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2022-01-24 13:35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潘家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 范丽君)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征程,领导中国人民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从生产力低下的农耕文明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百废待兴,发展是第一要务,生态保护聚焦于兴修水利、绿化祖国等顺应自然的民生工程。改革开放后工业化进程加剧了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紧张关系,我国步入生态修复、污染治理和资源节约的生态文明建设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程,生态文明建设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系统梳理建党百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历程,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有助于夯实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统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历史演进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国社会生产力低下,满目疮痍,生态衰退。但是,生态是民生之基。从生态保护到生态文明,我们党领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不断深化拓展。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上看,我们党成立之初,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资源匮乏物质短缺,客观上要求资源节约利用。新中国成立乃至于到改革开放前,重点内容是生态保护,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城市化提速,污染控制纳入日程。党的十八大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应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挑战。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总体目标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不断深化拓展,生态保护从相对被动到主动作为,污染控制则随工业化城市化快速跃进而不断显要。尽管不同时期的焦点各异,但进入21世纪,生态保护、污染控制、资源节约多管齐下协同推进,塑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未来。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和完善。生态保护、污染控制和资源节约,必须纳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并提出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等五大体系。

从根本上讲,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是推进社会文明形态的演进,传承尊重自然的原始文明、顺应自然的农耕文明、物质财富大量积累的工业文明,从而进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人类文明前进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从内在联系上看,生态保护是农耕文明时代跳出“马尔萨斯陷阱”的主要手段,污染控制旨在工业文明功利主义导向下的外部性治理,资源节约是人口增长和物质消费主义下有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历程表明,被动的防范与治理,碎片化的解决方式互相掣肘,需要开展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从而迈向生态文明社会形态的新时代。

二、从生态利用、生态失衡到生态重建的跨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生态治理经历了人与自然从矛盾冲突到和谐发展的艰难历程。从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生态利用,到改革开放前乃至于随后一段时间的生态失衡,到进入21世纪的大规模高质量生态重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百年历史跨越。

(一)从建党之初到新中国成立之际(1921—1949),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利用发展生产为要务

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前,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盘剥广大劳动人民,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救民于水火之中必须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人民政权。

中国革命力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利用生态发展生产。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受挫后,实施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根据地,较少受到破坏的山区自然生态提供了良好屏障。井冈山、湘鄂赣、鄂豫皖、陕甘宁等省际边区地带,山高林密,层峦叠嶂,地势险峻,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提供了生态屏障和生产基础。中央苏区通过的《井冈山土地法》,制定的《人民委员会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阐述了开展植树造林与保障田地生产、改善群众生活、防止水灾旱灾的重要关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保护自然生态的责任与行为担当。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边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人们开荒种田,生产自救,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以南泥湾为代表的大生产运动,不只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也蕴含顺应自然、发展经济的思想方法。

(二)从全面夺取政权到改革开放后期(1949—1978),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心在于防治生态退化维持生态平衡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兴修水利、植树造林、节约资源的制度,初步形成了“治水绿化”的生态思想。但是囿于当时人口增长和粮食供应不足、资源短缺的冲突,农业生产“以粮为纲”,开荒造地,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生态失衡不断加剧。

顺应自然、遏制生态恶化成为重中之重。国家相继展开了对淮河、海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开启了被誉为中国初期四大水利工程的治理海河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工程、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毛泽东提出在12年内“绿化祖国”的号召。邓小平指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关于治理江河、绿化祖国的生态理念和生态实践,反映出我们党关乎生态环境的绿色情怀,维护生态平衡的决心和实效。

(三)从改革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78—2001),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心从生态平衡迅速转移到污染控制

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启使大量的国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国内,工业化进程提速,极大促进了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然而大规模工业生产、快速城市化,大干快上,有水快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污染加剧,资源短缺,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认识到生态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978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一次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宪法层面。1983年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以贯之地重视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倡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系列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措施使得生态得以改善,但污染问题日渐严峻。

为此,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职能得到不断加强。1982年,组建环境保护局,由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统筹管理。1984年12月,成立相对独立的国家环境保护局,仍归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管理。1988年7月,国家环境保护局从部委划分出来,成为副部级的国务院直属机构。1998年成立国家环保总局,环境治理机构和职能进一步完善。

(四)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党的十八大之前(2001—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聚焦污染防控和循环经济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世界工厂”,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能源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比重不断提高,产能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然而资源能源消耗也迅速增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整体恶化,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加剧。在国家“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不降反升(“环保总局通报‘十五’环境质量及环保计划完成情况”,国家环保总局网站2006年4月12日),警醒我国政府实施更大力度的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

面对日渐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我们党强化并升级生态治理,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指标纳入国家五年规划目标,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决策,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7年启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两型社会”建设。“十一五”期间开始设立节能减排的约束指标,整体上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同时持续的退还工程使得土地退出农耕,休养生息,建立自然保护区使得生态压力得到缓解,生态资产得以增值。

此时,我国对于全球生态文明转型,也实现了从跟进到参与、贡献的转变。2007年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面政策性文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正式出台,拉开了我国积极主动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大幕。2008年组建环境保护部,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从单一防范、重点聚焦到综合系统全面提升的根本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人类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体系,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新时代。国家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治理(蒋洪强等:“从大数据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绿色执政理念的变迁”,《中国环境管理》2021年第13期)。生态环境质量趋稳向好,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我国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总量尚未达峰,应对气候变化的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任务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仍是我国的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既要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从“增长优先”转向“保护优先”。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建立生态环境部,统筹我国的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生态文明建设的机构职能进一步强化。

三、生态从衰到兴的历史进程

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着眼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生态环境特征,持续深化人与自然关系认识,引领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走向辉煌,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构建了系统性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生态文明建设逐步从被动防范走向主动建设,从关注国内到走向世界,从实用功利主义到生态和谐价值观,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从人定胜天被动应对,到建立生态文明观、形成生态文明治理体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就是不断探索人与自然从矛盾冲突到和谐发展之路,逐步从过去“人定胜天”抗衡自然走向“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经过100年的探索和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内涵拓展深化,超越环境保护本身,形成了以生态保护、污染控制、资源节约为导向的一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理念的系统性变革。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百年来,我国的生态文明治理从最初的支离破碎、互相掣肘的应急性治理逐步走向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的系统性治理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过程思路,阐明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丰富架构和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系统界定了生态文明体系的基本框架,明确了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文化特质、物质基础、制度保障以及责任和底线,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思想和实践的“中国方案”。

(二)从被动防范到主动建设,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人们对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缺乏科学认识,甚至认为“污染是资本主义的痼疾,社会主义与此无缘”,尤其是“大跃进”期间,大炼钢铁、砍伐树木使得我国矿产资源和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随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主要还是破坏之后的被动式防范与治理,各自为战、互相掣肘。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走向主动建设,从破坏到修复,形成了全方位、系统化、整体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注重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划定国家公园、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截至“十三五”时期,我国建立了1.18万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0),超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爱知目标”所提出的到2020年保护地面积达到17%的目标。2021年我国宣布将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生态保护工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质量大幅提升。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020年的22.96%。在协同治理污染物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达到6.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替代煤炭近10亿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减少了17.9亿吨、86.4万吨与79.8万吨(“国新办举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发布”,国新网2021年3月30日),减污降碳成效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三)从关注国内到走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聚焦于国内;进入21世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从跟进到参与国际环境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转型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尤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引领全球谈判进程,促进《巴黎协定》的签署、生效和实施。2020年我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担当。2020年12月的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进一步宣布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新目标,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8日)。面对世界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生态文明建设也不再是单纯的一国问题。新时代下,我国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以中国方案和中国行动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四)从实用功利主义到生态和谐价值观: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从实用角度出发,兴修水利消除自然灾害、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勤俭节约倡导资源综合利用,呈现生态环境破坏、资源严重缺乏后修复改善的特征,重在治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体现出深邃的历史观和未来观。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习近平主席站在“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高度,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包容性和实践性的理念和价值观,并且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同时中国认真落实“爱知目标”,20个目标中有3个目标超额完成,13个目标基本实现,4个目标取得阶段性进展。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得到世界广泛认同,引发越来越多的共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可持续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加速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党百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推动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演进,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也从生态失衡走向生态文明发展新范式。我们党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在不同阶段构建与之相符合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持续推动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转型任务依然艰巨而漫长。人们对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更富足的生态产品期许更加强烈,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进入压力重叠的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更为重要的是,党领导的百年建设成就使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好,建成美丽中国。

面向新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坚持“两山”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加速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我们坚信,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终将实现。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