分考生为求安全暂缓考试,有的因临时疫情限制出行错过机会。招聘周期拖延,急需用人的招聘单位可能错过选才时机。
评价方式单一,不能满足新形势需要。目前的考试方式仍以笔试为主,反映出人事考试服务技术手段欠缺、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如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疫情形势下的考试方式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保障,需要进行研究和开拓创新。
提高应急处突能力,防范疫情风险。总结疫情形势下的考试考务组织工作经验,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建立科学安全、反应迅捷、推进协同的应急预案,细化当次考试防疫指南。同时,应根据疫情防控风险级别和疫情应急响应级别适时调整防控措施,协调联动卫健、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做好防疫培训、人员分工和实操演练。重点加强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理,科学设置考场,安排经验丰富的医务工作者保障考试期间的处突需求,确保在面临突发状况时能快速妥善处置。
创新公开招聘手段,推行“线上”考试。通过考试手段的创新,推行远程监考,提高招聘效率。转变传统现场招聘形式,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手段,探索“互联网+考试”新模式,推行线上考试、视频面试等方式。人社部门和考试机构应拓展服务职能,引进电子化考试测评系统,定制个性化需求,充分适应新形势下不同事业单位和岗位的招聘需求。
探索实施事业单位资格考试,提高招聘效果。人社部门可试行每年统一组织一次事业单位资格证考试,不涉及具体招聘单位和具体岗位,考生按岗位类别参考,人社部门划定各岗位类别合格分数线,资格考试成绩当年有效,考试合格的人员取得参加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资格。再由用人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自身实际,定期发布招聘公告并负责具体岗位招聘的组织实施。目前,上海市建立了事业单位资格证考试制度,可在学习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实施此项制度,在公平的基础上提升公开招聘的有效性。
提升考试队伍能力水平,积极探索考务人员管理新模式。一是把好选拔关。分别建立笔试和面试考务工作人员库,选拔责任心强、坚持原则、廉洁自律、业务熟悉的学校教职工承担监考工作,考务工作人员的抽调范围扩充到县市区人社系统,充分整合和利用人力资源。二是把好培训关。建立考务工作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按照先分类、后培训、再上岗的原则强化业务培训,开展考试工作警示教育,加强考务人员政治意识、纪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教育,筑牢考务人员的思想防线。三是把好奖惩关。运用激励机制,增强考务工作人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把考务工作的业绩与年度目标考核挂钩;可联合教育部门制定具体考核办法,给予学校监考老师一定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
强化信息化考试服务。有条件的考试机构可考虑建立标准化考试基地,缓解考点协调难的压力;研究和引进“云考试”技术和智能化面试系统,为考试提供远程、高效、精准的服务;引进智能化防疫信息采集系统等,提高识别度、精准度和工作效率。同时制定远程视频考试的规则和考务工作组织操作规范,以制度化的方式不断规范远程视频考试,尤其是视频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