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及保护策略

2022-02-02 13:51李川薛岗郭晓滨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6期
关键词:商洛市栖息地物种

李川,薛岗,郭晓滨

(1.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西安710082;2. 商洛市林木病虫防治检疫站,陕西商洛726000)

1 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

1.1 自然生态系统分布广、保护价值高

按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分类标准,商洛市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灌丛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有栓皮栎、尖齿栎、油松、华山松、冷杉、云杉、桦木、马尾松、柏树、油樟、乌药、大叶楠、乌冈栎、小青冈和铁橡树林等。优先保护重要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为秦岭冷杉、云杉、铁杉、马尾松、白皮松、华山松、栓皮栎、糙皮桦和纸皮桦林等9个类型,为区域地带性典型原生森林群落类型,原真性、代表性、完整性很高,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灌丛生态系统主要有荆条、酸枣、马桑、黄栌、盐肤木、松花竹、忍冬、杜鹃、蔷薇、柳灌、高山绣线菊和花楸等灌丛。优先保护重要灌丛生态系统有杜鹃、柳灌灌丛2个类型,为原生顶级群落类型,对维护高山脆弱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草地生态系统主要有苔草、细叶苔、披针苔、大油芒、白茅、白羊草、铁杆蒿、唐松草、金银花、鸡眼草、苦参、黄菅草、白头翁、野菊、茵陈蒿、紫云英、远志和丹参等草丛草甸。

湿地生态系统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于长江流域的有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许家河、滔河、黑漆河和新庙河等,属于黄河流域的有洛河、蓝桥河。

1.2 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区域逐步健全

近年来,商洛市以自然保护地建设为抓手,逐步健全了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保护体系,有效的保护了区域生物多样性。商洛市目前共有7类25个自然保护地(表1),占商洛市国土面积的6.3%,其中自然保护区6个,森林公园8个,湿地公园3个,风景名胜区2个,地质公园3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点2个。

表1 商洛市自然保护地统计表

续表

1.3 区域生物多样性水平较好

商洛市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是华北区系和华南区系的交汇区,孕育了丰富的森林植被,保存了众多的生物物种。根据《陕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商洛各县(区)指数(见表2),商洛市生物多样性指数为54.8~62.5,为中、高级别,生物多样性水平较好。

表2 商洛市各县(区)生物多样性指数

1.4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商洛市植物种类丰富,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据西北植物研究所等单位调查统计,全市有种子植物123科、494属、101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豆杉、兰花、银杏、水杉和珙桐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秦岭冷杉、牡丹、连香树、水青树和厚朴5种;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29种。

商洛市动物种类繁多,动物资源丰富,通过调查,全市有两栖类2目6科11种;爬行类2目8科28种;鸟类17目48科245种;兽类6目22科74种。分布的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豹、云豹、羚牛、黑鹳、金雕、白肩雕和林麝7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豺、黑熊、青鼬、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斑羚、鬣羚、大天鹅、鸢、雀鹰、松雀鹰、赤腹鹰、苍鹰、灰脸鵟鹰、普通鵟、大鵟、白尾鹞、红隼、燕隼、灰背隼、红脚隼、勺鸡、红腹锦鸡、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血雉、普通雕鸮、鹰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灰林鸮、红角鸮、短耳鸮和斑头鸺鹠35种。

商洛市水生动物有百余种,有大鲵、秦岭细鳞鲑、水獭、川陕哲罗鲑、多鳞白甲鱼5种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多鳞铲颌鱼、秦巴拟小鲵、鯮鱼、鱤鱼、鳤鱼等10余种省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

2 当前存在问题

2.1 生物多样性提升难度加大

2.1.1 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日趋脆弱。商洛市全市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良好,但是林分质量较差,蓄水涵养能力减弱,水域水生物资源减少,生态功能降低[1],影响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境,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一些林下植物不能正常生存,野生药用植物数量减少,稀有物种与大型兽类较为罕见。

2.1.2 外来入侵物种威胁加剧。商洛市目前最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有空心莲子草、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水葫芦。这些外来植物具有高度的入侵性,繁殖迅速、不易除去,严重干扰了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2.1.3 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由于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水电开发、挖砂采石、岸坡硬化、河道渠化、非法捕捞等人类活动影响,致使水生生物栖息地和种群群落遭到严重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江河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完整性指数持续下降。

2.2 生物多样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滞后

系统、长期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科学研究体系还未建立,在监测研究的系统性、完整性,在协调和整合科研力量,在将科研成果指导和应用于保护工作等方面还很薄弱,急需建立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技支撑体系。

3 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研究

3.1 严格落实管控措施

严格按照《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中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及一般保护区落实分区管控措施。核心保护区是生态红线的核心,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不得进行与生态保护、科学研究无关的活动;重点保护区以生态保护为重点,不得进行与其保护功能不相符的开发建设活动;一般保护区以绿色发展为重点,生活、生产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依法采取相应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保证秦岭生态功能不降低[2]。

3.2 加强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3.2.1 加强原生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秦岭冷杉、云杉、铁杉、马尾松、白皮松、华山松、栓皮栎、糙皮桦、纸皮桦林等9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杜鹃、柳灌灌丛2个灌丛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这些生态系统类型均是区域地带性典型原生群落类型,原真性、代表性、完整性很高,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对维护商洛市乃至整个秦岭地区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3.2.2 加强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加快生态系统保护基础设施与保护修复能力建设,对已被破坏的森林、灌丛、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治理,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功能,努力维护和提升现有各类生态系统功能。

3.2.3 全面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全面开展丹江、洛河、金钱河、旬河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对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和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实行优先保护和修复,对生态地位重要或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实施抢救性保护,加快推进已批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地建设力度。

3.3 优化植物多样性保护,建设健康生态保障系统

3.3.1 加快植物多样性调查和恢复建设。通过植物资源调查,确定重点区域内珍稀植物及受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开展就地保护;记录保护区域内保护植物物种及古树名木信息,进行跟踪保护与管理,开展教育及科研活动;强化对野生药用植物的保护力度;强化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及生境的保护力度,通过综合采取就地保护、生境恢复、种质保存、拯救培育等措施,积极保护和合理开发兰科植物资源。

3.3.2 加强“两岸三线四区”植物多样性建设。“两岸”即大江、大河两岸,围绕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5大河流水系,加快推进江河两岸及直观坡面等重点区域绿化和生态修复,营造高标准护岸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植被缓冲带,完成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形成稳定、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

“三线”即铁路、高速路、国省道沿线,以商洛市路网为基础,在路网沿线营造护路林,建设道路林网生态屏障,增加园林植物物种,针对不同地区特色,合理规划种植植物,做好隔断划分和乡土植物种植,形成畅通无阻的绿色网络,保障道路林网生态健康。

“四区”即市区、县城、镇办、景区,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为契机,以“身边增绿”和统筹城乡绿化为重点,推进市区、县城、镇办、景区乡土树种植物多样性及园林植物多样性,形成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城乡一体、稳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3]。

3.3.3 优化山地特色植物多样性建设。根据商洛市生态安全特点,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稳定性、完整性及区域特色,以秦岭主脊、蟒岭、流岭、鹘岭、郧岭及新开岭为主,以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为核心区域,加强山地特色生物多样性建设,提升商洛市地貌标识性、生态标识性和文化标识性,打造商洛生态最美区域和城市“绿网”。

3.3.4 提升典型湿地植物多样性建设。因地制宜配置湿地植物种类,选择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种植为辅的植物恢复模式,增加植物多样性,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3.3.5 扎实推进园林植物多样性建设。加快商洛市植物园、洛南城市森林公园等公园绿地建设,推行差异化树种种植,实施绿化物种立体空间布局。

3.4 提升动物多样性保护,打造多彩多样生态环境

3.4.1 加强陆生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不断完善保护区网络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区群和生态廊道建设,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栖息地的完整性与连通性;建设物种保护体系,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和完整性;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认定工作,加强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加大非法猎捕、杀害陆生野生动物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好野生动物资源[4]。

3.4.2 加强特有水生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加强水生动物栖息地和繁殖地保护,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面积适宜的各类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体系,强化重要物种栖息地的管理和保护能力建设,提高重要栖息地管理水平。严格落实禁渔期制度,加强对禁渔期制度的宣传教育,加强禁渔期间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坚决打击破坏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强化渔业渔政执法,加强渔业渔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渔业渔政执法能力,加大渔业渔政执法力度,严格查处涉渔违法案件。

3.4.3 加强生态廊道建设,促进物种资源交流。加强生态廊道建设,通过构建宏观的生境走廊,促进物种资源交流[5]。在微观层面,针对陆生动物自然栖息地,特别是保护区、森林公园内常因筑路造成景观的断裂与破碎化,建设路上式、路下式、涵洞式生物通道;针对水生动物自然栖息地,在修筑道路时应以桥梁或涵洞方式跨越河流、湿地,保障水生动物生态廊道通畅;在河流中修建大坝或者水闸时,应为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设置洄游通道。

3.4.4 保护鸟类栖息地,促进候鸟迁徙的驻留。加强鸟类主要聚集区域的保护,划定鸟类栖息地核心保护区域;优化区域植被,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觅食繁殖生境;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广泛的鸟类保护宣传教育;减少和阻止人为干扰及开发建设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开展鸟类环志研究,为生态环境和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3.5 加强遗传多样性保护,推进生态财富传承发展

3.5.1 加快物种资源库建立,促进濒危物种保护。在商洛市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商洛市种子植物、园艺栽培植物和动物为主的生物资源数据库。积极推动商洛市种质资源库建设[6],主要包括种子库、植物离体库、动物种质资源库、DNA库。

3.5.2 开展野生资源引种驯化,提高资源利用途径。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多样性、生态性、可再生性等特点,建立野生动植物保育基地,发展野生动植物培育,促进野生资源的引种驯化和优良基因的开发利用[4],加快濒危野生保护物种的人工培育进程。

3.6 防治外来入侵物种,保护家园生态健康

加强外来物种入侵的科学研究,重点控制外来入侵物种迅速生长;严格实施科学评估新物种的引入机制;加强外来物种危害宣传和管理,提高全社会防范生物入侵的生态安全意识[6]。

3.7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和科研支撑体系建设

3.7.1 加快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加强物种定位研究站、鸟类环志站点、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站点建设,构建全市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体系和监测信息共享机制[6]。

3.7.2 建立商洛市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专门信息源收集网络系统,调查分析现有基础数据,开展数据库建设,借助元数据管理等先进的理念,整合各种生物多样性数据,建设可共享、可更新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3.7.3 推进商洛市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建设。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以科研机构的实验室为基础,建设生物多样性实验室,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大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乃至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商洛市栖息地物种
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柞水县委书记崔孝栓专访——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BEAN SCENES
抵达栖息地
商洛市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商洛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