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慧 胡斓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建党百年历史背景下,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关键节点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全面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1]。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体现在现代化层面,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一崭新命题是对中国现代化历史及成就的理论概括。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四个现代化,从小康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逐渐成熟、越走越广,既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是当代世界最伟大、最成功的社会实践,也打破了“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西方化”的西方中心主义观点。
关于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相关讨论,是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以及《决议》的公布,再次提升了相关讨论的热度。以现代化、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据统计,从1979年至今,相关主题文章约50万篇。可见,相关主题一直颇受学界关注,且着我国发展而被持续讨论,研究成果数量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1)图片来源:中国知网。)。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14.09%)、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11.33%)和经济体制改革(6.1%),马克思主义仅占3.31%(如图2所示(2)图片来源:中国知网。);讨论主题主要集中在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如图3所示(3)图片来源:中国知网。)。针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当前国内报刊、著作相关研究主要集中探讨其内涵、特征、成就、历程、经验、意义以及国家治理等各领域现代化等方面(4)如韩庆祥(2016)、丰子义(2015)、欧阳康(2013)、吴晓明(2021)等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哲学内涵;艾四林(2021)、戴木才(2020)、何传启(2020)等则从多维度探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张占斌(2021)、辛向阳(2021)等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沈壮海(2021)、顾海良(2021)、齐卫平(2021)、金民卿(2021)、张雷声(2021)、项久雨(2019)等从不同层面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成就;罗荣渠(2004)、肖贵清(2021)、杨凤城(2021)等依据不同标准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历程;张士海(2021)、孙代尧(2021)、郇庆治(2019)等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验;曲青山(2021)、刘同舫(2021)、祝黄河(2016)等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意义;任平(2018)、刘勇(2020)等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徐崇温(2012)、韩喜平(2021)、颜晓峰(2021)等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意义;胡鞍钢(2019)、俞可平(2019)、唐皇凤(2019)等重点关注国家治理现代化;蒋和平(2019)、黄佩民(2007)等重点研究农业现代化。。国外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其历程、成就、经验、意义、问题与挑战等方面(5)如 Yeonsik Choi(2011)、Tsyrendorzhieva Dari(2015)、Balchindorzhieva Oyuna(2015)等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历程;Mike Rosenberg(2015)、Christopher A. McNally(2012)、John R. Logan(2015)、Max D. Woodworth(2018) 等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就; Salvatore Babones(2020)、Kylie Redfern(2010)、John Crawford(2010)等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经验;Mohd Aminul Karim(2017)、Brian Leavy(2018)、Nir Kshetri (2009)等阐发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意义;Barry Naughton(2014)、Anton Kriz(2012)、David Cunneen(2012)、Martin Hart-Landsberg(2005)、Paul Burkett(2005) 等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此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近5年现代化相关立项,主要涉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等各领域现代化发展,不同领域现代化的机制、效能、路径等具体问题,以及习近平现代化相关重要论述等方面。可见,随着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这一伟大历史节点,学界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关注热情进一步提升,研究更加深入、具体,成果趋于体系化、系统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逐渐完善。
图1
图2
图3
已有文献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清晰地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确实是代表着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成就及其地位的一个重要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命题,是中国道路丰富和深刻的内涵之一,需要我们对其历史脉络、生成逻辑、基本经验进行更为深层次的系统思考。为此,我们需要立足唯物史观,从世界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探索进程的视角,对这一新道路如何形成与发展、开创与拓展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创所具有的独特经验。具体而言,也就是要探究这条新道路如何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世界现代化的特征,同时又具有中国特色,即中国式的现代化;如何吸收并超越世界现代化发展规律和经验,形成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和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积累和实践成就基础之上形成新时代现代化道路的理论表达。这一努力,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定位、内涵、经验,从而能够使我们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现代化进程中日趋错综复杂的风险与挑战,启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新时代的接续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中国的发展水平曾长期位于世界前列。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3],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下,被强行拽入世界体系,被迫开启了早期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早期的现代化目标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器物、文化、制度层面的探索均没有改变中国的悲惨境地。直到新文化运动提出学习民主与科学的口号,而后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五四运动爆发,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为处于危亡迷茫之际的中华民族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引发中华民族现代化意识的主动觉醒,也推动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出场。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4],救国救民的现代化道路从此在主心骨的领导下走上了正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5]“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6],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1945年4月,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指出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7],系统阐明发展工业的必要条件是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中国,发展工业和经济是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要“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8]。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再次强调,革命胜利后中国要“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9],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现代化探索,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萌芽。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目标,提出将现代化的重点由农业化转变为工业化的设想,以工人阶级占有领导权为前提,把知识分子、各民主党派人士以及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等紧密团结起来,将民族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统一,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统一了全党,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发展常态逻辑与异态逻辑的协调统一中不断壮大,其政治领导核心地位在不断的胜利中得到稳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思维的真理性”“现实性和力量”[10],突显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得以开辟并接续推进的根本优势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政治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遭受多年战乱之苦的新中国,外部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内部面临国民经济、人民思想等方面的多重困境,中国共产党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为艰难条件下推进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制度和政治基础。建设怎样的现代化国家、怎样接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
这一时期的初期,党的领导人延续国家工业化设想,大力发展经济。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从政权机关、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等多方面对国家建设进行了规定,提出要“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12]。在这一背景下,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新中国国民经济就得到全面恢复,“195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多”[13],工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由新民主主义迈向社会主义。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吸收苏联经验和把握中国实际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现代化的认识,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作用。1953年2月7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闭幕会强调要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14]。次年9月15日,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致开幕词强调,建设“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5];9月23日,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初步提出四个现代化,即“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6]。而后,随着中国现代化实践的推进,党的领导人不断调整四个现代化设想。1957年2月,毛泽东再次强调科学技术在现代化中的地位,提出建设“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7];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又加上了“国防现代化”[18]。此时,四个现代化构想基本形成。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这是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在完全意义上的首次正式出场。
然而,这一时期的中后期,党和人民对现代化的客观规律和矛盾运动认识不足,导致我国现代化道路的进程受到阻碍。但是总体来看,国民经济发展仍然呈快速上升趋势,“从1953年到197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其中工业年均增长11.1%”[20]。从人民物质水平来看,“全国总人口从1949年的5.4167亿增长到1976年的9.3717亿。同期粮食的人均占有量从418市斤增加到615市斤”[21];就消费水平而言,“农村居民从1952年的65元增加到1976年的131元,城镇居民同期从154元增加到365元”[2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人以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为目标,基于国家工业化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并将其视为20世纪内国家发展的总任务。在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指引下,科学技术的地位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我国接连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为下一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历上一时期的艰难探索,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困境,党的领导人更加认识到,中国要推进现代化道路必须深刻总结和吸取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必须结合中国实际,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该时期的主要问题。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24]。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将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化的生产力,首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全新命题。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25],动员全党全国重视科学技术。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工作基调;次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进一步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26],“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27],进一步表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要以中国的方式、结合中国的实际来实现现代化。
全局把握中国实际,辩证认识社会矛盾,以推进现代化道路激发和组织人民群众的力量、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历来的传统,“小康”命题的提出正是中国共产党将现代化发展和人民情怀相统一的生动写照。1979年12月,邓小平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创造性地将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具象化为“小康”,首次提出“小康之家”[28]的新概念,初步提出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状态的战略构想,确立了人民在现代化道路中的主体地位。此后,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9]的路线,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小康”的思考和认识,调整现代化道路的目标。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将“小康”构想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将“小康水平”[30]确立为20世纪后20年的经济建设总目标。随着现代化道路的推进,邓小平在1984年将目标升级为21世纪中叶“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31],在1987年2月将其调整为“中等发达水平”[32]。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33]的更高目标,这个现代化是“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34],内含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现代化布局,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初具雏形。同一时期,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改革重心由农村转为城市,将改革重点拓展至多个领域。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1980年代末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伟大历史跨越。
1990年代,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推进迈入了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十年之内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是这一时期的核心要义,人民在现代化道路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显。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共同富裕”,蕴含了人民生活水平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量变,以及富裕群体从少数人民到全体人民的质变。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从企业、市场、政府、收入分配、改革开放、农村、科教等九方面,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任务。1997年9月,对于如何在新世纪科学地、有效地实施“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作出分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35]的“新三步走”战略,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36],“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最终形成。这一阶段,“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在1995年提前完成,人民生活水平提前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伟大历史跨越,为下一步推进现代化道路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战略支撑。
新世纪,中国进入全面小康阶段,江泽民和胡锦涛深刻把握中国现代化的全新历史方位,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将工作重心由经济建设转为以人为核心的协调发展,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好。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7]的奋斗目标,初步提出“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38]的美好愿景。2006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发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39]的时代号召,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现代化布局。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在四大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五位一体”现代化布局初步形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布局下,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1978年至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仅2.8%;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从1.7%提升至11.3%;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了23倍、16倍、1.98万倍和103倍[40]。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现代化道路,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式的现代化”命题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基础,以“小康”来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象化形态,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经济发展,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作用,接连形成“三步走”“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初步提出“五位一体”现代化布局,在一些国家发展重点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和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世情,以中国式现代化加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2]是这一时期的主要问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吸收以往党的领导人的现代化建设经验,深入开展原创性、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并将其转化为现代化效能。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将全面小康的建设任务推向了高潮,提出“两个一百年”[43]的奋斗目标和“美丽中国”[44]的执政理念,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五位一体” 的现代化总体布局基本形成。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在国家制度层面提出现代化要求:“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5],表明从全领域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应有之义。
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新时代的历史坐标和世界格局,以强大的自信和底气全方位推进现代化道路。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两步走”战略安排,即“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6]。这一战略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节点提前至2035年,表明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成就已经超出了预期,也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备充足的潜力。此后,习近平的现代化部署领域不断拓宽,包括农业农村、乡村治理、民族地区、应急管理、政法工作、市域社会治理、经济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城市治理及超大城市治理、产业链供应链、自然灾害防御、风险防范和化解、国家安全、现代化观等,彰显出习近平深厚的人文情怀、前瞻的战略思维和宽广的世界眼光。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47],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现代化成就和经验,从现代化重点领域精准发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目标样态更加清晰。2020年10月,党中央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充分总结和肯定过去的现代化成就,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发展上的高质量、实践上的高效能以及理论上的高水平。从民生角度来看,2012年至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509.5元增长至32188.8元,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2053.7元增长至21209.9元[48],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全会宣告中国即将进入高质量的新发展阶段,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国家治理效能六个方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提供了行动指南;同时基于“两步走”战略安排,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对外开放、民生、国防、人的发展等九方面细化了现代化目标指向。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创造性地运用大量的图表和数据进一步实化、量化“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刻画了更加精确、清晰的目标样态。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为百年大党的关键节点。百年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更加完善、目标更加清晰、方式更加有效、世界影响力更加深远。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49]。“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一全新命题,突显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走出了一条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路,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迎来了新使命。2021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50],将共同富裕摆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更重要的位置。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立足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和世界发展格局,以“十个明确”深刻总结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道路未来推进的科学指引。这“十个明确”既是新时代形成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经验,也是未来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统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51],指引中国创造了一系列惊艳世界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成果,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成就提升至世界历史境界和人类文明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52]。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展现出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底色和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新时代的理论形态,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理论总结,而且其历史脉络也内在蕴含一个动态实践过程,反映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四个历史时期一以贯之的宝贵经验。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历程中提炼独特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53],它既能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与自信,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和社会主义的光辉前景,又能为人类文明贡献新理念、新思路。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力量。《决议》总结的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54]。党的领导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得以走上正轨、接续推进并创造人类文明发展新高地的决定性因素和最显著优势。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领导人民战胜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困难挑战,以全面从严治党、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最高原则保障国家运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取得新进展,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和人民作出的正确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过去已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和制度保障、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和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未来更将继续厚植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创新能力和世界眼光,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指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55]。《决议》也明确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56]。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动力就在于人民的积极性与首创性,其根本价值彰显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百年探索一以贯之的根本立场。毛泽东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强调思想解放和共同富裕;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强调“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核心;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肯定人民是发展的创造者和受益者;习近平高度重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7],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在世界意义上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在向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斗。这条道路也将为世界创造更大的贡献。
第三,社会全面进步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目标追求。党的百年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是追求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程。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努力探索的现代化道路,社会的全面进步,蕴含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逻辑之中,体现在我们能够只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程中。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让我们在世界格局极度复杂背景下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从最开始对民族独立的渴求,到对发达生产力的追求,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再到如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体现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也“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58]。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全面性、进步性、人民性,既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全面进步的责任担当,也将引领世界现代化的发展。
第四,独立自主、开拓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原则。《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是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开拓创新,强调“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59],“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60]。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得以开辟和全面推进的根本基点,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第三次世界现代化“浪潮”[61]中抓住发展机遇,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在理论、实践、制度等各层面开拓创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独立自主开拓出了一条不同于世界其他现代化模式的新路,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工作主线由一元的“国家工业化”演变为多元的“四个现代化”,而后发展成“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奋斗目标也不断升级,从“富强民主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再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党和人民将国家命运牢牢掌握在自身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持之以恒地以改造世界为己任”,“使理论成果变成实践力量”[62],历史性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成就,未来将继续独立自主地开拓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