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喜斌
[摘要]科技类外版图书的引进有利于我们了解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借鉴国外的科学文化,是促进我国科学事业以及出版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科技类外版图书的引进工作较为烦琐,流程周期较为漫长,而且被引进图书的内容是否足够前沿,是否切合我国实际需求,都需要出版社在引进时慎重考量。因此,出版社在引进科技类外版图书时不仅要事先做好内容上的审查,而且要参照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具体情况,在把科技类外版图书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本文试图从如何选好科技类外版图书,如何打造好科技类外版图书等方面逐一展开论述。
[关键词]科技类外版图书;引进;出版策略
德国政府为提高工业竞争力,于2013年提出“工业4.0”战略,并于当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从此开启了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紧随其后,许多国家纷纷提出各自振兴工业的战略,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等。在此背景下,机械工业出版社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出版契机,迅速引进并出版了国内首本论述“工业4.0”战略的书—《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迅速引流了“工业4.0”这一热门话题图书的出版。随后,机械工业出版社围绕这一话题打造了有关工业技术的一条产品线,并在图书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例如《工业4.0(实践版):开启未来工业的新模式、新策略和新思维》《工业4.0(图解版):通向未来工业的德国制造2025》《工业大数据:工业4.0时代的工业转型与价值创造》《工匠精神》等。
“工业4.0”系列图书大多以外版引进为主,自此,以“工业4.0”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业制造方面的图书成为机械工业出版社一条重要的产品线,成功占据了该领域的细分市场。因此,本文结合这条产品线的打造过程来论述科技类外版图书的引进和出版策略。
一、选择优质的外版图书
选好科技类外版图书是做好外版图书的前提,如果图书选得不好,通常造成的成本损失会比本版图书要大。出版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寻找适合自身出版的科技类外版图书。
(一)根据所开发科技领域的前沿热点来找书
出版社在甄选科技类外版图书之前要了解该图书,甚至是该产品线的基本定位:打算找哪个科技领域的图书,这个科技领域有哪些前沿热点可以出版成图书。出版社通过一步步厘清自己的思路,才能在茫茫书海之中找准目标。例如,机械工业出版社在开发“工业4.0”系列选题时,聚焦的领域是工业和制造业,这个领域的前沿热点有智能制造、智慧工厂、工业大数据、工业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出版社锁定的图书既有理论入门级的,也有实践案例层面的;既有技术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出版社在了解这些信息后,就通过产品定位总结相应的搜索热词,比如industry 4.0、industrial internet、industrial big data等,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基本的搜索词库,以便编辑进一步了解和甄选相关图书。
(二)根据该科技领域国外的权威作者来找书
出版社在选择图书的时候,需要了解这个领域在国外都有哪些权威专家,这些专家是否在国内出版过作品,这些作品的市场表现如何。出版社通过查找这个领域的专家信息,建立国外作者的数据库,以明确要找什么书,缩小检索范围。例如,《工业大数据:工业4.0时代的工業转型与价值创造》一书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引进和出版的。机械工业出版社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美国一位权威专家专门研究工业大数据领域,并通过相关渠道找到这位专家的联系方式,经过反复沟通,最终取得其合作意向。
(三)根据国外的出版社来找书
国外出版科技图书的出版社非常多,且各有特色,编辑可以有针对性地关注这些国外出版社的书讯[1]。编辑要了解所关注领域都有哪些品质较好的出版社,以及这些出版社出书的风格和特点、图书预付金的大致水平等。各出版社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出版社的图书预付金比较高,有的出版社图书内容偏学术化。“工业4.0”系列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图书是从德国的Springer出版社引进的,该出版社的科技类图书内容较为前沿和专业。编辑可以研究哪些国外出版社的科技类图书品质较好,引进后图书销量比较高[2],并通过建立合作计划的国外科技类图书出版社的数据库,随时了解该出版社新品的动向。
(四)根据版权代理来找书
出版社编辑需要知道所开发科技图书领域都有哪些可靠的版权代理公司,这些版权代理公司能否经常提供最新的书目。编辑了解和掌握相关版权代理机构的信息,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能确保第一时间获得国外科技类优秀图书的出版信息,有助于出版社提前引进优质的科技类图书。因此,出版社编辑建立自己开发领域的版权代理公司名录对获取新书、好书信息具有很大益处。
(五)根据畅销书中的热词来找书
出版社编辑要总结需要关注的科技图书领域内畅销书书名中大概率会出现的搜索热词。比如,Future(未来)、The age of(时代)、Revolution(革命)、Rise(崛起)、The end of(终结)、World(世界)、Disruptive(颠覆性)等。编辑掌握这些搜索频率较高的热词,可增加发现畅销书的机会。
二、翻译好优质的外版图书
在引进优质的科技类外版图书后,出版社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进行翻译。翻译事关引进版图书的内容质量和销量。相较于大众类图书,科技类图书内容较为专业、翻译难度大,因此,出版社在图书引进前就要将翻译工作考虑在内。如果翻译质量不能保障,不仅难以输出原版图书的思想精髓,而且会给读者传递知识性差错,甚至会影响出版社的品牌形象。翻译的准确性、科学性、严谨性和流畅性都是提升引进版图书销量的关键所在。
(一)选择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译者来翻译
科技类图书涉及大量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非专业的翻译人员很难准确把握相关知识内涵。例如,在行家看来很常见的知识和术语,对非专业背景的人来说却很难读懂,更谈不上将其准确无误甚至流畅地翻译出来。外版图书的翻译工作经常会出现将专业术语翻译得不知所云的情况,有时候即使我们能够读懂语句,但是其所表达的内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非专业的翻译人员由于缺乏相关专业背景,不能理解书稿的内容,只能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翻译,那么其所翻译的书稿就会晦涩难懂,书的品质会因此而下降[3]。翻译质量不过关的书稿,不仅会造成多次返工,耽误出版周期,而且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给出版社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出版社应谨慎对待科技类图书的翻译工作,聘请具有一定翻译经验和相关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员来翻译。
(二)提前和翻译人员沟通翻译规范
科技类图书的出版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人名、机构名、计量单位、图表、数学公式等,如何准确翻译专业术语、相关人名、机构名、计量单位、图表和数学公式等内容关乎后期图书排版和图书生产。相关专业术语等内容如果未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要求进行翻译,不能全书统一,就可能导致错误的发生和在后期生产上的困难;另外,如果图表、公式等内容不能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处理,就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这些问题会给读者带来不好的阅读体验,严重的可能会误导读者。因此,出版社提前和翻译人员沟通相关出版规范,以及翻译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出错的概率,确保翻译内容的一致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保障图书内容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三)随时请教原著作者,确保内容翻译更严谨
为确保图书内容的严谨性,保持作品的完整性,编辑需要随时和原著作者保持沟通,以解决疑难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维护编辑、出版社和作者的关系,而且可以增加未来进一步出版该作者新作品的机会。编辑对书稿中存疑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不能仅凭自身主观臆断就对原作进行修改。有时候编辑自行修改不仅有可能曲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可能造成知识性差错。另外,除了内容上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请教作者,编辑还可以针对书名、封面设计等事项请教作者,借此增进和作者的合作关系。
三、设计好优质的外版图书
科技类外版图书要想在日益竞争激烈、读者需求更加多样的图书市场中脱颖而出,除了要依靠品牌思维进行整体性的打造,还需要借助各种手段提高图书的附加价值,增加图书的曝光率。
(一)运用品牌思维打造科技类外版图书
为了使所引进的科技类外版图书形成品牌效应,除了要有外版图书的优质内容、翻译的高水平作为保障,还需要编辑具有品牌意识,要从开发的产品线上考虑外版图书的定位、设计、传播等相关问题[4]。出版社只有从整个产品线的角度来考虑单本外版图书的引进和出版,才能借助产品线上已有畅销图书的影响,形成品牌效应,促进新产品销量的提升,才能通过一本本图书赢得的品牌美誉来提高读者的忠诚度,确保单品图书的出版朝着整个产品线设计的方向进行。
(二)巧取书名,助力图书销售
虽然科技类图书的内容较为专业,但是出版社也可以借鉴大众类图书起书名的做法,以增加读者搜索的概率,提高圖书的曝光率。尤其对科技类外版图书更是如此,书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图书的销量,这也是出版社引进外版图书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第一,出版社要立足于原书内容适当改造原书名,即借助已有畅销图书中的热词、关键词对书名进行改造。一方面这些热词可以增加图书的曝光率,另一方面读者已经熟知这些畅销书,出版社借鉴其书名中的热词更容易吸引读者的关注。第二,科技类外版图书要突出自身创新点,使读者通过书名就能知道该书的价值所在,就能明白该书的主要内容。如果书名过于抽象和晦涩,不仅不利于读者搜索,也不利于价值的传递,无法体现图书自身的亮点。也就是说,外版图书的书名要体现图书的特色,展现书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新工具等方面的价值[5]。
(三)提高外版图书的附加价值
由于科技类外版图书的作者多数身处国外,且存在一定的语言差异,导致出版社在后期的营销中难以充分利用作者的营销资源。因此,编辑需要借助其他各种补充手段来提高图书的附加值。例如,出版社可以邀请作者撰写中文版的序言,或者邀请行业内的权威人士撰写推荐序和推荐语。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提高该书的权威性,而且可以作为后期宣传的素材。此外,出版社还可以将书中的内容提炼成导读手册、思维导图等资料,方便读者阅读和学习,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四、科技类外版图书引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科技类外版图书的引进过程还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编辑如果忽略了这些方面,有可能会造成侵权等问题,给出版社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为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
(一)内容是否适合出版
出版社要重点关注科技类外版图书的意识形态问题。大多数科技类外版图书属于专业或学术领域,但不排除某些书中夹杂意识形态问题。因此,在科技类外版图书引进的过程中,一是编辑需要特别注意其内容是否涉及政治、宗教、地图等敏感问题。如果发现图书存在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伪科学的内容,出版社一定要杜绝引进。二是编辑要注意作者或图书所提到的人物是否为敏感人物或有争议的人物,以及书中提及的大量案例或机构是否存在政治性问题,如果图书涉及这些人物和内容,出版社要杜绝引进,以免造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的损失。
(二)书稿内容要符合国内实际情况
很多科技类外版图书在国外销量不错,但是在国内图书市场却表现不佳,究其原因在于其内容“水土不服”。另外,由于科技类外版图书的翻译难度较大、生产流程较长,很难在短时间内出版,其时效性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出版社在引进科技类外版图书的时候要将出版周期纳入考虑范围。
(三)量力而为,合理引进科技类外版图书
虽然某些科技类外版图书很有市场,但是由于出版社没有相关领域的编辑,很难把握书稿内容,因此,出版社要慎重引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外版图书。另外,某些外版图书虽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是由于预付金太高,或者出版社自身的运营能力有限,出版社将其引进之后一旦市场表现欠佳,则容易导致亏损。
(四)厘清版权问题
科技类图书中经常会有多位作者合作撰写,或者图表和文字内容属于不同作者的情况。因此,提前厘清版权有助于我们避免版权纠纷。除了涉及纸质书的版权情况,有声书、电子书、相关课程版权的情况也是如此,出版社在引进版权时要考虑清楚,是否需要开发相应的产品。另外,出版社还需要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按时出版、按时寄送样书、按时结算稿酬、按时汇报销售情况、按时续约等。
目前,引进版图书在每年的新书品种数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引进国外优秀的科技类外版图书成为我国科技出版的一种常态业务。但是,我们应该深知要做好引进版科技类图书具有很大的难度,也对编辑自身的能力、翻译人员的能力、出版社的运作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为此,出版社编辑应该沉下心来练好基本功,扎实地做好相关工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我国的科技出版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郭景瑶.关于外版图书引进的几点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8(23):201.
[2]张艳.浅谈引进版图书的选题开发[J].中国编辑,2017(10):54-56,62.
[3]陈爱芳.论引进版图书的编辑工作要点[J].出版广角,2018(23):55-57.
[4]管中洑.浅谈引进版图书编辑需要具备的能力[J].传播与版权,2016(08):26-27,31.
[5]吴翠微.做好专业图书引进出版工作的五种对策[J].出版广角,2017(1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