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男 于娇龙 李彦旭 刘金岁月
摘 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下,乡村将成为旅游演艺的天然舞台。旅游演艺是旅游目的地对当地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整合-再利用”过程,其中少数民族独有的民俗演艺更是一次对本民族文化的集合和提炼升华,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浙江省畲族自治县为例,以扎根理论为研究路径,以网络文本为资料来源,探究民俗演艺如何塑造游客地方感的作用机理并尝试构建理论模型。经过多重分析明确影响游客地方感塑造的因素包括:空间氛围、互动体验、管理服务和情感建构,针对这4个范畴,本文建立理论模型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助力民俗演艺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少数民族;民俗演艺;地方感;模型
本文索引:王亦男,于娇龙,李彦旭,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旅游演艺中的游客地方感建构[J].中国商论,2022(03):-043.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2(a)--04
为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与战略性作用,民俗演艺有机结合了旅游业与艺术表演。虽然文旅融合给民俗演艺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也存在民族民俗文化被过度消费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要想避免同质化,必须立足本民族的原真性和地域性。协调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冲突,在新的机遇中发掘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满足游客需求,塑造游客地方感,并让游客的愉悦感受反馈于地方,助力民俗演艺发展。
1 文献综述
关于“旅游民俗演艺”,国外最早由Dean Mac Cannel在1976年基于社会学和人类学视角提出的“上演的本真性” [1]开始。国内关于“民俗演艺”的讨论最早是在1998年召开的“全国主题公园文娱表演艺术研讨会”,会上阐述了文娱表演在主题公园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学界的研究大多遵循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的理论范本,缺乏基础理论探索和手段方案运用。
关于“地方感”国外相关研究中,通常采用测量量化指标的方法来划分维度。如Relph通过构建地方感因子模型, 将地方感分为自然环境、活动、意义和地方精神4个因子[2];Zube强调地方感中的互动过程, 提出了一个由人和景观相互作用,从而构成的景观感知模型[3];Hammitt认为游客对旅游地的地方情结存在一定的层级,并根据这种演变过程构建了一个包含26个指标的地方感测量量表[4];Michela、C.M.&A.Paggiaro运用结构式方程(SEM)调研旅游者对意大利节的感知[5]。国内关于“地方感”的研究最早在1970 年由段义孚等基于人本主义[6]的角度重新阐释“地方”概念开始。他强调地方感体现的是人对地方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
广义的地方感可以被划分为根植性(rooted)和地方感(sense of place)两个方面,它们分别代表心理层面的情感依附和社会层面的身份认同。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研究。如唐文跃、张捷等(2007)对九寨沟观光旅游者的地方感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自然风景、社会人文、旅游功能和情感依恋四个地方感维度[7];吴偲、朱竑、李军(2021)基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粤港澳大学生的美展感知及地方感影响差异[8]。由上述可以看出,国内外研究都是主张利用数学模型或是以定量数据为基础进行测评,忽视自上而下的定性资料研究,因此,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对游客地方感维度进行理论研究并尝试建立机理模型。
2 研究路径和数据来源
2.1 研究路径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由Barney Glaser和Anselm Strauss在1967年创立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9]。扎根理论的基本逻辑是,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和深入研究,从中归纳和衍生出理论。扎根理论的相关研究环节主要包括资料收集和分析、资料编码、生成理论并进行相关检验等3个环节,其中资料编码环节包括: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等。2004年扎根理论首次被 Hottola[10]应用到旅游领域。
2.2 数据来源
本文以浙江省畬族自治县为例,以网络点评和旅行游记为主要资料来源。在所得的所有网络文本(来自携程旅行网、马蜂窝旅游网、驴妈妈旅游网、美团和微博)中选取近两年(2019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的内容,并反复筛选共得到评论406条和17篇旅行游记,共计50820字。
3 数据分析和研究过程
3.1 词频分析
文章运用Word Art软件对17篇旅行游记和406条评论进行分词,过滤掉无关的高频词汇后,提取前30名与民俗演艺形象感知相关的词汇。其中“三月三”所占频率最高,作为畲族的传统节日,近年来“三月三”逐渐成为畲族对外文化传播的窗口,也是当地民俗演艺的重要载体。由表1可知,畲族民俗演艺通常借用“凤凰”“婚嫁”“舞蹈”等符号还原“原真”的畲乡,再现民族地方性,由此可以初步推断游客依赖这种地方符号、仪式与表征建构地方感。
3.2 语义网络分析
为了验证前文的猜想,文章利用ROST CM 6.0软件,构建评论与游记的语义网络图,对民俗演艺中的名词性词汇与游客感知的关联性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图1中线条和箭头表示演艺符号与游客感知之间的社会联系,线条越粗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由图1可知,从畲族这个中心点出发,游客在“节日”通过“表演”“服饰”“舞狮”等观看演出,以及“体验”“婚嫁”“对唱”等互动方式,建立了如“热情”“独特”“古老”这样的氛围和心理感受。这说明游客对民俗演艺的个别代表性演出活动有较强的地方性感知。
为了进一步研究游客对民俗演艺的情感偏好对构建地方感的影响机理,文章采用ROST CM 6.0软件,在微博和小红书这两个大众社交平台以“畲乡”“畲族”“畲族演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并筛选具有参考性的评论,绘制游客情感分析表。由表2可知,大部分游客对畲族演艺保持积极的态度。
3.3 编码过程
在开放性编码阶段,每一份文本资料都将进行人工概括并编码。主要过程:对原始文本资料进行分析编码,为资料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定义,形成新的概念或概括性内容。为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和普遍性,研究者按照点评和游记最后修改时间进行排序,分别以“R”和“N”进行标识,“R”为游客评论,“N”为游记,经过编码共形成初始概念34个,初始范畴10个。
通过对初始范畴的进一步归纳演绎,连接概念与概念、概念与范畴、范畴与范畴,界定初始范畴的性质和范畴维度,获得主范畴4个,分别是空间氛围、互动体验、服务管理和情感建构。为了得到全面反映原始资料中现象的推论,科学地设置命题假设,充分体现理论抽样的科学价值,研究者对事先预留的74条随机抽取的游客评论和4篇游记进行同一流程的扎根编码理论分析并进行饱和度检验,以确定是否停止采样。结果显示,不存在模型之外新的范畴和关系。
3.4 模型建构与阐释
通过对10个初始范畴以及最终提取出的4个主范畴进行深入分析,文章确定的核心范围为“游客地方感建构”。“环境氛围”和“文化氛围”为民俗演艺的整体空间氛围建立起“古朴”“安静”“生活化”这样的感知,而在游客参与的种种“互动体验”以及演艺组织者所提供的管理和服务中,为游客建立起“反结构”式情感认知,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当前语境下,无论是“空间氛围”“互动体验”“管理服务”还是“情感建构”,最终的目标都是通过营造文化与情感的融合氛围,从而塑造“游客地方感”。最终当游客已经建构起对当地的“地方感”或者是“地方认同”之后,这种支持或是认同感受可以通过反馈机制,进一步应用到民俗演艺中去,如图2所示。
3.4.1 空间氛围
民俗演艺离不开恰如其分的空间氛围,导向鲜明的空间氛围可以提高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空间氛围的营造主要依靠“环境氛围”和“文化氛围”,“环境氛围”作为一种最为直观的方式,将景观化、符号化的畲族元素体现在舞台、灯光、服饰上,注重挖掘畲族当地物质文化的独特地域性、民族性。通过不同媒介营造叙事空间,以直观空间形式展示演艺内容。“文化氛围”就是以一种非直观的空间语言,将畲族文化、民俗文化意境表现在人们的相处过程、生活方式中。蕴含深意的空间氛围在演艺开始之前就为后期游客体验和感知奠定了丰沛的情感基调。
3.4.2 互动体验
互动体验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语言或其他手段而发生的产生相互依赖的一种行为过程,本文中的“互动体验”主要分为“肢体互动”“语言互动”“角色扮演”和“观赏性表演”。游客通过品尝美食、参与歌舞、婚嫁体验等旅游项目与当地旅游从业者进行互动,直接获得感官认知并建立认知印象,之后通过信息反馈机制进一步促进当地旅游演艺项目。
3.4.3 管理服务
结合高频特征词统计和语义分析,可以看出游客对畲族民俗演艺内容的评价和印象基本持积极认可的态度,但是针对景区的交通规划、景点分布以及节假日人群分流,部分游客认为道路狭窄、交通拥堵、人流过大是导致景区管理失衡的主要原因。管理服务的好坏极大地影响游客体验和感知, 良好的景区管理系统对塑造游客地方感有促进作用。
3.4.4 情感建构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一方面,因为游客天生的探求异性的天性,会在民俗演艺中将当地习俗和文化进行自我内化。另一方面,因为旅游活动具有反结构性,游客在参与民俗旅游的过程中往往离开了自己的惯常环境来到一种独特的场景中,这个过程会激发游客的审美、情感需求,从而建立起别具一格的地方感。
4 建议
4.1 革新舞台技术,满足游客审美
现代化的高科技舞台布景可以给游客带来真实的视觉效果和生动立体的感官享受,但目前畲族民俗演艺的舞台造景还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虽然游客乐于感受民俗生活的“原真性”,但是对于舞台效果的呈现还有待旅游经营者的探索和革新。
4.2 创新演艺形式,打造精品节目
畲族演艺大部分采用歌舞、风情秀的形式,对传统剧目缺乏形式上的创新。如“婚嫁习俗”表演在所有演出中占主导地位,但是演出方式单一,基于这个问题,可以酌情加入话剧、杂技、魔术等其他现代表演方式,将传统民俗与高雅艺术相结合,吸引不同游客的游览需求。
4.3 加大廣告宣传,制定合理票价
经过研究可知,影响游客地方感建立的因素包括各类媒体宣传的预期纵向比较和当地门票价格的“合理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两方面建议:一方面,畲族民俗演艺缺乏有效的对外宣传手段,而且在营销方面没有发挥自身民族的独特性,使得旅游形象塑造同质化现象明显。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游客评论可知,旅游演艺的定价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应该针对不同季节和不同旅游项目进行差别定价。
5 总结与讨论
5.1 总结
在旅游过程中,少数民族民俗演艺对游客地方感塑造有着极大影响,相反的,作为一种情感流动和文化认同的过程,地方感也是衡量旅游民俗演艺好坏的试金石,只有游客认可并参与的演艺才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持续的动力。民俗演艺能否通过对景观、文化符号、文化表征的改造,实现原真性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对于民族旅游业发展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议题。
5.2 不足
文章立足旅游演艺的主客体关系,从网络评价入手进行分析,虽然有数据来源广泛、游客数量众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游客信息不明确等问题,后续研究会着力解决此问题。
文章的研究结论是基于畲族民俗演艺的相关网络文本分析得出的,关注的是民俗演艺的社会效益,每个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地方性,所以民俗演艺对游客地方感的塑造模型和结论的普遍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REMER T J J O T R.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Dean Mac Cannell. Schocken Books, 200 Madison Avenue, New York, N.Y. 10016. 1976. 214p. $5.95 [J]. 1977(16):41 -41.
[2]RELHAN N, FLYNN H J C O I O. The 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 historical review and relevance to today’s management of diabetic macular edema [J]. 2017(28):20U 212.
[3]ZUBE E, PITT D, ANDERSON T W J L R. Perceptions and Measurements of Scenic Resources in the Southern Connecticut River Valley [J]. 1974(1):10-1.
[4]HAMMITT J, ROBINSON L J J O B-C A. The Income Elasticity of the Value per Statistical Life: Transferring Estimates between High and Low Income Populations [J]. 2011, 2(1):1-27
[5]SCARSELLA E, CINTIO M, ZECCONI A, et al. Milk microbiome: evaluation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among cows with a different health status classified by leukocyte pattern [J]. 2020, 23:67-73.
[6]WATSON J, TUAN Y J T G J.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J]. 1976(142):330.
[7]唐文躍,张捷,罗浩,等.九寨沟自然观光地旅游者地方感特征分析 [J]. 2007(6): 41-50.
[8]吴偲,朱竑,李军.粤港澳大学生的美展感知及地方感影响差异:基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J]. 地理科学,2021,41(4): 645-55.
[9]WAGNER H R J S F.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By Barney G. Glaser and Anselm L. Strauss.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1967. 271 pp. $6.75 [J]. 1968(4): 555.
[1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nse of Place of Tourists in the Tourism Performing Arts of Ethnic Minor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009
WANG Yinan YU Jiaolong LI Yanxu LIU Jinsuiyue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and general tre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areas have become a natural stage for tourism performing arts. Tourism performing arts is a process of “integration-reuse” of local materi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by tourist destinations. Among them, the unique folk performances of ethnic minorities are a collection and refinement of their own national culture, which is worthy of in-depth study. Taking the She Nationality Autonomous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aking grounded theory as a research path, using online texts as a source of data,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folk performing arts can shape tourists’ sense of place and try to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model. After multiple analyse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ense of place of tourists: space atmosphere, interactive experience, management services and emotional construction. Aiming at the above four categories, the article establishe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makes suggestions on related issues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folklore performing arts.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ethnic minorities; folk performing arts; sense of place; model
HOTTOLA P J A O T R. CULTURE CONFUSION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in Tourism [J]. 2004(31):44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