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勇
摘要:蒙古栎有着发达的根系,适应能力强,在北方地区分布较广。本文结合北方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蒙古栎的育苗方式和造林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为蒙古栎在北方地区的大面积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蒙古栎;育苗;造林
蒙古栎属于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植物,根系发达,种植范围广泛,有着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蒙古栎造林具有成本低、易成活、郁闭时间快等优点,是北方地区重要的乡土树种,也是当地混交林营造时首选的一种树种。
1.1 育苗方式
大田育苗:苗圃內的蒙古栎种子一般在每年的8月下旬到9月中旬成熟,成熟期比较早,播种方式以做垄秋播为佳。播种时每15~20厘米开一条深6~7厘米的播种沟,将种子在沟内均匀地撒播,种子放置的位置要平,播种量控制在22.5吨/公顷。播种后到蒙古栎幼苗出土之前,苗圃上管理要做好施肥、灌溉、松土除草等。?
容器育苗:容器育苗方式下营养袋的规格以13厘米×18厘米为佳,之后装入营养土,务必装实,装土的高度控制在距离容器上部为13~15厘米的位置,最后将种子播入营养袋表面的中央,每穴播种3~4粒,播种结束后覆盖一层种子直径1~3倍的土。容器排列的方式要错开,中间用营养土将空隙填满。在幼苗出土之前一定确保营养基质内的含水量适宜,最后再覆盖一层稻草或者塑料薄膜。?
1.2 苗木管理
水分管理:一是出苗期。蒙古栎出苗期间结合床土湿度条件,一般每3天左右喷灌1次,以清晨、傍晚喷灌效果更佳,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注意喷灌时间一般在30分钟即可,不可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二是幼苗期。蒙古栎出苗后,每隔2周左右浇水1次,要求在间苗、施肥的同时进行灌水。三是速生期。蒙古栎幼苗进入快速生长期后,每隔3周左右浇水1次,进入雨季即可停止浇水。
病虫害防治:在育苗期间,可在施农家肥的同时添加5%辛硫磷颗粒剂,添加量为2~3公斤/公顷,之后翻耕土壤,可对地下害虫起到灭杀效果。蒙古栎育苗期间的害虫主要包括卷叶蛾、秋千毛虫等,但是危害相对不大,可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这段时间选择50%辛硫磷乳油3000倍液等进行喷洒防治。?
施肥:蒙古栎幼苗处于生长期时要求长期施入氮肥,每隔20~30天施1次,连续施2次。结合幼苗长势适当施入钾肥作为追肥,对避免苗木长势过旺有积极的作用,可为苗木充分木质化创造条件。?
松土除草:蒙古栎苗木出土期间,要及时观察土壤是否板结,以免影响到幼苗的出土效果。在灌水或者雨后,土壤容易发生板结,要及时进行松土等。松土时要结合幼苗的规格确定深度,一般对于蒙古栎幼苗,松土深度控制在2~4厘米,随着苗木的长大,松土深度逐渐加深(5~6厘米)。松土时要注意不要对幼苗造成损伤。雨季时苗圃地内大量杂草丛生,要及时加强草害防除管理,尽量?“除早、除小、除了”。?
间苗及越冬:在每年的6~7月期间,将苗床上长势细弱、有损伤的幼苗进行间苗,要求将根整个拔起来,不要有任何残部留在土壤中。间苗完成后苗木的密度一般控制在每个营养袋1株。蒙古栎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如果长势不是过旺,一般冬季时不需要采取防寒措施,只需要在冬季来临前灌透水1次,为翌年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2.1 造林方式
造林方式不同,采取的技术手段也会有所差异。如果蒙古栎进行点播造林,则造林地以阳坡为佳,点播的工具建议用条形的锄头,以免过多破坏植被。提前挖穴,穴的密度在6660~10005个/公顷,每穴进行双层点播,播种子4~5粒,控制株行距在1.0米×2~2.5米。为了提高蒙古栎幼苗造林的成活率,造林时可应用蘸取生根粉、蘸取泥浆、浸泡清水等措施,如果不能及时栽植,则需要先对幼苗进行假植处理。
2.2 抚育管理
后期管理:造林结束后要加强管理,做好松土、除草等,如果穴外有杂草、灌木等可能对幼苗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则需要及时砍除,松土除草要注意,不要对苗木的根系造成损伤,一般松土深度在5~10厘米。如果遇到冻害、干旱的气候条件、外界操作造成苗木的损伤等,苗木易出现长势不良的情况,要及时采取平茬复壮措施。?
有害生物防治:蒙古栎林间常见的害虫类型有栎褐天社蛾、云斑天牛、栗实象鼻虫等,要结合病虫害预测预报来加强预防,尽量早预测、早发现、早防治,将害虫灭杀在萌芽状态、控制其数量在安全水平。一旦林间发生虫害程度较重,可针对性选择药剂进行喷杀,如90%敌百虫1000倍液等,也可选择溴化钾等在林间进行熏蒸处理,用量为35克/立方米,以温度23℃左右、持续45小时效果为佳。对于钻蛀性害虫,可选择敌敌畏200倍液等对准虫孔注入,可将其幼虫杀死。鼠、兔害的防治上可在林间安装网套等,对于新造的蒙古栎林,可在周围搭设围栏,聘请专人负责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