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党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胸怀“国之大者”,以良法促善治,以监督促发展,增强履职实效,夯实自身建设……回首2021年,省人大常委会担当作为,务实创新,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在不凡之年迈着铿锵步伐,交出了一份优异的工作答卷。
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推进各项工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对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省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为我省人大工作发展擘画了蓝图。“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扎实做好立法、监督、决定、任免和代表工作,奋力开创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新局面。”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干杰强调。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学党史与悟思想融会贯通,办实事与开新局同向发力,着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常委会党组成员以上率下,深入基层专题宣讲党史,切实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机关党组制定工作配档表夯实责任,有效推进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同时把接受省委巡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对自查和巡视组反馈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机关各党支部(党委)创新形式载体,促进学习教育与业务知识深度融合。
省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党组领学、支部研学、个人自学等方式,持续深入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利用省人大常委会“一报一刊一网一公众号”融媒体平台,深入开展宣传阐释;明确重点任务,结合实际周密部署,对标对表抓好落实。
在8个专门委员会设立分党组,一以贯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建立涉意识形态舆情分析研判周报送制度,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扎实开展机关党建“一支部一品牌”活动,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驰而不息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从严从实锻造过硬干部队伍……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学思践悟,砥砺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忠诚信念。
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担当作为
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是人大工作要牢牢把握、全力服务的大局,也是谋划和推进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省人大常委会准确把握总书记对我省提出的“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在大事要事上担当尽责,努力做到党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治黄新考卷摆在面前,总书记对“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提出明确要求。省人大常委会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地方专项立法,相继出台《山东省东平湖保护条例》《山东省南四湖保护条例》,在制度设计中突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依法推动湖区生态环境改善和高质量发展。正在审议的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将围绕健全生态保护规划、减少人为干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加强制度设计,为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提供坚强法治支撑。
“建议把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前后对比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史料,赓续黄河流域的红色文化基因。”“建议加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力度,进一步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组织人大代表与河南省首次联合开展跨区域专题调研,代表们一路走一路看,将调研视察的思考凝练成一条条建议,谱写了“黄河大合唱”的代表音符。
农业稳,天下安。省人大常委会自觉扛牢农业大省责任,将省委、省政府有关政策和各地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法规条文,制定出台《山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有了法规的刚性规定,我们更懂得怎么干了,干劲也更足了!”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新村党委书记耿遵珠对条例的出台倍感振奋。
广袤农村,大有可为。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省人大常委会引导321名省人大代表和48个专业代表小组结对帮扶427个发展薄弱村,主动深入联系,实地走访调研,结合村情实际制定具体帮扶措施,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怎样解决‘招工难’‘用工荒’问题?”“如何处理淘汰落后产能与稳就业保就业关系?”“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成效如何?”……专题询问现场一问一答中,痛点更清晰、措施更具体、监督更有力。就业,一头连着市场主体、经济大局,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就业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建立“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测评”的全链条闭环监督新模式,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和问题线索124条,对全省就业促进工作进行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推动政府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拿出切实管用措施,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除了稳就业保就业,还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省占市场主体90%以上的民营经济,占据了经济的“半壁江山”。为破解困扰民营企业的现实难题,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构建平等准入、有序竞争等制度机制,明确了金融扶持制度,重点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發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同时,每季度开展经济形势分析,听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询问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巩固拓展全省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生动、最直接的体现。省人大常委会及时修订并通过《山东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依法测算并审议通过市县两级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组织编印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指导材料等,稳步发展“群众家门口的民主政治”。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和全省重点工作推进中书写立法答卷,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深化监督工作,在闭会期间专题调研中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省人大常委会立足职能职责,积极担当作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务求实效中彰显人民至上
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要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去年整理出房前空地,在人大代表的指导下种了半亩无花果,成熟后直接送到合作社,一年下来赚了3000多块钱。” 高唐县梁村镇北大杨村果农杨绍廷高兴地说。而这背后,多亏了当地代表专业工作室。随着乡村振兴稳步推进,乡亲们在产业发展、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等专业领域有了更多需求,对代表履职的要求也更高了。在省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高唐县结合代表专业优势成立“大棚技术管理” “果树技术培训”等代表专业工作室,让代表的特长优势精准对接群众多样性需求,拓展了代表履职平台的实践形式,有力激发了代表履职活力。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代表履职接地气,人大工作才会更有底气。省人大常委会推动担任省人大代表的省级领导干部联系原选举单位、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代表常态化长效化,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李干杰等省领导率先垂范,先后到菏泽等地走访基层群众和人大代表,听取意见建议,发挥了“头雁”引领带动作用。
建成代表联络站7500多个,实现代表进站听取意见制度化常态化;推动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成为基层人大工作的“标配”,让民生实事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引导代表通过专题调研、参加代表小组活动等方式,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不断健全代表工作机制,实现代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激活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效应。
民生无小事,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锤接着一锤敲、不见成效不撒手,是省人大常委会一贯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人大常委会连续6年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监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并首次邀请省监委、省检察院等单位全程参与,共发现各类问题4771处,既跟踪督办老问题,又推動解决新问题。同时,实现监督与立法有效衔接,12月审议通过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修订),创设安全总监制度,对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屡禁不止、屡罚不改”问题加大惩处力度,切实让法规长牙齿、能咬合、有力量。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省人大常委会连续8年安排环境保护专项监督,组织开展固废法执法检查,督促政府加强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监管、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审议发言切中要害,执法检查动真碰硬,专题询问一针见血,司法监督促进公平正义,备案审查“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频频出手,精准发力,尽显“铁腕气质”和“刚性本色”。
运用“小快灵”“小切口”立法,坚持有几条定几条,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是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立法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制定出台的《山东省规范海洋渔业船舶捕捞规定》,从启动到审议通过仅用了一个月时间,虽然只有十条,实践证明非常管用。制定《山东省机动车非法改装治理和噪声污染防治规定》,精准设计8条,对机动车非法改装和“飙车”“炸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靶向治理,弥补明晰国家立法的空白和模糊地带。
将防范金融诈骗写入老年教育条例,制定慈善条例促进“第三次分配”,修订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明确进城农户和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出台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突出对女职工权益的保护……省人大常委会坚持急用先行、务实管用,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提供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的制度供给。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以“小切口”立法推动社会治理“大发展”,让每一部法律都装满民意;以高效能监督回应社会关切,擦亮人民至上的底色;以高标准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把“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了人大干的,都是百姓盼的。
在开拓创新中激发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对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省人大常委会不断推进人大工作创新发展,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焕发勃勃生机。
如何做好人大监督“后半篇”文章?不能“一问了之”,而要 “一追到底”。省人大常委会在食品安全专项监督中,创新开展执法检查“回头看”督导,在7月听取审议食品安全工作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后,11月又组织对济南市开展“回头看”活动,重点检查问题较多单位的整改情况,并通过“四不两直”方式随机抽查部分单位,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把执法检查发现和专题询问涉及的“食用农产品和食品追溯平台建设”作为重点问题进行推动,协助解决平台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为守护好人民的“钱袋子”,创新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联动机制,着力破解屡审屡犯顽疾,坚决杜绝“半拉子工程”。连续四年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摸清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实现人大监督国有资产管理领域全覆盖。
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省监委专项工作报告,围绕我省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提出审议意见,同时指导推动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自上而下、依法有序开展对同级监委的监督工作,实现人大监督领域新的突破。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系着基层群众。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增设基层立法联系点16个,总数达到24个,实现了设区的市全覆盖,协助全国人大在青岛市黄岛区设立我省首个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
探索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共同立法,发挥人大协同作用;指导和推动胶东经济圈五市建立健全协同立法机制,既谋一域也谋全局;建成智能立法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立法质量和效率;出台全国首件省级层面规划环评专项立法,依法加强对重点领域规划的环评要求;制定《山东省大数据发展促进条例》,用法网为大数据罩上一层安全网……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着力推进立法工作提质增效。
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实效,可以有效提高代表履职的积极性。省人大常委会创新议案建议办理机制,建立完善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专门委员会归口督办、代表工作部门常态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督办、承办单位内部督办的“大督办”工作机制,通过“走出去”登门拜访、“请进来”协商座谈、“沉下去”调研走访,推动代表的“好声音”转化为“真行动”。
“务虚会+挂帅制+项目化”工作机制,重点工作项目分榜责任制,探索理论研究“精品课题”联合攻关,创新做好联系少数民族、宗教、侨界人大代表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立足法定职责,扎实开展创新一项工作、解决一个难题、选树一个典型“三个一”活动,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以新作为开创新局面,以改革气魄、担当精神、更高标准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努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
一项项亮点工作的背后,是“栉风沐雨自担当”的初心使命,是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具体行动,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成绩写入历史,奋斗永向前方。新征程的大幕已经开启,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人大常委会将牢记嘱托、实干笃行,奋力谱写新时代山东人大工作新篇章,为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崔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