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程雪翔 供图/衢州市林业局
衢州市有林地面积850.21万亩(国土三调数据),活立木蓄积量3249.78 万立方米,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846.06 万吨,森林覆盖率69.66%,自然禀赋得天独厚,森林资源丰富。“十三五”期间造林更新24.23 万亩,新植珍贵树种1280 多万株,碳汇潜力巨大。
按照数字化改革要求,从需求、场景、改革角度理出林业碳账户建设“三张清单”,解决林业碳汇“在哪里、怎么算、怎么办”等问题。聚焦林业碳汇项目流程繁、管理难、地块多、技术专、成本高五大难题,林业碳账户以全省森林资源“一张图”为基础,通过碳汇项目“落地上图”,打造政府与企业分层级、多功能账户体系,实现林业碳汇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开发、精细化服务。
标准化开发流程,解决“繁”的问题。整合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流程,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环节优化为“计划管理、项目落图、项目监测、审核备案”4 个环节,将项目材料整合为9 项文件。归集企业工商数据、森林资源数据、造林抚育工程数据、地块信息数据等,形成项目材料资源库,自动填充申报信息,实现材料自动生成,有效提高开发效率,减少开发成本,降低操作门槛。
精准化运行准则,解决“专”的问题。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为纲要,内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V01)中样地布设模型、基线情景碳储量计算模型、项目碳储量计算模型等,实现样地自动布设、碳汇量自动计算。实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与开发单位”双方复核制度,在“掌上林业”(省林业空间管理平台)进行样地监测,通过实时坐标定位、电子化数据采集、实地照片佐证,及时回传至应用场景进行计算,自动形成监测报告。
智能化审核管理,解决“乱”的问题。应用数字化理念,表单化管理项目,全流程线上办理,在业务关键点进行短信提醒,实现进度实时掌握,提升办理效率。运用地块逻辑算法,打通与省“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连接,将地块属性信息传送至省级数据库进行叠加分析,实现自动化地块审核。对自动审核不通过的地块,实时传回不符信息,便于开发单位修改或举证,确保地块资料准确性和完整性。
衢州市以“林业碳账户+”为特色,通过市县联动,创新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政策机制,打通浙江省林业碳汇应用场景,拓宽碳汇价值变现渠道,促进碳汇价值多元转化,构建“碳汇空间规划—碳汇项目开发—碳汇收储—平台交易—林碳应用—收益反哺”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形成“一平台、一本账、三场景、一体系”的建设模式,将林业碳账户建设为林业碳汇数智治理的标志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衢州路径”,得到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县)项目专家评审组的高度评价,成功入选2022年度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
建设一批森林碳汇试点项目。以高质量推进中央财政项目衢州市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和实施全省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为抓手,稳步开展所辖6县(市、区)“一县一特色”碳汇试点项目建设。通过碳汇试点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着力提升森林固碳增汇能力,提升森林植被碳汇增量,培育优质高效的森林“碳库”,守护长三角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建成林业碳账户一平台。持续完善林业碳账户体系,推进林业碳账户迭代升级,建立多种方法学、多个交易市场智能推荐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管理机制,实现林业碳账户在项目开发上的统一性和便捷性、监测核算上的智能化和有效性、评价应用上的规范性和权威性、数据管理上的安全性和协同性。以林业碳账户平台为“底座”,支撑应用建设,推动场景融通,实现“碳汇空间规划—碳汇项目开发—碳汇收储—平台交易—林碳应用—收益反哺”的林业碳汇开发总集成。
厘清林业碳汇一本账。厘清林业碳汇资源家底、解决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在哪里”“怎么算”“怎么管”等问题。在林业碳账户政府端实现资源、地块、已开发项目、储备项目等一屏展示和管理,形成林业碳汇资源和管理一本账。政府端实现项目表单呈现,实时掌握碳汇项目开发动态及资源现状,为森林经营和碳汇开发及政策补助决策提供依据。企业端实现经营主体信息、矢量上图、项目审报、项目监测和项目签约等一屏展示和管理,实时掌握碳汇项目开发动态情况。
打造林碳应用三大场景。一是打造“林业碳账户+碳普惠”应用场景。通过交易、捐赠、激励、协议转让等方式,抵消杭州亚运会碳排放,开展零碳机关创建,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植树固碳活动。二是打造“林业碳账户+项目开发”应用场景。基于林业碳账户平台,按照区域林业碳汇、碳普惠和自愿市场(CCER)等碳汇项目开发流程,开展新建林业碳汇项目模块的开发,结合造林、森林质量抚育和诗画衢州国土绿化试点等重点工作,多跨协同,实现林业碳汇交易。三是打造“林业碳账户+碳金融”应用场景。探索“林权+碳汇”组合贷款模式、“林业碳汇信用贷款”模式、“林业碳汇质押贷款”模式等,鼓励各金融机构推出碳汇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支持。
构建一套政策制度体系。强化统筹协调,建立工作推进与组织领导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建立林业碳汇研究合作机制;强化金融支持,建立绿色金融保障机制;强化低碳惠民,建立林业碳汇科普工作机制,为林业碳账户的标准化建设、监测核算标准的规范、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管理、绿色金融的支持途径等,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衢州市围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要求,创新多种模式,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助力山区跨越式发展和共同富裕。
国乡合作“造林”。将林场和村集体林地流转至国有投资公司统一进行造林经营。国有公司负责开展造林、森林抚育规划和实施工作,地上林木产权及碳汇收益权由国有公司和林农共同持有并确定份额,其中,林农可获得碳汇收益、林木收益、林地流转收益,并无需承担林地开发费用。国有公司与林农签订协议后,将协议上传至林业碳账户应用场景,申报开发林业碳汇项目。
林区道路
集体收储“认购”。国有生态资源开发运营有限公司(两山公司)与村集体或合作社签订预收储协议,将“一村万树”林碳期权纳入应用场景统一管理。认购方通过应用场景办理林碳期权认购,两山公司预留税费、保险等费用后,将所有收益反哺村集体,实现森林碳汇储值、变现功能,为农户和村集体增加可预期的绿色收入。目前,柯城区已收储认购“一村万树”林碳期权2 份,两家企业共认购“一村万树”林碳期权1351.2吨,为村集体增收近6.76万元。
林地流转“收储”。以国有生态资源开发公司作为综合性收储平台,将各地分散经营的林地资源流转到公司,形成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运营机制。通过林地经营权和生态权(碳权)抵押贷款,按照“租金+保底分红+股金+薪金”的利益分配模式,实现公司、企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林农多方受益。公司与林农签订协议后,将协议上传至应用场景,为后续碳汇项目开发提供支持。目前,龙游县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龙游支行初步达成20 亿元的信贷支持,开展竹林收储工作,预期首批可收储竹林4 万亩,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金融解决方案。
浙林碳汇项目开发。2022年8月,省林业局印发《关于开展首批林业碳汇(碳普惠)项目开发试点的通知》,依托林业碳账户,在衢州市、瑞安市、安吉县、龙泉市组织开展首批“浙林碳汇”项目减排量开发试点。衢州市根据试点要求,立即组织召开全市林业碳汇(碳普惠)项目开发部署会,举办项目开发技术培训班,梳理筛选开发地块。最终,全市共有172个合格地块,近2.98万亩林地符合项目开发要求。各县(市、区)申报主体按照林业碳账户系统布设的样地点位,完成120 个样地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按照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的计算方法,经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核证,衢州市共计产生碳普惠减排量超4.94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预计价值494 万元。目前,已交易碳普惠减排量2250吨,实现收益2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